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EA 7000-2022 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pdf简介:
"T/CEA 7000-2022"是中国电梯行业协会(CEA)发布的一项关于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南。电梯物联网,也称为智慧电梯,是一种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电梯设备、运行数据和管理服务进行网络连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
这个标准体系的建设指南,旨在规范和推动电梯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发展,包括对电梯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安全、隐私保护、运维服务等方面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规范。通过这套标准,可以确保电梯物联网系统的统一性、兼容性和安全性,提升电梯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也为电梯制造商、运维服务商和相关技术支持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遵循。
总的来说,T/CEA 7000-2022 是一项旨在提升电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对于推动电梯行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T/CEA 7000-2022 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T/CEA 70002022
T/CEA 70002022
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组织 实施。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下列文件申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申华东院周建龙总工讲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重点与难点.pdf,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7588.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13016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3016、GB/T7024、GB/T7588.1和GB1689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本文件。
体系system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注1:系统可以指整个实体,系统的组件也可以是一个系统,此组件可称为子系统。 注2: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 3.2 标准体系standardsystem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3 标准体系模型modelofstandardsystem 用于表达、描述标准体系的目的、边界、范围、环境、结构关系并反映标准化发展规划 的模型。 注1:标准体系模型是用于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标准体系的方法或工具。 3.4 相关标准relevantstandard 与本体系关系密切且需直接采用的其他体系内的标准。 3.5 个性标准particularstandard 直接表达一种标准化对象(产品或系列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的个性特征的标准
体系system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注1:系统可以指整个实体,系统的组件也可以是一个系统,此组件可称为子系统。 注2:系统是由元素组成的。 3.2 标准体系standardsystem 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3 标准体系模型modelofstandardsystem 用于表达、描述标准体系的目的、边界、范围、环境、结构关系并反映标准化发展规划 的模型。 注1:标准体系模型是用于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标准体系的方法或工具, 3.4 相关标准relevantstandard 与本体系关系密切且需直接采用的其他体系内的标准。 3.5 个性标准particularstandard 直接表达一种标准化对象(产品或系列产品、过程、服务或管理)的个性特征的标准,
T/CEA 7000—2022
T/CEA 70002022
时表达存在于若干种标准化对象间所共有的共
准,合理规划标准体系布局。统筹标准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与相关标准体系衔接,共 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 4.2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标准的研究与形成,加强标准制修订与研究开 发协调,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保证标准的先进性与适用性,针对电梯物联网多学科融 合及应用面广的特点,加强各领域标准组织之间的协调。 4.3需求导向,急用先行。针对电梯物联网需求旺盛、产业发展迅猛、产品质量良募不齐的 现状,聚焦电梯物联网品质提升、协作安全、互联互通等瓶颈问题,优先制定产业急需标准。 4.4立足国情、开放合作。结合我国电梯物联网产业发展处于培育发展期的现状,综合考虑 标准的适用性,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研制,积极参与ISO、CEN、IEC等国际标准化 组织的活动,争取在相关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根据当前电梯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标准化现状,标准体系将在3年内建全并逐步完善,共 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到2022年底,初步建立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按照“需求导向,急用先行 原则,优先制定主要开展基础标准、感知标准、数据标准、平台标准以及按需维保应用标准 电梯物联网设备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 第二阶段:2023年底,主要开展安全监测应用标准、应急处置应用标准、产品追溯应 用标准、智慧监管应用标准等应用标准的制定。 第三阶段:2024年底,主要开展电梯物联网管理评测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
6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结构
T/CEA 7000—2022
图1电梯物联网体系结构图
在国家法规政策和战略要求的大框架下,积极引导和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合作,充分 利用各领域在物联网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到电梯行业,共同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梯 物联网标准体系。
7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
7.1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是由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结构向下映射而成,是形成电梯物联 网标准体系的基本组成单元。
7.2电梯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见图2
T/CFA 70002022
图2电梯物联网体系框架
T/CEA 70002022
主要包括术语定义、体系架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企业物联网体系及监管物联网体系等标
7.3. 1 术语定义
制定电梯物联网相关名词术语标准,用于统一相关术语和概念,为其他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
7.3. 2 体系架构
结合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法规标准 数学化、信息化、通信等):考虑电梯物 际应用和产业发展趋势,梳理形成电机
7.3.3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按照国家的法规要求,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安全措施,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 安全四个方面来保证隐私保护,在不暴露用户敏感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数据挖掘,根据需要保护的 内容不同,可分为位置隐私保护、标识符匿名保护和连接关系匿名保护等措施。 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共享、转让、公开披露、删除等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原则和安 全要求进行规范。
7.3.4企业物联网体系架构
按照企业自身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制定典型企业电梯物联网体系架构,在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及应用层提出相应的基本要求,指导相关企业建立企业级电梯物联网 构。
7.3.5监管物联网体系架构
按照监管部门对数学化及信息化业务需求,通过制定典型监管部门用电梯物联网体系架构,在 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及应用层提出相应的基本要求,指导相关监管机构电梯 体系架构。
主要包括感知与采集、短距传输、局域网非接触控制技术、电梯显示器、终端功能、产品编石 可视对讲、AI识别、图像采集、边缘计算等标准,
7.4.1 感知与采集
对于电梯运行信息的感知与采集是电梯物联网的基础,针对前装(新梯)和后装(在用电梯) 术特点,提出相应的感知与采集基本要求
对于电梯的物联网数据一般通过设置 通计设备进行网络发送与接收,前装(新据)转 设图像采集装置和后装(在用电梯)增设传感器等,都需要在电梯井道内建立网络通路,目前短 技术差异较大,通过标准的制定,最大限度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同时满足电梯物联网的需要
7.4.3 非接触控制
T/CEA 7000—2022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大楼安防及机器人进入轿厢等需求,对于通过相应技术实现非接触控制 电梯的需求大幅增加,通过制定相应标准,在保证电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相应技术实现非接触控梯。
电梯轿厢内加装显示器用于广告投放、物业通知、乘客安抚等逐年增加,通过制定相应标准,规范 其质量、参数、安装、取电、布线及内容发布等相应要求,以规范该领域的发展,同时保证电梯运行安 全和乘客安全。
基于客户需求和企业需求, 的基本切能要求,如电信号采集 厢内显示装置、视频采集、可视对讲、 电瓶车识 维保工电子签到等等,
7.4.6产品编码与标识
配合监管部门对于电梯整机和主要部件的追溯,编码与标识标准主要规定电梯产品及零部件编 动识别标识标准等内容。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可视对讲,可以解决救援信息不准确、不及时、不直观等问题,并且通过可视化 救援,大大缓解被困乘客情绪,准确记录报警过程,督促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避免救援过程产生事故。 本文件的制定,可进一步增强我国电梯应急救援能力
7. 4. 8 AI 识别
对于采用AI摄像头识别乘客行为及身份的技术监测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乘客异常行为、文 、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轿厢等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件的制定,将为AI技术在电梯行业的应用提 要求。
在设备发生故障及困人时,对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乘客异常行为的图像采集及电梯轿厢内乘客 的图像采集有利于快速识别乘客状态并为快速救援及判定责任提供信息支持;同时,随着按需维保的推 进,使用单位和监管机构要求维保人员在维保过程中进行图像记录。本文件将在图像记录的内容、图像 格式、图像清晰度及存储等方面提出要求,
边缘计算GB∕T 40400-2021 建筑窗饰产品 防勒试验方法,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 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 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边缘计算处于物理实体和工业连接之间,或处于物 理实体的顶端。对于电梯关键信号的边缘计算,有利于故障快速识别诊断,也有利于减轻网络流量压力 和云平台的计算压力。
主要包括平台数据与格式、终端数据与格式、电梯大数据分析指南、电子签名数据、终 台数据交互、企业与企业平台数据交互、企业与监管平台数据交互等
7.5.1平台数据与格式
T/CEA 70002022
制定平台的数据与格式的参考性标准,统一行业内关于数据的范围和定义,便于相关电梯企业 台数据体系,也便于第三方IT公司开发相关软件
7.5.2终端数据与格式
制定终端输出数据与格式的参考性标 效据的范围和定义,便于第三 网公司开发相关终端产品,也便于使用 一的要求接收终端数据。
YD/T 3747-2020 区块链技术架构安全要求.pdf7.5.3电梯大数据分析指南
基于平台已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对电梯进行智能故障预警、智能诊断,显著下降电校 故障率,提高电梯的可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