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T 389-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5455
免费资源

JGJT 389-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简介:

《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一项工程技术规程,主要针对的是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模板支撑系统中,关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技术的使用、设计、施工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这部规程详细规定了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设计计算、施工安装、验收与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要求,旨在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稳定,防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它涵盖了模板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抗震性能、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它要求支撑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能有效地承受模板荷载,同时还要满足施工荷载和风荷载等不同工况的需求。此外,规程还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如模板支撑的搭设、撤除、维护等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的来说,JGJT 389-2016 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指导文件,对于规范和提升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系统的施工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JGJT 389-201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水平桁架最大挠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UG.max + Umaxq ≤ af. lim

式中: UG,max 水平桁架自重作用下最大挠度值(mm),按本 规程附录F表F.0.1的规定取值; Umax 单位均布永久荷载作用下水平桁架最大挠度值 (mm),按本规程附录F表F.0.2的规定取值; af,lim 水平桁架挠度限值(mm),按本规程第5.2.9 条的规定取值。

(mm),按本规程附录F表F.0.2的规定取值; af.lim 水平桁架挠度限值(mm),按本规程第5.2.9 条的规定取值。 5.2.9水平桁架度限值应根据结构工程要求确定,并宜符合 下列规定: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250。

1对结构表面外露的工程,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400; 2对结构表面隐蔽的工程GB 2099.2-2012标准下载,其挠度限值宜取水平桁架基本 跨度的1/250。

5.3竖向桁架混合支撑

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组合风荷载时,应按下式计算:

2组合风荷载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N = YG, ZNG,k + YQ, NQ,k + YQ, 4e, NQk +wysw Nw!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N = c, Neck + YQ, NQqk + , N

式中: NG,k 分别为由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及模板系统自重、 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 准值(N); NQk 一 由施工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由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单位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应按 本规程附录G规定取值; Nwk 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最大轴向力标准值(N), 应按本规程公式(5.3.3)计算。 5.3.2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架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5.3.2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 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架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从 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H 取值; 参与组装的最大竖向桁架构件高度(mm),其中I 型时为1750mm,Ⅱ型时为1450mm; I一一竖向桁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mm4),其中I型 为2.706×10mm*,Ⅱ型为2.573×10mm*。 2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从 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 取值; ho 参与组装的最大竖向桁架构件高度(mm),其中 型时为1750mm,Ⅱ型时为1450mm; I一一竖向桁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mm4),其中I型 为2.706×105mm*,Ⅱ型为2.573×105mm4 2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5.3.3风荷载作用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结构(图5.3.3

Fwfk+Fwmi(2+ m Fwlk = Whilb Fumi = Wnkhmil l

图5.3.3风荷载沿架体横向作用示意

图5.3.3风荷载沿架体横向作用示意

图5.3.3风荷载沿架体横向作用示意 一竖向桁架混合支撑宽度;L1、L2、L3一桁架单跨跨度;

1。一竖向架混合支撑宽度;L1、L?、L3一桁架单跨跨度;

L.一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横向宽度

式中:Fwfk 作用于竖向桁架立杆的风荷载标准值(N); Fwmi 作用于模板上的风荷载标准值(N); ek 风荷载标准值(N/mm²),按本规程第4.2.4条 计算; 作用于竖向模板的风荷载标准值(N/mm²),应 2Umk 按本规程公式(4.2.4)计算,模板s应取1.3; hmi 梁模板的高度(mm):

式中: Fwfk 作用于竖向桁架立杆的风荷载标准值(N); Fwmi 作用于模板上的风荷载标准值(N); ek 风荷载标准值(N/mm²),按本规程第4.2.4条 计算; 2Umk 作用于竖向模板的风荷载标准值(N/mm²),应 按本规程公式(4.2.4)计算,模板s应取1.3; hmi 梁模板的高度(mm);

h" 梁底水平杆至支撑底端的距离(mm)

5.3.4风荷载作用于竖向桁架混合支撑引起的立杆弯矩标准值 可按下式计算:

Mwk = mwl'sw

式中:Mwk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 值(N·mm); '一一竖向桁架纵距()与纵向立杆单位间距的比值, 纵向立杆单位间距取值为1.0m; W 作用在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上的风荷载标准值与单 位风荷载标准值之比; mw 单位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最 大弯矩(N·mm),按本规程附录J的规定取值。 5.3.5当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侧向无可靠连接且无横向剪力撑时 应对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进行横向抗倾覆验算。 5.3.6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抗倾覆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单位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最 Yw 大弯矩(N·mm),按本规程附录J的规定取值。 5.3.5当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侧向无可靠连接且无横向剪刀撑时, 应对组装式架模板支撑进行横向抗倾覆验算。 5.3.6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抗倾覆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式中:M,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N· mm); M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倾覆力矩设计值(N· mm)。 5.3.7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整体结构(图5.3.7)抗倾覆力矩

图5.3.7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倾覆计算

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Mx=(Gl.+N,l+Gul.)

式中:Mk 计算单元抗倾覆力矩标准值(N·mm);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承托梁模板、钢筋自重标准值 (N); N;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的自重标准值(N); Ghi一 水平架倾覆验算不同阶段所承托的永久荷载标 准值的总和(N); k一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横向排数。 5.3.8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倾覆力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Mok=2[Fm(h:+)+Fwth;

式中:Mok 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N : mm); Fwf一一一作用于竖向架立杆的风荷载设计值。 5.3.9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5.3.9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P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设计值(N/mm); Nk—一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N); Ad一立杆底座底面积(mm²);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本规程第5.3.10 条确定。 5.3.10地基承裁力特征值 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

f。一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本规程第5.3.10 条确定。 5.3.1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可由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 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在竖向支撑立杆地基验算时,应结合地基土的类别、状态等 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在竖向支撑立杆地基验算时,应结合地基土的类别、状态等 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6.1.1每榻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与其支撑的水平架应在同一平

6.1.1每榻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与其支撑的水平架应在同一

..L 1 搭设场地应坚实、平整,并应有排水措施; 2 竖向桁架立杆底部宜设置托座或垫板; 3对冻胀性土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应有相应的 外理措施

6.1.3当所支撑的楼板跨度人于5.0m

撑(图6.1.3)应符合下列规定:

【a)多跨楼板模板竖向支摆

(b)增设的竖向支撑

图6.1.3多跨楼板模板竖向支撑

一楼板端部竖向桁架混合支撑;2一增设的竖向桁架混合支撑;3一连接托撑; 4一水平桁架;5一增设的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间楼板模板支撑立杆; 6一增设的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间楼板模板水平杆

1应在中间增设竖向桁架混合支撑。 2增设的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间模板支撑水平杆,应与 水平桁架连接; 3增设的竖向架混合支撑立杆间模板支撑,宜采用扣件 式钢管支架与竖向架连接牢固; 4增设的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与水平桁架,应采用连接托撑。 6.1.4顶部托撑的设置(图6.1.4)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部托撑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300mmDBJ50∕T-034-2018 白蚁防治施工技术标准,插入立杆 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并与下部立杆通过调节扳手顶紧; 2顶部托撑调节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的间隙不应大于 3mm,安装时应上下同轴; 3顶部托撑应与水平桁架端杆可靠莲接; 顶部纵向水平杆与水平桁架上弦杆形心距离不应大于500mm。

图6.1.4顶部托撑构造

一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2一顶部托撑;3一端杆;4一梁底水平杆; 5一水平桁架上弦端部系杆;6一顶部纵向水平杆;7一调节螺杆;

6.1.5连接托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孕

6.1.5连接托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托撑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GBT 39689-2020 表面活性剂 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pdf,并与下部 立杆通过调节扳手顶紧; 2连接托撑调节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的间隙不应大于 3mm,安装时应上下同轴

6.1.6竖向桁架混合支撑高度大于3.6m时,应采取下列构造 措施: 1 应在竖向桁架的两侧沿纵向连续设置交叉支撑; 2 应在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间沿横向设置竖向剪力撑。 6.1.7 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下列构造技术措施: 1 泵管支架宜沿竖向架混合支撑上方布置; 2泵管支架如需沿水平桁架方向布置时,应在水平桁架间 相应位置增设双排扣件式钢管支撑承托泵管荷载: 3双排扣件式钢管支撑的排距不应大于750mm,立杆横向 间距不应大于1200mm,水平杆步距不应大于1500mm,立杆顶 端设普通可调托撑并应与楼板模板顶紧: 4在双排扣件式钢管支撑两侧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I130的有关规定设置剪刀撑。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