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

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782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简介:

《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该标准主要针对民用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技术指导。它涵盖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包括太阳能热水器的选型、安装、管道布置、系统控制、能效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该标准旨在促进和规范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能效,降低能耗,促进节能减排,同时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建筑行业提供科学、合理、实用的设计和施工指南。通过遵循该标准,可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民用建筑中的有效利用,提升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GB50364-2018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5.4.24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的刚度、强度、防腐蚀

全要求,并应与建筑牢固连接

全要求GB∕T 40122-2021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并应与建筑牢固连接。 5.4.25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泵、阀的安装均应采取减振和隔声 措施。

5.4.26在太阳能集热器阵列附近宜设置用于清洁集热器的给 水点。

5.4.26在太阳能集热器阵列附近宜设置用于清洁集热器的给

.太阳能生的然能且作为顶然热然间按使用,与拥助然 原宜串联使用;生活热水宜作为被加热水直接供应到用户末端, 主活热水应与生活冷水用一个压力源,给水总流量可按设计秒流 量计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5.5.2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进行水 质软化处理。当冷水水质总硬度超过75mg/L时,活热水不应 直接采用过流式流经真空管及U型管等集热元器件;当冷水水 总硬度超过12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 规定。 5.5.3直接供热水系统应设置恒温混水阀;间接供热水系统宜 设置温度控制装置一两种系统均应保证用户末端出水温底低

源宜串联使用;生活热水宜作为被加热水直接供应到用户末端 主活热水应与生活冷水用一个压力源,给水总流量可按设计秒 量计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 50015的规定

质软化处理。当冷水水质总硬度超过75mg/L时,生活热水不应 直接采用过流式流经真空管及U型管等集热元器件;当冷水水 质总硬度超过12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 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 规定。

5.5.3直接供热水系统应设置恒温混水阀;间接供热水系统宜

5.5.4直接供应生活热水的管路

呆证水质的金属管材;其他过水设备材质,应与建年 质相容。

5.5.5供热水系统的管路应做保温,保温设计应

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和《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执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外理地管路保温宜采用直理双层保温构造,内层应采 用岩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外层可采用HDPE保护管壳,并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

81的规定; 2室外露明管路保温宜采用双层保温构造,内层应采用岩 棉、玻璃棉等无机材料,外层可采用镀锌板、铝板保护壳; 3室内管路保温宜采用40mm~50mm厚橡塑或岩棉保温: 外缠防护布,橡塑保温适用温度范围为一40℃~120℃,橡塑保 温材料耐火等级为B1级

5.6. 4辅助能源的控制应在

5.7 电气与控制系统

5.7.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用电 可靠性和运行安全要求。

5.7.2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装设短路保护和

差别的原则,根据不问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特点确定相应的切能 买现在最小的常规能源消耗条件下获得最天限度太阳能的总 且标。

能集热系统、辅助能源系统以及供热水系统等的Ⅱ 英。控制系统功能应包含运行控制功能与安全保护工 功能应包含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功能

,1采用温差循环运行控制设计的集热系统,温差循环的后 动值与停正值应可调: 2在开式集热系统及开式贮热水箱的非满水位运行控制设 计中,宜在温差循环使得水箱水温高于设定温度后,采用定温出 水,然后自动补水,在水箱水满后再转换为温差循环; 3温差循环控制的水箱测温点应在水箱的下部: 4当集热系统循环为变流量运行时,应根据集热器温差改 变流量,实现稳定运行; 5在较天面积集热系统的情况下,代表集热器温度的高温 点或低温点宜设置一个以上温度传感器; 6在升式烂热水箱和开式供热水箱的系统中,供热水箱的 水源宜贮热水箱供应

1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循环控制应采取防过热措施。 2当贮热水箱高于设定温度时,应停止继续从集热系统与

铺助能源系统获得能量。 3当在冬季有冻结可能地区运行的以水为工质的集热循环 系统,不宣采用排空方法防冻运行时,采用定温防冻循环优先 于电辅助防冻措施:在电辅助防冻措施中,宜采用管路或水箱内 设置电加热器且循环水泵防冻的措施优先于管路电伴热辅助防冻 谱施;当防冻运行时,管路温度宜控制在5℃~10℃之间。 4采用主动排空防冻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中,排空的持续时 间应可调。 5在太阳能集热系统和供热水系统中,水泵的运行控制应 设置缺液保护,

5.7.16控制系统设计应考虑使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等要求

设计文件齐备,且已审查通过; 2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已经批准; 3 施工场地符合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4 现场水、电、场地、道路等施工准备条件能满足正常施 工需要; 5预留基座、孔洞、预埋件和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并已验 收合格; 6既有建筑改造项目中应有经结构复核或法定检测机构后 意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鉴定文件。 6.1.4进场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产品、配件、材料及性能 色彩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产品合格证。 6.1.5当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时,应对已完成工程的部位采取 保护措施。 6.1.6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安装过程中,产品和物件的存放、搬 运、吊装不应碰撞和损坏;半成品应妥善保护。

6. 1. 7 分散供热水系统的安装不得影响其他住户的使用功 要求。

6.2.1 太阳能热水系统基座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牢固。 6.2.2 预理件与基座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捣密实 6.2.3 在屋面结构层上现场施工的基座完成后,应做防水处理

.2.2预理埋件与基座之间的空隙,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填揭密实。 5.2.3在屋面结构层上现场施工的基座完成后,应做防水处理, 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 规定

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日 规定。

建筑连接牢固,且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

安装前应涂防腐涂料,安装中应及时涂刷并妥善保护。防腐施工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利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的规定

6.3.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及其材料应符合设

构支架的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夫 范》GB 50205 的规定

6.3.3支架应根据现场条件采取抗风措施。其抗风能力应达到 设计要求。

4支承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钢结构支架应与建筑物 靠连接。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GB50212和《建筑 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24的规定。

热器阵列安装的方位角、倾角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

安装倾角误差为土3°。集热器应与建筑主体结构或集热器支架么 靠固定,防止滑脱

6.4.5集热器之间连接管的

温材料及其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的规定,

6.5.1贮热水箱应与底座固定牢宰靠,底座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

5.5.1贮热水箱应与底座固定牢靠,底座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沉降与局部变形。

6.5.2用于制作贮热水箱的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理。内壁防腐材料应卫生、无毒,并应能承受所贝 高温度。

6.5.4贮热水箱的内箱应做接地处理,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的规定

6.5.6现场制作的贮热水箱,保温应在检漏试验

水箱保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 50185的规定。

6.5.7室内贮热水箱四周应留有管路与设备安装 必要空间

6.6.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路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规定。僧 路及配件的材料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并与传热工质相容YD/T 3248.3-2017标准下载,首线 过长的管路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补偿器

6.6.2水泵安装应符合制造商要求,并应符合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 规定。水泵周围应留有检修空间,前后应设置截正伐,并应做好 接地防护。功率较大的泵进出口宜设置减振喉候,水泵与基础之间 按设计要求设置减振垫等隔振措施。 6.6.3安装在室外的水泵,应采取妥当的防雨保护措施。严寒 地区和寒冷地区应采取防冻措施。 6.6.4电磁阀、电动应水平安装,伐前应加装细网过滤器, 电磁阀与电动阀前后及劳通管应设置截止。 6.6.5水泵、电磁阀、电动阀及其他阀门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并应便于更换。过压及过热保护的门泄压口安装方向应正确 呆证安全并设置符合设计要求的硬管弓流,工质为防冻液的系统 应设置防冻液收集措施。 6.6.6承压管路与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路和设备应做 灌水试验。试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标准第6.9节的规定。 6.6.7管路保温应在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保温应符合现行国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的有关 规定。水泵周围应留有检修空间,前后应设置截止阀,并应做女 接地防护。功率较大的泵进出口宣设置减振喉,水泵与基础之 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减振垫等隔振措施

6.7.1直接加热的电加热管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的规定。

6.7.1直接加热的电加热管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

6.7.2供热锅炉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 规定。

6.7.2供热锅炉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JGJ∕T 357-201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技术规程6. 8 电气与控制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