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T 502*-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pdfDB*1/T 502*-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pdf简介:
DB*1/T 502*-2022 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的一项地方标准,由中国陕西省发布,适用于陕西省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工作。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技术要求和设计文件的编制等,旨在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合理布局、安全运行、高效运营和良好的环境影响。
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线路选线原则:根据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合理性等因素,提出线路的选线方案。 2. 线路布局:规定了线路的走向、车站设置、线路坡度、曲线半径等设计参数。 3. 结构设计:涵盖了轨道、车辆基地、桥梁、隧道、信号系统、电力供应、通信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设计要求。 *. 环境影响评价:强调了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噪声控制、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5. 施工与运营维护: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运营维护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标准。
该标准有助于统一和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提升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DB*1/T 502*-202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作道床,尖轨后端为固定接头的道分的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 10%的坡道上。
5.2.*具有夜间停放车辆功能的配线坡度宜为2%o,且布置
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地面及高架线上折返线和停车线的 度一般设置为平坡GBT508*1-201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困难情况下可采用不大于1.5%的坡度
5.3坡段与竖曲线设计
5.3.1线路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长度,并应满足A、B
5.3.1线路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长度,开应满足A、B垫 车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50m、C型车相邻竖曲线门 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30m的要求
变代数差等于或大于1%o时,应设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对于设计 速度1*0km/h以下的正线线路,当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等于 或大于2%o时,应设圆曲线型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按表5.3.2 的规定取值。设置配线的车站端部竖曲线半径应结合变坡点位 置、行车牵引曲线等合理选择。
表5.3.2竖曲线半径
注:越行车站端部竖曲线半径按正线区间标
5.*地裂缝段线路纵断面设计
5.*.1隧道纵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裂缝上盘垂直沉降变
的工况,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地裂缝调坡段纵断面设计时,调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 列车长度,调坡后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应符合5.3.1中 的规定;同时,调坡后的坡度不应大于设计最大坡度和不应小 于设计最小排水坡度的要求; 2线路纵断面设计应预先考虑纵断面调整后,其前后两相 部坡段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及其 他相关标准的规定; 3当地裂缝上盘发生垂直位移量(Amax)时,应从地裂缝处开 始向上盘方向调坡,调整的坡段长度如图5.*.1所示,也可根据 公式5.*.1来计算;
1一地裂缝;2一原设计轨顶纵坡;3一调整后轨顶纵坡; *一地裂缝垂直位移量;5一轨道下沉;*一轨道纵坡调整长度
5.*.1地裂缝上盘调坡段长度示意图
*在地裂缝上盘完成预测白年垂直位移量后,地裂续 坡变坡点设置的竖曲线不宜侵入下盘稳定段。
5.*.2线路纵断面最低点不宜设置于隧道穿越地裂缝段内。
5.*.*线路采用高架线形式跨越地裂缝段时,为保证桥梁结木
安全,应采用简支梁型式,同时选用可调高支座,以适应地裂缝 形引起的相邻墩台沉降差及轨面高程变化
安全,应采用简支梁型式,同时选用可调高支座,以适应地裂
5.5线路纵断面设计其他规定
5.5.1地下线路级纵断设计小以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茶 件、施工方法、结构形式、与城市市政设施及建(构)筑物的关系, 其结构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层, 1线路位于规划区时,应落实竖向规划设计,确定车站和区 间隧道理深; 2对于盾构隧道,宜避免盾构在地层交界面穿越;对于浅理埋 暗挖法法隧道,宜避免拱顶位于地层交界面: 3隧道拱底一般应设置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层以下;特殊 情况下可对土层进行处理,以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隧道顶部覆土厚度应满足地面绿化、地下管线布设和综 合利田灿下穴间次源笙西书
5.5.2正线坡度大于2*%o,连续高差达1*m以上的长大陡坡
段,应根据线路平纵断面和气候条件,核查列车牵弓和制动的动 力性能,以及故障救援能力与组织方案。长大坡段不宜与平面小 半径曲线重叠,同时应对道床排水沟断面进行校核。
叠。在无雄道床地段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时,每条钢轨的超高 最大顺坡率不得大于1.5%o。
H 最大顺坡率不得大于1.5%o 5.5.*站间距较小的区间,为取消区间废水泵房的设置,可采用 单面坡或“人”字坡,
前提下,尽量减小区间风井处的轨面埋深
*.1.1正线之间的联络线应根据线网规划、线路建设时序、车辆 基地分布位置和承担任务范围等统筹设置。 *.1.2承担车辆临时调度,运送大修、架修车辆以及工程维修车 辆、磨轨车等运行的联络线,应设置为单线。 *.1.3承担两条线路临时贯通或互联互通的载客运营的联络 线,应设置为双线。
*.1.5在两线同站台平行换乘车站,宜以渡线型式设置联络线
*.1.*在两线共址车辆基地,宜设置联络线。
*.2.1出入线应在车站端部接轨,应根据接轨方案及运营控制 模式灵活设置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出人线应在车站端部接轨, 并应具备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
并应具备一度停车再启动条件。 *.2.2出入线应按双线双向运行设计,并应避免与正线平面交 叉,根据车辆基地位置和接轨条件,可设置八字形出人线。贯通 式车辆基地应在两端分别接入正线,主要方向端宜为双线,另 端可为单线。规模较小的停车场,其工程实施确因受条件限制 时,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可采用单线双向设计。
*.2.2出入线应按双线双向运行设计,并应避免与1
入线的运营功能要求。
*.3.1折返线应根据行车组织交路设计确定,起、终点站和中间 沂返站均应设置列车折返线。 *.3.2折返线布置应结合车站站台形式确定,并应满足列车折 返能力要求
*.3.3停车线应具备故障车待避、
功能。停车线设在折返站时,应与折返线分开设置,在正常运营 时段,不应兼用。停车线尾部宜设置单渡线与正线贯通。
*.3.*停车线设置:
全线停车线宜均衡分布。一般情况下宜选择设置双停车线, 受工程条件限制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经经济技术比选后,可 采用单停车线。 1最高运行速度在100km/h及以下的线路,正线应每隔5 座~*座车站或8km~10km设置停车线,其间每隔2座~3座车 站或3km~5km应加设渡线; 2最高运行速度在100km/h 应满足敌障列车停车、夜间存车和 程维修车辆折返等功能要求 正常运营模式和行车组织要求,研究和确定满足列车临时折返的 车站配线形式。 式、行车组织等要求确定,且不应小于表*.3.7规定, 表 *.3.7 采用9、12号道岔的折返线、停车线有效长度(m 顺岔方向布置;与其他配线的道岔组合布置时,应按功能需要,综 合确定渡线布置方案 *.*.2在采用站后折返的尽端站,宜增设站前单渡线,并宜 *.*.2在采用站后折返的尽端站,宜增设站前单渡线,并宜按逆 岔方向布置。 点道岔处的警冲标至站台端部距离,不应小于制动距离,否则应 设安全线。 条件,或停车信号机至警冲标之间小于制动距离时,则需设置安 全线。 离,其长度应分别满足9号道岔采用50m、12号道岔采用*0m的 要求。在特殊情况下,缩短长度可采取限速和增加阻尼措施, 7.0.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之间的立体交叉,应根据工程条件、施 工与运营安全、车站换乘方案等因素,合理确定交叉位置及空间 关系。 设施立体交叉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距或净空安全要求;当在机场空降区设置高架线时DBJ50-253-2017 住宅电梯配置和选型及安装维护标准,应满足相关 限高要求。 过,困难条件下需斜交时,尽量采用大角度交叉。穿越方案应温 足相关行业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征得主管部门同意。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该这样做的用词,采 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该这样做的用词,采 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 《地铁设计规范》GB50517 2 《地铁快线设计标准》CJJ/T298 3 《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穿越地裂缝段技术规范》 DBJ *1/T113 *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T/CCES2 5 《市域铁路设计规范》T/CRSCO101 *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TB/10098 7 《市域(郊)铁路设计规范》 TB 10*2* YD/T 3375-2018 IPTV 媒体交付系统技术要求全局负载均衡子系统.pdf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标准 总则 *0 2 术语 *1 3 一般规定 *2 * 线路平面设计 *5 *. 1 平面圆曲线设计 *. 2 缓和曲线设计 51 *. 3 夹直线设计 5* *. * 道岔地段线路设计 ·· 5* *.5 地裂缝段线路平面设计 .: 58 5 线路纵断面设计 59 5. 1 区间坡度设计 59 5. 2 车站及配线段坡度设计 *0 5.3 坡段与竖曲线设计 . *1 5. * 地裂缝段线路纵断面设计 *1 5.5 线路纵断面设计其他规定 *2 * 配线设置 ** *. 1 联络线 .· ** *. 2 车辆基地出入线 *5 *.3 折返线与停车线 ** *. * 渡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