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pdf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034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pdf简介: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pdf是一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并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工程技术规程。该规程的全称为《混凝土结构用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规程》,是关于碳纤维加固混凝土结构的专业指导文件。

该规程于2003年发布,主要是为了规范和指导碳纤维片材在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碳纤维片材的选择、施工方法、设计计算、质量控制等方面。碳纤维片材加固技术因其轻质、高强度、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结构修复、加固改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ECS146:2003详细规定了碳纤维片材的加固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标准,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它对于保证碳纤维加固工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是混凝土结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的重要参考标准。

《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pdf部分内容预览:

(b)U形箍加贴纵向压条

图4.4.3碳纤维片材的抗剪加固构造方式

4.4.4构件的受剪截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

CJ∕T 483-2015 埋地式垃圾收集装置4.4.4构件的受剪截面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

4.5.1柱的抗震加固应采用环向围束式粘贴碳纤维片材的方法。 注端箍筋加密区的总折算体积配箍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柱端箍筋加 密区体积配箍率的要求:

2nerWe ter (b+h)f er 0=psv+ (Scf +Wcr)bh T

4.5.2碳纤维片材在箍筋加密区宜连续布置。码

应搭接成环向围束。碳纤维片材条带的搭接长度不应 50mm,各条带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

5.1.1采用粘贴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应由熟悉

..1 工工艺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并应有加固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措 施。 5.1.2 施工必须按照下列工序进行: 施工准备: 2 混凝土表面处理; 3 配制并涂刷底胶; 配制修补胶并对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处进行填补和找平处理; 配制井涂刷结构胶粘剂 6 粘贴碳纤维片材; 表面防护。 5.1.3 施工宜在环境温度为5℃以上的条件下进行,并应符合配 套胶粘剂要求的施工使用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 低温固化型的配套胶粘剂或采取升温措施。 5.1.4方 施工时应考虑环境湿度对胶粘剂固化的不利影响。 5.1.5在进行混凝土表面处理和粘贴碳纤维片材前,应按加固设 计部位放线定位。 5.1.6 胶粘剂配制时,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配比称量并 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在搅拌用容器内及搅挫 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

置于容器中,用搅拌器搅拌至色泽均匀。在搅拌用容器内及搅拌 器上不得有油污和杂质。应根据现场实际环境温度确定胶粘剂的 每次拌和量,并按要求严格控制使用时间。

5.2.1应认真阅读设计施!

5.2.3应对所使用的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机具等做好施工

5.3.1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夹渣、蔬松、蜂窝、麻面、起砂、腐 蚀等混凝土缺陷,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修复平整。对较大的孔 洞、凹陷、露筋等部位,在清理干净后,应采用粘结能力强的修复材 料进行修补。

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应进行导角处 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曲率半径不应小于20mm。 5.3.4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5.4.1 应按胶粘剂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底胶。 5.4.2 应采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胶 表面指触干燥时,立即进人下一工序的施工。

表面指触干燥时,立即进人下一工序的施工。

表面指触干燥时,立即进人下一工序的施工。

5.5.1 应按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修补胶 5.5.2 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用修补胶填补平整,不应有棱

5.5.3转角处应采用修补胶修成光滑的圆弧,其曲率半径不应小

5.5.3转角处应采用修补胶修成光滑的圆弧,其曲率半径不应小

5.5.4宜在修补胶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

宜在修补胶表面指触干燥后,尽快进行下一工序的施

5.6.1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维布: 1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2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并均匀涂 抹于粘贴部位; 3将碳纤维布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采用专用的滚筒 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除气泡,使胶液充分浸透碳纤维布;滚压 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4多层粘贴时应重复上述步骤,并应在纤维表面的结构胶粘 剂指触干燥时立即进行下一层粘贴; 5应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勾涂抹结构胶粘剂。 5.6.2应按下列步骤和要求粘贴碳纤维板: 1应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板,并按生产厂家提供的 工艺条件配制结构胶粘剂: 2应将碳纤维板表面擦拭干净至无粉尘。当需粘贴两层时, 底层碳纤维板的两面均应擦拭干净; 3擦拭干净的碳纤维板应立即涂刷结构胶粘剂,胶层中央应 皇拱起状,平均厚度不应小于2mm; 4应将涂有胶液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需粘贴的位置。 用橡皮滚简顺纤维方向均匀平稳压实,使胶液从两边挤出,保证密 实无空洞。当平行粘贴多条碳纤维板时,两条板带之间的空隙不 应小于5mm; 5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当不能立即粘贴 时,再开始粘贴前应对底层碳纤维板重新进行清理。

5.7.1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处理,并保证 防护材料与碳纤维片材之间有可靠的粘贴。

5.7.1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5.8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5.8.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弯折

5.8.3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

5.8.4胶粘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

6.0.1碳纤维片材和配套胶粘剂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

6.0.3碳纤维片材的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少于设计面积,位置 不应大于10mm。

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 95%。当碳纤维布的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²时,可采用 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²时,宜将 部位的碳纤维片材切除,重新搭接并粘贴等量的碳纤维片材, 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0.5验收时,应按附录B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现场

附录A碳纤维片材配套胶粘剂与混凝土正

A.1.1本方法适用于与碳纤维片材配套的结构胶粘剂

1本方法适用于与碳纤维片材配套的结构胶粘剂单层或复 层与混凝土间的正拉粘结强度的测定。

A.2.1拉力试验机。

拉力试验机的量程选择应与试样的破坏荷载相适应。试验时 所用的夹具应能使试样对中、固定,试验机应能使拉力平稳地增 加

A.2.2 试验机具。

试验所用机具应采用钢材加工而成(图A.2.2)。

试验所用混凝土试块的尺寸为70mm×70mm×40mm。 逢深度取 2~3mm。宽度 1~2mm(图 A.2.3)。

试样为钢标准块与混凝土试块的组合件。在混凝土试块的中 块位置按照正常的施工工序粘贴尺寸为40mm×40mm的碳纤维 片材,然后将钢标准块与混凝土试块粘结(图A.2.4)。 胶粘剂的制备和固化,应按相应的胶粘剂产品技术条件或胶 粘剂施工工艺说明书中规定的条件进行。

每组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试样的组数,按记 确定。

每组试样数量不应少于5个。试样的组数,按试验设计

图A.2.2试验机具尺寸

A.4.1将制备好的试样置入拉力试验机的夹具并对中。

制备好的试样置人拉力试验机的夹具并对中。 11500~2000N/min的速度进行加载,直至破坏。记录 时的荷载值P,并观察破坏形式。

式样破坏时的荷载值P,并观察破坏形式。

正拉粘结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A.5.2试样破坏形式及其正常性判别:

坏。 注:1钢标准块与检验用高强、快固化胶粘剂(取样胶粘剂)之间的粘附破坏,属 检验技术问题,应重新粘贴;不参与破坏形式正常性评定。 2胶粘剂破坏形式的定义按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术语》GB/T 2943执行。

A. 5.3 试验结果表示

胶粘剂的品种、型号、批号和来源; 2 取样规则及数量; 3 制备试样的工艺条件; 4 试样的编号和数量;

5 试验时环境的温度、湿度; 拉力试验机的型号、量程及检定日期; 加荷方式及加荷速度 8 试样的破坏荷载、破坏形式及正拉粘结强度测定值; 试验中出现的偏差和异常现象: 10 试验日期、试验人员及审核人员,

附录B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

B.1.1本方法适用于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现

1本方法适用于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现 验及合格评定。

B.2.1粘结强度检测仪。 对粘结强度检测仪的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显式 强度检测仪》JG3056的规定。粘结强度检测仪应每年检定 若发现异常,应随时维修,并重新检定

现场检验应在已完成碳纤维片材粘贴并固化7d的结构表面 上进行。其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梁、柱类构件以同规格、同型号的构件为一检验批。每批 构件随机抽取的受检构件应按该批构件总数的10%确定,但不得 少于3根;以每根受检构件为一检验组;每组3个检验点。 2板、墙类构件应以同种类、同规格的构件为一检验批,每批 按实际粘贴的表面积(不论粘贴的层数)均匀划分为若于区,每区 100m²(不足100m²,按100m²计),且每一楼层不得少于1区;以每 区为一检验组,每组3个检验点。 3现场检验的布点应在胶粘剂固化已达到可以进入下一工 序之日进行。当因故需推迟布点日期时,不得超过3d。 4布点时,应由独立检验单位的技术人员在每一检验点处粘 贴钢标准块以构成检验用的试件。钢标准块的间距不应小于 500mm,且有一块应粘贴在加固构件的端部。

B.2.3现场试样制备

1表面处理:被测部位的加固表面应清除污渍并保持干燥。 2切割预切缝:从加固表面向混凝土基体内部切割预切缝 切人混凝土深度10~15mmLD∕T 76.4-2000 化工安装工程工艺管道制作、安装劳动定额,宽度约2mm。预切缝形状为直径 50mm的圆形或边长40mmX40mm的正方形。 3粘贴钢标准块:采用高强、快固化的胶粘剂(取样胶粘剂) 粘贴钢标准块(图B.2.3)。取样粘结剂的正拉粘结强度应大于粘 贴碳纤维片材的结构胶粘剂正拉粘结强度。钢标准块粘贴后应立 即固定。

B.2.3碳纤维片材粘结质量现场

B.3.1按照粘结强度检测仪生产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连接钢 标准块。 B.3. 2 以1500~2000N/min匀速加载,记录破坏时的荷载值,并 观察破坏形态。

正拉粘结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每组取3个被测试样,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正拉粘结强度 的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应包括破坏形式、3个试样的正拉粘结强度值和该 组正拉粘结强度的试验平均值《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215-2015》

B.4.4碳纤维片材粘贴施工质量的合格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