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325-2014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简介:
"JGJT325-2014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一项技术规程。这份规程主要针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规定和指导。它涵盖了钢丝绳的选择、施工方法、设计计算、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这份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尤其是对于既有结构的加固改造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对于建筑施工、结构工程、加固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理解和遵循这项规程是十分必要的。
JGJT325-2014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中:αcr 构件的受力特征系数,取1.0; 山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mm):当c小于20时,取20;当c大于65时, 取65; deg一 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m); Osk 按标准组合计算的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混凝士 构件受拉区纵向钢筋等效应力; Kr 粘结性能调整系数,取0.5; A 原结构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 A 原梁体内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Pie 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 配筋率; Ate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 br、ht 分别为受拉翼缘的宽度、高度; A. 高强钢丝绳计算截面面积:
4.2.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验算,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进行计算,且所计算的挠 值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限值,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刚度(B), 应按下式计算:
中:M.一 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矩,取计算区段内 的最大弯矩值; 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8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度增大的影响系数,按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 规定取值。 2按裂缝控制等级要求的荷载组合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 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构件
2)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CJ∕T 304-2008 建设事业CPU卡操作系统技术要求B. = 0. 85E Io
αe =(Eso +Ew)/2E = Aso +Ap +rAr Pe bh.
式中:Kcr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止截面的开裂弯矩Mcr与 弯矩Mk的比值,当Ker>1.0时,取Kcr=1.0; Y 受拉翼缘截面面积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比值; αE 钢材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钢材弹性 模量取非预应力钢筋和钢丝绳弹性模量的平均值; 纵向产技钢配链兹
4.2.8预应力损失应计算锚具变形损失值(gi2.,)、分批张拉
失值(o14.r)、预应力高强钢丝绳松弛损失值(o5.r),且各项预应 力损失值宜根据试验确定,可按下列要求估算: 1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由于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a12.)应按下式计算:
012.r = Em
m= Ol4.r : αerAop 2
式中:αEr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的 比值; Aopc 在计算截面先张拉的预应力高强钢丝绳中心处 由后张拉每一批高强钢丝绳产生的混凝土法向 应力;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分批张拉的次数。 3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αi5.)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rk 高强钢丝绳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4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应力损失值()应按下式计算, 且当计算值小于80MPa时,应取80MPa:
1.r = 012.r +014.r +015,n
5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最终控制应力(αcon.r)应按下列公 式确定:
Dcon.r 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Osn.r = Ope.r + o1.
0. 4 / rk < 0con.r < 0. 65 frk
4.2.9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加固受弯混凝土结构构件时,其应力 计算应包括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力、原有预应力筋的预加力 及作用(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的共同作用,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作用(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下的法向应力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式中:Mk 按作用(荷载)效应标准值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W。一一原构件换算截面边缘弹性抵抗矩。 2由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力、原有预应力筋的预加力 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张法构件(原预应力筋):
Npo.r + N Nx.rex.r Nep An yo ya I. Ln
2)后张法构件(原预应力筋
N.r Npo.repo.r Opc Yo Aa Io A. I.
3原有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原有 预应力筋应力应考虑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力引起原有预应力 筋的弹性压缩损失(αEpm△p),且混凝土法向应力应按下列公 式计算: 1)先张法(原有预应力筋):
2)后张法(原有预应力筋)
Cm = Ocon =O1 十αgpc αepmApd
与普通钢筋合力、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力及三者合力作用点 的偏心距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原有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合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先张法构件(原预应力筋)
2)后张法构件(原预应力筋
2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p.r = Ope+rA l.r
式中:Ope.r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有效预应力。 3原有预应力筋、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合力作 用点相对于换算截面重心的偏心距应按下式计算:
4.2.对于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张拉阶段预拉区允许出现拉应力 的构件和预压时全截面受压的构件,在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的预加 力、原有预应力筋的预加力、自重及施工荷载作用下截面边缘的 混凝土法向应力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Mkyo ec =Ope 十 Io Mkyd Oet = Ope 1. ce ≤ 0. 8f co.k Cet < fro.k
式中:ct 施工阶段计算截面预拉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拉 应力; Oc 施工阶段计算截面预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压 应力; fto,kfeo.k 分别为原构件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抗压强 度标准值; Mk一 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标准组合在计算截面产 生的弯矩值。
4.2.12受弯加固锚固系统的锚具与锚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12受弯加固锚固系统的锚具与锚板之间采用焊接方式连 其设计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17执行。
4.2.13锚固系统的锚板通过胶粘剂、锚栓或植筋与原混凝土结
连接成整体时,其设计计算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 固技术规程》JGJ145的规定执行。
4.3.1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对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加固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当高强钢丝绳采用封闭形、U形、L形或I形时,其张 拉方向应与构件纵轴垂直(图4.3.1); 2高强钢丝绳的有效高度(h)应为梁底至锚具顶面竖向 长度。
(a)高强钢丝绳受剪加固布置方式
b)高强钢丝绳U形布置
.2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对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加固时,其 载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2 当 hw/6≥ 6时
V ≤ 0. 20β f.bha
3当4 V hr 梁侧面配置的高强钢丝绳箍筋的竖向高度,按混 土构件受拉边缘至锚具上表面的距离取值; 高强钢丝绳箍筋的间距 S 表 4.3.3高强钢丝绳布置方式影响系数() 5<入<3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2其他形式是指U形、L形、I形箍 其他形式是指U形、L形、I形箍。 4.4柱受压及抗震加固设计 4.4.1混凝土柱受压及抗震加固时,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应沿环 可连续缠绕,并应优先采用双向缠绕方式。对于抗震加固,钢丝 绳应贯通节点核心区(图4.4.1)。当抗震加固框架柱时,预应 图4.4.1钢丝绳绕柱布置图 原结构柱;2一原结构板;3一原结构梁 力高强钢丝绳的加密区范围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 经)、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 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底层柱的抗震加固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该 层柱净高的1/3 4.4.2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端部应可靠锚固,宜采用快速固化环 氧树脂将钢丝绳锚头斜向植入构件的原混凝土内,或采用植筋锚 4.4.2预应力高强钢丝绳端部应可靠锚固,宜采用快速固化环 树脂将钢丝绳锚头斜向植人构件的原混凝土内,或采用植能 (图 4. 4. 2) 。 图4.4.2钢丝绳绕柱端部锚固方式 钢丝绳:2一锚头:3一I级砂浆;4一植筋 4.4.3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受压及抗震加固矩形柱时,矩 4.4.3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受压及抗震加固矩形柱时,矩形柱截 面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比不宜大于1.5。 4.4.4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受压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时,其轴心抗 压强度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智能运输系统 车道偏离报警系统 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GB/T 26773-2011》面的长边尺寸与短边尺寸之比不宜大于1.5。 武中:fcc 高强钢丝绳加固后,柱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 高强钢丝绳抗拉强度设计值; 高强钢丝绳计算截面面积: f一 高强钢丝绳对混凝土柱(等效)侧向约束力; fco.k一 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f 原构件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k 矩形截面长宽比影响系数,取(),6为短边尺 寸,h为长边尺寸; D一一圆形截面直径或矩形截面等效圆截面直径(取矩 形截面长边边长); S一高强钢丝绳缠绕间距; ks一截面形状系数,圆形截面k=1.0,矩形截面ks = 0. 5。 预应力高强钢丝绳受压加固钢筋混凝土柱时,其正截面 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且按该方法算得的构件加 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且按该方法算得的构件加 固后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提高幅度不宜超过50%: 纵向钢筋配筋率小于或等于3%时: 2 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3%时: GB∕T 35461-2017 水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Nu ≤ 0. 9(fcA+ f'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