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pdf

GBT 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672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pdf简介:

"GBT 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是中国国家标准的一项详细规定,它主要针对建筑领域的金属板围护系统进行检测、鉴定和加固技术的操作和执行。这个标准可能涵盖了金属板围护系统的材料选择、安装质量、耐久性、安全性评估、检测方法、故障诊断、加固技术和修复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GB"代表"国家标准","T"表示推荐性标准,"51422-2021"是标准的编号,其中2021年是最后一次修订的年份。通过对该标准的执行,可以确保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持久,从而保障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的来说,这个标准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指南,以确保金属板围护系统的工程质量,防止因老化、损坏等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

GBT 51422-2021 建筑金属板围护系统检测鉴定及加固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 同种类型系统应至少进行一组实验室传热系数检测。 5.8.3 热工缺陷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工缺陷检测宜采用红外热像仪进行; 2检测应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室外风力不应大于5级 严寒和寒冷地区检测宜在采暖期进行,其他地区宜在夏季夜间 进行; 3受检表面不应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内表面宜避免灯光直 接照射; 4红外热像仪温度测量范围应符合现场检测要求;红外热 像仪温度分辨率不应大于0.08℃,温差检测的不确定度不应大 于0.5℃,分辨率不宜低于76800个有效像素

5.9.1 对隔声性能有要求的金属板围护系统应进行隔声性能 检测。

位侧。 5.9.2隔声性能检测可分为实验室检测及现场检测,新建工程 检测可进行实验室检测。隔声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围护系统或出现 隔声质量问题的既有围护系统宜进行现场检测。 5.9.3 隔声性能实验室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件制作和安装应与实际工程一致,不得采用特殊处理; 2 同类型系统应至少测定一个试件; 3 试件应包含典型接缝。 5.9.4实验室隔声性能检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声学建筑和 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 量》GB/T19889.3执行。 5.9.5现场隔声性能宜在建筑室内装修完成后采用扬声器噪声 测量法,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GB/T 19889.5执行。

5.9.2隔声性能检测可分为实验室检测及现场检测JT∕T 1063-2016 桥梁用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拉索,新建工程

5.9.2隔声性能检测可分为实验室检测及现场检测,新建工程 检测可进行实验室检测。隔声质量有较高要求的围护系统或出现 隔声质量问题的既有围护系统宜进行现场检测

5.9.5现场隔声性能宜在建筑室内装修完成后采用扬声

测量法,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 第5部分:外墙构件和外墙空气声隔声的现场测量》 19889.5执行。

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的规定确定隔声性能等级。5.10抗踩踏性能检测5.10.1试件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试件制作和安装应与实际工程一致。试验应采用尺寸为75mm×75mm、边缘圆滑过渡的钢制压板,应对试件施加100kg荷载(图5.10.1)进行检测。34J图5.10.1抗踩踏试验示意1一伸缩探头;2一高度调节螺栓;3一压板;4一检测试件;L一跨距5.10.2对同一检测部位不应少于5次踩踏,应对试件最不利的部位施加荷载。5.10.3试验中应观察记录板缝及锁边连接情况,试件在抗踩踏试验时,板接缝不应产生松动或滑脱5.11检测作业安全5.11.1检测前应根据检测工作需要,结合围护结构的特点、环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安全专项方案5.11.2检测现场应配备安全员,安全员必须持证上岗。5.11.3围护系统检测前,应对其现状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逐项检查,经确认符合作业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5.11.4检测期间应设立施工危险警戒区,施工危险警戒区应设立明显标志并设专人监护。22

5.11.5检测工作不宜在夜间进行;当确需在夜间进行检测时, 应采取照明措施。在5级及以上的大风、暴雨、雷电、大雾等恶 劣天气情况下,应停止高空检测作业。

6.1.5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

6.1.7既有结构或构件的几何参数应采用实测值

6.2.1金属板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型金属板工程应

6.2.1金属板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型金属板工程应 用技术规范》GB50896的有关规定 6.2.2用于金属板之间或金属围护板与支承构件之间紧密连接

的铆钉、自攻螺钉或射钉连接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型金 属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896的有关规定, 6.2.3扣合型及咬合型金属板与固定支架的受拉连接强度应根

铆钉、自攻螺钉或射钉连接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压型 揭板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50896的有关规定

6.2.3扣合型及咬合型金属板与固定支架的受拉连接强

居抗风性能试验和现场拉拔试验综合确定,现场拉拔试验方注 安本标准附录E执行。

6.2.4用于固定金属板的支承构件的设计计算应符合

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 规范》GB50018的有关规定

6.3.1当采用减小板跨加固既有金属板时,金属板的挠度和内 力可按加固前和加固后两阶段分别计算确定。每阶段计算应分别 采用对应的板跨、支承条件和荷载,根据计算的内力可按本标准 第6.2节的规定计算构件和连接强度。 6.3.2当初始应力比不大于0.5时,压型金属板加固后也可按 下列规定计算: ±进弘然

6.3.1当采用减小板跨加固既有金属板时,金属板的挠度和内

M/M. ≤1. C Mu = nWf

式中:M 截面所承受的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Mu 截面的弯曲承载力设计值(N·mm)。 加固强度修正系数,根据初始应力比确定。当初始 应力比不大于0.2时,取n=0.9;初始应力比大于 0.2且不大于0.35时,取㎡=0.8;当初始应力比 大于0.35且不大于0.5时,取n=0.7。 W一一有效截面模量(mm3)。 f一一材料的强度设计值(N/mm²)。 2既有压型钢板腹板的剪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当h/t<100时:

=n(h/t) 8550

3既有压型铝合金板腹板的剪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当 h/t< 875/ V/ fo.2 时 :

当h/t≥875/fo.2时

合金板腹板的剪应力可按下列 f., 时:

≤ter =Ⅱ(h/t) 320 fo.2 T

≤ ter = n(h/) 280000

Rw= nαt²fE(0.5+/0.021./t)[2. 4+(0/90)²]

L 支座处的支承长度(mm),10mm

M/M.≤ 1. 0 R/Rw≤1. 0 M/M. +R/R<1. 25

既有压型铝合金板同时承受弯矩M和支座反力R的截 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M/M. < 1. d R/Rw<1. 0

M/M.≤1. 0 R/Rw≤1.0 0.94(M/M.)2+(R/R)2≤<1

式中:Mu 截面的弯曲承载力设计值(N·mm)。 7既有压型金属板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V的板件截面,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V. 腹板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N),压型钢板:V.= (htsinの)ter,tcr按本条第2款的规定计算;压型铝 合金板:取(htsinの)tcr和(htsin)f中较小值,tc 按本条第3款的规定计算。 6.3.3当在既有金属板的支承构件之间新增支承构件加固原支 承构件时,既有支承构件的挠度和内力可按加固前和加固后两阶 段分别计算确定,每阶段计算分别采用对应的支承条件、荷载和 有效截面,根据计算的内力按本标准第6.2节的规定计算支承构 牛和连接强度。 6.3.4当冷弯薄壁条或者墙梁通过设置双进行加固时(图

增设擦条或墙梁原標条或墙梁图6.3.4设置双加固已有標条式中:Mx,M,分别为绕加固后截面形心轴和轴的加固前弯矩设计值与加固后增加的弯矩设计值之和(N·mm)。Wenx, Weny当支承结构不会发生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分别为对加固后截面轴和轴的有效净截面模量;当支承结构可能发生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分别为对加固后截面轴和轴的有效截面模量(mm²)。梁的整体稳定系数。当支承结构不会发生侧向位移和扭转时,取为1.0;当支承结构可能发生侧向位移和扭转时,根据不同情况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计算。受弯构件加固强度修正系数,根据初始应力比确定。当初始应力比不大于0.2时,取n=0.9;当初始应力比大于0.2且不大于0.35时,取n=0.8;当初始应力比大于0.35且不大于0.5时,取㎡=0.7。f截面中最低强度级别钢材的受弯强度设计值(N/mm²)。28

7.1.1部件的鉴定评级应对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

7.1.1部件的金定评级应对其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进行评 定,需要评定其可靠性等级时,应根据安全性等级和使用性等级 评定结果按下列原则确定: 1当部件的使用性等级为c.级、安全性等级不低于bu级 时GB/T 5169.35-2015标准下载,宜定为c级: 2其他情况,应按安全性等级确定。 7.1.2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部件的安全性等级可根据实际 情况评定为au级或bu级: 1经详细检查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形、缺陷、腐蚀或其他损 伤问题; 2部件受力明确、构造合理,在传力方面不存在影响其承 载性能的缺陷; 3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部件对曾出现的最不利作用和环境 影响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4在目标使用年限内,部件上的作用和环境条件不发生 变化。 7.1.3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部件的使用性等级可根据实际 使用状况评定为a.级或b.级: 1经详细检查未发现部件有明显的变形、缺陷、腐蚀或其 他损伤问题; 2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部件状态仍然良好或基本良好,能 够满足目标使用年限内的正常使用要求; 3·在目标使用年限内,部件上的作用和环境条件不发生 变化:

7.2部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载能力、不适于承载的位移(或变形)、不适于承载的腐蚀等项 目分别评定,并取其中的较低等级作为其安全性等级。

2.3各类部件的承载能力项目,应按表7.2.3的规定评 级。

3承载能力评定等级「R/(oS)

:1 表中R和S分别为结构部件的抗力和作用效应; 2压型金属板、標条及连接等部件有裂纹、断裂时,应评为cu级或d.级; 3连接类部件有松动时,应评为c级或d.级

7.2.4当压型金属板、標条等构件类部件的安全性按不

载的位移或变形评定时,压型金属板、標条等构件类部件的挠度 大于lo/100时,可直接评定为cu级或d.级。 7.2.5当压型金属板、標条等构件类部件的安全性按不适于承 载的腐蚀评定时,除应按剩余的完好截面验算其承载能力外JC∕T 2014-2010 硅钼棒,尚 应按表7. 2. 5的规定评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