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341-2021 公交场站工程质量缺陷防治规范.pdf

DB3301T 0341-2021 公交场站工程质量缺陷防治规范.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62172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3301T 0341-2021 公交场站工程质量缺陷防治规范.pdf简介:

DB3301T 0341-2021 公交场站工程质量缺陷防治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GB/T3285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缺陷 公交场站工程出现的设施缺陷和施工缺陷的统称。

1.1建设单位应负责质量缺陷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其他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应按各自职责履行

件的规定。 4.1.2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同施工单位和勘察设计单位签署《公交场站工程建设质量缺陷防治任 务书》,任务书的样式见附录A。 4.1.3建设单位应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审图机构审查,审查合格方可使用;审查合格后的文件有重大 修改、变动的,应当重新进行报审,审查合格方可使用。 4.1.4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加设计单位的设计交底活动。在设计交底的同时,建设 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对设计图纸在自审的基础上进行会审。 4.1.5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 合格,方可交付使用

4.2.1勘察设计单位应按建设单位的公交场站工程建设质量缺陷防治任务书进行设计。 4.2.2勘察设计单位应提供完整的图纸,各专业相互关联的图纸应提供齐全、完整。 4.2.3施工前,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国家设计技术管理的规定,对提交的图纸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 底,在设计交底时,勘察设计单位应重点对涉及质量缺陷的设计措施进行交底,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 文件应在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详细说明。 4.2.4勘察设计单位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现的勘察、设计问题,参与工程质量缺陷调查分析,并对因 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4.3.1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交底。 4.3.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应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偷工减料。 4.3.3施工单位应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施工专项方案,经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监理单位审批。 4.3.4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质量通病防治施工专项方案,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应具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场时应进行批次检验DB23/T 2920-2021 胶结土应用技术规范.pdf,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缺陷防治过程形成文件 资料以及相应的影像资料。 服售的糕式附录

4.4.1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通病防治施工专项方案,并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理实施细 则。 4.4.2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应严格落实质量缺陷防治工作的管控,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的应进行现场 管控,留存相应监理记录和见证影像资料。 4.4.3监理单位应提交《公交场站工程建设质量缺陷防治任务完成情况评估报告》,报告的样式见附 录C。

5.1公交场站工程通用缺陷见表1。

表1公交场站工程通用缺陷

5.4建筑物填充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

a)防治措施应符合JGJ/T317的规定; b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不应出现瞎缝、透亮; C 对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当应在砌筑完成的墙体 上开洞、开槽时,应采取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洞槽修补时应采用适当的村 料,保证密实粘结牢固,抹灰层应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连接牢固,后置筋应做拉拔试验;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皮数相符合 不应弯折使用; e 顶层框架填充墙应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 墙面粉刷层宜在基层抹灰中部设置加强网。加强网宜选用钢丝网、钢板网或耐碱玻纤网布; 裂缝超过0.25mm时,宜使用环氧腻子或108胶水泥腻子压进缝隙内封闭。关键部位有裂缝时 宜使用环氧树脂灌浆的方法进行补强封闭。 5.5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见《杭州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100条》中关于楼板裂缝的防治要求。 5.6地下室顶板和外墙裂缝的防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防治措施应符合JGJ/T317的规定; b) 地下室顶板和外墙的混凝土中宜添加纤维措施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C 地下室外墙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拆模后应沿外墙周边设置喷淋管淋水保温养护,养扰 时间不少于14d; d 后浇带封闭时间应符合设计规范。封闭前后浇带处混凝土应清理干净,界面应修整并凿毛;消 凝土浇筑完毕应蓄水养护不少于14d。 5.7楼板和楼面渗漏水的防治措施应符合JGJ/T53的规定。 5.8坡道、场站道路、保养场站、修理车间和动力站无降噪措施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坡道宜采用降噪橡胶坡道板; b 应确保绿化用地规模,布置绿化带,绿地率不应低于20%; c)修理车间、动力站等有较大噪声的车间应单独布置,宜设置隔音层或使用隔音罩; d)宜米用隔振装置减轻震动。 5.9公交立体停车库应采用下列控制温度应力的措施解决建筑平面超长的问题,不设或少设伸缩缝 并采取下列措施: a 米取减小混凝土收缩或温度变化的措施: b)采用预应力或增配构造钢筋的措施; c)采用低收缩混凝土材料,采取跳仓浇筑、后浇带等施工方法,并进行施工养护。 5.10外立墙面瓷砖脱落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确保基层干净无灰尘; b 当基层为混凝土或砖墙墙面时,应浇水润湿墙面,需要时在基体表面涂刷结合层;基层为加 混凝土墙面时,应用水湿润加气混凝土表面,先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浆,修补缺棱掉角处;水 砂浆找平层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应天于7m,且应在前一层终凝后再抹一层,不应空鼓 找平层厚度不应大于20mm,超过20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C 墙面砖铺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墙面也应充分浇水润湿; d 粘贴面砖前为确保面层与基层粘接强度,宜涂刷界面剂或采用水泥浆掺建筑胶在水泥砂浆拉 平层上进行拉毛处理,毛长宜为3mm~5mm,终凝后浇水或保湿养护;

5.5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见《杭州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100条》中关于楼板裂缝的防治要求。

5.9公交立体停车库应采用下列

e 釉面砖粘贴时,结合层可选用1:2水泥砂浆粘贴,砂浆厚度宜为6mm~10mm;玻化砖粘则 粘接层宜用墙面瓷砖配套粘结剂,粘结剂厚度控制在5mm~8mm.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砖背 一面墙不宜一次铺贴到顶,以防塌落; 粘贴面砖时为防止出现空鼓现象,应采用满粘法施工,粘接层不宜过厚,粘贴完成后在养 内不应外力作用于面砖上; 施工时注意施工环境温度,温度应控制在5℃C~35℃,养护时间根据地区和季节不同,干 区3d,潮湿地区5d~7d、养护完成后及时勾缝处理。 5.11 防雷接地焊接长度不足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避雷带、接地干线等防雷接地系统应采用不易锈蚀的材质; b 避雷针、避雷带、均压环、避雷引下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焊接连接时,圆钢与圆钢、圆钢 钢、圆钢与钢管应双面施焊,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扁钢应不少于三面施焊 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扁钢与角钢、扁钢与钢管焊接,应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 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c)焊缝应连续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 5.12停车坪和场地通道路面积水的防治措施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5.13场站路面、楼梯和坡道的防滑措施应符合JGJ/T331的规定。 5.14公交立体车库、保修房和室内照明不足,易损坏的防治措施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 5.15排水地漏反臭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地漏应选用水封高度达到50mm的产品或在其防水管上加设存水弯; b)当地坪高时,随地坪的地漏盖不应与水封脱离而使地漏失效。 5.16监控设备设计应符合GB50348的规定。

6.1.1场地的设施缺陷见表2

市政工程造价综合实训课件培训讲义6.1.2墙体稳定性差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

a)围墙立柱宜采用混凝土结构柱; b)墙体混凝土施工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c)通透式围墙格栅应与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埋件可靠连接

普立柱宜采用混凝土结构

a 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4和GB50242的规定; b 施工前应做好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应进行复测检验;施工时应按样桩进行,沟槽和平 基应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c)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构筑物需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6.1.4场区雨污管网、强弱电管网、窖井、检查井等宜设置在场区道路两侧边缘、人行辅道、绿化带 等区域内,避开车辆主要行进区域。

b)施工前应做好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应进行复测检验;施工时应按样桩进行,沟槽和平 基应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c)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构筑物需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6.1.4场区雨污管网、强弱电管网、窖井、检查井等宜设置在场区道路两侧边缘、人行辅道、绿化带 等区域内,避开车辆主要行进区域。 6.1.5出入口安全标志、设施设置不足的防治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出入口应安装限速、引导、警告、禁行和单行等交通标志: b 在场站内部道路上需要警示车辆减速慢行的地方,应设置减速带和减速标志; c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越出行驶界限、引起擦碰的地方应设置防撞保护设施。 6.1.6 场站路面盖板不平导致噪声过大的防治应符合本文件5.8的规定。 6.1.7 场站路面湿滑的防治应符合JGJ/T331的规定, 6.1.8 厂区通道的雨棚宜使用不锈钢雨棚或其他金属结构雨棚。 6.1.9 场站应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1.10 候车廊上方宜使用方通吊顶或外墙涂料直接喷涂。 6.1.11 场站移交时应提交综合地下管网图

6.1.5出入口安全标志、设施

a) 出入口应安装限速、引导、警告、禁行和单行等交通标志; b) 在场站内部道路上需要警示车辆减速慢行的地方,应设置减速带和减速标志; c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越出行驶界限、引起擦碰的地方应设置防撞保护设施。 6.1.6 场站路面盖板不平导致噪声过大的防治应符合本文件5.8的规定。 6.1.7 场站路面湿滑的防治应符合JGJ/T331的规定, 6.1.8 厂区通道的雨棚宜使用不锈钢雨棚或其他金属结构雨棚。 6.1.9 场站应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6.1.10 候车廊上方宜使用方通吊顶或外墙涂料直接喷涂。 6.1.11场站移交时应提交综合地下管网图

JGJ314-2016《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技能标准》.pdf6.2.1场地的施工缺陷见表3

6.2.2道路与场地入口交界面路面经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