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51T 1511-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4594
免费资源

DB51T 1511-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简介:

DB51T 1511-2022 是四川省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这个技术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在四川省范围内进行的建设项目提供科学、合理、全面的环境保护评估方法和要求。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范围:针对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等进行评价,以及对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草原等)的影响。

2. 评价内容:涵盖了建设项目可能对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如珍稀濒危物种、重要生态系统、历史文化遗产等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3. 评价方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方法和步骤,包括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估、以及提出减缓和补偿措施等内容。

4. 技术要求: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包括数据收集、分析软件使用、报告编写等方面。

5. 法规遵从:确保评价工作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自然保护政策和标准。

这个技术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在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DB51T 1511-2022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E.2指标定义及测算方法

用物种的种数表示物种丰富度

E.2.2景观质量指数

阀门弯头法兰,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总结(3页)质量指数按式(E.1)计算

斑块密度按式(E.2)计算: PD=N/A 式中:PD 斑块密度(块/hm); N—斑块数(块); A—总面积(hm)

优势度指数按式(E.3)计算: Do=0.5×[0.5×(Ra+R)+Lp]×100% 式中:Do 优势度指数; Rd (斑块的数目/斑块总数)×100%; Rf (斑块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 L (斑块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

.2.5斑块内聚力指数

斑块内聚力指数按式(E.4)计算:

COHESION = ×100 VA i=

P COHESION = ×100 VA i=

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按式

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按式(E.5)计算

式中:SHDI一多样性指数; n——景观类型数;

E. 2.7 均度指数

式中:SHEI一一Shannon均指数; P;一景观类型i的面积占景观总面积的比例;

21n(P, / k).g In(a;) i=l j=1 A

分维数反映评价区景观分维数。其值按式(E.7)

ST,= p, / 式中:FS 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 MSI 斑块平均形状指数; 斑块数; SI; 斑块的形状指数; 斑块的周长; 斑块的面积。

E.2.10自然性指数

自然性指数按式(E.11)~式(E.12)计算: N;=1/W; (E.11) W;=L/S; (E.12) 式中:N 第类生态系统的自然性指数; 第类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 L一一第类生态系统内廊道(道路、铁路、沟渠等)的总长度(m);S;一一第类生态系统 的总面积(hm²)。

E.2.11稳定性指数

稳定性指数按式(E.13)计算: S;=ln (Q;S; ) 式中:S;一生态系统i的稳定性指数; Q:——生态系统的生物量(河流水体值取1); S生态系统的面积。

(E. 11) (E. 12)

附录F (规范性) 影响综合评价评分标准和赋分体系

和标准,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分别为建设项目的影

表F.1生态影响综合评价赋分表

表F.1生态影响综合评价赋分表(续)

平价分值按表F.1的各项评价分值相加所得。其值

F.2. 2 综合评价

主要保护对象规模、分布范围、重要栖息地、自然性指数等四个三级指标中有两个影响预测结果为 高度影响的,无论综合评价分值多少,都将其综合评价结论确定为“高度影响”,否则,根据综合评价 分值按表F.2标准确定综合评价结论。

表F.2综合评价分级标准

G.1影响评价报告正文编写提纲

建设项目对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保护对象影响评价 摘要(包括综合评价结论、关键影响消减措施、工程优化建议、生态保 1前言 1.1项目背景 1.2任务由来 1.3评价依据 1.4评价时段 1.5评价组织 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概况 2.1.1项目概要 2.1.2项目建设位置 2.2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布局 2.3占地面积和类型 2.4项目选址及涉及自然保护区段方案比选论证 2.5施工和运营方案 2.6投资规模和来源 2.7建设项目政策法规符合性分析 2.8建设项目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2.9建设项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行业规划的关系 2.10规划设计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 2.11自然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2.11.1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的区位关系 2.11.2建设项目布局、工程量、占地规模及地理位置 2.11.3建设项目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 2.11.4建设项目运营方案 3自然保护区概况 3.1自然地理概况 3.1.1地理位置及范围 3.1.2地形地貌 3.1.3地质 3.1.4气候 3.1.5土壤 3.1.6河流、水文

附录G (规范性) 影响评价报告编写提纲及附表式样

3.2社会经济概况 3.2.1县域经济概况 3.2.2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概况 3.2.3保护区内已有建设项目概况 3.3保护区法律地位及保护管理概况 3.3.1法律地位 3.3.2管理机构及人员 3.3.3功能区划 3.4生态现状及其评价 3.4.1非生物因子 3.4.2自然资源 3.4.3生态系统 3.4.4主要保护对象 3.4.5主要威胁 4评价区概况 4.1评价区划定的原则和方法 4.2评价区的范围和面积 4.3评价区调查 4.4评价区生态现状 4.4.1非生物因子现状 4.4.2自然资源现状 4.4.3生态系统现状 4.4.4主要保护对象现状 4.4.5主要威胁现状 4.5评价区已有建设项目现状 4.6评价区社区现状 5生态影响识别与预测 5.1生态影响识别 5.1.1生态影响因素识别 5.1.2生态影响对象识别 2.1.3生态影响效应识别 5.2生态影响预测内容和方法 5.2.1生态影响预测内容 5.2.2生态影响预测方法 5.3建设项目对非生物因子的影响预测 5.3.1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预测 5.3.2对水环境的影响预测 5.3.3对声环境的影响预测 5.3.4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预测 5.3.5对电磁辐射环境的影响预测 5.4建设项目对自然资源的影响预测 5.4.1对土地资源的影响预测

5.4.2对水资源的影响预测 5.4.3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影响预测 5.4.4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影响预测 5.4.5对风景资源的影响预测 5.5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预测 5.5.1对生态系统面积的影响预测 5.5.2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预测 5.5.3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预测 5.5.4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预测 5.5.5对景观生态体系的影响预测 5.6建设项目对主要保护对象的影响预测 5.6.1对主要保护对象规模的影响预测 5.6.2对主要保护对象分布范围的影响预测 5.6.3对主要保护对象栖息地/生境的影响预测 5.7建设项目的生态风险预测 5.7.1林草火灾生态风险预测 5.7.2化学品泄漏生态风险预测 5.7.3外来物种引入生态风险预测 6生态影响消减措施建议 6.1建设项目优化建议 6.2影响消减的管理措施建议 6.3影响消减的工程措施建议 6.4影响消减措施的经费预算及来源 7综合评价结论

附表附于正文之后,其内容应包括: 样线样方调查表(表G.5,表G.6); 自然保护区内工程项目占地及地理坐标一览表(表G.1); 工程项目占用自然保护区土地及植物资源一览表(表G.2); 评价区野生脊椎动物名录(表G.3); 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表G.3); 直接占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数量和经纬度坐标一览表(表G.4);

附表附于正文之后,其内容应包括: 样线样方调查表(表G.5,表G.6); 自然保护区内工程项目占地及地理坐标一览表(表G.1); 工程项目占用自然保护区土地及植物资源一览表(表G.2); 评价区野生脊椎动物名录(表G.3); 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表G.3); 直接占用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数量和经纬度坐标一览表(表G.4);

附图均应包含工程项目布局信息( 是项目靠近核心区、缓冲区的还应局部放大),并列于附表之 后,包括: 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图; 一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一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附图均应包含工程项目布局信息( 项目靠近核心区、缓冲区的还应局部放大),并列于降 包括: 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图; 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自然保护区与建设项目区位关系图; 调查样方、样线分布图: 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评价区植被图; 评价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图; 评价区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 评价区建设项目工程布局图; 影响消减措施工程布局图; 减脱水河段流量变化对比图(仅水电和水利项目); 流域开发现状图(仅水电和水利项目); 区域旅游规划图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图(仅旅游项目)

附件附于附图之后,其内容应包括: 工程占地区的实景照片、航拍影像、调查获得的主要保护对象、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照片等;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或者总体规划批复文件; 建设项目的相关批准文件; 其他应提供的文件。

《自然保护区内工程项目占地及地理坐标一览表

2规定了《工程项目占用自然保护区土地及植物资源一览表》的样式及内容。

JGJ 60-1999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工程项目占用自然保护区土地及植物资源一览表

表G.3规定了《评价区野生脊椎动物名录》和《评价区维管束植物名录》表格样式及内容。

表G.3评价区野生脊椎动物名录/维管束植物名

表G.4规定了《建设项目直接占用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数量和经纬度一览表》的表格 样式及内容。

表G.5和表G.6规定了《样线调查表》和《植物样方调查表》的样式及内容

[1]胡名操.环境保护实用数据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吴征镒,王献溥赣13ZJ112:GX复合保温砌块自保温墙体建筑构造,刘防勋,等.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3]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8 4]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黎劫,蔡建楠.生态影响评价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6]王家骥,成文连,苏德毕力格.生态影响评价实操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8 7】贾生元.生态影响评价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8]】刘胜祥,薛联芳.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