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简介: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模板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详细计划。这种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对模板工程的项目背景、工程规模、结构特点、施工地点等基本信息进行介绍。
2. 施工设计:详细描述模板的类型、规格、材料选择,以及模板的结构设计,如支撑系统、吊装系统等。
3. 安全措施: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包括模板的承载能力、防坠落、防滑倒等安全措施。
*. 施工流程:明确模板的安装、拆除、检查等各阶段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节点。
5. 质量控制:提出模板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如平整度、垂直度、接缝处理等。
*.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模板倒塌、安全事故等,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7. 经济效益分析:对模板施工的成本预算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工期成本等。
8. 计划表:包括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和责任人分工。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是建筑施工的重要文件,它保证了模板工程的安全、质量和效率,是施工人员施工的依据,也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
(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
(*)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
(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DB*1/T *78-2009标准下载,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比墙厚少2~3mm。
(*)门窗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
(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钢模板用油性脱模剂,机油:柴油=2:8。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八节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
(2)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见本工程脚手架方案及相关方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等)。
(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倒顺开关和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
(*)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
(7)钢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
(8)大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安装就位后,要采取防止触电保护措施,将大模板加以串联,并同避雷网接通,防止漏电伤人。
(9)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因混凝土侧力既受温度影响,又受浇筑速度影响,因此当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时,可适当增大混凝土浇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温度降低混凝土浇筑速度也要适当降低。当T=15℃时,混凝土浇筑速度不大于2m3/h。
(10)环保与文明施工
第九节 模板计算
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为次龙骨,即内龙骨;用以支撑内层龙骨的为主龙骨,即外龙骨。组装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侧模板拉结,每个穿墙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次楞(内龙骨)间距(mm):250;穿墙螺栓水平间距(mm):500;
主楞(外龙骨)间距(mm):500;穿墙螺栓竖向间距(mm):500;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8×3.2;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12.19;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5.08;
宽度(mm):*0.00;高度(mm):80.00;
面板类型: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墙模板设计简图
二、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7.705 kN/m2、72.000 kN/m2,取较小值*7.705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7.705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000 kN/m2。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按规范规定,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7.71×0.50×0.90=25.7*1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2.00×0.50×0.90=1.2*0kN/m;
q = q1 + q2 =25.7*1+1.2*0=27.021 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27.021×250.0×250.0= 1.*9×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500×18.0×18.0/*=2.70×10* mm3;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1.*9×105 / 2.70×10* = *.255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255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N/mm2,满足要求!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7.71×0.50×0.90=25.7*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2.00×0.50×0.90=1.2*0kN/m;
q = q1 + q2 =25.7*1+1.2*0=27.021 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 0.*×27.021×250.0 = *053.105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053.105/(2×500×18.0)=0.*7*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0.*7*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500N/mm2,满足要求!
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1.0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77×23.85×250.00*/(100×9500.00×2.*3×105) = 0.273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0.273mm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ω]=1.000mm,满足要求!
四、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一).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内龙骨采用木楞,宽度*0mm,高度8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0×80×80/* = **.00cm3;
I = *0×80×80×80/12 = 25*.00cm*;
内楞计算简图
JB/T 135*0-2018 磁性角度编码器.pdf1.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内楞跨中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7.71×0.25×0.90=12.880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2.00×0.25×0.90=0.*30kN/m,其中,0.90为折减系数。
中南标11ZJ建筑图集合集②--11ZJ10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10ZJ109(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构造);10ZJ110(混凝土多孔砖墙体建筑构造);10ZG*01(混凝土多孔砖 q =(12.880+0.*30)/2=*.755 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