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1T 840-20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 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

DB31T 840-20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 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1T 840-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57054
免费资源

DB31T 840-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1T 840-20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 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简介:

《DB31T 840-20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是一份针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标准。它详细规定了DSA设备在设计、生产、安装、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遵循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检测方法,旨在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成像质量达标,操作安全,以满足临床医疗的需求。

这份规范可能包括的内容有:设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如图像分辨率、对比度、辐射剂量控制等;设备的稳定性测试;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规程;故障检测和处理方法;以及定期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等。它为DSA设备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DB31T 840-202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 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伪影artifact 减影图像上不应出现的明显可见的干扰图影,它既不是体现物体的内部结构,也不能用噪声或系统 调制传递函数来解释。 [来源:GB/T19042.3—2005,3.3.1]

伪影artifact 减影图像上不应出现的明显可见的干扰图影,它既不是体现物体的内部结构,也不能用噪声或系统 调制传递函数来解释。 [来源:GB/T19042.3—2005,3.3.1]

4.1.1质量控制检测分为验收检测、状态检测及稳定性检测。质量控制检测条件的设置不应超过X射 线管组件最大功率额定值。 4.1.2DSA机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对功能不具备或不能满足检测条件的被 检指标应在检测报告中加以说明。 4.1.3检测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委托单位基本信息、设备信息、检测项目、检测条件、检测结果 及标准要求。 4.1.4检测用计量仪器的量值应溯源至国家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4.1.5检测模体由衰减层和结构元件组成,模体可以独立或组合方式使用。衰减模体应保证在所适用 检测条件下使全部有用线束得到衰减。检测模体的技术性能应符合附录B,模体结构示意见附录C。 4.1.6验收检测和状态检测应委托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稳定性检测应由医疗机构自身实施或 委托有能力的技术机构实施。

4.2.1新安装或重大维修后的DSA机应进行验收检测。设备状态检测中发现某项指标不符合要求, 且无法判断原因时,应采取进一步的验收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4.2.2DSA机验收检测前,应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包括订货合同或双方协议、供货方提供的设备手册或 组成清单、设备性能指标、使用说明书或操作维修规范。 4.2.3验收检测应按本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测,验收检测结果应符合随机文件中所列产 品性能指标、双方合同或协议中技术条款,但不得低于附录A的要求。供货双方未规定的项目应符合 本标准的要求。

4.3.1使用中的DSA机应每年实施状态检测。 4.3.2稳定性检测结果的偏差大于表A.1的要求DB33∕T 1201-2020 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应用技术规程,且无法判断原因时应实施状态检测

4.3.1使用中的DSA机应每年实施状态检测。

4.4.1使用中的DSA机应按表A.1要求的时间周期实施稳定性检测。 4.4.2每次稳定性检测宜使用相同的设备并做记录;各次稳定性检测中,所选择的曦光参数及检测的 几何位置应保持一致。

使用中的DSA机应接表A.1要求的时间周期实施稳定性检测。 2每次稳定性检测宜使用相同的设备并做记录;各次稳定性检测中,所选择的曦光参数及检测 可位置应保持一致。

5.1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

调整焦点一影像接收器距离(SID)为系统充许的最小值,将不带附加屏蔽材料的剂量仪放置在 X射线束的中心、影像接收器前30cm处,在剂量仪和影像接收器之间放置衰减层(水模),照射野调节 至略小于衰减层尺寸。在自动照射量率控制(AERC)方式下,选用最大顿数脉冲透视或连续透视的条 件下实施检测

5.2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

决不小于2mm厚的铅板遮蔽影像接收器(或关闭影像接收器),照射野调节至略小于铅板尺寸, 照射量率控制(AERC)方式下,选用最大顿数脉冲透视或连续透视的条件下实施检测

5.3入射屏前空气比整动能率

在X射线管组件出束口放置一块1.5mm厚的铜板,调整SID为系统充许的最小值,照射野设置为 最大。将不带附加屏蔽材料的剂量仪紧贴在影像接收器人射面,在自动照射量率控制(AERC)方式下, 选用最大顿数脉冲透视或连续透视的条件,测量空气比释动能率。应在影像接收器前无滤线栅的条件 下进行测量,如有滤线栅,应对测量结果除以2进行校正。

5.4透视系统的低对比分辨力

5.4.1可使用中间有两排直径为1.5mm、3mm、5mm、7mm圆孔(18cm×18cm×0.8mm铝板)的 低对比度分辨力测试板、两块18cm×18cm×2cm的铝板进行检测。 5.4.2将SID调至最小,低对比度分辨力测试板和两块2cm厚铝板水平置于诊视床上,诊视床表面与 影像接收器输人面垂直距离为30cm,进行自动透视曝光,调整窗宽和窗位使影像显示最佳,读出测试 板可见最小孔的直径。检测时应设置照射野与低对比度分辨力测试板大小一致。 5.4.3状态检测时,当不能分辨直径为5mm的孔径时,可使用一块2cm厚铝板和低对比度分辨力测 比度由2%变为4%

5.5.1将一块2cm厚的铝板放在诊视床上,照射野调节至略小于铝板尺寸。在自动亮度控制条件下 透视,用亮度计测量监视器屏中心点的亮度。 5.5.2在铝板上增加一块1.5mm厚的铜板,在不改变照射野尺寸、监视器亮度及对比度等条件下,透 视后再测量监视器屏中心点的亮度。 5.5.3将2cm厚铝板透视时测得的荧屏亮度与2cm厚铝板加1.5mm厚铜板透视时测得的荧屏亮度 相比较,二者的差值与平均值比值应符合表A.1的要求。 5.5.4改变照射野尺寸至原尺寸的一半,重复5.5.1和5.5.2,测量监视器屏中心点的亮度,按照5.5.3 进行计算评价

5.6有用线束半值层(HVL)

藏面与射线束轴垂直,调节照射野覆盖探测器但小于标准铝吸收片。在标准滤过条件下,X射线管电压 调至70kV,选一常用mAs,分别将不同厚度(0mm,1mm~5mm)的铝吸收片放置在距X射线管焦 点1/2SID处,用同样条件进行照射,依次测量并记录空气比释动能,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空气比释 动能降到初始值(无吸收片)一半时的铝吸收片厚度为有用线束半值层(HVL)。 5.6.3有用线束半值层的测量也可采用半值层测量仪器直接读数。当对结果有异议时应采用5.6.2方 法实施测量。

5.7.1将SID调至最小,测量模体水平置于诊视床上,诊视床表面与影像接收器输入面垂直距离为 30cm,先在透视状态下进行定位观察,使测量模体在视野的中心,照射野调节至略小于模体。 5.7.2用模拟人体动脉血管模块在自动控制减影曝光条件下先对空白模块进行曝光作蒙片,在蒙片和 减影采集之间选择3s~5s的延迟,在此状态下对含有造影剂浓度为150mg/mL和不同畸变尺寸 (1/4、1/2、3/4)的模拟人体动脉血管模块进行减影;减影后调窗宽和窗位使减影后影像显示最佳,应符 合表A.1的技术要求。

5.8DSA可视空间分辨力

按5.7.1条件,采用分辨力测试卡在自动控制减影条件下进行影像采集。对于影像增强器,使分辨 力测试卡栅条与扫描线夹角成45°;对于平板探测器,使分辨力测试卡栅条与扫描线水平或垂直,调整 窗宽和窗位使减影后影像显示最佳,盲接读出可分辨的最大线对数,应符合表A.1的技术要求。

5.9DSA 对比灵敏度

按5.7.1条件,在自动控制减影状态下,用DSA对比灵敏度模块采集影像。该模块含有长度为 150mm的三组不同造影剂浓度(2.5mg/mL、5.0mg/mL、10.0mg/mL),每组有四种不同直径 (0.5mm、1.0mm、2.0mm、4.0mm)的模拟人体血管,记录减影后能均匀分辨浓度为5.0mg/mL的模 拟人体血管直径,应符合表A.1的技术要求,

按5.7.1条件,在模体上放置厚度为0.5cm、1.0cm、1.5cm的骨骼模块,以3顿/s的采集速 mm/s~50mm/s的模块前进速率,在自动控制减影状态下,用模拟人体动脉血管模块(造影剂浓 50mg/mL)采集影像,记录减影后仍能清晰分辨的模拟人体动脉血管直径,应符合表A.1的技

度模块相互垂直方向移动,在自动控制减影状态下 采集影像。调窗宽和窗位使减影后影像显示最佳,记录可见浓度为10mg/mL、直径为4.0mm的模拟 人体血管动态阶梯的序号范围,应符合表A.1的技术要求。

用模拟人体动脉血管模块在自动控制减影状态下,以3顿/s的采集速率、10mm/s~50mm/s 前进速率进行影像采集,影像上不应有明显的伪影(包括图像拖尾)

6.1质量控制检测结果符合本标准中附录A的技术要求为合格。适用时验收检测还应符合合同约定

安求时如下性厅理 任一检测结果不符合本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时,应重复该项检测; b) 重复检测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时,应核查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的可 靠性; c) 如有必要,应来用进一步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d 如验证,确实不符合本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可校正的设备参数应及时进行校正,校正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重薪新投入使用; 对无法校正或校正后检测仍不合格的设备,应做出更换DSA机部件、限制使用范围或更 换DSA机处理。

7.1DSA机的各类检测结果、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的记录,应在设备使用期间长期保存 设备转让时,记录应随同设备一起转移。设备淘汰时,应根据记录的利用价值决定处理措施。 7.2DSA机使用部门应保存设备资料。当设备的整套资料存放在负责设备管理或维修部门时,使用 部门应有设备使用说明书。

7.3DSA机操作人员应能及时了解设备质量控制最新检测结果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效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的检测项目与技术要求应符合表A.1和表A.2的要求。

GB∕T 50291-2015 房地产估价规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的检测项目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DSA性能模体技术要求

衰减层模块应满足下列要求: a)水模:水模尺寸不小于300mm×300mm,厚度为200mm,箱壁由有机玻璃制成; b)铜板:铜板尺寸不小于180mm×180mm,厚度为1.5mm,纯度不小于99.5%; c)铝板.铝板尺寸不小于180mm×180mm,厚度为20mm,纯度不小于99.5%

B.2用于测试动态范围的楔形阶梯

弟应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等厚材料构成的六级阶梯

B.3模拟人体动脉血管模块

B.3.1模块应包含直径为1mm、2mm和4mm的模拟血管,碘浓度范围包含150mg/mL~300mg/mL。 该模拟血管尺寸应使它的可探测能力不受空间分辨力的影响。通常情况是模拟血管较小尺寸方向上应 覆盖影像的5个及以上像素。 B.3.2应提供模拟人体血管模块在X射线束内部和外部两种状态切换的方法,

DB52∕T 477-2012 轻质建筑碎料小型空心砌块B.4DSA对比灵敏度模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