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某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详细的计划,用于指导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项目概述:对垃圾填埋场的地理位置、规模、设计容量、填埋技术(如卫生填埋、安全填埋等)以及预期的服务年限等进行介绍。
2. 设计与规划:描述填埋场的总体布局,包括入场道路、防渗系统、排水系统、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覆盖系统等关键设施的设计。
3. 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工程的阶段划分,如地基处理、防渗层铺设、垃圾填埋、覆土压实、植被恢复等,设定明确的工期和里程碑。
4. 施工队伍组织:明确施工队伍的配置,包括负责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以及他们的职责分配。
5. 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控制策略,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最终的验收标准。
6. 安全与环保管理:强调施工期间的安全措施,如防尘、防雨、防滑等,以及环保措施,如减少施工噪音、处理废水、废气等。
7. 应急计划:为应对可能的施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如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8. 成本与预算:列出项目的预计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租赁费用等,以及预算的管理方法。
这项设计是整个项目的行动指南,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
某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3.1.2接头位置:梁通长钢筋不够长而必须进行搭接时,梁的正弯矩须在支座处搭接,并满足35d 的锚固长度;梁上部负弯矩筋的搭接点设在梁跨中1/3 处,25%时搭接长度为42d;50%时为49d,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50mm。
3.3.1.3钢筋的保护层:施工中必须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避免主筋外露。
3.3.1.4绑扎顺序:按流水段的划分;柱、墙壁筋按通常的方法绑扎,带壁柱的加强部位需先绑扎,避免箍筋穿筋困难。
3.3.1.4.1绑扎柱筋时,按图纸要求的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的箍筋的数量,先将箍套在下层的钢筋上,然后接出柱的钢筋,在立好的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将套好的钢筋逐根上移,由上往下用铁丝绑扎好。
3.3.1.4.2钢砼墙外壁绑扎时,先将竖向筋立上,与插筋绑牢,按设计要求画好水平筋档标志CJJ∕T 174-2013 城市水域保洁作业及质量标准,再绑水平筋。墙板的水平筋分里外两种,在立筋里面时可在墙的一端穿进,或将竖筋适当撇开将水平筋穿入竖筋内侧,所有对内水平筋穿入后需及时绑牢。外水平筋直接按间距位置绑扎就位。
3.3.1.5绑扎工艺
绑扎一律采用手工绑扎。楼板筋的相交点必须逐个绑扎,绑扎搭接长度41d,并且在同一断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要求的间隔布置,搭接处用铅丝将中间和两端分别扎牢。梁、柱主筋和箍筋须逐个绑扎,板的双层受力筋与分布之间也须全部绑扎。
模板工程施工的顺序为:墙、柱绑钢筋→预留预埋→支墙、柱模板→支框架梁的底模→绑扎框架钢筋→预留预埋→支框架梁侧模顶板模→绑扎顶板钢筋→预留预埋→浇筑混凝土。
3.3.2.2.1模板加固:模板采用Φ48 钢管及对拉螺栓、斜支撑加固,外墙对拉螺栓要加焊止水片,根据墙体厚度决定螺栓间距和螺杆直径,并严格按地下防水工程规范要求施工。
3.3.2.2.2墙模施工要点:为加固墙模,在浇筑大底板时,离墙边线300mm 预埋Φ22 的短钢筋环,埋入100mm,外露120mm。
3.3.2.2.3在模板安装前先涂一层脱模剂将施工缝处理干净,剔除悬浮的石子,防止夹渣、烂根的发生。
3.3.2.2.4施工顶板砼时,要将墙模位置找平,以减少模板的间隙,防止漏浆。
3.3.2.2.5为方便墙模板的找正,施工放线时,要弹出两道线,一道墙边线,另道离墙边线200mm 作为控制检查线。
3.3.2.2.6支模前必须对墙体钢筋进行检查,严防由于钢筋偏移、倾斜造成墙模校正困难。
3.3.2.2.7为了保证穿墙螺栓孔对齐,墙两侧模板拼装时,要从同一方向进行,且规格、数量尽可能一致,以减少缝隙造成的误差。
3.3.2.3.1柱模采用组合木模板,钢管、扣件加固。搭设满堂架时,离开柱边线200mm,布置一定数量的钢管立杆,边长800mm 以下的柱子布置4 根即可。在模板四周需布置钢管柱箍,边长800mm 以下地箍为单根短钢管柱箍,间距以600mm 为宜。边长大于800mm 的采用双钢管柱箍,间距为700mm。
3.3.2.3.2柱模施工要点:施工放线时,柱四角的边线应延长300mm,以便检查,找正模板。为固定
模板,楼面板砼施工时,离开柱边线300mm 处预埋Φ25 的短钢筋环,埋入100mm,外露120mm。模板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理干净,悬浮石剔除干净,以防出现夹渣、烂根。支模前须对柱钢筋骨架进行检查和验收,防止钢筋骨架偏斜,柱模找正困难。
3.3.2.4.1支设方法简述:全部梁模系统包括底模、侧模均采用机制九夹板,Φ48 钢管、扣件满堂脚手架支撑。
3.3.2.4.2搭设满堂脚手架时,离开梁边线150mm,立杆间距视梁断面尺寸而定,一般控制在600—900mm 范围内,大断面梁下应适当加密。
3.3.2.4.3支梁底模时,利用水平杆铺上短钢管,即可支设梁底模。梁下水平杆的标高一定要准确,短钢管间距视梁截面而定,一般控制在600—900mm 之间。
3.3.2.4.4施工放线时,在底板、楼板上弹梁的中心线或轴线,以此作为支模的基线,控制梁的准确位置。
3.3.2.4.5当梁跨≥4000mm 时,梁底模应起拱,起拱高度控制在梁跨的1/1000—3/1000。
3.3.2.4.6为防止梁底模移动,梁底模两侧、必须加扣件紧固,加固梁模时,需拉设通线将模板找直、找正。梁侧模上口须加锁口,锁口可采用钢管和木方扣牢。
3.3.2.5楼板的顶模:
现浇楼板支模利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模板采用九层木质防水胶合板。楼板的楞木以50×90mm 的木枋为主,楞木间距以450mm 为宜,模板接头处可适当加密,胶合板接头处用钉子将胶合板固定在楞木上。
3.3.3 混凝土工程
3.3.3.1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完成,即可开始浇捣砼。
3.3.3.2砼浇捣,自始自终,质量检查员必须在现场监督指导。
3.3.3.4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5cm。
3.3.3.5墙板、立柱、框架梁、顶板节点处钢筋密集,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强振捣,适当延长时间。
3.3.3.7墙板浇砼时,应保证连续进行,每层不超过400mm,并充分振捣间距不大于300mm,以保证密实。
3.3.3.8砼达到75%设计强度等级后开始拆外墙模,可防止对穿螺栓振动造成墙面渗水。
3.3.3.10混凝土养护,安排专人浇水,浇水的次数以保持砼表面湿润状态为准。
4.1 模板施工工艺流程:轴线开设定位放线→楼层面弹线→技术复核→模板底脚砂浆找平→模板定位→柱模板拼装→排架支撑→单片梁底模板→梁模板位置复核→梁侧模板→楼板模板→头角镶模、支撑加固→技术复核
4.2 模板与支撑体系
4.2.1 整个结构施工,配备平台模板及支撑体系;柱模板体系;梁模板体系;部分备用整张九夹板。
4.2.2 平台底模板采用920×1840 机制九夹板直接铺设,不设边框。柱、梁模板采用塑面九夹板定型加工。
4.2.3平台、梁排架、横杆及搁栅均采用φ48 钢管,扣件连接;平台下排架立杆纵横间距900mm,梁下排架纵距750mm,横距视梁宽,一般为梁宽加400mm。
4.3.1本工程所用的九夹板是新采购的九夹板。
4.3.2模板进入现场,必须按照规格分类堆放,模板堆场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严禁浸水。使用前,模板表面必须进清理,刷好脱模剂。九夹板堆放在室内或者在夹板堆场上方搭设临时遮雨棚。
4.3.3每次拆下来的模板,及时组织人员重新进行整平、清理和涂刷脱模剂,及时转到下一施工段。
4.4 模板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4.1模板施工前先根据轴线在楼板上弹出模板的外边线以及200mm 的支模控制线,并用白色油漆做出标志。
4.4.2模板拼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尺寸,施工偏差不得超过施工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模板固定后,其位置、截面高度、标高必须由专职木工翻样、技术员进行复核。
4.5.1墙、柱及梁侧模板:常温下浇砼后24 小时后拆除,能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构件棱角。
4.5.2平台模板的拆除时间:净跨度小于1.5m 的,砼达到50%设计强度以上(常温下3天)可以拆
除;净跨度大于1.5m 的,上部今后不再有其他荷载的,砼强度达到75%时可以拆除(常温下为7 天);上部有荷载的,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常温下为28 天)
4.5.3梁底模板的拆除时间:跨度小于8m 的梁,上部今后再在有荷载的,砼强度达到75%以后可以拆除;上部有荷载的及跨度大于8m 的梁,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4.5.4所有的悬挑构件的模板及下部支撑,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4.5.5模板拆除要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损坏模板。
4.5.6拆下的模板、配件等,严禁抛仍,必须有专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维修
5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1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在同一连接区范围内接头百分率:梁板类不宜大于25%,柱类不宜大于50%,25%时1.2倍锚固长度,50%时1.4 倍锚固长度,100%时1.6 倍锚固长度。受力钢筋在同一连接区范围内为1.3 倍锚固长度。其他部分参看图籍03G101—1,钓钩和预埋件钢筋采用HPB235。
5.1.1钢筋根据图纸说明及现行的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现场加工。
5.1.2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抗拉、抗弯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样试验合格。
5.1.3钢筋应分批堆放整齐,上架堆放,避免锈蚀污染,表面洁净无损。不得使用带有颗粒状和老锈的钢筋。
5.1.4存放的钢筋使用金属标识表明该批钢筋的规格、长度、使用位置以及使用状态,是已检合格、待检还是不合格。
5.2.1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确定,相邻接头位置按照设计要求要错开。
5.2.2钢砼墙、柱纵向主筋,(搭接接头)除了按照设计规定的长度进行搭接外,在搭接接头的两端,另外做l=3d 长度的手工焊。
5.2.3一级钢筋采用E43 系列焊条,二级钢筋采用E50 系列焊条。
5.3 钢筋绑扎技术措施
5.3.1墙板靠近转角和外围处的相交点,必须道道牢扎,其它梅花式绑扎。
5.3.2楼板靠近梁边的每一根钢筋相交点,道道扎牢,其它梅花绑扎。
5.3.2.1环箍绑扎道道扎牢,拉钩绑扎在同一截面上。
5.3.2.2梁主筋在环箍角上的道道绑扎,其余梅花式绑扎。
5.3.2.3绑扎的铅丝不得松动,每根绑扎接头上铅丝不少于三道,纵向钢筋绑扎交错搭接GB∕T 51161-2016 民用建筑能耗标准,不允许偏向一边。
5.3.3钢筋排距的控制:
5.3.3.1底板钢筋支架采用定制的钢筋支架,间距≤2m,支架之间加设钢筋水平联系杆及钢筋剪力撑,形成稳固的整体。
5.3.3.2梁的钢筋排距,在上皮钢筋两排钢筋内放入不小于同规格的纵向钢筋直径的短钢筋搁铁隔开,搁铁每1500m 一档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小直径不得小于25mm。
5.3.4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控制:
5.3.5与其它工艺的操作搭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