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T 1069-201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pdf

DB3302/T 1069-201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132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302/T 1069-201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pdf简介:

"DB3302/T 1069-201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pdf"是一份由中国浙江省发布的城市道路养护的标准或技术指南。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维护作业、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它旨在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保证道路安全,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是城市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DB3302/T"是浙江省地方标准的代号,"1069-2018"则是标准的发布年份和顺序号。"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则明确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城市道路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如路面平整度、排水设施、路缘石、绿化带、照明设施等的养护方法和质量要求。

这份规程可能包括了养护周期、养护内容、养护方法、质量验收、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定,是城市道路管理部门、养护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必备参考资料。

DB3302/T 1069-2018 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7.8.1封层的脱皮,应清除已脱落和松动的部分,再重新上封层;沥青面层层间产生脱皮,应将脱落 及松动部分清除,在下层沥青面上涂刷粘层油,并重铺沥青层。 7.8.2啃边维修应将破损沥青面层挖除,补砌路缘石,在接茬处涂刷黏结沥青,再恢复面层。 7.8.3当井座基础底板强度不足或井顶砖块碎裂散失造成的路框差时,宜更换安装改良型卸载大盖板。 当井座周边路面下陷造成的路框差时,应修补周边路面,

7.9.1基本要求应按照下列规定:

DB65/T 3909-2016标准下载DB3302/T10692018

路面破损严重,采用路面补强等养护维修方法不能使路面恢复良好的工作状态,应进行路面翻 修; 沥青路面补强与翻修设计应提出使用年限,设计线型符合CJJ37的要求,与两边构筑物及道 路排水协调,补强结构层与原路面结构联结牢固; 一补强和翻修工程中,沥青面层宜采用比原路面更好材质的沥青,可采用透水沥青、新型橡胶沥 青、新型SBS沥青等,技术指标应符合CJJ1的规定。基层可采用柔性基层; 一一采用新材料(如土工格栅、土工织物、玻璃纤维格栅、聚酯玻纤布等)、新工艺进行补强时,在 大面积补强施工前应在试验路段进行试铺,确定合理施工工艺和参数。

7.9.2路面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路面补强应对原有路面作全面的技术调查,包括:旧路破损及病害的程度和旧路的设计、旧路 的设计、施工养护技术资料、年平均双向日交通量、交通增长率、旧路回弹变沉值等; 一一快速路或主干路的补强可采用柔性基层加沥青混合料面层结构:次干路或支路若不提高道路等 级,可用单层或多层补强结构,若需要提高道路等级,宜采用半刚性基层加沥青混合料面层结构;面层 选用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时,其压实厚度不宜小于40mm; 一路面补强层施工时应处理原有路面病害损坏部位,当采用单层补强时,旧路应铣刨拉毛处理, 并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待破乳后方可摊铺; 一一检查井、雨水口、缘石应采取防护措施,不得被乳化沥青污染。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整平、高程 调整,不得扰动碎石结构层。

7.9.3面层翻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根据调查分析和设计要求,应采用铣刨机进行铣刨作业。若翻修面积较小,可采用人工或小型 机械翻挖,旧料宜再生利用: 一面层翻修前,应清扫碎屑、灰尘。粘层沥青浇洒量宜0.3kg/m²~0.6kg/m²,侧壁涂刷量宜为 0.3kg/m~0.4kg/m; 一沥青混合料应碾压密实,烫边密封

7.9.4基层翻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8.1.1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包括日常巡查、日常养护、路面病害及时维修及按周期有计划地安排中修、 大修、改扩建项目。 8.1.2I、II等养护的道路宜采用专用机械及快速维修方法施工,大修、改扩建工程项目应进行专项 工程设计。 8.1.3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的常规和专用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DB3302/T10692018

3.2.2水泥混凝土路面有化学制剂或油污污染的应及时清洗。

一填缝料凸出板面时应及时处理,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得超出板面,对次干路和支路超过 3mm时应铲平 杂物嵌入接缝时应予清除,填缝料外溢流涧到面板应予清除。填缝料更换周期宜为2年~3年; 一填缝料局部脱落时应灌缝填补,脱落缺失大于1/3缝长应立即进行整条接缝的更换; 一一接缝处因传力杆设置不当所引起的损坏,应将原传力杆纠正到正确位置; 一在伸缩缝修理时,应先将热沥青涂刷缝壁,再将接缝板压入缝内。对接缝板接头及接缝板与传 力杆之间的间隙,应采用沥青或其他接缝料填实抹平,上部采用嵌缝条的接缝板应及时嵌入嵌缝条; 一在低温季节或缝内潮湿时应将接缝烘干,当纵向接缝张开宽度在10mm及以下时,宜采用加热 式填缝料;当纵向接缝张开宽度在10mm以上时,宜采用聚氨酯类填缝料常温施工:当纵向接缝张开宽 度超过15mm时,可采用沥青砂填缝; 当接缝出现碎裂时,应先扩缝补块,再接缝处理

8.3.1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出现小于3mm的轻微裂缝,可采用直接灌浆方法处治,灌缝材料可选用环氧 树脂类或聚氨酯类材料。 8.3.2对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15mm贯穿板厚的中等裂缝,可采取扩缝补块的方法处治。对大于或等 于15mm的严重裂缝可全深度补块

8.4.1当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边轻度剥落时,快速路、主干路的养护不得采用沥青混合料修补。 8.4.2板角断裂应按破裂面确定切割范围。宜采用早强补偿收缩混凝土,并按原路面设置纵缝、横向 宿缝、胀缝。 8.4.3凿除破损部分时,应保留原有钢筋20cm~30cm,没有钢筋时应植入钢筋,新旧板面间应涂刷界 面剂。 8.4.4与原有路面板的接缝面,应涂刷沥青,如为胀缝,应设置胀缝板。

8.5.1板块脱空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可采用弯沉仪、探地雷达等设备测定,当弯沉值超过0.2mm时应确定为面板 脱空; 当弯沉值在0.2mm~0.45mm之间时,脱空面板宜采用注浆处理,材料可采用水泥浆、水泥粉煤 灰和水泥砂浆等。当弯沉值大于0.45mm时,宜采用碎板重新浇筑处理: 一注浆用的水泥浆初凝不早于2h,终凝不超过3.5h,12h的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5Mpa; 一注浆孔与面板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在一块板上宜为3~5个,可按图2布设; 注浆孔直径应与灌注嘴直径一致,以70mm110mm为宜。注浆孔深度应穿透基垫层,入土深度 不宜大于70mm; 注浆作业可采用灌浆机或压力泵,压力宜为1.5Mpa~2.0Mpa; 一注浆作业应从脱空量大的地方开始,依次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施工; 一注浆应自上而下进行灌浆,第一次注浆结束两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重复灌浆; 注浆后残留在路面的灰浆及时清扫并及时清除,待灰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方可开放交通

DB3302/T1069—2018单位:cm(0O5050L/2L/2图2灌浆孔布置8.5.2注浆施工工艺应包括钻孔布置设计、钻孔、压浆、封孔、检测及评价及面层加罩等,可参照附录F执行。8.6其他病害维修8.6.1水泥混凝土路面唧泥可采用压浆处理,处理后应对接缝及时灌注,其要求可按8.5条执行。8.6.2错台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当I等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高差大于8mm,可采用磨平机磨平,或人工凿平;I、IⅢI等养护的道路错台高差大于12mm时,可采用沥青砂或水泥混凝土处治;错台维修应由最高点向四周扩展。磨平后,接缝清理干净,嵌入填缝料:高差大于20mm的错台,应采用适当材料修补,且接顺的坡度不得大于1%;修补时应将下沉板凿成20mm~50mm深的槽,并涂刷界面剂;采用沥青砂修补前,应清除路面杂物和灰尘,并喷洒一层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用量宜为0.4kg/m²~0.6kg/m;一错台维修后宜用轮胎路机碾压,初期应控制车辆慢速通过;采用水泥混凝土修补,应将错台凿出2cm~3cm深,清除杂物,浇筑混凝土。8.6.3沉陷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当面板整板的沉陷小于20mm时,应采用适当材料修补;当面板整板的沉陷大于20mm或面板整板发生碎裂时,应对整块面板进行翻修,并符合本规程8.7.1的规定;当面板沉陷面积较小且积水不严重时,可采用适当材料修补:当面板沉陷面积较大且积水严重时,应对沉陷、积水范围内的面板进行翻修;当沉陷处经常积水,可在适当位置增设雨水口。8.6.4拱起维修时,应根据拱起的高度,将拱起板两侧横缝切宽,释放应力,使板逐渐恢复原位,修复后应再检查此段路面的伸缝,如有损坏应按本规程8.2节相关规定进行维修。8.6.5坑洞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个别坑洞可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填充,达到平整密实。深度小于30mm且数量较多的浅坑,或成片的坑洞可采用适宜材料修补。深度大于或等于30mm的坑槽,应先做局部凿除,再补修面层;切割面积边线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切割深度在6cm以上,将切割面内的光滑面凿毛,清理于净,填入混凝土,振捣密实,与原面板齐平:喷洒养护剂养生,待混凝土达到通车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18

GB∕T 24967-2010 钢质护栏立柱埋深冲击弹性波检测仪DB3302/T10692018

8.7.1路面翻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路面翻修应根据路段检测评价报告确定翻修等级和标准,再进行专项设计; 一新旧水泥混凝土板交接处应设传力杆,损坏的拉杆应进行修复; 一旧板凿除时,不得造成相邻板块破损、错位,应保留原有拉杆; 基层损坏或强度不足时,宜采用不低于C15混凝土补强。补强层顶面标高应与原基层顶面标高 相同; 混凝土路面板接缝处的基层上宜涂刷一道宽200mm的沥青带; 路面材料应根据通车时间要求选用,并应进行配合比设计

8.7.1路面翻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8.7.2路面改善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较大面积的磨光、起皮、剥落、露骨等病害,应及时安排大、中修工程以 修复表面功能; 一城市次干、支路可采用表面处理、稀浆封层或加铺沥青磨耗层修复; 一路面磨光时宜采用刻槽机对路面板重新刻槽,槽深宜为3mm~5mm,槽宽宜为3mm5mm,缝距 宜为10mm~20mm。

8.8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

3.8.1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标高控制应与周边环境、临路建筑标高协调,不得影响正常雨水排除。 3.8.2原混凝土路面的各类病害应先进行修复再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 8.8.3新旧混凝土路面间应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可选用沥青混凝土、土工布或沥青油毡等种类。 3.8.4 加铺层的厚度应通过设计计算确定BS EN 13167-2008 建筑物保温制品.工厂预制泡沫玻璃(CG)制品.规范,且不得小于180mm。 8.8.5桥面荷载或标高受到限制的路段可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加铺层或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8.9.1水泥混凝土路面磨光、露骨、错台等病害可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得小于80mm。 8.9.2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或高强沥青混凝土。 8.9.3在加铺沥青面层之前,应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确定维修方法,并对板块四 周作好隔水处理。 8.9.4反射裂缝防治可采用土工布、土工(玻璃纤维)格栅、聚酯玻纤布、应力(橡胶、SBS改性沥青、 高粘沥青等)吸收层等材料,各施工工艺可按附录H执行。 8.9.5加铺沥青面层施工可按CJJ1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