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16—2021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pdf

DB4401T 116—2021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852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4401T 116—2021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pdf简介:

DB4401T 116—2021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是中国广东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它对电加热锅炉的能效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能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电加热锅炉能效的提升,促进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 1. 适用范围:规定了该导则适用于电加热锅炉的能效测试,包括锅炉的型号、规格、工作原理、使用环境等。 2. 测试内容:规定了能效测试应包括锅炉的电能消耗、热效率、运行稳定性、环保性能等指标。 3. 测试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测量和计算锅炉的电能消耗和热输出,以及如何评估其能效等级。 4. 数据采集与处理:规定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处理流程,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能效评价:给出了能效等级的划分标准和评价方法,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的能效水平。

遵循此导则,电加热锅炉的制造商和使用者可以确保其设备符合能效标准,减少能源浪费,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DB4401T 116—2021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pdf部分内容预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总则, 测试仪器、仪表 测试准备, 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 热效率计算公式. 测试报告

电加热锅炉能效测试导则

本文件规定了电加热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含仲裁试验)、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的基本内 容、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电为能源GBT 50165-2020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pdf,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1*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TSGGO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GO003 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加热锅炉electricboiler 利用电能加热水以获得规定参数的蒸汽或热水的设备。 3.2 耗电量powerconsumption 电加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 3.3 输入热量 heatinput 输入锅炉的电功。 3.4 输出热量heatoutput 通过蒸汽、水等介质由锅炉向外提供热量与进入锅炉的水等介质带入热量之差 3.5 基准温度directingtemperature 为计算锅炉能量平衡中各项输入、输出与损失所确定的起算温度。 3.6 锅炉出力boilersteamrate

蒸汽锅炉的蒸发量、热水锅炉的热功率统称为锅炉出力。 3.7 锅炉热效率boilerefficiency 同一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3.* 锅炉额定工况 boilerratedcondition 锅炉在设计额定出力和参数下运行的工作状态。 3.9 锅炉实际运行工况boiler operatingconditions 锅炉满足用户实际负荷需求的运行的工作状态。 3.10 正平衡法directprocedure 直接测量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确定效率的方法

锅炉能效测试包括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以及因仲裁等其他 锅炉热效率的验证性测试评价

锅炉效率包括毛效率和净效率。不扣除自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的为毛效率;扣除自 用蒸汽和辅机设备耗用动力折算热量的为净效率。

从事锅炉能效测试的机构应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资质,配备相应的测试仪器设备和专 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测试结果负责。

锅炉能效测试负责人应当由具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测试作业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测 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相对固定,

锅炉能效测试工作程序一般包括现场条件调查、编制测试大纲、现场测试和测试数据分析处理、出 具能效测试报告等。

锅炉能效测试采用正平衡法进行测试,测试基本要求参照GB/T101*0和TSGG0003。

测试用仪器、仪表应符合表1精度要求并在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内,测试前后应对所用仪器 加以检查,以确认处于正常状态,

表1测量仪器、仪表精度要求

5.2测试参数直接采用锅炉系统仪器仪表数据时, 仪器仪表精度应满足本文件要求,且应在检定或校 准的有效期内。 5.3按照测试大纲中测点布置的要求进行安装。

1测试前,测试人员应到现场检查锅炉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状况,布置安排测试前准备工作, 响测试的因素。

6.2锅炉能效测试应编制测

a)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 b) 测试项目; c) 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 d)人员组织与分工; e)测试工作程序安排等。

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 b) 测试项目; c) 测点布置与所需仪表; d)人员组织与分工; e)测试工作程序安排等。 .3测试机构应结合测试任务

d)人员组织与分工; e)测试工作程序安排等。 6.3测试机构应结合测试任务、目的和要求等具体情况,安排有测试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测试负责人, 6.4预备性试验 6.4.1必要时,测试前可进行预备性试验,以达到以下目的: a)全面检查测试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 b) 熟悉操作程序以及提高测试人员的相互配合程度 c)确定合适的运行工况。 6.4.2预备性试验所有试验条件同正式试验均应一致,如预备性试验一切正常,此预备性试验也可作 为一次正式试验。

6. 4. 1必要时,

a)全面检查测试仪器、仪表是否正常工作; b) 熟悉操作程序以及提高测试人员的相互配合程度 c)确定合适的运行工况。 6.4.2预备性试验所有试验条件同正式试验均应一致,如预备性试验一切正常,此预备性试验也可作 为一次正式试验

7.1锅炉定型产品热效率测试应在锅炉额定工况下进行。 7.2测试前,锅炉制造单位应提供以下锅炉资料: a)锅炉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出力范围、设计电源要求等); b) 锅炉总图; 锅炉热力计算书; d) 锅炉水动力计算书; 锅炉使用说明书; ? f)锅炉设计鉴定文件。

7.3.1测试时锅炉制造单位、测试机构以及使用单位的代表应到现场。 7.3.2 正式测试应在锅炉热工况稳定或调整到试验工况1h后进行。 7.3.3 测试次数应进行两次(仲裁试验依协商而定),测试时间应不少于1h。 7.3.4测试过程中测试锅炉的介质(汽、水)、电应与其他锅炉相隔绝。 7.3.5有关测试项目应每隔10min~15min读数记录一次。对热水锅炉进、出水温度应每隔5min读数记 录一次。循环水量用累计方法确定。 7.3.6给水流量宜采用流量计测量。当用锅炉水箱计量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a)水箱容积应进行标定; b) 对水箱标尺读数时,水泵应停止工作; C 水箱的容积应能满足一个测试周期用水量 7.3.7 测试期间安全阀不得启跳,锅炉不得排污,锅炉系统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7.3.* 测试结束时,锅炉水位应与测试开始时一致,如不一致应进行修正。 7.3.9热水锅炉测时,压力应保证出水温度比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至少低20℃。 7.4锅炉测试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测试期间所用电源应符合设计要求; b)锅炉在额定参数下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状态下运行; c)每次测试折算出力应为额定出力的97%~105%; d)电加热蒸汽锅炉压力允许波动范围应符合GB/T101*0规定

7.5蒸汽取样与湿度测定

蒸汽取样及湿度测定方法按照GB/T101*0的规定

a)锅炉耗电量(每kW·h的发热量折算为3600kJ); b)蒸汽锅炉输出蒸汽量(测给水流量,热水锅炉的循环水量; c)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给水压力; d)热水锅炉的进、出口水温或进、出口水温温差及进水温度: e)蒸汽锅炉的蒸汽压力,热水锅炉进、出口水压力; f)饱和蒸汽湿度; g)蒸汽取样量; h)锅水取样量; i)测试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式中: Dzs——锅炉折算蒸发量,kg/h; Dsc一 蒸汽锅炉输出蒸汽量(即锅炉实测蒸发量),kg/h; hbq 饱和蒸汽烩,kJ/kg; 饱和蒸汽设计参数下的恰,kJ/kg; 给水设计参数下的烩,kJ/kg

水的实测参数与设计不一致时,锅炉的蒸发量应

两次测试止平衡效率差值应小于1%。取两次测试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锅炉热效率最终测试结果。 * 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

3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

,工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应任锅炉实际运行参数下进行

9.1电加热蒸汽锅炉热效率计算按式(2

电加热蒸汽锅炉热效率计算按式(2)

式中: 锅炉正平衡效率【冀】12J*:楼梯,%; 蒸汽锅炉给水量,kg/h; Y ——汽化潜热,kJ/kg; ? 蒸汽湿度,%;

G。——测定蒸汽湿度时,锅水取样,kg/h; N电加热锅炉功率,kW

式中: G—热水锅炉循环水量,kg/h; hes——热水锅炉出水熔,kJ/kg; hs—热水锅炉进水烩,kJ/kg。

式中: G—热水锅炉循环水量,kg/h; hes——热水锅炉出水熔,kJ/kg: h—热水锅炉进水焰,kJ/kg。

10.1按照测试大纲中的任务、目的和要求,对测试数据以及水样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测试 任务要求形成结论性意见,编写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10.2锅炉能效测试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 b)能效测试项目; c)测点布置图及测试仪表说明; d)测试数据综合表; e)测试工况说明和结果分析; f)锅炉设计数据综合表; g)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 h)锅炉基本信息; i)测试人员和相关负责人签字。 10.3 能效测试机构应对测试原始数据、测试报告存档以备查,其中定型产品测试报告保存期限不应少 于5年。

照测试大纲中的任务、目的和要求GB∕T 3364-200* 碳纤维直径和根数试验方法,对测试数据以及水样化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按照测试 形成结论性意见,编写锅炉能效测试报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