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2.5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418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简介: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当需要开挖深度较大或者地质条件复杂的基坑时,为保障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专门设计的一份详细施工计划。这份方案主要针对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监测、排水、土方回填等各个环节,详细阐述了施工方法、步骤、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项目概述:包括工程名称、地点、设计依据、施工范围等基本信息。 2. 地质与环境调查:对基坑周围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施工条件和可能的风险。 3. 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支护结构及降水措施等。 4.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流程、施工组织、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 5. 安全措施:对基坑坍塌、滑坡、淹水等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6. 监测与验收:设置相应的监测点,定期对基坑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是保证基坑工程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文件,是项目施工的蓝图,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方可实施。

基坑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二、工地现场主要检测仪使用计划

第三部分 施工用水计划

  根据计算:现场施工用水量 (高峰期)q1=5.50升/秒

DBJ∕T 15-74-2010 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程        施工机械用水量       q2=0.12升/秒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   q3=0.30升/秒

        消防水用量 (按规定)   q4=10.00升/秒

  由于q4≥q1 + q2+ q3 ,按q4进行计算得施工用水管径为Φ50。由于建设单位可施工用水管径为Φ50故可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第四部分 施工用电计划

根据现场用电设备功率,每日高峰期最大用电容量为:

P=1.05(1.38K1Ps,+K2S十K4Ps2)

=1.05(3.75×0.55×159.65+0.6×102十0.7×10)

=397.48 KVA

由于建设单位可提供400 KVA容量的施工用电,故可满足施工和照明需要。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备用电源是不可缺少的必要设备,本工程拟设置备用柴油发电机125KW一部,以应急于浇混凝土中途停电,造成施工冷缝,影响工程质量或其他施工过程中不该断电的环节。

第五部分 主要劳动力进场计划

第六部分 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所有材料送检及取样、所有试件的取样及送检必须先报甲方或监理公司代表同意方可进行。在甲方或监理公司代表要求时,要及时提供检验报告。

2、 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须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3、 要材料用量计划见下表

详 见 工 程 预 算

土钉钢管(48*3.5)

第四章   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建筑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使现场场地使用合理,做到整齐清洁、文明施工须派专人负责施工平面管理,使各项材料、施工机具等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堆放、设置。各类场地用标牌标识。

  计划在场地北边建各种施工临设。

  二、建筑材料的堆放

  各种材料的堆放主要在场地的西边。

  本工程基坑采用现场搅拌桩施工,计划投入6台搅拌桩,10台锚杆钻孔机,1台混凝土喷射机等机械,锚杆钻孔机及喷射混凝土机将跟随搅拌桩的施工流向移动;安装三台钢井架,作为基坑底少量土方清运及水沟、集水井、沉淀池材料的运输;具体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工程施工过程中,在每仓临建房门前设置二个灭火器,灭火器耍放在显眼易取的地方,为做好工地的防火工作,在施工场地设置两个消防栓。

  六、临时施工用水、雨水排放

  沿拟建建筑物周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尺寸为高和宽为300×300mm;排水坡度为5‰,集水井尺寸为1000×1000×1000mm,污水和施工用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网或建设单位指定的排水网。

  本工程因施工工期紧,致使施工机械设备投入量入,耗电量多,如搅拌水泥桩机、锚杆钻孔机、风动凿岩机、混凝土喷射机、电动空气压缩机、液压注浆泵、对焊机等都是大功率用电机械。施工高峰期月度用电量大,因此注重施工期间的用电管理十分必要,用电线路的布置要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减少损失。

第五章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 工程施工测量

  根据市规划局测量大队放出的四大角基点,按照结构平面图,埋设标桩,将设计的坐标值精密测定到标板上。然后进行检测,测角用J2经纬仪两个测回,距离往返观测,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坐标值和测量精度。经过了初定、精测和检测后,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测设十字形主轴线控制点。保护好测量标志,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的依据。

  首先把各定位轴线放出在围墙上,并用红漆标出。在基坑支护的施工中,采用相同的轴线控制网络进行轴线控制,各控制线均用红漆在围墙上标出,用J2经纬仪进行投测定位。

要求在基坑坡顶临近的道路上和建筑物上每隔25m设置一个沉降观测点,在基坑坡

顶四周每隔25m设置一个位移观测点。在基坑土方开挖前开始观测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沉降观测基准点必须是距离基坑边坡不少于40m的稳固的不动点。在开挖面开挖时间内每天至少观测2次,开挖完成以后7天内每一天至少观测1次;8~15天内每两天观测1次;若位移、沉降发展收敛,可每4~7天观测1次。雨水天或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增加观测频率。基坑回填至一半时,观测停止。

本工程坡顶沉降警戒值取为20mm,建筑物以其差异沉降量接近相关规范允许值的70%作为警戒值。坡顶水平位移警戒值取为30mm。观测资料必须作出记录和及时分析整理并报设计和监理等有关单位。当观测值达到警戒值时,应及时报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立即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施工准备工作→打搅拌桩→挖土方(4米深度)→换土→(打桩)→打土钉、锚索网→喷射砼→挖土→打土钉、锚索网→喷射砼……验收

第三部分 主要施工方法

1、打桩线路:在基坑两边每边各设置三台桩机,在基坑转角向两边进行。

  2、打桩准备、定位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并用白灰做出标志。经过检查复核后,桩机就位;对中。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注意调整机架的垂直度。正式施工前先压打验桩1~2根,并校验压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出罐砂浆同深层搅拌机接通,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借设各自重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0.8m/min左右。工作电流不应大于lOA。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待深层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即开始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倒入集料斗中,用泥浆比重计检测水泥浆是否符合配比要求。

  深层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水泥浆从搅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地基中,边喷浆边搅拌,直至提出地面完成一次搅拌过程。同时严格按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深层搅拌机,一般以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

  深层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可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8"字形,一根接一根搭接,即成壁状加固体,几个壁状加固体连成一片即成块体。

  当一施工段成桩完成后,应即时进行清洗。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存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1、土钉 (锚管)施工工艺流程

  土钉 (锚管)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土钉 (锚管)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其稳定,施工的工艺流程如下:

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放筋→注浆→筑柱墩(试验孔用) →候凝

  钻孔是土钉 (锚管)施工的必须手段,目的是埋设土钉 (锚管)到预定的深度。宜采用功率较大且穿透力强的钻机施工,成孔采用回转钻进,必要时采用液动冲击器进行冲击回转钻迸或用风动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

  采用合适的钻头开孔,给水回转钻进,送泥浆清出残渣。当钻至预定深度后,要检验井底的岩芯残留长度,并加大风量进行清孔。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孔过程中,若出现冲洗液漏失或涌水现象,必须用压力注浆进行处理,直至上述现象消失为止。

  1)水平方向距离误差不大于50mm,垂直方向孔距误差大于100mm。

  2)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大于锚索长度的3%。

  3)锚孔的深度不小于设计的土钉 (锚管)长度。

土钉(锚管)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放孔内。安放土钉(锚管)要注意如下事项:

  (1)对土钉(锚管)进行质量检查,清除污垢,将锈蚀严重或有伤痕的土钉(锚管)剔除。

  (2) 土钉(锚管)安放采用人工推放法进行,当土钉(锚管)在推放过程中受阻时,不得以冲撞或扫转的方法强行下入,需作修孔或清孔处理。

  4、注浆材料及其施工

  (1)注浆材料及配比

  根据设计的要求,注浆材料及配比选择如下:

  2)水:取用经检验的自然水。

  3)早强剂:选用三乙醇胺,加量约0·05%。

  4)膨胀剂:选用铝粉,加量约0.08%。

  5)水灰比:0.45

  6)灰砂比:为1:1,砂的粒径小于2毫米。

  技术灰比加入定量的水,开动搅拌机,逐渐加入水泥和细砂,搅拌3分钟后加入早强剂和膨胀剂,再搅拌2分钟即可泵送注浆,在注浆过程中要不停搅拌。

  2)水泥浆用泵通过耐压胶管注入锚孔内,泵的操作压力不大于1.2Mpa;耐压胶管距离孔底部150mm左右,并每隔2m距离用胶袋或铁丝与绞线束体相连;注浆结束后拔除耐压胶管。

3)采用密封胶圈止浆,胶圈安放在非锚固段的底部,同时接出回浆管。

4)为确保注浆质量,注浆前用清水清孔[广东]22层住宅模板及脚手架施工方案,注浆过程中作好注浆记录和操作压力记录。

依据设计意图,抗拔试验主要是取得该工程地层抗拔力的数值,以验证设计所估算的土钉长度是否足够安全。因此,拟按土钉 (锚管)的极限抗拔力试验要求进行。

  (1)拟在灌注砂浆达到70%以上的强度(约8天)及台座混凝土强度大于15MPa时进行试验。

(2)采用循环加荷,初始荷载按10%设计轴向极限载荷为初始拉力,每一级均按设计轴向极限荷载的10%加载。

(3)荷载等级达50%前,加荷速率不大于2OKN/min,荷载大于50%时,加荷速率不大于lOKN/min。

  (4)加荷后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拉数值,每级加荷阶段内记录值暂拟为5次,其加荷等级与观察时间如上表所列:

  (5)当加载等级达到80%时,锚头移位增量在观测时间2小时内为2.0m,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喷锚支护分层分段完成后进行土方开挖,工作面分段长度为2Om左右,分层层数与锚杆排数相同,深度至该排土钉 (锚管)以下3Ocm。坡面用人工使用铁铲修理平整。

GB 50060-2008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  2、初喷速凝混凝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