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821-202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设计标准.pdf

DB23/T 2821-202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设计标准.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534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23/T 2821-202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设计标准.pdf简介:

,我不能直接访问或提供PDF文件的简介,但我可以为你概括该标准的基本内容。DB23/T 2821-2021《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设计标准》是一部针对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设计的行业标准。它旨在指导城市在规划和建设地下空间(如地铁站、地下商场、停车场等)时,充分考虑人民防空的需求,以确保在战时能够提供安全的避难所。该标准可能包括地下空间的结构设计、通风、防爆、防辐射、应急设施设置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战时效能。具体的细节会根据标准内容详细规定。如果你需要了解更多信息,建议你查阅该标准的全文。

DB23/T 2821-2021 城市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设计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式中: M一门洞边单位长度悬臂根部的弯矩: V一门洞边单位长度悬臂根部的剪力; 1.、L一见图 6.

7.6.1兼顾人防工程现浇混凝主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7.6.1兼顾人防工程现浇混凝主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7.6.2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6的规定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 97-2011》表36结构构件最小厚度

7.6.3兼顾人防工程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在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b 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 7.6.4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37的规定。

表37混凝士保护层厚度

DB23/T2821—20214030注1: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板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当基础板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注2:当顶板、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反梁中,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设置防裂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7. 6. 5兼顾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r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ar = 1.05l..(16)式中:l。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b)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I应按下列公式计算:Ir =Slar(17)式中:5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可按表38采用;c)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可分为两类: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宜按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连接方式;d)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表38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钢筋搭接面积百分率%≤25501001. 21. 41. 67.6.6承受动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39规定的数值。表3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类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5C40~C55C60~C80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0.60 (0.40)0.60 (0.40)0. 70 (0.40)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压钢筋0. 200. 200. 20受弯构件、偏心受压及偏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0. 250. 300. 35注1: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不含括号内数值),当采用强度等级400Mpa的钢筋时,应按上表规定减小0.05:当采用强度等级500Mpa的钢筋时,应按上表规定减小0.1。注2:当为墙体时,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采用括号内数值。30

DB23/T2821—2021注3: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的纵向钢筋考虑。注4:受压构件的受压钢筋以及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按全截面面积扣除位于受压边或受拉较小边翼缘面积后的截面面积计算。注5: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7.6.7在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主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宜符合表40的规定。表40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混凝土强度等级≥C30HRB335、HRBF335级钢筋2. 5 HRB400、HRBF400、RRB400级钢筋2. 4 HRB500、HRBF500级钢筋2. 1 7.6.8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宜在受压区配置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面积不宜小于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在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处,且不宜小于受拉主筋面积的1/3。7.6.9连续梁及框架梁在距支座边缘1.5倍梁的截面高度范围内,箍筋配筋百分率应不低于0.15%,箍筋间距不宜大于h/4(h.为梁截面有效高度),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在受拉钢筋搭接处,宜采用封闭箍筋,箍筋间距不应大于主筋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7.6.10双面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板、墙体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拉结钢筋的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两端弯钩角度不应小于135°,弯钩的直线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6倍,且不应小于50mm,间距不应大于500mm。当拉结钢筋兼作受力箍筋时,其直径及间距应符合箍筋的计算和构造要求(见图8)。对卧置于地基上的人防工程底板,当其内力由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可不设置拉结筋。拉结脑≤500图8拉结筋配置形式7.6.11钢筋混凝土平板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a)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见图9);31

8.2.4兼顾人防工程清洁新风量应符合表41的规定

8.2.4兼顾人防工程清洁新风量应符合表41的规定

DB23/T2821202

表41战时清洁新风量

3.2.5兼顾人防工程战时隔绝防护时间,以及隔绝防护时间内室内C02容许体积浓度、0 符合表42的规定。

战时隔绝防护时间及CO.容许体积浓度、0.体利

式中: T一隔绝防护时间(h); V。一兼顾人防工程清洁区的容积(m); C一工程内CO2容许体积浓度(%),应按表42确定; C一隔绝防护前工程内C02初始浓度(%),宜按表43确定; C一清洁区内每人每小时呼出的CO2量(L/(p·h)),掩蔽人员宜取20;

DB23/T2821202

DB23/T2821202

8.2.7隔绝防护前实测CO2初始浓度值应不大于表42中容许体积浓度。大于C02容许体积浓度时应在 隔绝防护前采取通风措施。 8.2.8兼顾人防工程每个口部的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应设置DN50(热镀 锌钢管)的气密测量管,管的两端战时应有相应的防护、密闭措施,

JC∕T 2139-2012 核物理领域用高纯二氧化碲单晶8.3平战结合及平战功能转换

8.3.1平战功能转换措施必须满足兼顾人防工程战时的防护要求和使用要求,并应在临战转换时限内 完成。 8.3.2兼顾人防工程战时通风系统,宜与平时的通风系统相结合,并应在接口处设置转换阀门。 8.3.3兼顾人防工程专供平时使用的进风口部、排风口部和排烟口部,战时应采取防护密闭措施,满 足战时抗力及密闭要求, 8.3.4兼顾人防工程两个以上防护单元平时合并设置一套通风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必须确保战时每个防护单元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b)1 临战转换时应保证两个防护单元之间密闭隔墙上的平时通风管、孔在临战转换时限内实施封堵 封堵措施应符合战时的防护要求。 8.3.5兼顾人防工程战时进(排)风口或竖井,宜结合平时的进(排)风口或竖井设置,平战结合设置时 通过进(排)风口部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洞的风量,宜按门扇全开时的风速不大于10m/s 确定。 8.3.6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采用2mm~3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其抗力和密闭防毒性能必 须满品成时的防拍需求日网管应控05必座地向宝处

9.1.1兼顾人防工程的给水、排水系统可利用平时给水、排水系统设置。战时每个防护单 独立的给水、排水系统。

9.1.2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管道应符合6.1.6的规定,并满足以下规定: a)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内外壁热镀锌钢管: b)防护阀门后的管道可采用其他符合现行规范及产品标准要求的管材, 9.1.3给水引入管、排水出户管、通气管等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时,在其穿墙(板)处应采取以 下防护密闭措施: a 管径不大于150mm的管道穿过兼顾人防工程的顶板、外墙、临空墙、密闭隔墙及防护单元之间 的防护密闭隔墙时,在其穿墙(板)处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 b)管径大于150mm的管道,在其穿墙(板)处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

防围护结松号人时,应在围 护结构的内侧设置;穿过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墙时《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标准 GBT50851-2013》,应在防护密闭隔墙两侧的管道上设 置; b 防护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OMPa且不小于平时工作压力; c)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 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9.3.1兼顾人防工程的污废水宜采用机械排出。战时电源无保证的的兼顾人防工程,应设置备用人力 机械排水设施。污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阀门和止回阀,管道在穿过人防工程围护结构时,应在围护结 构内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铜芯闸阀。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 9.3.2人员临时掩蔽工程应按每个防护单元单独设置战时生活污水集水池,可结合平时使用的污、废 水集水池设置。其有效容积应包括调节容积和贮备容积,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5min的出 水量(水泵启动次数不宜超过6次/h);贮备容积必须大于隔绝防护时间内产生全部污水量的1.25 倍。 9.3.3 收集战时生活污水的集水池,临战时应增设接至战时厕所排风口的通气管;通气管的管径不 宜小于污水泵出水管的管径,且不得小于75mm。 9.3.4供兼顾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的排水泵,宜采用自动启动方式;仅战时使用的排水泵可采用手动启 动方式。 9.3.5对于多层兼顾人防工程,当上下层为不同防护单元时,收集上一层地面废水的排水管道需引入 下一层时,其地漏应采用防爆波地漏。 9.3.6穿过兼顾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排水管道应采用热镀锌钢管或其它经过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在 结构底板中及以下敷设的管道应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或热镀锌钢管

9.4.1兼顾人防工程不贮存人员洗消用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