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pdf简介:
"JGJ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pdf" 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并发布的关于组合结构设计的国家标准。这份规范主要针对组合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包括了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材料选择、构造要求、计算方法、施工安装等方面的规定。组合结构,通常指的是由多种不同的材料和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混合、预应力结构等。
"JGJ138-2016" 是其编号,2016年版本意味着它是在2016年进行了最新修订。这份规范对于保障组合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是建筑行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监管机构的重要参考依据。
JGJ138-2016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注:1表中为构件的计算跨度;悬臂构件的1o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倍取用; 2表中数值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组合产生的挠度允许值,有起拱时可减去 起拱值; 3表中括号内数值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挠度允许值
型钢混凝土梁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值,并考虑荷载长期
4.3.11型钢混凝土梁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值,并考虑荷
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DB37/T 3486-2019标准下载,不应大于表4.3.11规定的最大裂缝 度限值。
表4.3.11型钢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限值(mm)
耐久性环境等级 裂缝控制等级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ma 0.3(0.4) 二a 三级 二b 0. 2 三a 三b
注:对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级环境下的型钢混凝土梁,其裂级 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值
4.4.1钢混凝和印 组合结构构件,其梁、柱、支 撑的节点构造、钢筋机械连接套筒、连接板设置位置、型钢上预 留钢筋孔和混凝土浇筑孔、排气孔位置等应进行专业深化设计。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焊接判 GB 50661 的规定。
4.4.3焊缝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 和《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的规定, 4.4.4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埋人式柱脚时,型钢、 钢管与底板的连接焊缝宜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焊缝等级为二 级:当采用非埋入式柱脚时,型钢、钢管与柱脚底板的连接应采
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 和《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的规定
管与底板的连接焊缝宜采用坡口全熔透焊缝,焊缝等级为二 ;当采用非埋人式柱脚时,型钢、钢管与柱脚底板的连接应采 坡口全熔透焊缝,焊缝等级为一级。 甘座
宜小于4倍栓钉直径,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宜小于6倍栓钉直径 不宜大于200mm。栓钉中心至型钢翼缘边缘距离不应小于 50mm,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15mm。 4.4.6钢筋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纵向受拉钢 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机械连接宜用于直径不小于 16mm受力钢筋的连接,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 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 规定。当纵向受力钢筋与钢构件连接时,可采用可焊接机械连接 套筒或连接板。可焊接机械连接套筒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连接钢 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可焊接机械连接套筒与钢构件应采 用等强焊接并在工厂完成。连接板与钢构件、钢筋连接时应保证 焊接质量。
5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
5.1.1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止截面承载力应按下列基本 假定进行计算: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受压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εcu取0.003,相应的最大 玉应力取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乘以受压区混凝土压应 力影响系数α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 确定;受压区应力图简化为等效的矩形应力图,其高度取按平 截面假定所确定的中和轴高度乘以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图形影响 系数β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β取为0.8,当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β1取为0.74,其间按线性内插法 确定; 4型钢腹板的应力图形为拉压梯形应力图形,计算时简化
5钢筋、型钢的应力等于钢筋、型 钢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其绝对值 不应大于其相应的强度设计值;纵向受 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缘的极限拉应变 取0. 01。
型钢钢板厚度不宜小于6mm,其钢板宽
图5.1.2型钢混凝土 梁的型钢钢板宽厚比
表5.1.2型钢混凝土梁的型钢钢板宽厚比限值
5.1.3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最小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图5.1.3)不宜 小于100mm,且梁内型钢翼缘离两侧边距离61、b2之和不宜小 于截面宽度的1/3
图5.1.3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的混凝土 保护层最小厚度
5.2.1型钢截面为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
2.1型钢截面为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 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5.2.1): 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图5.2.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参数示意
3当iho<1.25c,2ho>1.25时,Maw、Naw应按下列公 代计算:
混凝土等效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 Sbho r≥as+t
31 fy+fa 1+7 2 X 0. 003E
2—一型钢腹板下端至截面上边的距离与ho的比值,2ho 为型钢腹板下端至截面上边的距离。
为型钢腹板下端至截面上边的距离 5.2.2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 计算: 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 级框架
5.2.2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规定
5.2.2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的剪力设计值应按下列邦 计算:
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 级框架
2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筋和型钢截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及梁有效 翼缘宽度范围内的楼板钢筋)、材料强度标 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 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梁有效翼 缘宽度取梁两侧跨度的1/6和翼板厚度6
Vb<0.45β.f.bhg fatwhw ≥0.10 βef.bho
式中:hw 型钢腹板高度; β———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 C50时,取β=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取为β二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5.2.4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Vb< 0.4βef.6ho fiatwhw ≥ 0. 10 Bef.bho
V,≤(0. 3βefcbho ) YRE fatwhw ≥ 0.10 βef.bho
5.2.5型钢截面为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
型钢截面为充满型实腹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 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公式的规定:
1一般框架梁和转换梁 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Vi≤一(0. 5ftbho +fy Asho + 0. 58fatwhw
2集中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和转
集中何载作用下框架梁和转换梁 )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1)持久、短暂设计状况
5.2.6配置桁架式型钢的型钢混凝王梁,其受弯承载力计 将桁架的上、下弦型钢等效为纵向钢筋,受剪承载力计算可 架的斜腹杆按其承载力的竖向分力等效为抗剪箍筋,按现行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混凝土梁的 规定计算。
5.3.1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应验算裂缝宽度,最大裂缝 觅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值并考虑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 5.3.2型钢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 5. 3. 2) 。
5.3.1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应验算裂缝宽度,最
【焦作市】《城乡规划管理若干规定》(2014年)Wmax 最大裂缝宽度; Ma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值计算的弯矩值; Mar 梁截面抗裂弯矩;
3%~1.5%时,按荷载的准永久值计算的短期刚度和考虑长期 三用影响的长期刚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0 = 2. 0 — 0. 4 Pm Osa
中: Bs 梁的短期刚度; 梁的长期刚度; Osa 梁截面受拉区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和型钢受拉翼 缘面积之和的截面配筋率; Psa 梁截面受压区配置的纵向受压钢筋和型钢受压翼 缘面积之和的截面配筋率: Os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E。 混凝土弹性模量; Ea 型钢弹性模量; E 钢筋弹性模量; I 按截面尺寸计算的混凝土截面惯性矩; Ia 型钢的截面惯性矩; 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5.5.1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型钢混凝 土托柱转换梁截面宽度,不应小于其所托柱在梁宽度方向截面宽 度。托墙转换梁截面宽度不宜大于转换柱相应方向的截面宽度 且不宜小于其上墙体截面厚度的2倍和400mm的较大值。 5.5.2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中纵向受拉钢筋不宜超过二 排,其配筋率不宜小于0.3%,直径宜取16mm~25mm,净距 不宜小于30mm和1.5d,d为纵筋最大直径;梁的上部和下部 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腰筋,且每侧腰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梁腹板截面面积的0.1%。 5.5.4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和转换梁应采用 封闭箍筋,其末端应有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 于10倍箍筋直径。 5.5.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梁端应设置箍 筋加密区,其加密区长度、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 应符合表5.5.5的要求。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 筋间距的2倍
5.5.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梁端应设置 筋加密区JB∕T 12217-2015 套筒油缸式升降工作平台,其加密区长度、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 应符合表5.5.5的要求。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 筋间距的2倍。
雾设计型钢混凝士梁筛筋加密区的构造
注:1h为梁高; 2当梁跨度小于梁截面高度4倍时,梁全跨应按箍筋加密区配置: 3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梁箍筋直径大于12mm、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梁箍筋直径 大于10mm,箍筋数量不少于4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时,箍筋加密区最 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