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CES 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技术规程.pdf

T_CCES 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4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482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_CCES 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技术规程.pdf简介:

"T_CCES 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技术规程"是中国标准(Technical Code)中的一项具体规定,它详细规定了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通常用于桥梁、隧道、大型建筑结构等工程中,这种支撑系统以其高承载能力、良好的稳定性、节省材料和空间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鱼腹式"结构来源于其形似鱼腹的截面形状,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分散和承受较大的荷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扭性能。"预应力"则通过预先施加压力来增强支撑的刚度,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规程涵盖了设计参数的选择、支撑的制作、安装、预应力的施加、质量检验等方面,旨在确保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遵守此规程是保证施工质量、控制风险的重要依据。

T_CCES 3-2017 预应力鱼腹式基抗钢支撑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n,每延米H型标准件与H型标准件接合面所需螺栓 的数量(个/m); 组合腰梁接合面处的平均剪应力设计值(kN/m): b 组合腰梁接合面的宽度(m): N 单根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N 单根锚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 7 考虑螺栓或锚栓弹性阶段受力不均的安全系数,取 不小于3.0。

5.3.8预应力鱼腹梁的设置、拼装与构造应符合下

1腰梁宜沿整个基坑周边连续设置,且形成完整的封团 体系; 2 腹杆与腰梁交点之间的腰梁长度不宜大于4m; 3当鱼腹梁的直腹杆与斜腹杆相交节点与桥架中点的长度 大于500mm时,直腹杆之间应设置连杆; 4腰梁宜减少拼接节点,拼接节点应避开弯矩较大处,组 合型钢拼接节点相互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1000mm。腰梁拼接节 点的承载力不应小于杆件的承载力; 5腰梁应设置加劲肋,加劲肋的间距不宜大于500mm。组 合型钢腰梁加劲肋宜对齐布置。鱼腹梁上弦梁与直腹杆和斜腹杆 交接处也应设置加劲肋,加劲肋宜在腹板两侧成对配置: 6腰梁H型标准件与混凝土冠梁(腰梁)之间锚栓的锚固 长度不应小于锚栓直径的15倍; 7直腹杆和斜腹杆交接处,应在直腹杆上设置与斜腹杆翼 缘对齐的加劲肋; 8直腹杆两侧连杆与直腹杆交点宜重合,且宜在腹杆处设 置加劲肋。 0钢晒冰上

JGJ/T 490-2021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准(完整清晰正版).pdf5.3.9钢腰梁与挡土结构的间隙

5.4.1对撑、角撑、八字撑杆件可采用单根H型标准件或H 型标准件组合构件,与其连接的腰梁可采用单根H型标准件、 H型标准件组合腰梁或H型标准件一混凝土冠梁(腰梁)组合 要梁,其H型标准件应按本规程附录B选用 5.4.2对撑或角撑的组合截面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5.4.2对撑或角撑的组合截面的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中: N一 轴心压力设计值(kN),可由考预应力作用 的基坑支护结构按弹性支点法计算所得的支点 力计算确定; An 组合截面净截面面积(m): Mx、M, 一一同一截面处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Wnx、Wny 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m); f 钢材强度设计值(N/mm²)。

5.4.3采用组合截面的对撑或角撑的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图 5. 4. 3) :

5. 4. 3) :

5.4.3对撑、角撑计算长度取值

式中:A 组合截面毛截面面积(m): N'Ex 参数,NEx=元EA/(1.1入); N'Ey 参数,N'Ey=元EA/(1.1入?); lox 组合截面方向长细比,入x= x 组合截面方向换算长细比,入,二 o+入 单根支撑截面y方向长细比,入yi Lyi lo一一相邻立柱的纵向间距(m); Lox 型钢组合截面对轴的计算长度(m),lox三1o: 型钢组合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m),loy=ulo; y 对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取用; Wx、W, 型钢组合构件对x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m); βmxβmy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 βtx>Pty 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计算的等效弯矩系数,取1.0; A 考虑立柱对支撑侧向约束作用的计算长度系数,P (3N)+ (K.L); K 单榻排架的抗侧刚度(kN/m);可通过对单榻排架 结构进行线弹性结构分析得出的沿托梁方向柱顶单 位力和水平位移关系确定;计算中应考虑剪刀撑 柱底嵌固程度、节点刚度的影响; 1 I一组合对撑对y轴惯性矩(m*)。 5.4.4对撑或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 验算:

(3N。) K.lo

5.4.4对撑或角撑组合构件中单根支撑杆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

式中:N 单根支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Eyi 参数,N'Eyi=元EA;/(1.1入); A,一单根支撑的截面积; 单根支撑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见图5.4.3; Pyi 单根支撑对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根据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取用; Mxi、Myi 单根支撑绕r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Wxi,Wyi 单根支撑对r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m)。

TVEyi 公数,1VEyi +八Vi/ A,一单根支撑的截面积; lyi一一单根支撑截面对y轴的计算长度,见图5.4.3; 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 取用; Mxi、Myi一一单根支撑绕x轴和y轴的弯矩设计值(kN·m); Wxi、Wyi一单根支撑对a轴和y轴的毛截面模量(m)。 5.4.5对撑与角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撑、角撑与鱼腹梁的截面中轴线应在同一平面上; 2对撑、角撑组合构件宜减少拼接节点,并应在拼接节点 上下位置设置盖板; 3对撑、角撑组合构件中H型标准件之间的间距应按 500mm为模数进行设置。 5.4.6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对撑端部设置八字撑时,应根据整体计算对腰梁受力 进行复核,当八字撑之间的腰梁存在受拉工况时,应采取可靠连 接措施; 2当八字撑之间跨度较大时,可根据受力和变形要求在八 字撑之间设置支撑杆件或FS型鱼腹梁: 3对撑、角撑区域腰梁的计算和构造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 尚应符合本规程第5.3.6~5.3.8条的规定。 5.4.7盖板、系杆的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对撑、角撑的上翼缘和下翼缘均应设置盖板或系杆 且盖板或系杆的位置宜上下对应; 2盖板或系杆沿支撑长度方向的间距应根据公式(5.4.4) 计算确定,且不宜大于5m; 3盖板、系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0017相关规定进行验算;

5.4.5对撑与角撑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4连接盖板与单根对撑或角撑杆件的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 确定,且不应少于4M24。 5.4.8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中加载横梁、保力盒和垫板的 结构形式与规格应按本规程附录B选用,预应力装置的构造和 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应力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表5.4.8的要求;

4连接盖板与单根对撑或角撑杆件的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 确定,且不应少于4M24。

表5.4.8预应力装置的设置要求

2加载横梁应成对布置,两对加载横梁之间应预留设置保 力盒或干斤顶的空间: 3加载横梁宽度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组合截面的宽度,加 载横梁与支撑和干斤顶相连接处应设置加劲肋: 4保力盒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截面 尺寸,其数量与位置宜与对撑或角撑H型标准件相对应

5.5.1支撑竖向支承系统可采用H型钢柱或矩形钢管混凝士

5.5.1支撑竖向支承系统可采用H型钢柱或矩形钢管混凝土 柱;当竖向荷载较大时或在软土地区大面积基坑工程中,立柱可 采用格构式钢立柱,立柱桩宜采用灌注桩。

5.5.2立柱和立柱桩的计算应符

1立柱应按压弯构件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计算时偏心 距应根据立柱垂直度并按双向偏心进行计算,偏心距取值不宜小 于计算长度的1/100; 2单层支撑的立柱、多层支撑底层立柱的受压计算长度应 取底层支撑至基坑底面的净高度与立柱直径或边长的5倍之和 相邻两层水平支撑间的立柱受压计算长度应取此两层水平支撑的

中心距; 3立柱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竖向荷载应包括支 撑与立柱的自重、支撑构件上的施工荷载等。 5.5.3立柱和立柱桩的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柱和立柱桩宜避开主体结构框架梁、柱以及承重墙的 位置; 2对撑、角撑区相邻立柱的横向间距宜取5m~8m,纵向 间距宜取8m~12m,鱼腹梁的立柱间距宜取8m~12m,且应根 据所承受的竖向荷载大小通过计算确定; 3对撑、角撑区域横向成对设置的立柱之间应设置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轴力的计算和承载力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 4在对撑和角撑的预应力装置位置,立柱、托梁和托座的 设置应满足预应力装置两侧支撑构件的竖向支承要求; 5立柱在穿越主体结构底板范围内应采取止水措施。 5.5.4竖向支承连接件的设计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柱与鱼腹梁、立柱与对撑和角撑之间应设置可靠的托 梁和托座进行连接,托梁和托座应能对连接位置的支撑侧向和竖 向位移进行有效约束: 2托梁宜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验算,其最大计算挠 度不应大于托梁支点间最大距离的1/400; 3托梁与单根支撑、托梁与托座之间均宜采用螺栓连接, 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且托梁与单根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 栓数量不应少于2个,托梁与托座之间的连接螺栓数量不宜少于 4个; 4腰梁下应沿基坑周边设置托架,托架的平面间距不宜大 于3m。

1立柱与鱼腹梁、立柱与对撑和角撑之间应设置可靠的托 梁和托座进行接,托梁和托座应能对连接位置的支撑侧向和竖 可位移进行有效约束; 2托梁宜按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的验算,其最大计算挠 度不应大于托梁支点间最大距离的1/400; 3托梁与单根支撑、托梁与托座之间均宜采用螺栓连接: 螺栓数量应通过计算确定,且托梁与单根支撑构件之间的连接螺 栓数量不应少于2个,托梁与托座之间的连接螺栓数量不宜少于 4个; 4腰梁下应沿基坑周边设置托架,托架的平面间距不宜大 于3m。

GB_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2).pdf5.6.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应与弹收

.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加的预应力值应与弹性支点法

算时预加力取值相匹配,鱼腹梁钢绞线预加拉力宜取钢绞线轴力 设计值的60%~75%,对撑、角撑的预加轴力宜取支撑轴向压 力设计值的60%~70%。

5.6.2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预应力的施加应符合下

1挡土结构及混凝土冠梁(腰梁)施加预应力时的强度应 大于设计强度的80%; 2应按“先对撑、角撑,后鱼腹梁”的顺序分级循环施加 预应力; 3应在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锁紧鱼腹梁与两端腰梁间的螺栓 和托梁与支撑间的螺栓。 5.6.3对撑、角撑及钢绞线在预应力施加过程中应对钢支撑和 钢绞线的轴力进行监测,并应根据预应力损失情况予以补偿,且

人手 市手 钢绞线的轴力进行监测,并应根据预应力损失情况予以补偿,耳 应在达到预应力设计值并保持稳定后进行锁定。

5.6.4采用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体系的基坑工程,应在

DB33∕T 1175-2019 远传水表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安装完成、施加的预应力达到设计值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坑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预应力的变化情况和基坑变形控制 要复加预应力。

6.1.1预应力鱼腹式钢支撑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