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12G7-护坡.pdf

甘12G7-护坡.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29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甘12G7-护坡.pdf简介:

甘12G7-护坡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术语,可能是指中国的一种公路、铁路或者建筑物的护坡设计标准或者规范。"甘"通常指的是甘肃省,而"12G7"可能是这个省发布的第12个关于护坡工程的设计规范或者技术标准,具体指的是护坡的第7个版本或者类型。

这种护坡可能采用特定的材料、构造方法或者设计理念,用于防止土壤侵蚀、保护坡体稳定、增强边坡安全性,尤其是在山区或者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它可能包括了对护坡的尺寸、坡度、排水设计、植物防护等多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兼顾环保和经济性。

然而,由于没有具体的资料,以上解释可能不完全准确,建议查阅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甘12G7-护坡.pdf部分内容预览:

图集号甘12G7 浆砌片石护坡说明 页次 68

适用于土质及风蚀沙漠边坡的防护,边坡 坡度不陡于1:1.5,并且当地有丰富的卵石 来源。

2.1施工前应清刷坡面松散土层,并使坡面 大致平整。 2.2栽砌卵石应其长轴与坡面垂直,入 土深度不小于卵,的一半。 2.3铺砌卵石应自下面上进行,首先立铺方 格骨架,然后平铺方格内卵石。方格骨架应 互相垂直,并与水平线成45°角。 2.4铺砌卵石时,卵石间应互相密帖紧实 缝隙应用小石子嵌紧。 3.选用索引 (,a

用于干旱地区黄土及风化剥落的泥质岩石边坡,边 坡坡度不陡于1:0.5。其墙高不超过10m,边坡上应无 地下水。

用于干旱地区黄土及风化剥落的泥质岩石边坡GB/T 37136-2018 电力用户供配电设施运行维护规范,边 坡坡度不陡于1:0.5。其墙高不超过10m,边坡上应无 地下水。

2.1土墙表面采用麦草泥白灰砂浆抹面防护。麦草泥 配合比为黄土:麦草=30:1或25:1(重量比)白灰砂浆 配合比为白灰:砂子=1.5:17或2:25(重量比) 2.2墙顶采用三合土(或浆砌片石)封顶,三合土配 合比为水泥:砂子:炉渣=1:5:15(重量比) 2.3墙坡脚采用1m高浆砌片石加固。 2.4墙体采用当地黄土夯打而成,不宜采用粘砂质黄 土。

2.1土墙表面采用麦草泥白灰砂浆抹面防护。麦草泥 配合比为董七:麦草=30:1或25:1(重量比)白灰砂浆 配合比为白灰:砂子=1.5:17或2:25(重量比) 2.2墙顶采用三合土(或浆砌片石)封顶,三合土配 合比为水泥:砂子:炉渣=1:5:15(重量比) 2.3墙坡脚采用1m高浆砌片石加固。 2.4墙体采用当地黄土夯打而成,不宜采用粘砂质黄 土。

3.1路堑边坡等于1:1时,土墙采用等厚截面,厚 度0.4m,边坡陡于1:1时,冲土墙采用非等厚截面 墙顶厚0.4m。非等厚墙面坡与墙背坡采用1:0.75利 1:0.70或1:0.5和1:0.45 3.2做墙防护的坡面应先清除浮土和杂草,填补 坑凹,并需酒水润湿坡面,使墙体与坡面紧密结合 3.3施工前三天将黄土用水浸好(用水量约为土 重的16%)并拌合均匀,其湿度以手捏成团不沾手为 宜。 3.4墙体夯实要求达到最佳密度的95%,因此需分 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0.2m,夯后一层前,应 将前一层表面拉毛,使前后两层连成一体, 3.5打墙模板一般为25cm宽,5cm厚和3cm长的木 板,过长过薄者,易发生挠曲影响质量。 3.6抹麦草泥白灰砂浆防护层:首先在墙上洒水, 然后抹麦草泥,其表面不要太光滑,以利与外层连 结,抹完麦草泥3~4小时后,再抹白灰砂浆,抹完 一段间隔2~3小时后,再进一步压紧并使表面光清,

1.1适用于各种土质边坡及易风化剥落而破碎的岩石边坡加固。 1.2适用于较陡的边坡防护(不陡于1:0.3),但护墙不承受侧 压力,故防护的边坡必须是稳定的。 1.3根据防护边坡的高度、陡度及岩层破碎情况,可采用不同 型式的浆砌片石护墙。 一般土质及破碎岩石边坡采用实体护墙;边坡缓于1:0.75 时,采用空窗式护墙,空窗内采用捶面(坡面较干燥时用)或 干砌片石(坡面地下水发育时用);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面较 健时采用肋式护墙;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防护上部边坡者 采用拱式护墙。 2.护墙结构要求 2.1实体护墙:分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其截面尺寸从考虑增 身稳定和基底承载力而定。 2.1.1护墙高度 等截面护墙高度:当边坡坡度为1:0.3~1:0.5时,不宜超 过6m;当边坡坡度缓于1:0.5~1:1时,不宜超过10m。 变截面护增高度:单级不宜超过20m,超过时宜用双级或 三级护墙,但总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m。双级或三级护墙的上 墙高不应大于下墙的高度,下墙截面应比上墙大,上下墙之间 应设置错台,错台宽度应使上墙修筑在坚固牢靠的基础上,勿

1.1适用于各种土质边坡及易风化剥落而破碎的岩石边坡加固。 1.2适用于较陡的边坡防护(不陡于1:0.3),但护墙不承受侧 压力,故防护的边坡必须是稳定的。 1.3根据防护边坡的高度、陡度及岩层破碎情况,可采用不同 型式的浆砌片石护墙。 一般土质及破碎岩石边坡采用实体护墙;边坡缓于1:0.75 时,采用空窗式护墙,空窗内采用捶面(坡面较干燥时用)或 干砌片石(坡面地下水发育时用);边坡岩层较完整且坡面较 陡时采用肋式护墙;边坡下部岩层较完整而需防护上部边坡者 采用拱式护墙。

2.1实体护墙:分等截面和变截面两种,其截面尺寸从考虑墙 身稳定和基底承载力而定。 2.1.1护墙高度 等截面护墙高度:当边坡坡度为1:0.3~1:0.5时,不宜超 过6m;当边坡坡度缓于1:0.5~1:1时,不宜超过10m。 变截面护增高度:单级不宜超过20m,超过时宜用双级或 三级护墙,但总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m。双级或三级护墙的上 墙高不应大于下墙的高度,下墙截面应比上墙大GB/T 37636-2019标准下载,上下墙之间 应设置错台,错台宽度应使上墙修筑在坚固牢靠的基础上,勿

2.1.3护墙墙身边坡率

2.2空窗式护增:当边坡不陡于1:0.75时,为节省巧 工,可采用空窗式护墙。空窗通常为半圆拱形,高 2.5~3.5m,宽2.0~3.0m,圆拱半径1.0~1.5m 2.3拱式护墙:拱跨较大者(5.0m以上)采用C15混凝 土拱圈,混凝土拱圈厚度根据拱上护墙的高度而定,拱 高ho为81cm,当护墙为变截面时,拱图以下的肋柱采 用等厚截面。拱跨较小者(2.0~3.0m),拱圈可采用 M10水泥砂浆砌石块,拱的高度视边坡下部完整岩层的 高度而定。

3.1各式护墙墙顶均应设置25cm厚的墙帽,并使其潜 嵌入边坡内20cm,以防雨水落入。墙帽采用C15混凝土 3.2护墙每隔10~20cm应设伸缩缝一道,护墙基础修 筑在不同地层上时,在其邻接处设沉降缝一道,沉降终 要求与伸缩缝相同,缝宽2cm,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填塞,厚10~20cm。 3.3护墙应留10×10cm(或直径为10cm的圆孔)的泄 水孔,泄水孔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坡 度10%,孔后应设反滤层,地下水发育时,应的情增设 泄水孔。泄水孔、反滤层做法见68、69页。

3.1各式护墙墙顶均应设置25cm厚的墙帽,并使其潜 嵌入边坡内20cm,以防雨水落入。墙帽采用C15混凝土 3.2护墙每隔10~20cm应设伸缩缝一道,护墙基础修 筑在不同地层上时,在其邻接处设沉降缝一道,沉降缝 要求与伸缩缝相同,缝宽2cm,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 填塞,厚10~20cm。 3.3护墙应留10×10cm(或直径为10cm的圆孔)的泄 水孔,泄水孔上下左右间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坡 度10%,孔后应设反滤层,地下水发育时,应酌情增设 泄水孔。泄水孔、反滤层做法见68、69页。

图名 图集号甘12G7 浆砌片石护墙说明 页次

浆砌片石护墙 图集号|甘12G7 图名 变截面墙身断面尺寸表(三) 页次84

苏G07-2003 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浆硼片石护墙 图集号甘12G7 图名 变截面墙身断面尺寸表(五) 页次 86

浆砌片石护墙 图集号甘12G7 图名 变截面墙身断面尺寸表(七) 页次88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