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25-3099-2015 预应力混泥土基础技术规程.pdf简介:
DB62/T25-3099-2015是中国标准中的地方标准,全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技术规程》。这个规程主要针对的是预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特别是在地基和基础建设中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预制或现浇过程中,通过预先施加压力使混凝土产生预应力,以增强其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技术。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预应力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材料选择、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包括预应力筋的布置、张拉控制、混凝土的养护等,旨在确保预应力混凝土基础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它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如桥梁、高层建筑、大型公共设施等)的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施工,是指导预应力混凝土基础工程实施的重要技术文件。
总的来说,DB62/T25-3099-2015是规范和指导预应力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技术指南,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62/T25-3099-2015 预应力混泥土基础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 系数,对C60混凝土取2.0,对C80混凝土取1.9;
张一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4.3管桩桩身轴心受拉时,裂缝控制等级应取一级,并应名 式规定:
式中:Nk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拉力值;一 A. 管桩截面换算面积;
6.5.1×管桩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得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充许值。桩 基沉降变形允许值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 规定。 6.5.2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基础应进行沉降验算: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 2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形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 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3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和摩擦桩。 6.5.3桩基沉降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GB/T 39294-2020 胶粘剂变色(黄变)性能的测定.pdf6.5.3桩基沉降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7.1一般规定 7.1.1管桩基础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组织有关单位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 底; 2调查并清理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碍 物; 3平整场地,设置控制点及轴线定位点,控制点应放置在不 受施工或其它影响的位置 7.1.2沉桩机械设备选用 1管桩施工宜选用锤击法或静压法沉桩机械; 2,管桩机械设备的选用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 境、单桩承载力等综合确定,各类沉桩机具的性能可参考本规程附 录G; 3 机械设备进人施工现场前,应进行标定: 采用静压法施工,压桩机宜装置压桩自动记录仪”,记录 并打印的入士深度和压桩力关系曲线及压桩贯入阻力曲线。 7.1.3 管桩工程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7.1.4 管桩施工前试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桩位置、规格及长度由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及施工单 位共同商定; 2试桩施工工艺应与工程桩一致: 3试桩检测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建筑基桩检测
7.1.1管桩基础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 组织有关单位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交 底; 2调查并清理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地下、地面及高空障碍 物; 3平整场地,设置控制点及轴线定位点,控制点应放置在不 受施工或其它影响的位置。
7.1.2沉桩机械设备选用
1管桩施工宜选用锤击法或静压法沉桩机械; 2管桩机械设备的选用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 境、单桩承载力等综合确定,各类沉桩机具的性能可参考本规程附 录G; 3 机械设备进人施工现场前,应进行标定: 采用静压法施工,压桩机宜装置“压桩自动记录仪”,记录 并打印桩的入土深度和压桩力关系曲线及压桩贯入阻力曲线。 7.1.3 管桩工程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7.1.4 管桩施工前试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桩位置、规格及长度由勘察、设计、监理、建设及施工单 位共同商定;
7.1.3管桩工程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技术规程》JGJ106规定。
7.1.5沉桩顺序应符合下列规
..U 儿片 1 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工; 各桩长度差别较大时,宜先长后短; 3 管桩的规格不同时,宜先大后小。 7.1.6桩端嵌人遇水易软化的强风化岩、全风化岩和非饱和开土 预应力管桩,沉桩后,应对桩端以上约2.0m范围内采取有效的防 渗措施,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芯
7.1.7文物和环境保护等
期进行检验,形成验收记录,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 产生裂缝的桩。
7.2.4管桩吊点位置应满足管桩强度及挠度要求,单节桩可采用
专用吊钩勾住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吊绳与管桩夹角应 大于45对超长桩及大直径管桩应进行结构验算。 7.2.5管桩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放时桩应稳固,不得滚动 2 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3 堆放不宜超过2层,堆放时应设垫枕,防滑防滚。 7.2.6 施工现场移桩应吊机取桩,严禁拖拉移桩
7.3.2焊接法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节桩段的接头宜高出地面0.5m; 2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或其它导向措施,接桩时上下 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钣表面应用铁刷清刷干净,坡口处应 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焊接宜先在坡口周围对称点焊,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 可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应对称进行: 5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 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6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 不宜少于8分钟,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沉桩施工。 7.3.3焊接接桩使用的焊机焊条、电流Y艺质量应符合现行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CJ81规定。 7.3.4焊接接头的质量检查宜采用探伤检测,同一工程探伤抽样 检验不得少于3个接头。 7.3.5机械法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7.3.5机械法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零部件的数量尺寸、构造及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 接桩前应检查接头制作的尺寸及连接件,无异常方可施 3:采用快速螺纹法接桩时应用专用接头锥度对中器,或专用 链条式手进行旋紧,旋紧后两端钣尚留有1mm~2mm的间隙
4.1沉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
7.4.1沉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沉桩前必须清理空中及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坚硬,并 应满足沉桩设备正常移动。
应满足沉桩设备正常移动。
应满足沉桩设备正常移动。
2沉前应对周边建(构筑物现状进行调香,避免沉振动 对周边建(构)筑物及环境造成影响。 3沉桩机械安装就位后,应进行运转试验。 7.4.2锤的选用可根据场地地质条件、桩型单桩竖向承载力 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可按本规范附录G选用。产 7.4.3 管桩打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H 桩帽或送桩器与管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mm10mm。 2 桩锤和桩帽或送桩器与桩之间应加设硬木、草垫等弹性衬 垫。 3 桩插人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 4 桩锤和桩帽或送桩器与管桩的中心线应重合。 5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施打到位,减少中间停歇时间,避免 在管桩接近设计持力层时接桩 1桩端位于一般士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人度 控制为辅; 2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 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3×贯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 阵并按每阵10击的贯人度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必要时 可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超过300锤。 7.4.5当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 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停正施工,并分析 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桩端位于一般士层时,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 控制为辅; 2桩端达到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 土及风化岩时,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为辅: 3×贯人度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 阵并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必要时 可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4每根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锤,最后lm桩锤击数不宜 超过300锤。 7.4.5当遇到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 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破碎等情况时,应停正施工,并分析 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对引孔成桩,引孔直径宜小于桩径,引孔直径、深度可根据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2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监测,必要 时可采取开挖防震沟等措施; 3应控制打速率和日打桩量,24小时内休止时间不应少于 8小时; 沉桩结束后,宜普遍实施一次复打: 应对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7.4.7 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0m; 2 送桩前,应测量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及时 送桩; 送桩后遗留的桩孔应及时回填。 7.4.8 送桩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套筒式),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2 送桩器长度宜为送桩深度的1.2倍; 3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采用套筒式送桩器、套筒深度宜取 250mm~350mm,内径应比管外径大20mm~30mm; 4送桩器下端面应设置排气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相通;上 下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垂直。
7.5.1采用静压沉桩时,场地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场地地基承载力不应小于桩机接地压强的1.2倍《建设工程劳动定额 建筑工程-木结构工程 LD/T 72.5-2008》,且场地 应平整; 2场地应能满足边桩沉桩时空间要求。 7.5.2静力压桩设备,宜选用液压式和绳索式压桩工艺。压桩机 基本参数可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设计桩型、单桩承载力等指标 按附录C选用。
7.5.3压桩机的每件配重必须用量具核实,并将其质量标记在该 生配重的外露表面:液压式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应取压桩机的机 架重量和配重之和乘以0.9。 7.5.4最大压桩力不得小于设计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必要时可 由现场试验确定。 7.5.5 压桩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桩机应调至水平,首节桩下压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5%; 每根桩宜一次连续压到位。 7.5.6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 措施: 压力表读数出现异常: 2 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相差较大; 桩身出现纵向裂缝和桩身混凝土出现脱落等异常现象; 4 压桩设备出现异常现象。 7.5.7 终压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现场试桩的试验结果确定终压标准; 2 终压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对于入士深度大于或等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2次~3次:对于 人士深度小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3次~5次; 3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时间宜为5s~10s。 7.5.8 管桩桩身允许抱压压力宜满足下列要求,
式中:Pmax 桩身允许抱压桩压力; feu.k 管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Ope 管桩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 A桩身截面面积。
3送桩的最天压桩力不宜超过桩身充许抱压压桩力的1.1 倍。
7.5.9压桩过程中应测量桩身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 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 动机架等方法强行纠偏
8管桩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
8.1.1管桩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单桩承载力 的检验。
验、施工检验和施工后检验。
2019《档案数据硬磁盘离线存储管理规范》8.1.3管桩工程承载力检测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