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0757-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0757-2021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估方法.pdf简介:
GB/T 40757-2021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估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关键要素的基本要 求和评估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城市和社区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5190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qW Cor GB/T 36749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 GB 50013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T 50331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7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442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 GB50555一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3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 SL 219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 364 土壤摘情监测规范 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 568 土壤情评价指标 SL/Z7122014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40757—2021
票赋endowment 该地区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方面半山豪苑宝石别墅图纸,主要衡量当地的资源承受 力和环境容量。 注:城市或其下属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赋包括生活、生产、生态的资源烹赋。 3.2 可持续发展潜力capabilitiessustainabledevelopment 某一城市或其下属区域基于资源烹赋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约束下可以达到的最大发展能力
票赋endowment 该地区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方面,主要衡量当地的 力和环境容量。 注:城市或其下属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衰赋包括生活、生产、生态的资源亮赋
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
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 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3.4 生物承载力 biocapacity 生态承载力 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
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3.4 生物承载力 biocapacity 生态承载力 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 的最高极限。 3.5 生物生产性土地biologicalproductivearea 一定地域内可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之和,体现该地域为当地人口提供产品和消纳环境影 响的能力。 3.6 社会资源socialresources 社会在运作发展过程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了实现自身目的所需要具备或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 3.7 光污染 lightpollution 过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造成的 污染,干扰光或不适当的光辐射(含可见、紫外线的总称)。 3.8 光环境 light environment 城市或其下属区域的照明情况和建筑反光,同时照明管理分为日间照明和夜景照明。对人的生理 和心理构成印象的视觉环境。 3.9 热岛效应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 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 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 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人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 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城市热环境urbanthermalenvironment
以空气温度和下垫面表面温度为核心,包括太阳辐射、人为产热以影响热量传输大气状况一一如风 速、大气混浊度、空气湿度等,和下垫面状况如下垫面类型、反照率、发射率、热导率、热容等共同组成的 一个影响人及人类活动的物理系统。
3.11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 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 3.12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3.13 成熟度 maturitymodel 描述组织在提高或获得城市或其下属区域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能力的评估框架
4.1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应以城市或其下属区域为评估对象,遵循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结合其 所在地域的赋条件和发展特点,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进行综合评估。 .2评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各领域潜力过程中,所涉及的基础数据应最大限度地使用官 方公开发布的数据,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追溯性, 4.3根据城市或其下属区域特点,如需要选择其他评估指标进行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估,可参考 GB/T36749。 4.4潜力评估结果可作为优化城市或其下属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流程各个环节的参照依据。 规划阶段,可用于确定可持续发展目标; 实施阶段,可用于资源分配和实施方案制定或调整的依据; 证山险印工
象应包括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废弃物资
GB/T 40757—2021
5.1.2资源潜力评估是在特定的赋条件约束下,分析城市或其下属区域范围内各种资源在可持续发 展状态下的最大或最优值, 5.1.3应确定适宜的评估方法,结合城市或其下属区域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统计年鉴等相关标准和 规划的要求及数据,采用分析或情景模拟的方法来测算。 5.1.4应确定评估区域边界,边界应与城市或其下属区域的行政边界统一。当资源潜力评估涉及边界 外相关数据时,应参考使用边界内的资源评估方法, 5.1.5应设定统一的评估时点。评估对应数据宜采用官方公开发布的数据,数据可以选用以下方式中 ·种: 一 评估时点数据; 一国家统一调查时点数据; 评估时点所在年份(也称为“基准年”)的年末数据或全年数据
5.2.1土地资源潜力评估是在赋条件下,评估各类土地资源对环境影响达到最优状态下的建设适 宜性。 5.2.2潜力评估时,评估人员应先掌握现状土地资源的类别、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5.2.3宜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遥测等技术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进行确定。 5.2.4结合区域赋条件,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应选取主要保护生态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土地资源 敏感性。保护因子宜选取: 一生态保育:生物栖息地、水土涵养区、生态廊道营造等因子; 一自然景观:山体地貌、水体景观等因子; 一社会人文:原有村庄、历史遗迹、道路肌理、地下空间等因子。 5.2.5应在获得土地各项基础数据后,对照5.2.4所确定的因子,宜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每个因子的权 重,各因子权重相加总和宜为1。 5.2.6宜将5.2.4所确定的各因子敏感性划分为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三个等级,并组织专家 对不同等级分值进行相应特征描述。 5.2.7应结合不同地块单元的现状条件,根据5.2.6确定的相应特征描述判定每个地块单元的各单因 子下的敏感性分值,再乘以5.2.5确定的单因子权重,加总形成每个地块单元的土地资源潜力综合得 分。因子权重及敏感性分值设置示例见表1。
5.2.1土地资源潜力评估是在票赋条件下,评估各类土地资源对环境影响达到最优状态下的建设道 宜性。 5.2.2潜力评估时,评估人员应先掌握现状土地资源的类别、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5.2.3宜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遥测等技术对各类土地资源的建设适宜性进行确定 5.2.4结合区域赋条件,土地资源建设适宜性应选取主要保护生态因子,进行单因子分析土地资源 敏感性。保护因子宜选取: 生态保育:生物栖息地、水土涵养区、生态廊道营造等因子; 自然景观:山体地貌、水体景观等因子;
表1单地块单元土地资源因子权重及敏感性分值设定及计算示例表
TB 10084-2007 铁路天然建筑材料工程地质勘察规程GB/T 407572021
士地资源因子权重及敏感性分值设定及计算示
5.2.8宜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操作,将5.2.5~5.2.7所确定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完成土地利 用潜力评价,形成空间分布图,有关案例见附录A的A.3。 5.2.9应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结果和城市规划进行对比,判定不同地块单元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是否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1能源资源潜力评估是在票赋条件的约束下,评估时点的城市或其下属区域碳排放总量或能 与在对环境影响达到的最优状态时碳排放总量或能耗总量的差距。 3.2进行城市或其下属区域能源资源潜力评估时应先确定能源资源情况及能源结构。 3.3净碳排放量按公式(1)进行计算
Q一一能耗总量,单位为吨标准煤(tce); Q,一一各场景下j类型能源资源使用量; 入,一一i类型的折算标准煤系数。 各场景下的不同类型能源资源使用量包含建筑、市政、交通、产业等场景下所使用的各种能源资源 (如石油及其产品、煤、电、天然气等)消耗量。 评估人员应依据不同能源结构,进行碳排放情景分析,可按不同的节能或低碳技术的组合及能源结 构规划,分为常规情景、低碳情景及强化低碳情景,进行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对比分析,确定能 源资源潜力和优选方案,见附录B的B.1。 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评估人员宜建立能源资源潜力评估计算方法进行测算。 5.3.4评估人员宜根据当地经济、技术发展实际情况,采用低碳情境或强化低碳情景,模拟测算出区域 在该情景下的净碳排放量和能耗总量,并通过与实际碳排放/能耗总量或预测的净碳排放量/能耗总量 对比来计算能源资源潜力,计算案例见A.2
DBJ/T15-173-2019 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4075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