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BMF 37-2018、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

T/CBMF 37-2018、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606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T/CBMF 37-2018、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简介:

"TBMF 37-2018"和"T/CCPA 7-2018"是两个关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的标准。TBMF 37-2018可能是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标准,它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要求、设计参数、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方法以及质量保证等内容,涵盖了UHPC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生产、施工及性能测试等各个环节。

"T/CCPA 7-2018"可能是由中国混凝土与混凝土协会(Chinese Concrete Association,CCA)制定的,专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方法标准,它详细描述了UHPC的各项性能测试如力学性能、耐久性、微观结构等的测试方法和步骤,为确保UHPC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提供了技术依据。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优异的耐久性、良好的抗裂性和抗震性,广泛应用于大型基础设施、桥梁、隧道、海洋工程等领域。这两个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UHPC的研发、生产、施工和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T/CBMF 37-2018、T/CCPA 7-2018 超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性能与试验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弹性极限抗拉强度elasticlimittensilestre

elastic limit tensile strength

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试件达到 线性的转折点所对应的拉应力。 注:图1中A点对应的拉应力f.即为弹性极限抗拉强度

应变硬化strainhardening 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试件的拉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抗拉强度后《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已作废),拉应力随应变增大而不下降的 现象。 注:图1中线段AD、AF、AC均为应变硬化。

应变软化strainsoftening 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试件的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后,拉应力随应变增大而连续下降的现象。 注1:图1中线段AE、BH、DK、FI、GJ均为应变软化。 注2:图1中线段AC为脆断,不属于应变软化。

变软化strainsoftenin

由水泥、矿物掺和料和/或骨料按级配或性能要求而配制的干粉料。预混料中可含有化学外川 剂。除非要求,预混料中一般不含纤维;纤维宜单独包装。

4.1.1超高性能混凝土应同时满足所规定的抗渗性能和抗拉性能等级要求, 4.1.2对抗压性能有要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应同时满足所规定的抗压性能等级要求,

4.1.1超高性能混凝土应同时满足所规定的抗渗性能和抗拉性能等级要求。

按表1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分级

4.3.1按表2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进行分级。 4.3.2同一等级中所列出的指标应同时满足;否则,应降级。 注:如f=8.5MPa,但fu/f=1.0,或e=0.10%,则等级应为UT05,不应为UT07。 4.3.3表2中的UT05等级允许应变软化,且当变形达到0.15%时,对应的拉伸强度f.宜不小 于3.5MPa

fm/f, =1. 1. 但 em =0. 10% 时。

f. /f,=1. 1. 但 em =0. 10% 时。

按表3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进行分级。

示例1:UD02T1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和抗拉性能UT10等级要求。 示例2:UD02C18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和抗压性能UC180等级要求。 示例3:UD02T10C180表示超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抗渗性能UD02等级、抗拉性能UT10和抗压性能UC180等 要求。

5.1试验环境及基本要求

1.1试验环境条件和试验基本要求应满足GB/T50081的相关规定。 1.2试件制作和养护除满足本标准规定外,对本标准未作规定的,还应满足CB/T50081的 规定。

5. 2 试件制备

应满足GB/T50081的相关规定。

按以下方式之一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搅拌: a)变速强制搅拌:采用可调速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根据所用纤维的种类和掺量,总搅拌 时间宜控制在5min~15min内。可采用如下搅拌程序:首先中速干拌水泥及其他粉料0.5min~ 2min:然后加入2/3的水和全部减水剂,搅拌至拌合物呈面团状;然后加人剩余的水,快速搅拌

1min~2min,直至胶凝材料和外加剂充分分散并混合均匀;之后,慢速搅拌, 全部加人纤维后慢速搅拌1min~3min。 b)定速强制搅拌:采用定速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加料顺序宜符合5.2.2(1)中的规定,每段 搅拌时间宜根据拌合物的流动状态适当调整。总搅拌时间宜控制在20min内。 c)其他方式搅拌:采用逆流式、振动式搅拌机或其他方式搅拌时,加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可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d)预混料的搅拌:采用预混料的,宜按预混料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搅拌。

按以下要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成型: a)对于落扩展度介于700mm~900mm的拌合物,宜从试模的一侧开始浇筑,一次浇筑完 毕,不宜振动成型。 b)对于落扩展度介于500mm~700mm的拌合物,宜根据试件厚度分层浇筑,且控制每层厚 度不宜大于30mm。每层浇筑后,可用橡胶锤轻敲侧模排除气泡。 c)对于落扩展度小于500mm的拌合物,宜根据试件厚度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宜超过 50mm。在每层浇筑后,可在振动台上振动5s~15s以排除气泡。 d)对于实际应用中采用挤压、喷射等其他方式成型的混凝土,成型方式宜与实际应用一致 通过切割和机械加工,制备出满足本标准规定尺寸的试件

按以下要求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 a)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在试模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水分散失; b)采用以下标准蒸汽养护、标准常温养护或非标准养护方式之一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 1)标准蒸汽养护:在CB/T50081规定的试验环境下,静停24h后脱模;将脱模后的试件放 人蒸养箱,以不超过15℃/h的速率升温至90℃±1℃,恒温48h, 然后以不大于15℃/h的速率降 温至20℃±5℃。 2)标准常温养护:按GB/T50081规定的标准养护。 3)非标准养护:采用与施工现场同条件的养护方式进行养护,或其他规定条件下的养护。采 用非标准养护方式的,应注明试件试验前的养护条件,包括脱模前后的养护温度、湿度、表面覆盖 及存放时间等信息

3.1采用标准蒸汽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宜为7d。 为试验环境下存放至试验龄期。 3.2采用标准常温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宜为28d。 .3.3采用非标准养护的试件试验龄期可单独约定,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5.4.1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按附录A进行测定。

5.4.1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按附录A进行测定。 5.4.2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按附录B进行测定。 5.4.3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按GB/T50081进行测定,且满足: a)标准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x100mmx100mm,每组6个试件。取与平均值偏差小于 15%的试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与平均值偏差小于15%的试件数量不应低于4个;否则,应重新 进行试验。 h)测定结果折算成150mmx150mmx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时,乘以1.0。

a)标准立方体试件尺寸为100mm×100mmx100mm,每组6个试件。取与平均值偏差小 5%的试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与平均值偏差小于15%的试件数量不应低于4个;否则,应重 进行试验。 b)测定结果折算成150mm×150mmx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时,乘以1.0。

T/CBMF37—2018/T/CCPA72018

A.1.1本附录规定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试验万法。 A.1.2本方法适用于不含导电物质的混凝土。 A.1.3对于含钢纤维、碳纤维或其他导电物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去除导电物质的拌合物 试件进行试验

A3.1试件尺寸:厚度为50mm±1.0mm;截面为100mm×100mm或Φ100mm。

图A.1试件制作示意图

将0.1%精度的1k2、10k2、100k2精密电阻,以及1.0%精度的500k2、 人试验设备的两测量端,且满足: a)全自动设备:在设备校准模式下,测定的电阻值应与被测校准电阻的数值和精度一致; b)半自动设备:在2.0V及4.0V下,测定的电阻值应与被测校准电阻的数值和精度一致。

同批试件测量前应校准一次:设备工作状态或测定结果出现异常时,应进行校准。

用分析纯NaCI和蒸饰

A.7.3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

铜电极间,确保两紫铜电极与待测试件的上下表面良好电接触。 注:可用滴管在与试件底面接触的电极表面中心以及试件顶面中心各滴1滴饱盐溶液,以消除接触电阻,保 电极与试件的良好电接触

A.7.3.2全自动设备测定

A.7.3.3半自动设备测定 可从1.0V开始,按0.5V或1.0V的间隔,对待测试件由小到大施加直流电压,至5.0V;记 录流过两电极间的稳定直流电流JT∕T 821.4-2011 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用防腐涂料 第4部分:水性涂料,按式(A.1)、式(A.2)计算各施加电压下试件中的饱盐电导 率和氩离子扩散系数:

A.7.3.3半自动设备测定

O; = V. Tr XO,XT. (A. 2 ZFC

A.8.1 全自动设备

计算3个试件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在15%以内,则 取偏差在15%以内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cl,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量结果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应重新制样进行试验,或取其中最大值 作为被测混凝土的测定值Dl

对于每个试件,宜在不少于5个电压值下进行测定,取测量结果与平均值相差在10%以内的 D,进行平均,作为该试件的测定值,记为D;。 计算3个试件测定值D,的平均值,若其中2个或以上测定值D,与平均值之差在15%以内,则 取偏差在15%以内的平均值作为被测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c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其中 2个或以上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应重新制样进行试验,或取其中最大的D,值作为被测 混凝土的测定值Dcl 相生

《人造板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T50887-2013》A.9.1试验报告按GB/T50081的有关规定进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