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JG2007(现行) 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pdf

SYJG2007(现行) 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292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JG2007(现行) 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pdf简介:

SYJG2007,全称为《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程》,是中国于2007年发布的一份关于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的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针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和防止超长地下室(通常指长度超过100米或深度超过15米的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

该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配筋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品种、掺合料和外加剂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 施工控制:对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温控、保湿等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防止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

4. 防裂构造措施:采用预应力技术、增设防裂钢筋网、设置伸缩缝等构造措施,有效降低裂缝的产生。

5. 监测与维护:建立裂缝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确保结构的安全。

总的来说,SYJG2007规范为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防裂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以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SYJG2007(现行) 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pdf部分内容预览:

2.0.12补偿收缩混凝土

附录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249

掺人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的、自应力约为0.10~0.20MPa的,能够补偿或部分补偿混凝土。由于干 缩、降温等引起的收缩应力。

GBT 39684-2020 外窗热工缺陷现场测试方法.pdf2.0.13单位胶凝材料用量

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超长或大面积浇筑混凝土结构,用膨胀加强带取代后浇带实现连续法 设计方法。

3.1.1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 合格报告。 3.1.2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并应符合设计 要求。 3.1.3 使用的膨胀剂、抗裂防水剂及其他外加剂应有与水泥适应性、相容性试验报告。 3.1.4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3.2.1水泥强度等级宜为42.5级、32.5级。

3.2.2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一2007,《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一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一1999规定的 水泥。 3.2.3配制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 盐水泥》CB200一2003规定的水泥。

3.3.1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当采用低碱活性骨料时,骨料的碱活性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 3.3.2细骨料宜采用水洗中砂,不得采用细砂,含泥量不应大于2.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细度模 数不应小于2.6,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一2006的规定。 3.3.3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或卵石,石子颗粒不宜大于31.5mm,含泥量不应大于1%,泥块含量不应大于 0.5%,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I52一2006的规定。

1掺和料可采用粉煤灰、矿渣粉,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 596一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一2000的要求。 2当采用其他矿物掺和料时,应有可靠的技术依据。

3.5混凝土、膨胀剂、抗裂防水剂

道长地下 膨胀剂。 混凝土膨胀剂可采用 氧化钙类、氧化钙类膨胀剂。硫铝酸钙类

附录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251

4.1.1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除应符合本章的规定外,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CB50017—2003和辽宁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907—2005的规定执行。 4.1.2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宜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当采用膨胀加强带时,带外混凝土应采用补偿收 缩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2的要求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指

4.1.3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件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4.1.5下列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注:

1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特别要求 2 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时间; 3基坑回填; 4保温隔热措施。

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特别要求 2 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时间; 3基坑回填; 4保温隔热措施。

2.1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3.当地下室设有柔性外防水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增加o.1mm。

4.3 后浇带、膨胀加强带

附录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规定·253

4.3.1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应按下列要求设置收缩后浇带: 1后浇带应设在因收缩变形或温度影响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部 位; 2后浇带的最大间距宜为30~40m,当带外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不应大于50m。 4.3.2地下室超长混凝土结构可在下列部位设置沉降后浇带: 1地下室平面的转角部位; 2房屋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较大处; 3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4上部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5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表4.3.3填充用膨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

4.3.4后浇带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4.3.4后浇带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254,超长地下室混源士结构防裂技术与应用

4.3.6膨胀加强带可代替部分或全部收缩后浇带,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附录超长地下室混摄土结构防刻技术规定·255

尧式膨胀加强带示意图(两侧施工完成后间隔一定时间

4.4.1混凝土保护层、钢筋的锚固与连接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02的规定。 4.4.2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构件的钢筋配置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配置宜细而密,外荷载作用所需受力钢筋的全截面最小配筋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GB50010一2002的有关规定; 2墙体单面水平构造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楼板单面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3%,带外采 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不宜小于0.25%;卧置于地基上的板,其单面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0.25% (板的厚度较大时可取下限); 3钢筋的布筋方式和间距宜符合表4.4.2的要求。

表4.4.2布筋方式和钢筋间距

4.4.3地下室防水混摄 州安求 1墙体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各层墙体的中部500mm高范围内水平钢筋的间距不宜 大于100mm; 2墙与柱、墙与墙的连接部位宜增设直径为8~10mm的水平附加钢筋,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500mm,使这些部位的墙水平筋配筋率提高10%~15%; 3超长方向梁两侧腰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每侧腰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宽与梁腹板高度 乘积的0.1%; 4结构开口部位、变截面部位和出入口部位应适量增加附加钢筋; 5顶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256·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裂技术与应用

4.4当墙、板上设有洞口时,应在角部及洞口边配置抗裂钢筋。 4.5下列情况,应在地下室墙、板的外侧设置保温隔热层: 1地面上没有房屋、且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的地下室顶板; 2室外地面下1.5m以内的地下室外墙。

5.1.1超长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预拌混凝土或现场移动式搅拌站提供的混凝土,混凝土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一2003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 准》CB50164一92的规定。主要生产、计量和检验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定期检定、校正。 5.1.2混凝土所用的材料除应符合本规定第3章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厂家的水泥混合使用; 2骨料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冬期施工时,不得含有冰雪等物;泵送混凝土骨 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 3材料进场后,骨料应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别堆放;水泥应按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及牌 号分别储存在专用仓储罐内;粉煤灰及矿渣粉必须分别储存在标志明显的专用仓储罐内,不得与水泥相 混;粉状膨胀剂及抗裂防水剂应严防受潮结块,并按规定进行复检。 5.1.3混凝土受侵蚀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或采取相应的防蚀措施;混凝土受 冻融作用时,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6.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1配合比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一2000进行; 2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膨胀性能、抗渗性、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的要求; 3混凝土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应根据工程要求的限制膨胀率设计值、施工及技术经济效益事先选 定其品种和掺量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也不宜大于400kg/m;掺有活性掺和料时,水泥用量不宜少于 260kg/m。 2用水量不得大于185kg/m²,水胶比不得大于0.50。 3 砂率宜为35%~45%。 4单位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的掺量:用于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宜为30~50kg;用于填充用膨胀混凝土 (后浇带、膨胀加强带)时,宜为40~60kg,合理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5掺和料的掺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粉煤灰掺量宜为15%~30%,预应力混凝土不得超过25%。 (2)矿渣粉掺量宜为10%~30%。 注:指替代前的水泥用量。 6掺人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 7为延缓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凝时间,宜选用缓凝型泵送剂。 8 混凝土拌和物入泵落度宜控制在180±20mms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宜少于10h,高温季节(气温28℃以上)时,不宜少于14h,冬期施工时不 得迟于7h。 10混凝土的含碱量及氯离子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5.2.3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GB 50416-2017 煤矿井下车场及硐室设计规范,试配时抗渗等级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 24温凝土配合业确克尚電理供温滋土的限制膨业离空值

附录超长地下室湿混塞士结构防数技术规定·257

5.3.1混凝土的各种原材料必须采用专用计量器具进行称量,计量装置应定期检定。使用前应对计量设 备进行零点校核

1水、水泥、外加剂、掺和料、膨胀剂或抗裂防水剂为±2%; 2 粗、细骨料为±3%。

5.3.3对骨料含水率的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GB/T 37548-2019标准下载,在含水率变化大或雨天生产时应增加检

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5.5.1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应保持拌和物的均勾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运输频率应保证混凝土 施工的连续性。运送容器应内壁光滑平整,不漏浆,且应有防晒、防风、防雨雪、防寒等设施。 5.5.2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筒内残余混凝土及积水排净,运输过程中严禁向运输车内加水。 5.5.3混凝土拌和物从装料、运输、卸料泵送、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气温不高于25℃时,不宜超过 3h;当气温高于25℃时不宜超过2h。 5.5.4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至浇筑地点,其落度应符合施工要求。当拌和物的落度损失太大,不能 满足施工要求时,应掺加高效减水剂进行二次流化,严禁直接加水:当出现离析时,必须返回站内调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