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2016-G-125 福建省静钻根植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df

闽2016-G-125 福建省静钻根植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1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996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闽2016-G-125 福建省静钻根植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df简介:

闽2016-G-125 福建省静钻根植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df部分内容预览: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

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批准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 计图集《福建省静钻根植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和《福建省静钻根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的通知

闽建科[2016]44号

预应力混凝土用螺旋槽钢棒,其质量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 用钢棒》GB/T5223.3的规定。 2.非预应力钢筋及锚固筋采用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其 质量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的规定。 3.螺旋箍筋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混凝土制品用冷拨低碳钢 丝,其质量应分别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混 凝土制品用冷拨低碳钢丝》JC/T540的规定。 4.端板应采用Q235B钢,套箍应采用Q235钢,其质量应符合《碳 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端板的性能尚应符合《先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端板》JC/T947的规定。 (三)构造要求 1.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5mm。 2.复合配筋桩的预应力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得低于0.4%,并不得 少于6根,I型、型、地型、代V型的复合配筋桩非预应力钢 筋为桩身通长配制,且最小配筋率分别不得低于0.6%、1.1% 1.6%和2.0%,并不得少于6根,Ib型、IIb型、IIIb型的复合 配筋桩非预应力钢筋为桩身部分配置,且最短不得小于40倍 非预应力钢筋直径,并不得少于6根。 3.复合配筋桩用作承压桩时,桩端锚固筋可根据设计选用,当 用作抗拨桩时,应根据计算要求设置桩端锚固筋,并加强端 板连接,锚固筋的数量及直径见各结构配筋示意图。 五、设计及计算 (一)设计参数与规定

非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指标及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非预应力钢筋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 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拉强度标准值 E 符号 f,(MPa) fyk(MPa) (N/mm*) 360 400 2. 0×105

6.桩身轴心受拉时,标准组合下裂缝控制等级取二级,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5.基桩的最小中心距可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非挤 灌注桩相关规定执行。 6.当桩穿越可液化土或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的软弱土层 时,应考虑压屈影响。 7.单根桩接头不宜超过3个。对于由多节桩拼接的单根桩,设 计人员可根据桩所承受的竖向力及水平力的大小,采用不同 型号桩进行配桩设计, 8.用作抗拨桩的复合配筋桩,应设置端部锚固筋。可根据设计 要求加大端板厚度并增大端板的焊接坡口尺寸或采米用机械接 头。 七、生产制作 1.复合配筋桩的制作质量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13476及相关生产工艺技术规程的规定。 2.复合配筋桩钢模的质量应符合《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 钢模》JC/T605的规定。布料前或脱模后应及时清模并涂刷 脱模剂。 3.混凝土和钢筋(主筋和螺旋箍筋等)应符合本图集相关要求 4.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 设计要求,当施工中预应力钢筋需要超张拉时,按配筋率的 大小可比设计要求提高3%~5%,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5.采用离心工艺成型,离心作用按慢速、低速、中速、高速四 个阶段进行,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N≤OceA,+ftkA

(三)复合配筋桩仅配置预应力筋部分的结构计算

2)钻机必须配备质量监控系统,能够对钻孔深度、钻孔速度、 电流、扩底尺寸、供水、供浆进行实时监控及数据的存储 扩底时,钻头部位应能够依靠液压回路进行可控的扩大和收 拢,并对扩底进行有效的监控,扩底尺寸数据进行存储。 3)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成桩深度、桩径等选用单 轴钻机:配套的桩架性能应与成桩规格、深度相匹配:钻杆 及其叶片构造应满足成桩过程中水泥浆和土能充分搅拌的要 求,日参考表11“根植法沉桩设备选用参考表”。 4)水泥浆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桶、储浆桶、注浆泵、水泥储罐、 螺旋输送机、水箱等;注浆泵的工作流量应可调节,并应配 置计量装置。 3.施工前宜通过试成孔确认钻孔深度、钻孔过程状况、持力层 施工设备能力、施工时间等。 4.复合配筋桩的运输、吊运和现场堆放必须严格按规程的要求 实施,防止桩在施工前受损伤,影响成桩质量。 5.送桩留下的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做好覆盖、围栏,确保安全。 四)接桩 工程中尽量减少接桩,有特殊要求时,复合配筋桩接头应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复合配筋桩接桩可采 用焊接及机械连接两种方式。接桩时,入土部分复合配筋桩的 桩头宜高出地面0.5m~1m,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便于 上节桩就位,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l。 1.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先将端板清理干净,坡口处用铁刷刷至

2)钻机必须配备质量监控系统,能够对钻孔深度、钻孔速度、 电流、扩底尺寸、供水、供浆进行实时监控及数据的存储, 扩底时,钻头部位应能够依靠液压回路进行可控的扩大和收 拢,并对扩底进行有效的监控,扩底尺寸数据进行存储。 3)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成桩深度、桩径等选用单 轴钻机:配套的桩架性能应与成桩规格、深度相匹配:钻杆 及其叶片构造应满定成桩过程中水泥浆和土能充分搅拌的要 求,日参考表11“根植法沉桩设备选用参考表”。 4)水泥浆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桶、储浆桶、注浆泵、水泥储罐、 螺旋输送机、水箱等:注浆泵的工作流量应可调节,并应配 置计量装置。 , 施工前宜通过试成孔确认钻孔深度、钻孔过程状况、持力层 施工设备能力、施工时间等。 复合配筋桩的运输、吊运和现场堆放必须严格按规程的要求 实施,防止桩在施工前受损伤,影响成桩质量。 .送桩留下的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做好覆盖、围栏,确保安全。 接桩 工程中尽量减少接桩,有特殊要求时,复合配筋桩接头应 银据工程地质情况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复合配筋桩接桩可采 用焊接及机械连接两种方式。接桩时,入土部分复合配筋桩的 驻头宜高出地面0.5m~1m,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便于 上节桩就位,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 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先将端板清理干净,坡口处用铁刷刷至

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和铁锈。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周围 上对称点焊4点~6点,待桩节固定后再分层对称施焊。焊接 可采用手工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层数宜为3层,内 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根部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的有关规定。焊接接头应在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冷却 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 2.采用机械接桩时,应确认桩套箍及卡箍没有被泥土、油污等 污染,套箍的钢板应平整,接头处如有翘曲、变形必须进行 校正。 3,采用焊接连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接桩可先在专用预理孔 内将两节或数节桩进行焊接拼接后,垂直吊装至沉桩点。 4.复合配筋桩拼接用焊条宜采用E43型,质量应符合碳钢焊 条》GB/T5117的有关规定。 十一、其他 1,复合配筋桩一般不宜截桩,如遇特殊情况确要截桩时,应采 用有效措施以确保截桩过程不损伤桩身。截桩应采用锯桩器 (如混凝土切割器、液压紧箍式切断机、液压千斤顶式截桩 器等),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扳拉截桩。 2.采用复合配筋桩基础的工程的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边沉桩边开挖基坑。 2)饱和粘性土、粉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宜采用在沉桩全部完成 15d后进行。

北方某别墅施工图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HC)焊接连接端板

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HC)焊接连接端板参数表(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