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18-2021 枫桥式警务管理规范.pdf

DB33T 2418-2021 枫桥式警务管理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3T 241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6134
免费资源

DB33T 241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T 2418-2021 枫桥式警务管理规范.pdf简介:

DB33T 2418-2021,全称《浙江省枫桥式警务管理规范》,这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中的一项具体规定,它是在借鉴和推广“枫桥经验”的基础上,对基层警务管理工作进行的规范化、系统化指导。枫桥经验源于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是1963年当地干部群众创造的一种以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模式。

DB33T 2418-2021明确了枫桥式警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社区警务,推行共建共治共享;注重源头治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创新警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警务人员素质等。它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警务管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总的来说,DB33T 2418-2021是浙江警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导性文件,它推动了警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DB33T 2418-2021 枫桥式警务管理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准。 DB33/T768.1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DB33/T2418202

走访社区(村)是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了解社情民意的基础工作MT/T 117-2020 采煤机用电缆夹板.pdf,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

围绕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基础要素,组织民警深人走访、掌握社情、全面收集治安基础要 素信息。

4.5.1入户走访。应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放警民联系卡,了解走访对象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反映问 题、需求需要、意见建议等,并做好走访记录。 4.5.2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治安突出问题、治安乱点、影响安全感的因素、对公安工作的意见 和建议、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等。对群众不满意或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应详细登记,找出存在问 顾

DB33/T2418202

风险排查是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基本手段,应做到“排查全面、发坝 明确”。

5.3.1应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建立风险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的管理机制,逐级建立并落实风险 急惠排查责任制,加强对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 5.3.2应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风险隐患排查清单,明确和细化风险隐患排查事 项、具体内容、排查周期和相关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 5.3.3应组织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发现并消除隐惠,实行隐患排查、记录、 监控、治理、销账、报告的闭环管理。 5.3.4应根据风险隐患排查的结果,按照职责分工,立即或限期整改一般隐患,明确责任、措施、时 限。 5.3.5应制定重大风险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 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 5.3.6应运用风险隐患排查信息系统,对风险隐患排查、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和 统计分析,定期或实时报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5.3.7应每月至少一次对风险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将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责 任部门、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DB33/T2418202

6.1.1矛盾化解是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应做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6.1.2殴打他人、悔辱、谤、诬告陷害、故意损毁财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侵犯隐私、非法侵入 主宅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 6.1.3当事人向公安机关提出调处化解要求的普通民间纠纷

6.2.1应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依法受理、调查取证、启动调解、签订协议、结案归档、跟踪回访

DB33/T2418202

6.3.1申请受理。应符合下列流程及要求:

a) 当事人申请调解矛盾纠纷,可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 对当事人所申请的矛盾纠纷进行实质性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受理并予以登记;对不符合 受理条件的,告知并引导当事人采取其他法律途径解决; c) 受理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记: d 受理矛盾纠纷后,属于直接调处的,则进入直接调处程序;应予分流的,则进入分流程序; 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应采取边受理、边调处、边报告的原则,做好缓解和稳定工作; e 做好来信、来电、来访登记工作。群众来信及上级和有关方面批转信件,应当日拆封登记 整理装订。来电能即时回答的,即时回答并做好登记记录;不能即时回答的,研究后答复。 6.3.2 调查取证。应坚持全面、客观、真实、公正、合法原则,主动下沉了解矛盾纠纷双方或信访人 诉求,全面了解矛盾纠纷事实,制作调查笔录,并提出化解意见。可采取以下方式: a 审阅矛盾纠纷当事人申请材料; b) 听取纠纷当事人的要求和理由的陈述: C 走访知情人和有关单位; d 查看有关物品和现场; e) 查阅有关书面材料、资料; f) 其他依法可采用的调查了解方式。 6.3.3 启动调解。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调解: a 治保组织、社区(村)调解委员会调解。婚姻、家庭、继承、赠养、抚养、邻里、房屋宅基 地等矛盾纠纷可由治保组织、社区(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 平安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调解。生产、经营类矛盾纠纷可由平安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负 责调解; 律师、人民调解员驻所调解。负责债务、人身伤害、民商事、刑事附带民事纠纷的民事赔偿 部分等纠纷的调解; d 互联网+调解。对因时间、地域等客观因素限制,无法到场当面调解的,应通过即时通讯、群 组视频聊天等平台,开展远程视频接访、网络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调解文书查询和下 载打印等工作;调解过程应全程留痕,同步录音录像,调解笔录实时显示;调解结束后,可 通过保存的音像资料制作光盘或以系统记录方式,完整记录调解过程。 6.3.4签订协议。应符合下列流程及要求:

DB33/T2418202

a 进行纠纷调解,讲明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促使双方互谅互让; b 遵照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平等协商,达成合情 合理、双方认可的调解协议; C 宣布调解结束或下一次调解的时间和地点。调解不成的,可告知当事人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进 行解决; 经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可向调解工作室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申请确认其效力。 3.5 结案归档。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档案工作应做到一案一档; 调处文书档案规范,材料应包括:纠纷受理登记表、调处申请谈话记录、调查笔录、调处笔 录、相关证件复印件、调处协议书、回访笔录、结案说明等; C 对简易、随调随结的矛盾纠纷,应进行调处工作登记,记明矛盾纠纷的基本情况,调处结果 等,并予以存档。 3.6跟踪回访。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矛盾纠纷化解结果应进行跟踪回访,指定专人包案,定期回访,督促履行协议; b 对调解不成可能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处理途径,并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 配合,帮助解决问题; C 对随时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缓解或疏导 措施,并向有关方面反映。

平安创建是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职责任务,应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实现“不出 事、少出事、不出大事”

标三实”是指标准地址信息采集维护 础信息米集维护、实有

DB33/T2418202

7.3.1治安防范的重要部位、重点单位、复杂场所及易发案区域监控设备,能适应基本的技防需要。 7.3.2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保安队伍建设能适应一般治安防范的基本需要。 7.3.3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 7.3.4流动人口、出租房安全管理到位,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监管有力,无治安“盲点”

服务群众是枫桥式警务的价值追求和基本路径,应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 机统一”。

8.2.1接受群众报警求助,为群众提供紧急救助。 8.2.2依法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群众申办事项。 8.2.3落实公安机关推出的便民利民措施,拓展服务时空,提高服务质量。 8.2.4加强与辖区群众联系,定期向群众代表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监督。

DB33/T2418202

8.4.1搭建服务平台应符合以下享

8.4.3畅通联系渠道应符合以下要求:

DB33/T2418202

5.2群众满意度评价内

受理社区(村)群众便民服务的诉求; 6 向群众提供政策法规以及公共服务信息的咨询; C 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突发性问题和紧急类求助服务; d) 对派出所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办事效率、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投诉和举报。 3.5.3 群众满意度评价的组织实施与结果应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群众满意度评价宜由第三方组织实施,每年组织一次; b)群众意见在绩效考评中应占一定的权重,

9.1.1警力20人以上或日均接处警15起以上的派出所,可采用“两队一室”或“三队一室”警务模 式。 9.1.2综合指挥室可按照“4+N”模式设置。“4”为值班接警、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视频应用4个 岗位电缆中间接头安装.pdf,“N”由各地根据实际设置执法监督、警务保障、服务群众等岗位。 9.1.3应加强派出所基础设施建设,划分功能区,实现“乡镇民警每人一间房、城市民警每人一张床” 的备勤休息用房保障条件,完善内部安全设施。 9.1.4应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办公用品、警用装备、服务设备和生活设施 满足社区民警、辅警驻社区工作、生活需要。警务室建立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城市应以社区为单位建立警务室; b) 农村1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为一个警务区,按警务区设立警务室; C 偏远山区、海岛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可合署办公或建立联勤机制。 9.1.5警务室工作制度、社区民警工作职责、社区民警考核等应规范统一。 9.1.6推进社区警务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安全条件的警务室可开通公安专网

9.2.1城市社区可建立“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为主体的专群结合警务团队。 9.2.2社区民警参与重点社区党组织或自治组织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创建。 9.2.3应定期组织社区民警参加集中轮训、跟班作业、以师带徒、案(事)例评析和比武竞赛等形式, 提升民警综合业务能力。 9.2.4依法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保障民警合法权益,保障民警身心健康,建立民警容错免责机制,健 全民警职业保障机制。 9.2.5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级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和 廉政教育。

2.5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实行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级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教 政教育。

DB33/T2418202

10.1监督渠道和意见反馈机制

WM_2015至2018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年真题.pdf10.2定期向群众报告工作机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