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AF 109-2022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pdf

T/TAF 109-2022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6838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TAF 109-2022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pdf简介:

T/TAF 109-2022,这个编号看起来像是某个标准或者规范的编号,但你的描述不够具体,我无法直接提供关于"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简介"的详细信息。通常,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如Google Play、Apple App Store等)的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主要是为了评估和管理平台上应用开发者的行为和质量,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发者行为评估:评价体系可能包括开发者是否遵守平台规则,如是否存在抄袭、欺诈用户、侵犯版权等不良行为。

2. 应用质量评价:包括应用的功能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用户反馈等,以评价应用的整体使用体验。

3. 更新频率和响应速度:开发者是否积极维护和更新应用,对用户反馈的响应是否及时。

4. 开发者历史记录:考察开发者过去的信用记录,是否有不良信用历史。

5. 用户评价和评分:用户的评价和评分是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反映了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6. 合规性:开发者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数据隐私保护、广告规范等。

具体到T/TAF 109-2022,它可能是某个组织或机构发布的关于移动应用开发者信用评价的具体标准或指南,如果它是一个标准,可能会详细规定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方法和结果应用等。

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特定标准的信息,建议你查阅相关的官方文档或者咨询该标准的制定者。

T/TAF 109-2022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 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pdf部分内容预览:

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

应用分发平台APP 开发者信用

本文件通过建立移动应用分发平台APP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模型,提出APP分发平台对APP开发者的 信用评价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移动应用分发平台、APP开发者,为移动应用分发平台建立APP开发者信用积分体系提 供指导,其他分发平台也可参考使用。

占地面积132平方米二层独栋别墅APP开发者在APP开发和运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能力和表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P:移动应用软件(Application)

图1信用评价体系模型

表1信用评价指标分类

表1信用评价指标分类(续)

APP开发者所开发的任一款APP被监管部门公开通报的,应按开发者被通报问题次数累计。开发者因 同一版本APP的同一问题被多次通报的,以最高行政级别通报记一次。通报公开渠道由监管部门公布。 APP开发者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应按开发者被通报次数累计。通报公开 渠道由公安机关公布。

APP开发者被省级及以上监管部门公开奖励,且该奖励有益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应按开发者被 奖励次数累计。奖励公开渠道由监管部门公布。

APP开发者在上架运营APP时应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证明。不具有相应资质而提供虚假 欺骗平台的行为DB33∕T 1244-2021 建设工程移动式起重机安全检查技术规程,应按开发者欺骗行为次数累计。 APP开发者通过伪装APP分类、内容等方式上架,上架后再修改APP内容等欺骗平台的行为,应 者欺骗行为次数累计。

APP开发者应在移动应用分发平台进行实名认证。提供虚假身份信息或联系信息的、不按照平台要 求及时进行实名认证的、不按照和平台的约定及时回复平台的联系的,应按开发者违反次数累计。 APP开发者接到平台整改通知但不配合整改或整改反复出现同一问题的,包括用户举报、监管通报 平台检测发现的应整改项,应按开发者违反次数累计。平台通知整改项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高危漏洞、 曼犯隐私行为等。 APP开发者消极处理用户在分发平台举报的问题,按开发者违反次数累计。消极处理的形式包括但 不限于不在约定时限内响应用户举报、不对用户举报的问题作出合理解释或处理等。

APP开发者存在攻击平台行为的,包括通过伪造、篡改等方法影响APP在平台的运营效果的,应按开 发者攻击次数累计。 APP开发者恶意增加平台工作量的,包括频繁检测、测试平台检测标准等,应按开发者尝试次数累 计。

7.4社会信用评价指标

APP存在攻击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中运行的其他APP等恶意行为的,应按恶意行为类 累计。恶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类别: 自动下载或安装:未经用户同意下载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或利用系统漏洞自动安装应用; b 远程控制:允许远程攻击者控制手机,接收攻击者下发的远程控制指令,在用户未授权、未知 情的情况下,侵害用户隐私、窃取用户资产或者执行其他恶意行为; C 权限滥用:滥用自已所具备的权限,实施恶意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滥用设备管理权限,防卸载、 防关停;滥用辅助服务权限,获取用户的输入信息,模拟用户输入修改系统重要配置,窃取用 户资金; d 尝试root:应用程序代码尝试获取系统的最高权限; e 动态加载恶意插件:滥用热更新、热修复或者插件化技术,在应用运行时动态加载新的恶意代 码; f 剪切板劫持:除了正常使用剪贴板功能外,对系统剪切板进行监听,获取、修改剪切板中的敏 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剪贴板内容的变化触发悬浮窗干扰系统功能,欺骗用户,影响其他 应用正常使用; g)拒绝服务攻击: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他系统和资源进行拒绝服务攻击,或做为分布式拒 绝服务攻击的一环使用户无法得到服务

在APP上架检测或日常检测中,被平台检测发现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应按侵害用户个人权益 的类型和次数累计。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类别: a)违规处理用户个人信息; b)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c)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 d)欺骗误导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CGJ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pdf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移动应用分发平台APP 开发者信用评价体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