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_15-106-2015_顶管技术规程.pdf

DBJT_15-106-2015_顶管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3.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881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_15-106-2015_顶管技术规程.pdf简介:

"DBJT_15-106-2015_顶管技术规程.pdf" 是一份关于顶管技术的行业标准或操作规范。"DBJT"是中国地方标准的简称,通常代表北京市或天津市的地方标准。"15-106-2015"是标准的发布编号和实施年份,2015年发布。"顶管技术规程"则是指针对顶管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操作等各个环节制定的具体规则和指南。

这份规程可能涵盖了顶管设备的选择,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环境保护措施,安全操作规定等内容,旨在保证顶管工程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对于从事顶管工程的公司、设计院、施工队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来说,这是必须遵循的重要技术文件。

DBJT_15-106-2015_顶管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6.2.4 沉并平面宜对称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6.2.5 矩形沉并壁板交接处宜设置胶角。 6.2.6 沉井壁板厚度变化应结合沉井的下沉稳定计算确定。

.2.4沉并平面宜对称布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6.3.1逆作并应按本规程表6.1.5的规定选用,当不符合时, 应超前对不适合的地层做加固或做可靠的止水等措施后才能 使用

300mm,矩形工作井井壁厚度不宜小于400mmDBJ61-52-2009 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阴角处宜设置腋 角,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逆作接收井的井环厚度可适 当减小。

6.3.3并环应按不同的深度进行环向偏心受压计算及竖向受拉

6.3.4逆作井应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坑底进行抗隆起、抗管涌等 相关的稳定验算。

.3.6受到穿墙孔削弱或被截断的井环,应设置井外或井内 蛋措施。

6.3.7 设计应明确挖土的时机、并环分块数量、竖向分节高度 等要求。

6.4.1钢板桩适用于一般的黏土、松散、中密的砂性土,顶管 井的深度不宜超过8m。 6.4.2钢板桩型号的选择应由支护结构计算确定,并根据最大 弯矩值选择钢板桩型号。

钢板桩适用于一般的黏土、松散、中密的砂性土,顶管 深度不宜超过8m。

弯矩值选择钢板桩型号。

合要求时应设置独立的隔水体系,常用的有深层搅拌桩、高压旋 喷桩止水惟幕。

整体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尺寸和强度由结构计算确定,混凝王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6.5.1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控制 高的顶管井,井内穿墙孔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或设量 内衬,并按共同受力考虑其连接方式。

6.5.2单层支点或多层支点的地下连续墙可采用符合

管道外径,洞口两侧余宽应能符合施工阶段混凝土浇筑和使用阶 段受力的要求。

6.6.1排桩井可取单桩作为计算单元;桩身及围標均应按弯 剪构件计算,内支撑应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6.6.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6.6.1排桩井可取单桩作为计算单元;桩身及围標均应

6.6.4桩间宜设置止水结构,其深度应符合止水要求

6.6.4桩间宜设置止水结构,其深度应符合止水要求。

排桩井应分段或全段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及水平内支撑, 安共同受力考虑连接方式。 6 7 穿墙止水

6.6.5排桩并应分段或全段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及水平P

7.1穿墙止水结构宜由钢套环、止水橡胶环、可调压板、 加固桩或砖砌孔口等组成,如图6.7.1所示,止水橡胶环由 周压板固定在预埋钢环上。

图6.7.1穿墙止水装置

6.7.2深度超过10m,地层为透水层时,应设置井壁预埋钢环, 宜采用双层止水橡胶板。橡胶压板可加工成铰接(图6.7.2)。 深度超过15m时宜采用钢刷止水装置。 6.7.3预埋钢环应预埋在工作井内衬墙上,钢环安装时中心点 上饰山少冶值美产

图6.7.2双层止水橡胶板

.7.4并内衬墙洞口和预埋销

于150mm,也可采用素混凝土墙,且墙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 C5。洞口加固范围应超出管外径D且不少于2m。 6.7.7可调压板的调整范围应能使顶管机顺利通过,无铰接可 调压板内边与管道外表面的最小间隙不宜大于20mm,有铰接的 压板与管道外表面夹角宜为45°。

6.8顶管充许顶力计算

6.8.1顶管顶进长度应综合考虑土层特性、管道材质、管道直 径、注浆减阻、中继环的设置等因素。 6.8.2顶管顶进阻力应按下式计算

F=F, +F2 F, = TD²(P+20)/4 F, = Tf.DL

式中:F 顶进阻力(kN); F 顶管机前端正面阻力(kN); F2 管道的侧壁摩阻力(kN); D 管道的外径(m); L 管道顶进施工长度(m); 管道外壁与土的单位面积平均摩阻力(kN/m?);

P一顶管机截面中部的压力(kN/m)。对于泥水平衡 顶管取顶管机截面中部的地下水压力,对于土压平 衡顶管取顶管机截面中部的主动土压力和水压力, 对于人工顶管为零。 宜通过试验确定f值,对于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技术正常顶进 时宜按表6.8.2选用;对长时间停止顶进时,该系数应按土层情 况增加到原来的1.5~3倍

表 6. 8. 2 管外壁单位面积平均摩擦阻力f(kN/m)

8.3管材允许顶力应按下式计

式中:N 管材充许力(kN); f 管材的纵向抗压设计强度(MPa); Ao 管材环向最小截面面积(m²); 不同管材的折减系数,按表6.8.3

表6.8.3 不同管材的折减系数1

6.8.4主顶于斤顶和中继环的顶力应按下式计算:

F:=niJo(P/P.)

式中:n 使用的千斤顶数量; Jo 单个千斤顶额定顶力(kN); P; 液压泵站的使用压力(MPa); P. 千斤顶的标称压力,通常为31.5MPa。

6.8.5顶进施工时的最大顶力不

允许压力,应符合N≥F≥F要求,否则必须加中继环接力 顶进。

1主顶总推力达到中迷环的总推力40%~60%时,放置第 一个中继环; 2顶进过程中启动前一个中继环顶进后,主项干斤项推动 的管段总顶力达到中继环总推力的60%~80%安置下一个中 继环; 3顶进过程中,主顶千斤顶的总顶力达到主顶千斤顶额定 推力90%时,应启动中继环接力顶进。

7.1.1施工准备应包含下列内名

7.1.1 施工准备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根据设计文件复核现场的施工条件符合顶管井的工艺 要求; 2 确认现场平面位置符合顶管设备安装的空间要求,必要 时考虑对井的平面位置进行调整; 3施工通道宽度、净空符合设备运输和吊装的要求; 4确认架空管线、地下管线及其他建(构)筑物、障碍物 等对井的施工及后续顶进施工均无影响; 5核实顶管设备的尺寸,确认顶管并的尺寸符合设备安装 始发及到达的要求。

7.1.2预留洞口制作应采用圆形模板,模板的尺寸允许偏差

1圆形井和逆作井、钢板桩井、排桩井,应设置前、后衬墙; 2 矩形沉井后靠背外存在预留洞口时,必须设置后衬墙; 3在工作井设置前后衬墙时,衬墙表面应与顶进轴线垂直 表面平整,符合安装止水圈的要求。 7.1.4顶管井施工的防排水措施应符合本规程第6.1.6条的规 定,浇注底板时应预留集水坑,并周边应设置临时排水系统。

7.2.1顶管井施工方法、工艺参数、质量标准等应符合《建筑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

7.2.2沉并施工应符合下列

1挖掘机具的选用应符合施工沉井内净空尺寸以及土质 要求; 2 沉井的垫层可采用垫木、砂垫层或素混凝土垫层; 3 沉井第一节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以后, 其余各节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70%后,方可下沉; 4 沉井接高时,应做稳定复核计算,并确保稳定措施有效; 5沉井采用排水封底,应确保终沉时,并内不发生管涌 涌土,并且止沉稳定。否则,应采用水下封底

2.3逆作并施工应符合下列要

1当设计有止水惟幕时,应先施工止水惟幕,且待止水惟 幕强度、抗渗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允许施工井圈和井壁; 2第一节井壁应高出地面30cm以上,高出的部分称为井 圈。井圈厚度宜比正常井壁大15cm~20cm,成倒L形; 3设计有内衬墙时,井壁施工完毕后,应采用顺作法从底 向上施工内衬墙

1根据现场土质情况NB/T 25077-2017标准下载,对钢板桩井后靠背的王体进行加固 加固方法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用素混凝土对钢板桩 井顶面的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2顶管到达和始发洞口处的钢板桩需要根据顶管大小开洞。 洞口处宜用型钢加固,洞口上方的土体也应加固; 3钢板桩并出现渗漏的,可用棉絮堵塞渗漏点。井内的明 水宜设置排水沟、集水井加以疏排。

2.5连续墙井施工应符合下列

1抓斗成槽的单元槽段长度宜为6m,冲孔成槽的可为 6m,穿墙孔位置不宜设置槽段接缝; 2连续墙接缝位置应与井室内部结构接缝错开:

3地下连续墙的顶管后靠背部位,应按施工设计采取加固 措施。 7.2.6 排桩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桩外侧作为止水惟幕的搅拌桩或旋喷桩应先施工; 2 排桩施工应采取控制扩孔系数和垂直度的技术措施: 3 排桩井的穿墙孔和后靠背部位应按施工设计采取加固 措施,

8顶管设备安装8.1一般规定8.1.1起重设备应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可使用,起重荷载应符合使用要求。8.1.2起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安全技术标准。8.1.3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最大吊装载荷要求。8.1.4元起重设备活动范围附近有高压电线路时,吊装活动范围与高压电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的要求。8.1.5吊装前应进行试吊,试吊前应严格检查吊耳、机械及索具的装设情况。经确认试吊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8.1.6设备吊装时须平稳慢放,大型设备宜用绳索辅助牵引。8.1.7总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穿墙止水装置中心偏离顶管机中心不应大于10mm;2止水帘板压板与顶管机间隙为10mm~20mm;3穿墙孔四周与顶管机筒体之间的间隙应大于50mm,且洞口应清理干净;4泥水循环排泥系统和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油箱液压油数量应符合所有千斤顶的使用要求;5激光经纬仪安装完毕并与顶管机测量靶中心重合,误差不超过3mm。8.2后座垫铁8.2.1后座垫铁可采用厚度大于50mm的钢板或厚度更大的焊28

接钢构,后座垫铁的立面面积应根据顶力、并壁厚度及强度、土 层的承载力综合确定。安装时应确保作用面与顶进方向垂直,倾 斜误差不应大于0.5%。 8.2.2后座垫铁与井壁之间的空隙应浇筑强度不低于C30的钢 筋混凝土。

8.3.1导轨宜选用钢轨及槽钢组合焊接制作,刚度和强度应符 合施工要求。 8.3.2导轨应顺直、平行、等高,安装的纵向坡度应与管道设 计坡度一致。 8.3.3导轨应安装牢固QBJS 10-2005 轻工业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使用过程中应不产生位移,施工过程 中应经常检查。

表8.3.4导轨安装允许偏差(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