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1T 1107.2-2022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规范 第2部分:隐患排查治理.pdf

DB3201T 1107.2-2022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规范 第2部分:隐患排查治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7340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201T 1107.2-2022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规范 第2部分:隐患排查治理.pdf简介:

DB3201T 1107.2-2022 是中国江苏省地方标准,名为《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规范 第2部分:隐患排查治理》,该标准主要针对水下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其中,"隐患排查治理"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隐患识别:规定了对隧道内的结构、设施、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以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结构裂缝、渗水、通风不良、电气设备老化等问题。

2. 隐患评估:对识别出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影响范围、可能的后果和发生的概率,以确定隐患的严重性和优先级。

3. 隐患报告:明确了隐患信息的记录、报告和传递流程,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4. 隐患治理:规定了隐患治理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制定治理方案、实施治理、验收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5. 隐患监控:在隐患治理后,会对治理效果进行持续监控,防止隐患复发,并对新的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6. 隐患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整个过程,以备查阅和审计。

总的来说,该部分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隐患排查和治理机制,保障水下公路隧道的安全运营,降低事故风险。

DB3201T 1107.2-2022 水下公路隧道运营管理规范 第2部分:隐患排查治理.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规定了水下公路隧道运营隐惠排查治理的基本要求、隐惠分级与分类、隐惠排查类型与频次 急患排查、隐惠治理、评估改进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下公路隧道运营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水下城市隧道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3901.4-2019标准下载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惠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 档管理,包括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文件成果。 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宜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隐患惠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实现隐患信息的分类分 和隐惠排查治理情况的实时监控

5. 1. 1 基础管理类隐患

DB3201/T1107.22022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 a)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b) 安全生产目标及责任制; c)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规程; d) 安全投入; e) 教育培训; f) 运营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安全管理、变更管理、消防管理等) g) 职业健康; h) 应急管理; i) 档案管理; i 其他管理。

5.1.2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惠包括以下方面: a) 场所环境; b) 土建结构; c)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供配电、消防、给排水、通风等); d) 安全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e) 特种设备; f)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巡查管控、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特种作业、清洁维护作业、保养维修作 业等); g. 现场其他方面(救援车辆、气瓶间等)

5. 2. 1 一般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 2. 2重大隐患

极易导致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且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 改治理方能消除,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或者涉及重大危险源且管控措施不 到位的的隐惠。

6.1日常隐患排查:班组和岗位的隐患检查、巡视检查,安全管理人员、岗位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升 展的日常性排查,每周应不少于1次。 5.2综合性隐惠排查:以保障安全生产为目的,以安全责任制、各项专业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落实情况及较大风险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为重点,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全面排查,每季应不少于1 次。 6.3专项隐患排查:企业在一定范围、领域组织开展的针对特定隐患的排查,一般包括:

DB 3201/T 1107. 22022

a)季节性隐患排查:根据季节性特征及企业实际情况开展的专项排查春季以防雷、防静电为重点 夏季以防雷暴、防台风、防洪为重点,秋季以防雷、防火、防静电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 防雪、防滑、防静电为重点; 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在重大活动和节假日前,对企业保卫、值班安排、安全及消防 设施、应急预案及物资等进行的重点排查; 专业性隐惠排查:对土建结构、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交通安全、供配电、消防、给排水、通 风等设施)、安全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特种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每季应不少于1次; 根据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安全工作专项部署,开展针对性的隐惠排查。

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基础安全管理要求和全部控制措施,编制隐惠排查项目清单,包括 理类隐患清单(参见附录A.1)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清单(参见附录A.2)

.2.1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每年年初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患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 非查要求、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组织级别一般包括企业级、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等 别,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2.2排查计划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 合。 .2. 3 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企业应及时更新排查计划: a)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b) 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c) 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d) 机电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等发生重大改变; e) 事故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f) 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g) 其他情形出现应该进行更新,

应根据生产运行特点,每年年初制定隐惠排查计划,明确各类型隐惠的排查时间、排查目的、 、排查范围、组织级别及排查人员等。组织级别一般包括企业级、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等 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进行调整。 非查计划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

DB3201/T1107.22022

8.1.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主要包括岗位级纠正、班组级治理、部门级治理、 企业级治理等。 8.1.2隐患治理应当保障隐患治理投入,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 8.1.3能够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做好临时防范措施, 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8.1.4重大隐患治理前或者治理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受到景 响的周边人员,并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 3.1.5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及 业人员通报。其中,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 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8.2.1隐患存在部门/单位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 治理措施。 8.2.2一般隐患由企业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重大隐患治理应制定专项方 以下内容: a)整改的目标和任务; b) 整改技术方案和整改期的安全保障措施;

.3.3重大隐患整改验收通过后,企业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 里部门报备,并及时申请销号,报备申请材料包括: 重大隐患基本情况及整改方案; b) 重大隐患整改过程; c) 验收机构或验收组基本情况; d) 验收报告及结论; e)下一步改进措施。

1应参照附录C.3对每次隐患治理情况进行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梳理、发现安全生产

DB 3201/T 1107. 22022

头性问题和规律,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 9.1.2重大隐患整改验收完成后,对隐患形成原因及整改工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完善相关制度和措 施,依据有关规定和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 9.1.3每年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保存记录,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评估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

居评估结果,对相关员工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并

DB 3201/T 1107. 22022

DB3201/T1107.22022

A.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DB 3201/T 1107. 22022

表A.2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DB3201/T1107.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DB3201/T1107.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DB3201/T1107.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DB34∕T 5042-2016 地下管线探测与数据标准DB3201/T1107.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DB3201/T1107.22022

附录B (资料性) 隐患排查记录 表B.1隐患排查表

附录B (资料性) 隐患排查记录

GB/T 38889-2020 天线及接收系统的无线电干扰 天线测量 车载天线及系统DB3201/T1107.22022

DB 3201/T 1107. 2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