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3911-2021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pdf

DB34 T 3911-2021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202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 T 3911-2021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pdf简介:

DB34/T 3911-2021 是安徽省地方标准,其全称为《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这个标准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提出了一套非重力收集技术的具体操作和管理规范。

非重力收集技术,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自然的重力流动方式来收集和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而非依赖于外部的动力或压力。在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简陋,这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该规范可能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污水收集设施的设计:如何科学规划污水收集点的位置,如何设计合理的污水收集管道,以及如何保证污水的顺畅流动。

2. 污水处理方式:可能涉及生物滤池、湿地处理等自然生态处理技术,以及简易的格栅、沉淀池等初级处理设施。

3. 运行与维护:规定了污水收集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如何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4. 环境保护:强调了污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如防止污染土壤和水源。

5. 安全与卫生:确保污水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环境卫生。

该标准的出台,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效果,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DB34 T 3911-2021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DB34/T 39112011

图1污水非重力收集系统示意图

4.2生活污水必要时经格栅井、化粪池后排至真空排水用户端,再经非重力收集管道、真空泵站,最 终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或排水处理设备。 4.3污水非重力收集系统适用于排水点较分散、管道需跨越障碍物、地势起伏不定、道路狭窄、施工 界面小、人文景观与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区等情况,建设时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一规划要求:当地发展规划: 环境要求:地形、地质、供电、供水情况:

一自身要求:污水收集规模、维护管理要求

5.1居民生活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应与当地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生活排水最大小时排 水流量应按生活给水最大小时流量的85%~95%确定。 5.2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应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资源充沛程度、用水习惯,在现有用水定额基 础上,结合镇(乡)村规划航道养护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0年第20号 部 长 李小鹏2012年12月20日).pdf,综合分析确定。当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时,可按表1确定。

表1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参考值

式中: Q——最高日生活污水量,m/d; 最高日生活污水定额,L/(人·d); 一用水人数,人。

6.1真空集水单元分为室外的真空排水用户端和室内的真空洁具两种形式。 6.2当室内排水采用重力流或压力流排出时,宜排至真空排水用户端见图2,真空器具排水直接接入 非重力收集系统。 6.3真空排水用户端宜设置于街道与建筑物间的公共区域。 6.4真空排水用户端的检修口的尺寸应便于后期的检修和清掏

DB34/T 39112011

空排水用户端平部面示

7.1.1收集管道应根据总体规划和建设情况统一布置,并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高时设计流量进行设 计。 7.1.2收集管道平面位置、高程应按照当地地形、地质、道路情况,结合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要求 等因素确定。

7.1.3收集管道宜沿道路敷设

收集管道高程设计除考虑地形坡度外,还应考虑与其他地下设施的关系,方便接户管的连接 管道的材质、埋深、基础,应根据排水水质、水温、冰冻情况、断面尺寸、管内外所受压力 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蚀性、施工条件及对养护工具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选择与设计。 为方便维护检修,应在收集管道上的下列位置设置检修阀

支管长度大于50m时,在支管接入干管处的支管上; 一直线管段长度大于400m处。 7.1.7检修阀宜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闸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阀体内壁应耐腐蚀、光滑、底部无槽,阀轴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 阀门在关闭状态下应保证收集管道的真空度,在开启状态应保证排水顺畅; 一检修阀的位置,应设有明显标记。 7.1.8 检测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耐腐蚀的材质,宜和非重力收集管道同材质; 管径不应小于dn50; 检测管间距不宜大于100m; 检测管设置位置不应影响交通,宜采取有效的防撞保护措施,

7.1.8检测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1.1非重力收集管道内部为气液两相流,管道气液比与非重力收集于管长度的关系应按表2

表2气液比与干管长度的关系

7.2.1.2可根据表3确定气液比

注1:气液比应根据沿干管长度服务人口的密度确定,上坡宣取上限,下坡宣取下线,中间值可用内插法求 注2:常用的调节系统气液比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控制真空界面阀开启的时间,二是改变真空界面阀的结构。

DB34/T 39112011

表4管径与最大设计流量的关系

7.2.3.1敷设方式

情况,见图3: 一当地形为上坡时,管道以向下不小于0.2%的坡度敷设; 当地形为水平或向下坡度小于0.2%时,管道以向下不小于0.2%的坡度敷设; 当地形为下坡且向下坡度不小于0.2%时,管道可随地形敷设。

连分段提升敷设中,管道敷设长度应符合表5和

图3不同地形下真空排水管道纵断面

表5向下倾斜管段最大长度与管径的关系

表6不同管径管道对应不同提升段的推荐提升高度及最小提升高度

7.2.3.1.3非重力收集管道变径时, 宜采用管顶平接或管中心平接。

.2.3.1.3非重力收集管道变径时,

7. 2. 3. 2 管路标识

埋地管道应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识,相邻标识距离不宜大于50m,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

7.2. 3. 3管道覆±

8.1.1泵站的地面建筑物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 3.1.2自然通风条件较好的地下式泵站或地上式泵站,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方式进行通风。自然通风条件差的地下式泵站,应设机械送排风综合系统。 8.1.3严寒或寒冷地区泵站室内温度应不低于5℃。但不能采用明火保温。 8.1.4泵站应设置正常工作照明、事故照明以及必要的安全照明装置。泵站的电气系统设计应符合GB 50265的规定 8.1.5泵站进水管处,宜设置超越管,用于事故排水,

8.2.1泵站宜布置于非重力收集系统中心或地势低的位置。当泵站设在地势较低处时,应注意防洪。 3.2.2泵站室外地坪标高应按城镇防洪标准确定,并符合规划部门要求;泵站室内地坪应比室外地坪 高0.2m~0.3m;易受洪水淹没地区的泵站,其入口处设计地面标高应比设计洪水位高0.5m以上; 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可在入口处设置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 8.2.3泵站与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生活饮用水源等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 应采取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8.2.4泵站与居住房屋和公共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规划、消防和环保部门的要求。 8.2.5泵站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水文地质条件有利的天然地基上。遇到不良地基时,应慎重研究确定 基础类型和地基处理措施。

DB34/T 39112011

8.2.6泵站选址地宜有较好的交通和水电条件。 8.2.7泵站选址应考虑后期扩建的可能性。 8.3泵站设计

8.2.6泵站选址地宜有较好的交通和水电条件 8.2.7泵站选址应考虑后期扩建的可能性。

a.a.cm...

式中: 真空泵的抽气速率,m/s; a.a 收集管道中的负压气液比: Quax 污水的最大设计流量,m/s; β 安全系数,β=1.1。

式中: 真空泵的抽气速率,m/s; 收集管道中的负压气液比; Qrax 污水的最大设计流量,m/s;

8.3.1.1.2 水温修正

水环式真空泵的实际抽气速率应考虑水温的影响,见公式(3)、公式(4)

3.3.1.2真空储液储能罐

8.3.1.2.1真空储液罐计算

8.3.1.2.1.1真空储液罐容积,分为工作容积和总容积。 8.3.1.2.1.2真空储液罐的工作容积,为罐体内排污泵启泵液位时的容积减去停泵液位时的容积。工 作容积按公式(5)计算:

式中: 真空储液罐的工作容积,m: 一真空储液罐的总容积,m。

8. 3. 1. 2. 2 真空储能罐计算

8.3.1.2.2.1真空储能罐的容积按公式(7)计算:

8.3.1.2.2.1真空储能罐的容积按公式(7)计算:

式中: V 真空储液储能罐的储能容积,m; aate 收集管道中的常压气液比; 污水的平均流量,m/s; Trt 真空维持时间,S; Par 标准大气压,kPa Pa 罐体内的最大绝对压力,即真空泵启泵时的压力,kPa; Pi 罐体内的最小绝对压力,即真空泵停泵时的压力,kPa; V 真空储液罐的总容积,m; V. 管网的总容积,㎡,可按照公式(8)计算:

式中: di 第i条管段的内径,m; 第i条管段的长度,m; 管段总数。

JC474-200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pdfVw ≥ 3V...

Vp ="i d? Li

8.3.1.2.2.2真空储能罐、真空储液罐可分设,但实际上常将真空储能罐容积纳入真空储液罐容积, 合并设计。当用式(7)计算求得真空储能罐容积很小甚至为负值时,说明真空储液罐容积已经足够, 无需另设真直空储能罐。

8.3.1.2.3校核

2014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DB34/T 39112011

式中: tp——真空泵的抽空时间,S,tp=60s~180s。 8.3.1.3每组真空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并应设置备用泵, 8.3.1.4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时,应采取补水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