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201/T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pdf简介:
DB2201/T 26-2022《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是一部关于城市绿地植物种植和配置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城市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等各种类型的绿地,提供了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种植间距、景观营造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其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种类选择:规定了适合不同绿地类型和环境条件的植物种类,如耐寒性、耐旱性、适应城市空气质量的植物等。
2. 植物配置原则:强调植物配置应考虑美学、生态、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如色彩搭配、季相变化、生态共生等。
3. 种植技术:包括土壤处理、种植方法、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景观效果。
4. 绿地保护与管理:提出了绿地的维护、更新、改造等管理措施,以保证绿地的长期效益。
5. 环境适应性:强调植物配置应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环境条件,实现植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这部标准的发布,旨在提升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B2201/T 26-2022 城市绿地植物配置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4.2.1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植物品种配置。 4.2.2依据植物间相生、相克原理科学合理配置, 4.2.3采用外来植物种类时,应避免有害物种入侵。 4.2.4应绿量充分,增加绿化覆盖率。
4.2.1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特性进行植物品种配置
DB2201/T 262022
JB/T 13520-2018 气动摩擦片浮动式离合器.pdf4.3.1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 4.3.2运用园林植物色彩美、季相美、姿态美、群体美等的美化作用。 4.3.3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4.3.4群落设计应有开有合、有透有露、有疏有密、有张有弛。 4.3.5与园林建筑及小品、山体、水体、园路等园林要素的关系处理得当。
发展节约型园林和可持续发展型园林,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生态效益、社会交 益最大化。
发展节约型园林和可持续发展型园林,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 益最大化。
4.5.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性状稳定的外来树种。
4.5.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性状稳定的外来树种。 4.5.2根据立地条件及绿地性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4.5.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性状稳定的外来树种。 4.5.2根据立地条件及绿地性质,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4.6.1植物品种应丰富多样。 4.6.2 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 4.6.3常绿植物、落叶植物合理搭配;速生植物、慢生植物科学配置 4.6.4利用植物的色彩和枝、花、叶、果等形态,合理搭配植物品种
4.6.1植物品种应丰富多样。
5.1.1应以乡土植物为主,突出和保持地域植物特色。 5.1.2植物品种宜选用易生长、病虫害少、易管理、抗性强的优良乡土植物。 5.1.3乔木应选择无毒、无臭、无刺、无飞絮对行人不造成危害的种类。 5.1.4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耐修剪和便于管理的种类。 5.1.5绿篱和模纹植物应选择枝繁叶密、萌芽力强、耐修剪的种类。 5.1.6应采用适龄苗木,景苗兼用林落叶乔木胸径不小于3cm,常绿乔木株高不低于1.50m;其它类 型绿地落叶乔木胸径不小于4cm,常绿乔木株高不低于2.00m。 5.1.7地被植物应选择长势旺、覆盖力强、绿期长、易管理的植物,
5.2.1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例宜为1:3。 5.2.2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宜为10:1。 5.2.3应按不同立地条件合理配置喜光植物、耐阴植物、耐旱植物、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和抗污染 植物。长春市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品种及其生态习性参见表A.1、表A.2、表A.3、表A.4、表A.5。 5.2.4注意异龄搭配,规格控制。 5.2.5 宜采用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立体复层的种植形式。 5.2.6 应构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确定其合理的种植密度。 5.2.7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宜少量运用规则式
5.2.1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例宜为1:3。 5.2.2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宜为10:1。 5.2.3应按不同立地条件合理配置喜光植物、耐阴植物、耐旱植物、耐水湿植物、水生植物和抗污染 植物。长春市园林绿化常用植物品种及其生态习性参见表A.1、表A.2、表A.3、表A.4、表A.5。 5.2.4注意异龄搭配,规格控制。 5.2.5 宜采用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立体复层的种植形式。 5.2.6 应构建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确定其合理的种植密度。 5.2.7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宜少量运用规则式。
DB2201/T 262022
5.2.8应注重冬季植物景观的营造,适当搭配常绿树及观干、观果等冬季景观突出
5.2.8应注重冬季植物景观的营造,适当搭配常绿树及观干、观果等冬季景观突出的植物。 5.2.9下列植物种类不应临近栽植:
苹果属与柏科植物临近栽植易发生锈病; 云杉属和落叶松属植物临近栽植易发生落叶松球蚜; 杨属与落叶松属植物临近栽植易发生落叶松杨锈病。
6. 1. 1 一般要求
6.1.1.1公园内的植物配置应注重全园的整体效果,主题突出,层次清楚,具有特色。 6.1.1.2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植物应与公园的出入口、园路、广场、建筑小品等设施合理搭配。 5.1.1.3植物造景应根据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性质而定。要注意与城市天际线、街景形成统一景观 6.1.1.4公园绿地乔木株数/公、木本植物种类应符合表1规定,
表1公园绿地乔木株数、木本植物种类
6.1.1.5植物裁植间距应符合表2规
6.1.1.5植物裁植间距应符合表2规定
6.1.1.6落叶乔木栽植密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落叶乔木栽植密度
DB2201/T262022
6.1.2.1公园内绿地应以自然式为主,规则式铺装场地和周边直线道路两侧宜采用规则式配置形式。 6.1.2.2园路和广场周边绿地适当增加林荫树,规则式园路、广场周边可采用规则式配置,自然曲线 园路、广场周边林荫树宜采用自然式配置形式。 6.1.2.3植物空间布局宜采用密林、疏林、空旷草地相结合的形式,应变化协调,多样统一。 6.1.2.4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季相变化,四季景观丰富。 6.1.2.5乔木、灌木与相关设施的距离应符合GB51192一2016中7.1.6,7.1.7,7.1.8的规定。 6.1.2.6铺装活动场地宜种植冠大荫浓的大规格落叶乔木,场地内乔木枝下净空应不低于2.80m。 6.1.2.7 通行机动车的园路两侧乔木分枝点高度不应低于3.00m。 6.1.2.8 公园内水系宜适当配置水生植物。 6.1.2.9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数量比例宜为1:3或面积比例为7:3。 6.1.2.10 公园绿地郁闭度不应低于绿地面积的60%。 6.1.2.11 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3:4:3。
6. 2. 1一般要求
6.2.1.1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6.2.1.2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的距离应符合CJJ75一97中6.1.1,6.2.1,6.2.2的规定。 6.2.1.3应确定主干道绿化景观特色,同一道路的绿化景观风格宜统一,不同路段的树种和绿化形式 宜适当变化。 6.2.1.4同一条道路上的行道树,树木规格应统一。 6.2.1.5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树干挺拔、枝叶繁茂、冠大荫浓的乔木,并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 如:抗污染能力强、耐风、耐旱、耐涝等。
6. 2. 2. 1行道树
6.2.2.1.1行道树配置应符合树种规划DZ/T 0207-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硅质原料类.pdf,并以阔叶木为主。 6.2.2.1.2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不小于2.50m。 6.2.2.1.3行道树绿带中乔木宜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 6.2.2.1.4园林绿化行道树常用品种参见表B.1。 6.2.2.1.5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 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00m的植物。
6.2.2.1.1行道树配置应符合树种规划,并以阔叶乔木为主。 6.2.2.1.2行道树分枝点高度应不小于2.50m。 6.2.2.1.3行道树绿带中乔木宜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 6.2.2.1.4园林绿化行道树常用品种参见表B.1。 6.2.2.1.5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 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1.00m的植物。
6.2.2.2分车绿带
5.2.2.2.1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20m时,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宜与地被植物相结合;分车绿带宽度大 于1.5m时,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宜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6.2.2.2.2中间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6.2.2.2.3分车绿带乔木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为0.75m。 6.2.2.2.4被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车绿带池头,应选择通透或低矮植物
6.2.2.3路侧绿带
DB2201/T 262022
6.2.2.3.1应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绿地相结合,可视其宽度、相邻环境进行植物配置。 6.2.2.3.2城市主、次干路路侧绿带宜采用植物群落式配置方式;城市出入口、快速路路侧绿带宜采 用混交林配置方式。 6.2.2.3.3临河、湖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满足城市防洪等功能DB11∕T 1510-2018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评价规范,并结合水体、地形形成滨水绿化 景观带,低湿地带应选择耐水湿植物。乔、灌木种植应疏密得当,应有透景线。 6.2.2.3.4路侧绿带内绿地外侧和内侧乔木种植应均衡,靠近人行道边缘宜适当栽植遮荫乔木。 6.2.2.3.5道路绿带为坡地时,应结合坡度大小采取工程措施配置地被植物或藤本植物。道路两侧为 档墙,应采用栽植灌木、树墙或攀缘植物等立体绿化形式进行遮挡
6. 2. 2. 4 交通岛
6.2.2.4.1应以乔木、低矮灌木、地被植物自然式栽植为主。 6.2.2.4.2应保证车辆和行人视线的通透,确保交通安全,可栽植视线以下的低矮植物或栽植有独立 主干、分支点较高、树冠不影响交通的乔木。 6.2.2.4.3绿化下层空间宜采用植物模纹、植物剪球、植物造型和花卉、草坪结合塑造。 6.2.2.4.4道路交义口的转角路侧绿地宜采用植物群落式栽植方式,养木、灌木、地被合理搭配,针 叶、阔叶及色叶树种和谐运用。 6.2.2.4.5不同的交通岛绿化宜有明显的区别。 6.2.2.5立交桥 6.2.2.5.1高架桥、立交桥、人行天桥应充分利用周边空间环境进行绿化,采用平面绿化和垂直绿化 相结合,科学配置桥体及周边绿地植物群落。 6.2.2.5.2桥下绿化植物应选择乡土的、耐阴性强、色彩丰富的灌木和地被植物,也可适当栽植耐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