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pdf简介:
GB51192-2016《公园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适用于公园、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公园的规划设计。该规范主要对公园的总体布局、功能区划分、景观设计、生态建设、设施配置、安全管理、无障碍设计、施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公园的科学设计,提升公园的环境质量,满足公众休闲、游憩、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园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它为公园设计者和建设者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标准,有助于创造安全、舒适、美观的公园环境。
GB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5.3.1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闻门的标高,应保证 适宜的水位,并满足调蓄雨水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5.3.2水体驳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以及驳岸的坡度,应兼顾景 观、安全、游人亲水心理等因素,并应避免岸体冲刷。
5.3.1水体的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及闸门的标高,应保证 适宜的水位,并满足调蓄雨水和泄洪、清淤的需要。 5.3.2水体驳岸顶与常水位的高差以及驳岸的坡度,应兼顾景 观、安全、游人亲水心理等因素,并应避免岸体冲刷。 5.3.3非淤泥底人工水体的岸高及近岸水深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防护设施的人工驳岸,近岸2.0m范围内的常水位水 深不得大于0.7m; 2无防护设施的园桥、汀步及临水平台附近2.0m范围以 内的常水位水深不得大于0.5m; 3无防护设施的驳岸顶与常水位的垂直距离不得大 于0.5m
JTS∕T 167-16-2020 水运工程桶式基础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5.3.4淤泥底水体近岸应有防护措施
5.3.5以雨水作为补给水的水体,在滨水区应设置水质净化及 消能设施,防止径流冲刷和污染
5.3.5以雨水作为补给水的水体,在滨水区应设置水质净化及
消能设施,防止径流冲刷和污染
6.1.1园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的路网及等级,进行园路 宽度、平面和纵断面的线形以及结构设计。 6.1.2园路宜分为主路、次路、支路、小路四级。公园面积小 于10hm时,可只设三级园路。 6.1.3园路宽度应根据通行要求确定,并应符合表6.1.3的 抓定
于10hm时,可只设三级园路。
6.1.3园路宽度应根据通行要求确定,并应符合表6.1.3的 规定。
表6.1.3园路宽度(m)
6.1.4园路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园路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 设施结合,满足交通和游览需要并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2园路应创造有序展示园林景观空间的路线或欣赏前方景 物的透视线; 3园路的转折、衔接应通顺; 4 通行机动车的主路,其最小平曲线半径应大于12m。 6.1.5 园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200m;山地区域的主路、次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作 防滑处理;积雪或冰冻地区道路纵坡不应大于6%; 3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 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设计为梯道; 4与广场相连接的纵坡较大的道路,连接处应设置纵坡小 于或等于2.0%的缓坡段; 5自行车专用道的坡度宜小于2.5%;当大于或等于2.5% 时,纵坡最大坡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 范》CJJ37的有关规定。 6.1.6园路横坡以1.0%~2.0%为宜,最大不应超过4.0% 降雨量大的地区,宜采用1.5%~2.0%。积雪或冰冻地区园路 透水路面横坡以1.0%~1.5%为宜。纵、横坡坡度不应同时 为零。 6.1.7梯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6.1.7梯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 2纵坡大于50%的梯道应作防滑处理,并设置护栏设施; 3梯道的净宽不宜小于1.5m; 4梯道每升高1.2m~1.5m,宜设置休息平台,平台进深 应大于1.2m,条件为特陡山地时,宜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台阶数, 但不宜超过18级; 5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0m时,宜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 平台的进深不宜小于梯道宽度。 6.1.8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6.1.9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应设通行复线;条件不 具备时,应加宽会车段路面。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 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休憩的场所及护栏设施。 6.1.10园路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和使用功能相协调,不应采 用抛光面材,并宜与城市车行路有所区别。 6.1.11园路的路基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提出填料选择、压实系 数、强度要求、边坡要求等,还应考虑路基排水、路基防护等内
容。遇软弱及特殊路基,应作特殊处理。 6.1.12公园主要园路及出入口应便于轮椅通过,其宽度、坡度 及面层材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
1单个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1.8m; 2举行大规模活动的公园应另设紧急疏散通道。
6.2.1铺装场地面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进行确定
6.2.1铺装场地面积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的布局要求进行确定。 6.2.2铺装场地宜根据集散、活动、演出、赏景、休憩等功能 要求作出不同的设计。 6.2.3游憩场地宜有遮阴措施,夏季庇荫面积宜大于游憩活动 范围的50%。 6.2.4铺装场地内树木成年期根系伸展范围内的地面,应采用 透水、透气性铺装。 6.2.5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及车流量较少的道路宜采用透水 铺装,铺装材料应保证其透水性、抗变形及承压能力。 6.2.6儿童活动场地宜选择柔性、耐磨的地面材料,不应采用 锐利的路缘石。 6.2.7铺装场地的坡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1.4条的规定。
6.2.7铺装场地的坡度应符合本规范第5.1.4条的规定。
6.3.1园桥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 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6.3.2园桥桥下净空应考虑桥下通车、通船及排洪需求。 6.3.3管线通过园桥时应考虑管道的隐蔽、安全和维修等问题 6.3.4通行车辆的园桥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 设计规范》CJ11的有关规定
6.3.1园桥应根据公园总体设计确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 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63.2园桥桥下净空应老虎虑桥下通车通船及排洪需求
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6.3.5非通行车辆的园桥,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
元企 1桥面均布荷载应按4.5kN/m取值; 2计算单块人行桥板时应按5.0kN/m²的均布荷载或 1.5kN的竖向集中力分别验算并取其不利者。
为依据。 7.1.2植物配置应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并应避免生态习性 相克植物搭配。 7.1.3植物配置应注重植物景观和空间的塑造,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植物组群的营造宜采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搭配,速生 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形成优美的景 观效果; 2孤植树、树丛或树群至少应有一处欣赏点,视距宜为观 赏面宽度的1.5倍或高度的2倍; 3树林的林缘线观赏视距宜为林高的2倍以上; 4树林林缘与草地的交接地段,宜配植孤植树、树丛等; 5草坪的面积及轮廓形状,应考虑观赏角度和视距要求。 7.1.4植物配置应考虑管理及使用功能的需求,并应符合下列 要求: 1应合理预留养护通道: 2公园游憩绿地宜设计为蔬林或疏林草地。 7.1.5植物配置应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为植物生长预留空间 种植密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林郁闭度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2观赏树丛、树群近期郁闭度应大于0.50
表7.1.5树林郁闭度
7.1.6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考
7.1.6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考虑树木 自然生长高度)应符合表7.1.6的规定
表7.1.6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
注:乔木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乔木树干基部的外缘与管线外缘的净距离。灌木 或绿篱与地下管线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枝干中最外的枝干基部外缘与管线 外缘的净距离。
7.1.8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 7. 1. 8 的规定。
.8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
主:养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是指乔未树十基部外缘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 距离。灌木或绿篱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是指地表处分藥枝干中最外的枝 干基部外缘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净距离。
7.1.9对具有地下横走茎的植物应设隔挡设施。
7.1.9对具有地下横走茎的植物应设隔挡设施。
DL/T 1033.1-2016标准下载7.1.9对具有地下横走茎的植物应设隔挡设施。 7.1.10种植土厚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的规定。 7.1.11种植土理化性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 CJ/T340的规定
7.1.12游憩场地宜选用冠形优美、形体高大的乔木进行遮阴
.13游人通行及活动范围内的树木,其枝下净空应大 2.2m。 .14儿童活动场内宜种植萌发力强、直立生长的中高型灌木 下木,并宜采用通透式种植,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看护。 .15露天演出场观众席范围内不应种植阻碍视线的植物。 .16临水平台等游人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宜保持视线 固。 .17园路两侧的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乔木种植点距路缘应大于0.75m; 2 植物不应遮挡路旁标识; 3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两侧的植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辆通行范围内不应有低于4.0m高度的枝条; 2)车道的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应种 植高于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2m的植物,弯道外侧 宜加密种植以引导视线; 3)交叉路口处应保证行车视线通透,并对视线起引导 作用。 .18停车场的种植应符合下列规定: 树木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 2底荫乔木枝下净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大、中型客车停车场:大于4.0m; 2)小汽车停车场:天于2.5m; 3)自行车停车场:大于2.2m。 3场内种植池宽度应大于1.5m。
DB15∕T 1659-2019 公路梁桥抗震设计规范.1.18停车场的种植应符合下列规
7.1.19滨水植物种植区应避开进、出水口。 7.1.20应根据水生植物生长特性对水下种植槽与常水位的距离 提出具体要求。
7.2.1苗木控制应包括下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