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1060-2014 有色金属矿山水文地质勘探规范.pdf简介:
GB51060-2014《有色金属矿山水文地质勘探规范》是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之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主要适用于有色金属矿山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有色金属矿山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勘探的要求、方法、技术参数、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勘探目的和任务:明确勘查的目的、范围、内容和深度要求; 2. 勘探方法和手段:推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水文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如钻探、物探、遥感等; 3. 数据获取与处理:规定了数据的质量要求、采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4. 勘探报告编写:对地质成果报告、水文地质报告等的编写格式和内容提出要求; 5. 安全与环保:强调了在勘查过程中应遵守的环境安全规定,以保护环境和人员安全。
它是有色矿山设计、开采、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预防和减少水文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GB51060-2014 有色金属矿山水文地质勘探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3.4.2水文地质物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文地质物探方法可根据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被探物体 的物理特征及需要查明的问题进行选择,工作时宜采用多种物探 方法综合勘探; 2物探工作的布置、测网的密度、参数的确定、检查点的数量 及精度要求,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冶金勘察物探规范(试行)》 YBJ41的有关规定执行;
3.4.3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编录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扩) 径、逸气、涌砂、掉钻等现象发生的层位和深度,应测量涌(漏)水 量,揭穿含水层时应测量稳定水位并进行简易放(注)水试验。 2应描述岩芯的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密度、岩石的风 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溶形态、大小、充填情况、发育深度;应统计 裂隙率、岩溶率。 3一单一含水层(组)的钻孔应测定级孔稳定水位
1钻孔控制深度应以揭穿主要目的层为原则,重点控制应与 矿体主要储量分布标高一致;对底板直接或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按 勘查剖面加深控制,其深度应以揭穿含水层的裂隙、岩溶发育带为 原则。 2钻孔孔径应根据钻孔目的确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应 以满足设计的抽水量和安装抽水设备为原则,终孔孔径不应小于 91mm,水位观测孔观测段孔径应满足止水和水位观测的要求。 3钻孔的孔斜应满足选用抽水设备和水位观测仪器的工艺 要求。 4钻孔施工宜采用清水钻进,当地层破碎不能用清水钻进 时,应在主要含水层或试验段(观测段)用清水钻进DB31/T 1063-2017标准下载,必须采用泥浆 钻进时,应采取洗井措施,
5钻孔揭露多个含水层时,应测定分层稳定水位;分层抽水 试验和分层测水位的钻孔应进行分层止水,并应检查止水效果,不 合格时应重新进行止水。 6钻孔应取芯钻进;岩芯采取率要求岩石应大于70%,破碎 带应大于60%,黏性土应大于70%,砂和砂砾层应大于50%。 7应结合矿区的物性条件,选择方法进行水文物探测井。 8钻孔除留做长期观测外,均应按钻孔设计要求进行封孔: 封孔质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钻孔封孔资料应详细说明孔口 坐标、孔深、孔斜,揭露矿体及顶、底板含水层位置、封孔措施及封 孔质量。
1抽水试验前应获得自然流场水位、流量变化趋势和速率的 资料;抽水试验时,应防止抽出的水在抽水影响范围内回渗到含水 层中;对覆盖型岩溶含水层,应观测地面塌陷、沉降现象。 2可根据概化的水文地质模型和水文地质计算的要求选择 稳定流抽水试验或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方法。 3稳定流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位降深应根据试验目的和含水层富水程度确定,应尽 设备能力作一次最大降深,最大降深值不宜小于10m;当 采用涌水量与降深相关方程预测矿井水量时,应进行 3次水位降低。 2)稳定时段延续时间宜根据含水层的特征、补给条件确定; 单孔抽水试验不应少于8h,潜水层抽水、带观测孔抽水 和有越流以及潮汐影响的抽水,应延长至24h或观测孔 水位变化符合抽水设计要求为止。 3)稳定时段内钻孔水位降深、流量稳定程度应结合区域地 下水动态变化确定;抽水孔降深波动相对误差绝对值不 应大于1%,观测孔水位变化不应大于2cm;涌水量波动 相对误差绝对值当单位涌水量大于0.1L/(s·m)时,不
1)群孔抽水试验宜在勘查后期进行,应建立在获得矿区水 文地质条件和天然流场及其动态变化资料的基础上。 2)水位降深、降深次数和延续时间应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 件、试验目的和计算方法确定;抽水水量应对关然流场产 生扰动,暴露储存量与径流量的转化关系和矿区的水文 地质边界。 3)观测孔(点)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计算方法确定,宜布置在 不同的富水区、参数区、边界水量交换地段,以及地表水、 “天窗”、断裂带等地段; 4)具体观测方法应按专项设计执行。 8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具备进行连通试验的区域可进 行连通试验,并应确定地下水的流向、补给范围、补给速度及地下 水与地表水的关系;试验方法可采用水位传递法、示踪法和气体传 递法。 9井下放水试验要求可按本规范附录F执行。 3.4.6地下水、地表水动态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探阶段应在详查阶段观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 完善地下水、地表水的动态观测网,观测时间不宜少于一个水文 年;观测内容应包括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观测期间应掌握同期 的气象资料,岩溶矿区应同步进行降雨量观测。 2水位、水量、水温观测,宜每隔5d~10d测量一次,雨季或 动态急剧变化时段应加密;日变幅大的地区,应选定1个~2个涵 盖主要变化周期的时段进行微动态观测;水质监测宜在丰水期和 枯水期各取样一次,在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的地区应增加取 样次数。 3应采取保护地下水动态观测设施措施,勘探工作结束后应 由生产部门继续观测
1勘探阶段应在详查阶段观测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和 完善地下水、地表水的动态观测网,观测时间不宜少于一个水文 年;观测内容应包括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观测期间应掌握同期 的气象资料,岩溶矿区应同步进行降雨量观测。 2水位、水量、水温观测,宜每隔5d~10d测量一次,雨季或 动态急剧变化时段应加密;日变幅大的地区,应选定1个~2个涵 盖主要变化周期的时段进行微动态观测;水质监测宜在丰水期和 枯水期各取样一次,在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的地区应增加取 样次数。 3应采取保护地下水动态观测设施措施,勘探工作结束后应 由生产部门继续观测
3.4.7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符合下及
问题。 2应选择适当比例尺的遥感图像。 3 遥感图像水文地质条件解译应进行野外调查验证,验证应 包括下列内容: 1)检验判释标志; 2检验判释结果; 3)检验外推结果; 4补充室内判释难以获得的资料
3.5.1矿坑涌水量计算应建立在正确认识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 基础上。勘探设计时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初步确定矿坑涌 水量计算方案。勘探过程中应根据查明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修 正和完善涌水量计算方案。
基础上。勘探设计时应根据已有水文地质资料,初步确定矿坑涌 水量计算方案。勘探过程中应根据查明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修 正和完善涌水量计算方案。 3.5.2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型应根据矿区水 文地质特征、边界条件、充水方式建立。当矿区边界性质无法确定 或边界性质随矿坑排水将不断变化时,应将水文地质计算域扩展 到整个水文地质单元,并应建立整个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概 念模型和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
3.5.2矿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数学模型应根据矿区水
文地质特征、边界条件、充水方式建立。当矿区边界性质无法确定 或边界性质随矿坑排水将不断变化时,应将水文地质计算域扩展 到整个水文地质单元,并应建立整个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概 念模型和相应的地下水数学模型,
3.5.3参数计算应利用水文地质试验及地下水流场观测资料,采
用稳定流、非稳定流理论,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越流 系数、给水度、弹性给水度等水文地质参数
法,并应依据矿床开采规划,计算不同开拓水平的矿坑正常涌水量 和矿坑最大涌水量。需预先疏干的矿床,应进行地下水预报,并应 计算相应水平蔬干涌水量和疏干时间
3.5.5勘探阶段矿坑涌水量计算应采用数值法。地下水数值模
型应利用地下水长系列动态资料和群孔抽水试验资料进行识别和 验证。矿坑涌水量计算宜采用多种矿坑涌水量计算方法与数值模
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与校核。在进行矿坑涌水量计算时,应分析 矿床不同开采方式、不同排水方式,以及同一地下水系统中其他矿 坑和相邻矿区排水量的影响
3.5.6对水文地质参数来源及矿坑涌水量计算
评述,应推荐作为矿山一期开拓水平疏干排水设计的矿坑涌水量, 并应估算与提交矿产储量标高相一致的深部矿坑涌水量,同时应 分析论证计算涌水量可能偏大或偏小的原因及矿床开采后矿坑充 水因素和涌水量的变化。专门性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宜认定计算的 矿坑涌水量的可信度
3.5.7露采矿床除应计算露天采坑地下水涌水量外,宜计算暴雨
3.5.8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储存量、补给量、可开采量和矿坑
3.6矿山水资源综合利用
及利用方向等进行综合利用评价 3.6.2矿区内有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时,应根据现有资料做出评 价;矿区无可供利用的水源时,应在区域上指出供水方向。 3.6.3矿区内有地下热水时,应圈定热异常范围,并应大致查明 热水的形成条件、估算热水量、测定其化学成分,同时应分析热水 开发利用的前景。
热水的形成条件、估算热水量、测定其化学成分,同时应分析热水 开发利用的前景。
3.6.4矿区内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有
关矿泉水要求的水点,应对其作为矿泉水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做出 初步评价,并应提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4.1.1矿区工程地质勘探可按表4.1.1分类
4.1.1矿区工程地质勘探可按表4.1.1分类。
4. 1. 2 工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可按表 4. 1. 2 分类。
4. 1. 2工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可按表 4. 1. 2 分类。
程地质勘探的复杂程度可按表4.1.
表4.1.2工程地质勘探复杂程度分类
续表 4. 1. 2
型划分应至少符合表中3条划分依据。
4.2.5勘探应系统、完整地测定露采和并采影响范围内各
4.2.6可溶岩类矿床,应详细查明岩溶发育主要层位、深
程度和主要特征DB15/T 1045-2016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建设规范.pdf,充水、充填情况,以及连通性及表部覆盖层的 度、岩性、结构特征。
4.2.7矿层及其围岩含黏土的矿区,应查明黏土的矿物成分、分 布、厚度及其变化。
布、厚度及其变化。 4.2.8多年冻土区,应查明冻土类型、分布范围、温度(地温)、含 冰率,应测定多年冻土最大融化深度,以及季融层及覆盖层剥离后 多年冻土融化速度,冻胀率,冻土层的上、下限,并应确定冻土的变 形特征。
4.2.8多年冻土区,应查明冻土类型、分布范围、温度(地温)、含
4.2.9扩大延深勘探矿区,应详细调查矿床开采中已发生的各种
工程地质问题,应查明其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并应针对扩大延深可 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相应的工作,
4.2.10构造活动强烈的高地应力地区,应专门进行地应力测量JGJ∕T 182-2009 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
4.2.11边坡勘探,应查明各类边坡岩(王)层和软弱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