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pdf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760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pdf简介:

SH∕T 3023-2017《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SH)制定的一部关于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的专业技术规范。该规范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厂的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旨在指导和规范化工厂内的道路设计,保证工厂内的交通安全、顺畅,同时也考虑到环保、消防、人行通道等因素。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化工厂内道路的规划、设计标准、路基、路面、排水、照明、交通标志标线、防撞设施、人行道设置、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包括道路的尺寸、坡度、转弯半径、路面材料、承载能力、防滑性能等,以确保道路的耐用性、安全性以及与化工生产环境的兼容性。

此外,SH∕T 3023-2017还强调了道路设计应遵循环保原则,如减少尘土飞扬,防止有害物质泄露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考虑消防通道的畅通性和应急疏散的便捷性。

总的来说,SH∕T 3023-2017是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对于保证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SH∕T 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SH/T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主干道primaryroad 连接厂区主要出入口或交通运输繁忙的全厂性道路。 3.2 次干道secondaryroad 除主干道外的其他全厂性道路 3.3 装置(单元)内道路serviceroad 工艺装置或系统单元内用于检修、消防的道路。 3.4 引道 accessway 厂房、仓库等设施与主、次干道或装置(单元)内道 3.5 人行道sidewalk

SH/T3023—2017

5.1厂内道路路基设计,应根据道路使用要求、 场地自然茶件 并结合当地筑路材料和筑路经验2019甬DX-04 宁波市建筑渣土资源化利用产品建筑工程应用技术标准,采取 必要的病害防治措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对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地下水和地面水,应采取 相应的排水措施或对路基进行综合处理。 5.2路基高度应与竖向布置、铁路设计和管线敷设相协调。 5.3路基应具有一定强度。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应低于25MPa。否则,应采取提高土基强度

5.4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

工方法与路基处理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6.1.2路面设计应考虑施工期间的临时道路与永久路面的结合和路面分期建设的可能。 6.1.3厂内路面等级及类型应根据道路分类、使用要求、气候、土基、当地材料施工经验等条件按下 列规定合理选择: a 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a)路面等级宜采用高级或次高级路面; b)选用的路面类型不宜过多,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见表6.1.3; c)因检修需开挖的路段,不宜采用现浇水泥混凝土路面:

SH/T3023—2017

)经常有油品 采用沥青路面: 土路面

经常有油品滴落的路段,不宜采用沥青路面

工艺装置内的道路应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表6.1.3路面等级及面层类型

6.1.4路拱及拱坡应符合下列规定

1.4路拱及拱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道路宜采用直线形或直线加圆弧形路拱; b) 路拱坡度应满足路面排水和行车平稳的要求,路拱坡度可根据路面类型和自然条件等按表 6.1.4采用; c) 非加固路肩横坡可比路面拱坡大1.0%,加固路肩横坡可与路面拱坡一致 d) 单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采用单坡路拱; e) 穿越铺装露天场地的道路,拱坡及坡面宜与场地地面坡度相适应; f 铺装人行道的横坡宜采用1.0%~2.0%。

表6.1.4 路拱坡度

6.1.5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宜设置路缘石,并根据需要加固路肩。 6.1.6运输量大于50×10*t/a原料或成品运输的道路,其结构层与组合设计应符合JTGI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的有关规定,结构层厚度应按GBJ22进行验算。 6.2沥青混凝土路面 6.2.1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等多层结构组成,层与层之间应紧密稳 定。 6.2.2沥青层之间应设黏层,面层与基层之间宜按基层类型和施工情况洒布透层沥青、黏层沥青或采 用沥青下封层,各层酒布方式及数量应符合JTGD50的有关规定。 6.2.3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层组合设计,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模量比宜在1.5~3之间基 层与底基层之间的模量比不宜大于3.0;底基层与土基之间模量比宜在2.5~12.5之间。 6.2.4面层应坚实、平整、耐磨。沥青面层尚应具有良好的防渗、抗滑,耐高、低温稳定等性能。其 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SH/T3023—2017

表6.2.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最小厚度与适宜厚度

6.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须平整,拱度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应符合表6.2.5 的抓定

2.5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材料强度应均匀一致。表面必 应与面层一致,基层宽度应比面层每侧宽出25cm。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为规定。

表6.2.5各种结构层压实最小厚度及适宜厚度

6.2.6垫层及防冻层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下列状况路段的路基应设置垫层: 1)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路基: 2)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基: 3)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路段: 垫层材料应就地取材,可选用粗砂、碎石、砂砾及煤渣等; 垫层尺寸:垫层厚度不应小于15cm,宽度应比基层每侧宽出25cm,或与路基同宽; 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区有冻胀可能的中湿、潮湿路段结构层总厚度不应小于表6.2.6的 规定,如按强度计算的结构层总厚度小于防冻最小厚度时,应加厚垫层补足

SH/T3023—2017表6.2.6最小防冻厚度黏性土、细亚砂土粉性土路基类型多年最大冻深(cm)砂石类稳定土类工业废料类砂石类稳定土类工业废料类50~10040~4535~4030~3545~5040~4530~40100~15045~5040~4535~4050~6045~5040~45中湿150~20050~6045~5540~5060~7050~6045~50>20060~7055~6550~5560~7050~6560~10045~5540~5045~5540~50100~15055~6055~6550~60潮湿150~20060~7055~6550~5570~8065~7060~65>20070~8055~7080~10070~9065~80注1:在《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对潮湿系数小于0.5II、I、IV区等干旱地区防冻厚度应比表中值减少15%~20%。注2:对ⅡI区砂性土路基防冻厚度应相应减少5%~10%6.3水泥混凝土路面6.3.1水泥混凝土路面可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6. 3. 2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应不低于4.5MPa。6.3.3混凝土面板应表面平耐磨、抗疑土面板的厚度可根据其交通量按照表6.3.3确定,但最小厚度不应小于8cm表6.8.3混凝土面板厚度标准轴载(次数/日50~200200~500面板厚度(cm)<2020~2222~256.3.4新建路面的基层设计应符合下利规定:a)新建水泥混凝土路格面应设置基基层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基层材料可根据当地条件选用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石灰石灰稻废渣等:b)基层厚度不应小于于15cm,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不得小于表63.4的规定值c)基层宽度应比混凝土板每侧宽出25cm,透水性基层应横贯整个路基。表6.3.4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交通等级重中等轻当量回弹模量E(MPa)1201201006.3.5原有柔性路面作基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原有路面平整度不足或路拱与路面设计不符时,应设置平整层:b)原有路面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低于80MPa时,应设置补强层;c)平整层或补强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6.3.5的规定。6

表6.3.5补强层、平整层最小厚度

6.3.6当水泥混凝土路面

.3.13装配式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不应小于80MPa; 混凝土计算弯拉强度宜采用4.5MPa,且不应低于4.0MPa:板块宜采用49.5cm× 为10cm15cm的正方形板。 4人行道宜采用当地通用的结构设计

SH/T30232017

SH/T30232017

7.1厂内桥涵选型及构造应符合下列原则

7.3桥涵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8.1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二大类。主标志按功能分为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 路标志四种,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面,不能单独使用。 8.2厂内道路在道口、陡坡、急弯、高路堤及视线不良路段,应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及标志,交通安全 设施及标志应符合GBJ22的规定。 8.3装置区、罐区等危险场所道路路口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或拦截设施,其他特殊道路路口可根据 需要设置相应的交通标志。 8.4交通标志形状、规格、图案和颜色应符合GB5768的规定。

SH/T30232017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JG∕T 537-2018 建筑及园林景观工程用复合竹材SH/T30232017

SH/T30232017

范围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本规定 .13 路基· 路面. 15 6.1 一般规定· 15 6.2 沥青路面 16 6.3 水泥混凝土路面 ·17 桥涵 交通标志 20

1. 1 本条阐明了制定本规范的目的,

SH/T3023—2017

石油化工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是我国公路通用的设计规范, 规定了各种等级、各种路面类型公路设计的一般要求,但这些通用规范并未对石油化工行业厂内道路的 设计提出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系为了满足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的设计要求,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 补充制订的。

1.2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应范围。

本规范与《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5098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同时适用于新建、改建。 1.3本规范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GBT 228.1-2010标准下载,选择性引入了一些重要、常用的规范,在厂内 道路设计中如遇到本规范未予明确规定的内容,尚需要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规范。 本规范中未列入防火、卫生、抗震、“三废”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在设计石油化工厂内 时,还必须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