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028-2021 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DB34/T 4028-2021 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4/T 402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7807
免费资源

DB34/T 402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4028-2021 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简介:

DB34/T 4028-2021 是一份关于“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的地方标准,适用于江苏省的沥青路面施工和维护。这份指南旨在提供具体的施工技术和管理规定,以确保在进行沥青路面的复拌再生工程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提升施工效率。

复拌再生是一种针对废弃或磨损的沥青路面进行再利用的技术,通过破碎、筛分、拌合等步骤,将旧的沥青混合料与再生剂混合,形成新的可铺设道路的沥青混合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省资源,降低工程成本,还能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该指南可能包括的内容有:再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再生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安全环保措施等。它为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操作指导和规范,有助于规范施工行为,提升整个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

DB34/T 4028-2021 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复拌再生 remixingrecycling 加热、软化和翻松原沥青路面,按需要加入再生剂、新沥青和特定级配的新沥青混合料,将原路面 混合料和新沥青混合料一起进行提升复拌,经充分热态复拌拌和后,将拌和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硼 压成型。 3.2 再生沥青rejuvenatingbinder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沥青与再生剂组成的胶结料。 3.3 再生沥青混合料recycledasphaltmixture 再生时摊铺在路面上的含有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再生剂和新沥青混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3.4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gradationofrecycledmixture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集料级配与新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的合成级配。 3.5 新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 Jpercentage of newasphalt mixture in recycledasphalt mixture 新沥青混合料质量占再生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比例。 3.6 热粘结hotioint

热粘结 hot ioint

DB34/T 4028202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QI一一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SSI一一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RAP一一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DI一一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RQI一一路面行使质量指数 SRI一一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 CJJ205-2013》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QI一一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PCI一一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SSI一一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RAP一一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DI一一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RQI一一路面行使质量指数 SRI一一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5.1.1复拌再生技术主要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路面和沥青玛蹄脂碎石 昆合料路面的就地修复性养护。采用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技术时,原路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路基和路面结构强度应符合使用要求。 b)主要病害集中在沥青路面表面层。 C 沥青路面存在局部深层病害时,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后,再采用复拌再生技术进行处治 d 施工路段长度不宜小于2km。 5.1.2 复拌再生技术可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病害处治。不适用于钢桥面铺装沥青层病害处 迎

5.2适用的路面技术状况

复拌再生技术适用于处理沥青路面表面层病害,适用于沥青路面裂缝、磨光、脱皮、松散、麻面、 平整度下降、泛油、轻微车辙等病害的处治。选择复拌再生时,路面技术状况宜满足表1的要求,路面 其他技术状况指标宜符合JTG5421的要求。

表1复拌再生技术适用的路面技术状况

6.1路面基础资料收集

DB34/T4028202

6.1.1在应用复拌再生施工技术前,应进行详细的原路面基础数据收集。原路面基础数据应包括设计、 施工和养护资料。 6.1.2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原路面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弯沉、材料等方面的资料, 6.1.3施工资料应包括原路面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设计变更资料以及交工资料等。 6.1.4养护资料应包含养护历史、路况检测数据、养护工艺、材料类型等

6.2.1对路面的病害进行现场调查,记录路面裂缝、坑槽、车辙、推移、麻面、松散、泛油等病害类 型的数量、范围、破损程度及所在位置,并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 和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 6.2.2检测路面平整度和抗滑性能,并计算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和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 评价路面的行驶性能。 6.2.3通过弯沉检测判断结构层强度,计算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分析路面结构层强度,评价 路面结构层尤其是基层的完整状况,

6.3旧路面材料性能调查

3.3.1原路面应进行取芯。取芯点应位于典型病害处,包括纵横向裂缝、车辙、泛油、坑槽等病害位 置。取芯过程中,详细记录芯样的完整性、厚度、层间粘结情况、下承层整体性等。 6.3.2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取样分析,进一步评价原路面混合料技术状况。取样宜采用机械切割或加 热翻松等方式进行,每一施工路段(为2~5km)每个车道取样1处,路面材料变化处增加取样,每处 取样点样品质量不得少于100kg。为更好的评价复拌再生施工过程对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宜采用沥青路面养护修补车模拟再生施工工况进行取样。 6.3.3取样主要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级配、旧沥青性能、旧集料性能。 6.3.4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及回收的旧沥青检测项目见表2。

表2旧沥青混合料检测项目

DB34/T 4028202

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添加的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 加的沥青种类和标号宜与原路面采用的沥青一致

7.2.1选择再生剂时,应以改善老化沥青性 7.2.2再生剂应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能,以保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7.2.3 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最佳用量确定方法见附录A。 7.2.4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技术指标宜满足表3的要求,

表3复拌再生施工再生剂技术要求

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

应根据原路面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以及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确定新沥青混 组成与添加比例,并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新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一般为15%~30%。 施工用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等,均应符合JTGF40中集料的技术要求

8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1.1在配合比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病害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拌再 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8.1.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类型宜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类型保持一致。 8.1.3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宜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或旋转压实方法。

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范围、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宜满足JTGF40的相关 2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照附录A的设计方法进行。

DB34/T4028202

8.3.1复拌再生施工应经过试验段铺筑对 并确定最终的生产配合比。 8.3.2通过试验段检验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项目主要有: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油石比、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等指标。 8.3.3现场检测项目包括:平整度、渗水系数、压实度等。

9.1.1施工前应做好材料、设备、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按照JTGH30的规定编制交通安 全组织方案,制定施工过程中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9.1.2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要求。

工机械设备性能技术要

9.1.3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9.1.4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4沥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1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示意图

DB34/T 4028202

9.1.5原路面病害处理如下

青路面复拌再生施工工艺

在进行复拌再生施工之前,根据旧路调查结果及病害情况HYT 187.4-2020标准下载,确定深层病害范围,在复拌再生 施工前必须进行处理。可根据病害类型及面积大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修补、开挖换填 基层材料并用沥青混合料恢复原状、注浆等。 b)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车辙隆起高度大于15mm或其他等级公路车辙隆起高度大于30mm,宜预 先铣刨平整。 C 宽度不大于5mm的一般纵横向裂缝可不进行处理。宽度大于5mm的严重纵横向裂缝应进行 深层处理,将沥青面层分层呈阶梯状开挖后灌缝并铺设抗裂贴,再用新沥青混合料分层回填 压实,恢复至原路面标高。 1.6若路面存在热熔型标线等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施工前应进行清理或施工中加热后清除,并对 路面进行清扫。 1.7若路面存在对复拌再生施工影响的其它障碍物,如护栏、混凝土基础、凸起路标等,施工前应 其移除或重新布设,

DB34/T4028202

复拌再生施工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200m,试验段施工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通过铺 筑试验段应完成以下工作: a) 检验再生设备的性能是否满足复拌再生施工需要; b) 确定加热设备组合、加热时间以及加热温度等施工工艺和参数; C 确定再生设备施工速度以及推铺碾压等工序参数; d 验证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再生剂、新添加的热沥青以及新沥青混合料的合 理用量及其掺加工艺参数; 检验施工组织及交通组织方案的可行性

9.3.1应根据路面加热效果配置加热机组,针对SMA等特殊材料沥青路面以及环境温度较低时,应适 当增加加热设备,以保证加热效果及施工温度 9.3.2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工艺,各加热设备统一按照设定的施工速度匀速行进。 9.3.3第一台加热设备作业完路表温度不得低于100℃,最后一台加热设备作业完路表温度不得低于 160℃,普通沥青路面路表温度应不高于185℃。如果原路面为改性沥青或SMA材料,加热温度应提高 0~15℃,路面路表温度应不高于200℃。 9.3.4原路面加热宽度比翻松宽度每侧应至少宽出200mm。 9.3.5加热设备在施工过程中要沿基准线行走,确保施工后线型顺直美观。

4.1应用再生机械的翻松结构对原路面进行翻松处理,以匀速将原路面均匀翻松,翻松时严禁 路面的粗、细骨料。 4.2翻松宽度及深度应按设计要求,两车道之间翻松搭接宽度应大于200mm。

原路面翻松后,按照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定的使用量喷洒再生剂、新沥青。沥青再生剂、 新沥青喷洒应符合下列规定: a)喷酒应全断面均匀酒布,确保喷酒到已经翻松的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上的再生剂、新沥青与原 路面沥青混合料充分融合。 b)利用自动喷酒控制系统精准计量,且喷酒控制系统应与再生设备行驶速度、再生深度相关联

JTG∕T D31-05-2017 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9.5.2原路面材料收集

将新沥青混合料添加到原路面收集而成的料带上,并将料带提开复拌,提开过程中混合料应处 的空间,以保证再生沥青混合料温度符合拌和要求。待原路面沥青混合料与新沥青混合料充分拌 成复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DB34/T4028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