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1419-2021 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1/T 1419-2021 是中国陕西省地方标准,其全称为《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这个规范主要针对长距离水工隧洞(如大型水电站的隧洞、地下水库等)的控制测量工作,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是水工隧洞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隧洞的定位、定向、高程控制和变形监测等。该规范旨在确保测量工作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隧洞的施工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内容可能包括:测量仪器的选择和使用,测量网络的设计,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测量成果的验收标准等。此外,该规范可能还涵盖了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控制、测量数据的管理、测量成果的复核与验证等方面。
总之,DB61/T 1419-2021 是为水工隧洞控制测量的专业人员和施工团队提供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对于保障长距离水工隧洞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61/T 1419-2021 长距离水工隧洞控制测量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 = D I R
息服务平 式中: D——测距边在测距边平均高程面上的平距(m); H。一一工程独立坐标系投影面高程(m); Hm——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 R——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的法截弧曲率半径(m)。 测距边在工程独立坐标系高斯平面上的长度D,(m),应按公式(19)计算:
式中: Y——测距边中点至中央子午线的横向距离(m); Ay——测距边两端点的横坐标增量(m); R. 测距边中点处在工程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当
JGJ 305-2013 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DB61/T1419202
D, = D/1+ Y2 Ay2 2R2 24R
D, = D/1+ Y2 Ay2 2R2 24R
式中: Y一测距边中点至中央子午线的横向距离(m); Ay一一测距边两端点的横坐标增量(m); R一一测距边中点处在工程椭球面上的平均曲率半径(m)。 7.2.18洞内平面贯通控制网在进行间接平差后,应提供贯通控制点平差后的坐标及验后单位权中误 差、点位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控制边方位角中误差、点位误差椭圆参数和相对点位误差椭圆参数 等精度信息。 7.2.19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每个贯通面贯通后,应及时在贯通面处设立实际横向贯通误差测量点,并 利用贯通面两侧的洞内平面贯通控制点实测该贯通段的实际横向贯通误差。 7.2.20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各个贯通面贯通及其横向贯通误差满足要求后,应把进、出洞方向的平面 贯通控制网连接成一个整网,并按表14、17技术要求进行连接段网中观测值的观测,在相关精度符合 表18要求之后.进行洞内平面贯通控制网的整网平差,并用整网平差的成果指导洞内后续工程的施工。
表18洞内平面贯通控制网整网验前精度要求
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各个贯通面贯通 平面贯通控制网整网后,应进行附合路线方位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等验前精度指标的检核,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8的要求。 平面贯通控制网观测 录仪器高和棱镜高,
7. 3洞内高程控制测量
7.3.1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包括洞内高程贯通控制测量和洞内高程施工控制测量,洞内高程贯通控制测 量的等级为二等,洞内高程施工控制测量的等级为四等。 7.3.2洞内高程贯通控制点与洞内平面贯通控制点位置相近时,两者可以共桩。 7.3.3洞内高程贯通控制网平差的起算数据为洞口处(包括支洞口)高程联系测量时用到的洞外高程 控制点的高程,使用前应检核洞外高程控制点的稳定性及其精度情况。 7.3.4当掌子面距最近的高程贯通控制点距离大于1km时,应及时按照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及其技术要 求进行洞内高程贯通控制网的延伸测量 7.3.5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高程贯通控制网应结合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进行定期复测。复 测的方法、数据处理及其精度要求与原测相同。建立新一期的高程贯通控制点前,应按本文件第5.3.7 条检测起算高程点。 7.3.6在洞内高程控制测量中每个测段的往返测高差较差和每千米高差测量偶然中误差满足二等的限 差要求后,可以根据起算点高程推算(近似平差)洞内各个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7.3.7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每个贯通面贯通后,应实测该贯通段的实际竖向贯通误差
DB61/T 1419202
7.3.8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各个贯通面贯通及其竖向贯通误差满足要求后,应把进、出洞方向的高程 贯通控制网连接成一个整网(附合水准路线),在附合路线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后,进行洞内高程贯通 空制网的整网平差,并用整网平差的成果指导洞内后续工程施工。 7.3.9支洞洞内高差或坡度较大可采用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施测洞内二等高程控制测量 等精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相关技术和精度要求,参照本文件5.3节“高程控制测量”中的相关规定
7.4.2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地面已知边陀螺观测站应无明显震动、风流和交通、人流影响,并避开高压电磁场;地下定向 边陀螺观测站应选择在施工影响区域外,定向边边长应大于200m,视线距隧洞边墙的距离应 大于0.5m; 使用陀螺全站仪时,定向测量应采用“地面已知边一地下定向边一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地 面已知边、地下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测量每次应测三测回,测回间陀螺方位角较差应小于15"; 测定仪器常数时地面已知边应与地下定向边的位置尽量接近,且应进行子年线收敛角改正;测 前、测后测定的陀螺仪常数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10"; d 测量前应检查陀螺仪器常数的稳定状态;每次陀螺定向测量应在三天内完成; e 使用悬挂带类陀螺全站仪进行陀螺方位角测量时,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 正;观测中的测前、测后零位平均值大于0.05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 f 采用磁悬浮陀螺测量时,纬度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1°。 7.4.3 陀螺全站仪作业注意事项: a 陀螺定向测量时应尽量减少周围环境振动的影响,必要时可选用陀螺偏心观测 测站应避开通风口和干扰大的位置,远离高压线及电磁场干扰; 启动陀螺马达达到额定转速之前和制动陀螺马达的过程中,陀螺灵敏部必须锁定状态,防止态 挂带导流丝受损伤; d 在陀螺灵敏部处于锁定状态,马达又在高速旋转时,严禁搬动和水平旋转仪器; e 陀螺仪在搬动时要防止颠簸和振动。
4.2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地面已知边陀螺观测站应无明显震动、风流和交通、人流影响,并避开高压电磁场;地下定向 边陀螺观测站应选择在施工影响区域外,定向边边长应大于200m,视线距隧洞边墙的距离应 大于0.5m; 使用陀螺全站仪时,定向测量应采用“地面已知边一地下定向边一地面已知边”的测量程序。地 面已知边、地下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测量每次应测三测回,测回间陀螺方位角较差应小于15"; C 测定仪器常数时地面已知边应与地下定向边的位置尽量接近,且应进行子午线收敛角改正;测 前、测后测定的陀螺仪常数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10"; d 测量前应检查陀螺仪器常数的稳定状态;每次陀螺定向测量应在三天内完成; e 使用悬挂带类陀螺全站仪进行陀螺方位角测量时,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 正;观测中的测前、测后零位平均值大于0.05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 f) 采用磁悬浮陀螺测量时,纬度测量精度应不低于0.1°。 4.3 陀螺全站仪作业注意事项: a) 陀螺定向测量时应尽量减少周围环境振动的影响,必要时可选用陀螺偏心观测 b 测站应避开通风口和干扰大的位置,远离高压线及电磁场干扰; 启动陀螺马达达到额定转速之前和制动陀螺马达的过程中,陀螺灵敏部必须锁定状态,防止悬 挂带导流丝受损伤; 在陀螺灵敏部处于锁定状态,马达又在高速旋转时,严禁搬动和水平旋转仪器; e陀螺仪在搬动时要防止颠箍和振动
7.4.4当陀螺边方位角与洞内导线边坐标方位角之差大于2V2m时,应进行分析检查,其 陀螺方位角中误差
7.5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5.1各个阶段洞内控制测量(包括洞内贯通控制测量、洞内施工控制测量、洞内控制网复测等)工 结束后,应及时提交以下资料并长期保存: 长距离水工隧洞洞内平面贯通控制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b 智能型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洞内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值电子手薄; d 洞内平面贯通控制测量验前精度评定资料,包括各条边往返测距离较差统计表、根据往返测距 离较差计算的测距单位权中误差和各个闭合环角度闭合差统计表等(分阶段提交); e 洞内高程控制测量验前精度评定资料,包括各个测段往返测高差较差统计表和根据测段往返测 高差较差计算的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等(分阶段提交); 洞内贯通控制网平差输入数据文件和平差报告(分阶段提交); 洞内贯通控制网网形示意图(分阶段提交)
h)洞内贯通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分阶段提交); i)以上资料的电子文档
DB61/T1419202
8.1.1施工测量应包括下列内容:施工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地下工程的施工放样、断面测量、中间 验收及竣工验收等。 8.1.2施工控制网布设应遵循因地制宜、技术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平面控制宜采用导线法施 测,高程控制宜采用水准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施测。 8.1.3光电测距边长应进行对向观测,并经气象、加常数、乘常数、周期误差、倾斜和投影各项改正。 8.1.4在地下使用各类光电测距仪时,应特别注意仪器的防护,仪器及棱镜面上的水珠或雾气应及时 擦干净。 8.1.5放样测量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对放样点进行检查,并保存放样、检查记录,
8. 2 平面控制测量
表19一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业观测应符合表20的要:
表20一级导线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3.1洞内高程施工控制测量应采用四等水准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施测。
DB61/T 14192021
8.3.2据隧洞中掌子面向前推进的施工进度,及时沿隧洞纵向每50m左右布设一个高程施工控制点, 当其与洞内平面施工控制点位置相近时,两者也可以共桩。 8.3.3洞内高程施工控制网采用支水准路线方法施测应附合在高程贯通控制点上,如图7所示,施测 前应对高程贯通控制点进行点位稳定性及其精度的检核。支水准路线中的各个测段高差应该进行往返 测,往返测的高差较差应该满足四等水准的限差要求。
8.3.4施工高程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1
DB4101T 9.4-2021 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4部分:中小学、幼儿园.pdf7洞内高程贯通控制网与洞内高程施工控制网
表21高程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表22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23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DB61/T1419202
8.3.7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时测量洞内施工高程控制网时,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 限差应符合表25的规定,
GB 50389-2006 75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含条文说明)表25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要求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结合平面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b 仪器高和反射镜高量测,应在测前、测后各测一次,两次互差不得超过2mm;四等测量宜采 用专用测尺或测杆量测: C 垂直角采用中丝法量测,对向观测应符合本文件表27的规定; d 距离观测时,应测定气温和气压。气温读至0.5℃,气压读至1.0hPa,并加入气象改正; e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选择成像稳定清晰时观测。 3.3.11 四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中,当一组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超限,但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与另 组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较差满足本文件8.3.8条的要求时,取2组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的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