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09-2020 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选用导则.pdf

DLT 2109-2020 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选用导则.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6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7354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LT 2109-2020 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选用导则.pdf简介:

DLT 2109-2020是中国电力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C输电线路用MOV避雷器)的选用导则。该标准主要针对直流输电线路中使用的这种避雷器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包括避雷器的性能参数、技术要求、选型原则、安装和运行维护等方面。

1. 性能参数:DLT 2109-2020规定了避雷器的额定电压、持续运行电压、雷电冲击电压等级、绝缘水平、额定残压、泄漏电流、耐受短路能力等技术参数,以确保避雷器能够在直流输电系统中有效防护雷电和操作过电压。

2. 技术要求:标准要求避雷器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如一致性、稳定性等,同时考虑其机械强度、耐腐蚀、耐老化等非电气性能。此外,还要求避雷器的设计应满足环保要求,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 选型原则:根据直流输电线路的具体条件(如电压等级、线路长度、雷电活动强度等),应选择具有适当额定电压、合适雷电防护等级的避雷器。同时,还需要考虑避雷器的运行可靠性、维护便利性和经济性。

4. 安装和运行维护:DLT 2109-2020还对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接地方式以及运行中的监测维护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总的来说,该导则为直流输电线路在选择和使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DLT 2109-2020 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选用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带支撑件间隙线路避雷器的支撑件在运行电压及各种过电压下均不应发生沿面内络。 支撑件应进行直流耐受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值由制造厂根据相应产品串联间隙耐受电压试验值来 确定,试验电压值必须保证至少高于串联间隙(不带线路避雷器本体)耐受值的10%;试验条件不具 备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证实不会发生支撑件表面的沿面闪络,如确保支撑件的干弧距离比串联间隙 距离大15%以上。 试品为支撑件,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9519的规定。

8.28·支撑件陡波冲击电压性能

为考核复合材料和界面的可靠性,支撑件在正负极性陡波冲击电压下均不应击穿。 支撑件应进行正、负极性各5次的陡波冲击电压试验,每次冲击应在电极间的试品外部闪络而不 击穿。 试品为支撑件,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9519的规定,

新产品投产前进行型式试验。当设计或工艺有所变更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DLT1175-2012 火力发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滤料滤袋技术条件,必须对有关项目进行 试验。 线路避需器的型式试验项目见表8

表8线路避雷器型式试验项目

DL/T21092020

出厂的每只线路避雷器应按表9的规定进行试验。如果线路避雷器不满足表9中所规定的任何一 项要求时,则此线路避雷器认为不合格。

表9线路避雷器例行试验项目

抽样试验是制造厂按批次以一定比例抽取试品试验,以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性,抽样试验用的试 品不得投入运行。试验主要用于制造厂内部质量控制,试验判定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可由制造厂进 步提出更高要求。 线路避雷器的抽样试验项目见表10

DL/T21092020

DL/T21092020

表10线路避雷器抽样试验项目

为了控制产品质量,对于生产的产品必须5年进行1次定期试验,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应进行 定期试验。定期试验的试品是从正常生产的产品中抽取。线路避雷器的定期试验项目见表11。

表11线路避雷器定期试验项目

如在订货协议中规定有验收试验时,则应抽取最接近供货线路避雷器数量立方根又小于立方根 进行验收试验。业主单位对制造厂生产的线路避雷器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进行该项试验,在制造 线路避雷器的验收试验项目见表12。

表12线路避雷器验收试验项目

用条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必要时供需双方协商开展表13规定的或其他特殊试验。

DL/T21092020

表13线路避雷器特殊试验项目

交接试验是安装和运行单位交接程序的一部分,也是接入电力网前的试验。目的是检验线路避雷 器运输及安装后,线路避雷器是否受到损害,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并确定可否投入运行。交接试验主要 试验项目和试验要求如下: a)测量线路避雷器本体绝缘电阻及基座绝缘电阻(如有):避雷器本体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500MQ (使用5000V绝缘电阻表)。基座(如有)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MQ(使用500V绝缘电阻表)。 6) 测量避雷器本体的直流参考电压及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直流参考电压应符合本文 件要求且不低于出厂值的95%,75%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漏电流不应大于本文件规定值。 C)间隙距离的测量应符合厂家规定值。

对于线路避雷器,由于间隙的隔离作用: 照无间隙线路避雷器的要求进行预防性 应进行定期巡线,目测线路避雷器的

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包括安装点的选取、安装方式的确定、安装支架及金具的设计等内容。 选取线路避雷器的安装点时,应结合输电线路的重要程度、沿线的雷电活动情况,合理选取易击 点和易击段。 选取安装方式和设计安装金具时,应遵循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架空输电线路装设避雷器应按照输电线路在电网中的重要程度、线路走廊雷电活动强度、地形地 貌及线路结构的不同,进行差异化配置,重点加强重要线路以及多雷区、强雷区内杆塔和线段的防雷 保护。针对拟安装线路进行差异化防雷评估,以防雷性能评估结果为基础,结合分析得到的杆塔易闪 路的原因确定相应的安装点位。对防雷改造之后线路的雷击闪络率再次进行计算,最终确定该线路安 装选点治理策略。 通常情况下遵循以下选点原则: a)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尤其是山区; b)线路雷击闪络率较高的地段和杆塔; c)土壤电阻率较高、降低接地电阻难度大的地段和杆塔; d)河谷、峡谷、山区风口和迎风坡面; e) 四周是山丘的潮湿盆地,如杆塔周围有鱼塘、水库、湖泊、沼泽地、森林或灌木,附近又有蛇 蜓起伏的山丘; f 土壤电阻率有突变的地带,土壤地质断层地带,岩石与土壤、山坡与稻田的交界处,岩石山脚 下有小河的山谷等地,雷易击于低土壤电阻率处:

DL/T21092020

T21092020 g)地下有导电性矿的地面和地下水位较高处; h)避雷器宜安装在线路易击段杆塔正极性导线侧

10.3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安装方法

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一般有悬挂式、支柱式和斜拉式三种安装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也可 以选取其他的合理安装方式。

10.3.2悬挂式安装

悬挂式安装是将避雷器本体安装于由横担沿导线方向伸出的安装支架上,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压侧 电极安装于避雷器本体下端,导线侧电极通过电极支架和连接金具安装在分裂导线上的安装方法,如 图4所示。

图4悬挂式安装示意图

悬挂式安装的要求如下: a)设计安装支架和吊架时,除应考虑满足避雷器安装强度外,还需验算避雷器安装后对铁塔强度 及电气间隙距离的影响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b)安装支架伸出足够的距离,并留有一定裕度,防止避雷器对绝缘子金具放电或影响绝缘子的电 压分布; c)导线侧电极长轴方向应与导线平行,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压侧电极长轴方向应与导线垂直。

10.3.3支柱式安装

支柱式安装是将避雷器本体安装在导线下方预先架设好的安装平台上,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压侧电 极安装于避雷器本体上端,导线侧电极通过电极支架和连接金具安装在分裂导线上的安装方法,如图5 所示。

图5支柱式安装示意图

支柱式安装的要求如下: a)设计安装平台时,除应考虑满足避雷器安装强度外,还需验算避雷器安装后对铁塔强度及电气 间隙距离的影响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b)导线侧电极长轴方向应与导线平行,线路避雷器本体高压侧电极长轴方向应与导线垂直

10.3.4斜拉式安装

复合绝缘子斜拉式安装是将避雷器本体安装于由夹具固定在杆塔主材上的安装支架上,通过在头 部、中部、尾部的V串复合绝缘子斜拉固定,绝缘子串上端通过夹具与杆塔主材相连,线路避雷器本 体高压侧电极通过法兰安装于避雷器本体上端,导线侧电极通过导线联板和连接附件安装在分裂导线 上的安装方法,如图6所示。 复合绝缘子斜拉式安装的要求如下: a)设计时,除应考虑满足避雷器安装强度外,还需验算避雷器安装后对杆塔强度及电气间隙距离 的影响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b)V串复合绝缘子机械负荷及爬电比距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

10.4放电计数器的安装

放电计数器应紧靠避雷器安装,过长的引下线产生的电感压降可能导致线路避雷器的绝缘底座闪 络,也会影响线路避雷器的保护水平。 放电计数器通过夹具固定在铁塔上,安装时应注意放电计数器的位置和方向,确保运行维护人员 能够通过登塔或其他方式准确读出动作次数

图6复合绝缘子斜拉式安装示意图

附录A (规范性) 线路避雷器型号

器型号编制方法参照JB/T8459,规定如下:

DL/T21092020

附录A (规范性) 线路避雷器型号

产品型式:一般为YH,表示线路避雷器用电阻片主要材料为氧化锌,外套为复合外套。 标称放电电流:一般为20kA或30kA,表示线路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单位为千安(kA)。 结构特征:一般为C,表示带间隙线路避雷器。 使用场所:一般为XL,表示适用于直流系统输电线路。 设计序号:当产品结构特征、使用场所及特征数字均相同,但其外形尺寸、内部结构、安装结构 或其他特性不同时,需要在产品型号上区别时,则使用设计序号,并按产品开发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它既不代表产品的先进性,也不代表制造厂。 特征数字:斜线上方为线路避雷器额定电压[单位为千伏(kV)],斜线下方为线路避雷器本体在 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单位为千伏(kV)]。 附加特性代号:W表示适用于重污移地区,G表示适用于高海拔地区,J表示带支撑件间隙线路避 雷器,K表示纯空气间隙线路避雷器。

DL/T21092020

YD/T 3280-2017标准下载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距离及线路避雷器50%放电电压

UsoRP一一棒板间隙的50%放电电压(峰值),单位为千伏(kV); 一一输电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范围为1m~10m,单位为米(m)。 公式(B.1)适用于海平面(海拔为0m),按公式(B.1)计算线路绝缘水平时,可按GB/T.311.1 中附录B给出的公式进行海拔修正:

K,=e9xH/8150

公式(B.2)适用于雷电冲击,其中Ka为海拔修正因数,q=1.0为指数,H为海拔,单位为米(m)。 因此海拔为H,输电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为d时,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正极性雷电冲 放电电压应为

U.n = 530d /egl/8150

线路避雷器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应大于与之并联的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正极性雷 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82%。如有必要,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也可取不高于线路绝缘水 平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的75%。 表B.1给出了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典型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并根据最小空气间隙距离和上述计 算方法推荐了线路避雷器的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推荐值,其中计算放电电压时,同一间隙距 离下取对应的最高海拔。如对于土400kV直流输电线路,最小间隙距离为4.70m的输电线路杆塔,海 拔4500m处安装线路避雷器时DB34/T 3703.1-2020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1部分: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布设指南.pdf,避雷器的正极性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不应大于892kV。 表B.1给出的仅是典型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应确认实际安装点的海拔和空气间隙距离,并据 此核算线路避雷器的放电电压。

表B.1线路避雷器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典型值

DL/T2109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