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PA 7—2018 TCBMF 37—2018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

TCCPA 7—2018 TCBMF 37—2018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6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980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PA 7—2018 TCBMF 37—2018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简介:

"TCCPA 7—2018" 和 "TCBMF 37—2018" 是两个标准编号,但没有提供具体的文件名"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从这些编号来看,它们很可能属于中国混凝土与建筑材料检验评定标准系列(Technical Code for Concrete and Building Materials Testing and Assessment),特别是关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部分。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其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和抗渗透性,常用于需要承受极高应力或严苛环境条件的工程,如桥梁、隧道、水工结构等。

"TCCPA 7—2018" 和 "TCBMF 37—2018" 可能分别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规范、生产过程控制、性能测试方法以及验收标准等。具体内容包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工艺、性能指标的测定(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规定。

由于没有具体的文件内容,这里的介绍只能是基于标准编号的一般推测。如果需要详细了解这两个标准的具体内容,建议查找相关的官方文档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TCCPA 7—2018 TCBMF 37—2018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

本标准适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分级与检验。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 步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版权所有归属于该标准的 发布机构。除非有其他规定,否则未得许可,此发行物及其中章节不得以其他形式或任何 手段进行生产和使用,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等。使用许可可 于发布机构获取。

T/CBMF37—2018/T/CCPA7—2018目次前言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符号3.1术语3.2符号.4基本性能与分级4.1基本性能要求4.2抗渗性能分级4.3抗拉性能分级·4.4抗压性能分级4.5分级标记·5试验方法CCP5.1试验环境及5.2试件制备5.3试验龄期·5.4性能测定附录A(规范性附录)抗渗性能试验)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拉性能试验方法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江西贝融循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倍立达新材料系统工 程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武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同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广东盖特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华建材(中国)有 限公司、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 院、哈尔滨松江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 同、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高强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 同、北京惠诚基业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赣州大业金属纤维有限公司、上海真强纤维有限公司、 广州市玖珂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埃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山东大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复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新瀛、赵筠、曾庆东、张庆欢、樊建生、吴香国、师海霞、何真、鲁 亚、黄卿维、黄伟、张国志、 肖敏、刘福财、刘建忠、薛会青、郭保林、季学阳、夏骏、袁慧雯、 朱雪峰、黄劲、孙启力、张孝臣、 齐广华、蒋睿、 蔡亚宁、赵顺增、金伟华、 赵文成、王俊颜、陈 飞翔、杨医博、王恒昌、刘松柏、李海卿、柴天红、赵志刚、王增浩、 韩治健、 闵洋洋、谭洪光、 杨荣俊、任恩平、刘华明、李文成、王阳、谢广宪、刘兆祥、宋四根、柯雄、杨磊、都清、周瑞 华、季龙泉、李飞、戚德海、杨树桐、范忠辉、夏春蕾、苟德胜、姜瑞双、李路帆、张敦谱、刘加 平、陈宝春、唐振中。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徐永模、周丽玮、张君、丁建彤、黄政宇、方志、包琦玮、杨思忠、谢永 江、奚飞达、周永祥、张涛、王军、周志敏。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CBMF37—2018/T/CCPA7—2018注:J。>5.0MPa,有应变硬化行为,但不满足UTO7等级指标要求时,应归于UTO5等级,如f。=7.0MPa,fu/f=1.1,但m=0.10%时。表2抗拉性能分级要求参数UT05UT07UT10fe/MPa≥ 5. 0≥ 7. 0≥ 10. 0fi/MPa≥ 3.5fu/f.≥ 1.1≥ 1.2Cm/%≥ 0. 15≥ 0.20注:表中f.为变形达到0.15%时对应的拉伸强度。4.4抗压性能分级按表3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分级表3抗压性能分级要求参数UC120UC150UC180fo/MPa120≤feu<150150≤fo180180≤fo<2104.5分级标记按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等级、抗拉性能等级、抗压性能等级顺序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分级标记。各类分级中重复的“U”字符,只保留首个;各类分级间空一格。示例1:UD02T1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和抗拉性能UT10等级要求。示例2:UD02C18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和抗压性能UC180等级要求。示例3:UD02T10C18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抗拉性能UT10和抗压性能UC180等级要求。5试验方法5.1试验环境及基本要求5.1. 1试验环境条件和试验基本要求应满足CB/T50081的相关规定。5.1.2试件制作和养护除满足本标准规定外,对本标准未作规定的《三相油浸式立体卷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25438-2010》,还应满足GB/T50081的相关规定。5. 2试件制备5.2.1仪器设备应满足GB/T50081的相关规定。5.2.2搅拌按以下方式之一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搅拌:a)变速强制搅拌:采用可调速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根据所用纤维的种类和掺量,总搅拌时间宜控制在5min~15min内。可采用如下搅拌程序:首先中速干拌水泥及其他粉料0.5min~2min;然后加人2/3的水和全部减水剂,搅拌至拌合物呈面团状;然后加人剩余的水,快速搅拌3

1min~2min,直至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充分分散并混合均匀;之后,慢速搅拌, 全部加人纤维后慢速搅拌1min~3min。 b)定速强制搅拌:采用定速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加料顺序宜符合5.2.2(1)中的规定,每段 搅拌时间宜根据拌合物的流动状态适当调整。总搅拌时间宜控制在20min内。 c)其他方式搅拌:采用逆流式、振动式搅拌机或其他方式搅拌时,加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d)预混料的搅拌:采用预混料的,宜按预混料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搅拌。

按以下要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成型: a)对于落扩展度介于700mm~900mm的拌合物,宜从试模的一侧开始浇筑,一次浇筑完 毕,不宜振动成型。 b)对于落扩展度介于500mm~700mm的拌合物,宜根据试件厚度分层浇筑,且控制每层厚 度不宜大于30mm。每层浇筑后,可用橡胶锤轻敲侧模排除气泡。 c)对于落扩展度小于500mm的拌合物,宜根据试件厚度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mm。在每层浇筑后,可在振动台上振动5s~15s以排除气泡。 d)对于实际应用中采用挤压、喷射等其他方式成型的混凝土,成型方式宜与实际应用一致 通过切割和机械加工,制备出满足本标准规定尺寸的试件

按以下要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 a)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在试模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散失; b)采用以下标准蒸汽养护、标准常温养护或非标准养护方式之一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 1)标准蒸汽养护:在CB/T50081规定的试验环境下,静停24h后脱模;将脱模后的试件放 人蒸养箱,以不超过15℃/h的速率升温至90℃±1℃,恒温48h, 然后以不大于15℃/h的速率降 温至20℃±5℃。 2)标准常温养护:按GB/T50081规定的标准养护。 3)非标准养护:采用与施工现场同条件的养护方式进行养护,或其他规定条件下的养护。采 用非标准养护方式的,应注明试件试验前的养护条件,包括脱模前后的养护温度、湿度、表面覆盖 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3.1采用标准蒸汽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宜为7d。 为试验环境下存放至试验龄期。 3.2采用标准常温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宜为28d。 .3.3采用非标准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可单独约定,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4.1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按附录A进行测定。

5.4.1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按附录A进行测定。 5.4.2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按附录B进行测定。 5.4.3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按GB/T50081进行测定,且满足: a)标准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x100mmx100mm,每组6个试件。取与平均值偏差小于 15%的试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与平均值偏差小于15%的试件数量不应低于4个;否则,应重新 进行试验。 h)测定结果折算成150mmx150mmx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时,乘以1.0。

a)标准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x100mm,每组6个试件。取与平均值偏差小 5%的试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与平均值偏差小于15%的试件数量不应低于4个;否则,应重 进行试验。 b)测定结果折算成150mm×150mmx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时,乘以1.0。

将0.1%精度的1k2、10k2、100k2精密电阻,以及1.0%精度的500k2、 人试验设备的两测量端,且满足: a)全自动设备:在设备校准模式下,测定的电阻值应与被测校准电阻的数值和精度一致; b)半自动设备:在2.0V及4.0V下,测定的电阻值应与被测校准电阻的数值和精度一致。

同批试件测量前应校准一次:设备工作状态或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时,应进行校准。

用分析纯NaCI和蒸饰

A.7.3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

铜电极间,确保两紫铜电极与待测试件的上下表面良好电接触。 注:可用滴管在与试件底面接触的电极表面中心以及试件顶面中心各滴1滴饱盐溶液,以消除接触电阻DBJ50∕T-182-2014 重庆市砖砌体结构房屋装配式构造柱技术规程,保 电极与试件的良好电接触

A.7.3.2全自动设备测定

A.7.3.3半自动设备测定 可从1.0V开始,按0.5V或1.0V的间隔,对待测试件由小到大施加直流电压,至5.0V;记 录流过两电极间的稳定直流电流,按式(A.1)、式(A.2)计算各施加电压下试件中的饱盐电导 率和氩离子扩散系数:

A.7.3.3半自动设备测定

O; = V. Tr XO,XT. (A. 2 ZFC

A.8.1 全自动设备

计算3个试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在15%以内,则 取偏差在15%以内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cl,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应重新制样进行试验,或取其中最大值 作为被测混凝土的测定值Dl

对于每个试件,宜在不少于5个电压值下进行测定,取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相差在10%以内的 D,进行平均,作为该试件的测定值,记为D;。 计算3个试件测定值D,的平均值建筑面积734.05平米三层别墅,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定值D,与平均值之差在15%以内,则 取偏差在15%以内的平均值作为被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c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其中 2个或以上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应重新制样进行试验,或取其中最大的D,值作为被测 混凝土的测定值Dcl 相生

A.9.1试验报告按GB/T50081的有关规定进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