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简介:
"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根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标准制定的一份技术规范。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的功能要求、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它旨在指导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监控,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的重要参考文件。通过实施这份规范,可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准确监测,预防和快速响应电力系统故障,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
Q/GDW 10131-2017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同步相量 装置回王站所 相 为参考的同步相 参见附录C。装置所采用的相量测量算法应满足以下要求: a)同步相量的算法应采用傅立叶变换; b)基波功率宜采用修正后的相量计算
装置时间同步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a)对时误差不大于±1us; )当同步时间信号丢失或异常时,装置守时精度为60min以内,相角测量误差的改变量不大于1 (即,时间改变量不应大于56us)。
老邱别墅6.9.2实时通信性能
实时通信应满足如下要求 a 传输方式要求:装置应按时间顺序逐次、均匀、实时传送动态数据,传送的动态数据中应包含 整秒时刻的数据; b) 实时传送速率:装置动态数据的实时传送速率可以整定,至少具有25次/秒、50次/秒、100 次/秒的可选速率; c) 时延要求:装置实时传送的动态数据的输出时延,即实时传送的动态数据时标与数据输出时刻 之时间差。上传速率为25次/秒的PMU时延不应大于600ms;上传速率为50次/秒、100次 秒时,PMU的时延不应大于300mS: d 执行主站的召唤历史数据命令时,不影响实时顿传送速率。
6.9.3动态数据记录
动态数据儿轮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装置动态数据的最高记录速率不应低于100次/秒, 6)装置动态数据的保存时间不应少于14关
6.9.5零值死区设置要求
具备零值死区设置功能,当测量值在该死区范围内时为零;死区通过厂家自定义参数方式整定,不 使用中的配置。
9.6频率初值设置要习
6.9.7基波电压、电流相量测量准确度
基波电压、电流相量测量准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a)在额定频率时基波电压、电流相量幅值测量准确度极限应满足表12及表13的规定,幅值测 误差按式(1)计算。
式中: 幅值测量误差: 1d 幅值测量值; 幅值实际值:
Am"A, ×100% Ad
幅值实际值: 一幅值基准值。 注:相电压幅值的基准值为57.5V的1.2倍,电流幅值的基准值为1A或5A的1.2倍。 b)在额定频率时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应满足表14及表15 的规定:相角、频率和频率变化率的测量误差按式(2)计算
式中: Va——测量误差: Vm——测量量; V.—际值。
14 基波电压相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表15基波电流相量测量准确度要求
6.9.8频率偏移测量准确度
基波频率偏离额定值时,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应满足表16的 规定。
表16频率偏移测量准确度要求
6.9.9三相不平衡测量准确度
三相不平衡测量准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装置施加三相幅值不平衡的电压、电流等测量量,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 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17的规定: 装置施加三相相角不平衡的电压、电流等测量量,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 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18的规定
表17 三相幅值不平衡测量准确度要求
表18三相相角不平衡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0谐波影响测试
输入装置额定三相电压,信号基波频 50.5Hz内,在基波电压上登加总幅值不大十10% 的2次谐波至25次谐波。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 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19的规定
表19谐波影响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1有功、无功功率测量准确度
Q/GDW10131—2017 装置在功率因数、频率变化时,装置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0的规定。功率测量误 差按式(3)计算,其中功率的基准值为3倍的电压基准值乘以电流基准值
Q/GDW101312017
表20有功、无功功率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2带外频率测量准确度
装置输入不大于10%的带外信号,装置幅值、相角、频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1的判
当分别发生10%幅值阶跃和10°相角阶跃时, 阶跃响应从测量误差超过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时 开始,即:幅值误差大于0.2%,相角误差大于0.2°,频率误差大于0.025Hz,频率变化率误差大于0.1Hz 到误差再次进入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其响应时间见表22、表23
表22幅值阶跃响应时间要求
表23相角阶跃响应时间要求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4)所示:
式中: 场 相量幅值; 基波频率; SX 相量初相角; 幅值调制深度: f 调制频率: 调制部分初相角。 装置基波电压、 、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4。
Q/GDW 101312017
x(t)=/2(X+X,cos(2元f.t+.)cos(2元ft+
表24幅值调制测量准确度要求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5)所示:
式中: 相量幅值; 基波频率: 9o 相量初相角: Xa 幅值调制深度: Xk 相角调制深度; a 调制频率: Pa 一调制部分初相角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
式中: Xm一一相量幅值; 基波频率: o 相量初相角: X 幅值调制深度: X 相角调制深度; 一调制频率: Pa 一调制部分初相角。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5
表25相角调制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6幅值相角同时调制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6)所示: x(t)=/2(X.+X,cos(2元f.t+a)cos(2元f++Xcos(2元ft+Pa+元)+90) 式中: Xm一一相量幅值; 一一基波频率;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6)所示: x(t)=2(X.+X,cos(2元f.t+.)cos(2元ft+X,cos(2元f.t+。+元)+)
Q/GDW10131—2017 o一一相量初相角: Xa一一幅值调制深度; X 一相角调制深度; f一一调制频率; Da 一一调制部分初相角。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
P一一调制部分初相角,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6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
表26幅值相角同时调制测量准确度要求
测试波形计算方法如式(7)所示。
装置基波电压、电流相量相角、频率及频率变化率测量准确度见表27
表27频率斜坡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8双通道双频率
表28电压、电流等测量准确度要求
6.9.19连续录波
装置的连续录波功能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每分钟形成一个文件,文件格式应能兼容GB/T22386的要求: b)装置记录的采样率不应低于1000点/秒; c)保存时间不少于3天; d)连续录波文件召取协议应满足附录F的要求
Q/GDW 101312017
装置的低频振荡告警应满足以下要求: a)低频振荡频率监视范围:0.1Hz~2.5Hz: b)低频振荡判据:功率振荡峰峰值超过预设门槛Pas并持续X个周波:Pas与X数值可整定
6.9.21次/超同步振荡
装置的次/超同步振荡监测应满足以下要求: a)次/超同步振荡监测采用瞬时功率计算时,频率监视范围:10Hz~40Hz,采用电流计算时,频 率监视范围:10Hz~40Hz和60Hz~90Hz,频率分辨率要求不低于1Hz; b) 次/超同步振荡判据:瞬时功率次/超同步振荡分量超过预设门槛Psso并持续X秒;Psso与X数 值可数定
几余组网模式下,两台PDC记录的动态数据应一致
允余组网模式下,两台PDC记录的动态数据应一致
6.9.23.1广播报文
装置在线速50%的广播流量或组播流量下,各项应用功能正常,数据传输正确,性能不应下降 6.9.23.2异常采样值报文 装置在线速20%的异常采样值报文流量下,各项应用功能正常,数据传输正确,性能不应下降 6.9.23.3正常采样值报文 装置在线速10%的正常报文流量下,各项应用功能正常,数据传输正确,性能不应下降
6.10PMU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和湿度见表28,大气压力:70kPa~106kPa。
表29工作场所环境温度和湿度分级
6.10.2储存、运输极限环境温度
装置的储存、运输及安装的极限环境温度为一25℃
装置的使用地点应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及导电尘埃、无严重霉菌存在。有防御雨、雪、风、 沙、尘埃及防静电措施。场地应符合GB/T9361中B类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中4.4的要 求。
Q/GDW 101312017
6.10.8.3冲击电压
冲击电压以5kV试验电压,1.2/50us冲击波形, 按正负两个方向,施加间隔不小于5s:用三个正 脉冲和三个负脉冲,以下述方式施加于交流工频电量输入回路和装置的电源回路: a)接地端和所有连在一起的其他接线端子之间: b)依次对每个输入线路端子之间,其他端子接地: c)电源的输入和大地之间: d)冲击试验后,交流工频电量测量的基本误差应满足其等级指数要求。
6. 10. 8. 4 耐湿热性能
湿热条件:温度(40土2)℃,相对湿度90%~95%,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下绝缘电阻的 求见表32。
表32湿热条件绝缘电阻
6.10.9电磁兼容性要求
抗扰度能力要求满足GB/T17626标准《即时通讯记录检验技术方法 GA/T 1173-2014》,具体性能试验和要求见表33
33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Q/GDW101312017
6.10.10机械振动特性及防护性能要求
DB61/T 489-2010标准下载机械振动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a)正弦稳态振动、冲击、自由跌落的参数等级见GB/T2423.10中规定; b)装置防护性能:符合GB/T4208规定的IP20级要求; c)箱体抗盐蚀能力:满足GB/T10125标准的中性盐雾试验96h试验周期无锈蚀。
6.10.11连续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