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10035-2019 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

SY/T 10035-2019 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8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439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10035-2019 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简介:

SY/T 10035-2019《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发布的专业标准。这个标准主要针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拖航作业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就位作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

该规范涵盖了平台拖航过程中的设备检查、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应急措施、人员培训等方面,旨在保证拖航作业的安全进行,预防可能发生的事故,同时确保钻井平台在就位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具体内容可能包括拖船选择与配备、拖航路径规划、气象、海况的监控、作业人员的行为准则、设备操作流程、事故应急处理程序等。

实施这个规范有助于提高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对于保障海上石油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SY/T 10035-2019 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SY/T 100352019

f)按平台坞墩图布墩; g)安装坐墩定位杆不少于2根,要求准确牢固、标示清晰; h)检查压载系统及舱室的水密状况; i)对绞车进行功能试验,检查缆绳无损坏

CJ∕T 117-2018 建筑用承插式金属管管件6.3.1.4平台应做如下准备

a)拆除影响上驳的推进器; b)按驳船要求标定坐墩定位标志; c)固定可动货物,包括起重设备、锚,以及收拾航外缆绳、管线至甲板固定; d)检查缆桩、缆孔等带缆设施,以及船体四周无影响上驳的障碍物; e)必要时,在船体安装港拖拖缆连接点

6.3.2.1平台应卸载至设计的上驳吃水、倾斜角月 a)船体吃水、倾斜角度; b)排水量、货物重量; c)平台稳性、自由液面状态。 6.3.2.2驳船应按压载程序压载下潜至设计吃水。 6.3.2.3平台宜在接拖后关停主机、启动应急发电机,上驳完成后关停应急发电机。 6.3.2.4平台至少应由3艘港拖拖电向驳船一靠近,并在距离30m~50m处稳住带缆。 6.3.2.5 驳船宜在带缆艇协助下与平台带上舰各4根定位缆。 6.3.2.6平台应在港拖和定位缆的共同作用下靠近定位标。 6.3.2.7 驳船应确认平台标志与驳船定位标的吻合度符合要求,并在定位缆绷紧后,卸载起浮坐墩。 6.3.2.8驳船卸载至主甲板面离开水面1m后,应再次检查平台坐墩情况,确认位置偏差不大于 0.15m,垫墩无异常。 6.3.2.9解除拖缆和定位缆后,驳船按海况固定要求焊接固定平台,卸载起浮至适航吃水。

6.3.3.1起航手续应有验船师、海事保险员和平台方签字。 6.3.3.2天气海况应满足起航要求。 6.3.3.3应按批准的计划航线航行,最佳航线应根据航程、天气海况、船舶操作能力选择。 5.3.3.4航行期间的补给应按计划的地点、时间执行。 6.3.3.5应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1972)》,由驳船船长负责全程安全。 6.3.3.6按时报告船位、航距、当时经历的天气海况、预计到达时间及有关海损、设备故障的情况

6.3.4.1下驳前,平台应检查船体结构和动力、水密、压载系统和液舱液位,启动应急发电机。 6.3.4.2平台下驳操作可参考6.3.2给出的步骤和要求。 6.3.4.3驳船应在海事保险员和验船师检验认可后,割除对平台的固定。 5.3.4.4 平台在漂浮状态时,应注意船体的倾斜,根据浮态调平船体。 6.3.4.5平台下驳后,应启动主机供电。

4.1下驳前,平台应检查船体结构和动力、水密、压载系统和液舱液位,启动应急发电机。 4.2平台下驳操作可参考6.3.2给出的步骤和要求。 4.3驳船应在海事保险员和验船师检验认可后,割除对平台的固定。 4.4平台在漂浮状态时,应注意船体的倾斜,根据浮态调平船体。 4.5平台下驳后,应启动主机供电。

SY/T 100352019

7.1.1.1如井场的环境条件较复杂,宜选择平台在日间抵达,并有足够的日间作业时间使平台完成就 位作业。 7.1.1.2应选择合适的旋回水域。 7.1.1.3 应配备辅拖船协助作业。 7.1.1.4 进场路线宜选择顶风或顶流的航向,同时应考虑井场的其他环境条件。 7.1.1.5进场前应预先了解井位的环境条件,或让辅拖船先驶入井场或锚位点测报实际流向、流速和 指示方位,同时做好协助平台抛锚准备。

1.2.1一般应在距新井位约5.4km(3nmile)时,主拖船开始降低航速并保持舵效【航速应控 /s(2kn)以下,特别是平台需进行自抛锚作业时),以便有效地控制平台沿计划进场路线航行。 1.2.2主拖船应收短拖缆,拖缆长度一般控制在200m左右,

7.2.1.1 就位作业宜选择白天且平潮期进行。 7.2.1.2 应确定平台下放桩腿时的运动极限,满足操作手册规定的升沉、纵/横摇摆角度和摇摆周期。 7.2.1.3 如采用下放桩腿辅助减速的方式就位,就位后应将各桩依次提至泥面释放扭矩,

7.2.2.1插桩作业应按SY/T6707的要求预先取得并场/锚地的海床资料并进行分析。 7.2.2.2插桩作业宜选择在平潮时进行,并满足4.1的作业条件要求。 7.2.2.3插桩时应有效地控制平台的漂移,通常可借助平台自身的锚泊系统和辅助船的牵引协助定 位,并在拖带航速为零时进行插桩。如需进行抓力试验,应按照7.3.8的规定进行。 7.2.2.4地质调查报告预测插桩位置的穿刺风险较低时,应按照平台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插桩作业。 7.2.2.5地质调查报告预测插桩位置的穿刺风险较高时,在升船至吃水减至一半时,宜停止升船并至 少观察15min 7.2.2.6就位地点不平整或存在老脚印,宜采用反复插桩、提桩的方式进行试踩。 7.2.2.7平台部距目标井位30m时,下放舰部两个桩腿,到达目标井位时,下放崩部桩腿。 7.2.2.8 3平台升离水面时,应至少观察30min,确认平台处于稳定状态

7.2.3.1预压载量确定

预压载状态下,桩腿上的载荷是模拟平台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承载状况而设计的,作业时 该设计值(最大允许载荷值)

2.3.1.1预压载状态下,桩腿上的载荷是模拟平台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承载状况而设计的,作 应超过该设计值(最大允许载荷值)

SY/T 100352019

7.2.3.2预压载操作

7.2.3.2.1 应根据地质调查报告,分析和评估穿刺风险,制定预压载方案。 7.2.3.2.2对于探井作业,宜先对穿刺风险最大的桩腿进行预压载;对于靠近导管架作业,先压桩腿。 7.2.3.2.3 应注意平台的倾斜,调节各桩腿的预压载水流量,控制平台倾斜度在0.3°以内。 7.2.3.2.4平台倾斜超过0.3°时,应减缓或停止对低位航的预压载。 7.2.3.2.5 应注意监控每个爬升齿轮或液缸不超过最大承载力。 7.2.3.2.6 每组预压载结束后的观察时间不宜少于15min,每桩完成最后一组预压载后的观察时间不 宜少于2h。 7.2.3.2.74 每完成一个桩腿的预压载后,宜根据潮高变化重新调整压载气隙。 7.2.3.2.8 应实时记录预压载过程中的实际插桩深度。

7.2.4.1升船作业前,应确认平台处于稳定状态,并排出所有压载水。 7.2.4.2升船时平台的总载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值。 7.2.4.3升船过程中应将船体最大倾斜度控制在0.3°以内。 7.2.4.4平台升离水面3m后,可进行解拖作业。

7.2.5.1探井:向偏差不应超过±5°,桩靴中心偏差不应超过15m。 7.2.5.2生产井:向偏差不应超过土3°,桩靴中心偏差不应超过15m。 7.2.5.3靠导管架作业时,应满足目标井槽的要求。

7.3锚泊定位半潜式平台就位

7.3.1.1布锚海区的调查报告,包括水深、海底地质地貌及障碍物等情况资料。 7.3.1.2平台临近结构物时,应作出风险评估报告,必要时制订应急预案。 7.3.1.3按照SY/T10040要求完成的锚泊分析报告。 7.3.1.4根据锚泊分析结果,制订满足平台的作业、生存工况的布锚方案

7.3.2.1根据地质条件,优选锚型或调整锚爪角度。 7.3.2.2预抛锚作业所需的工作船定位等级不低于DP2级,系柱拉力应满足锚泊拉力试验要 7.3.2.3平台及工作船应检验确认锚泊作业设备满足作业水深的要求。 7.3.2.4锚泊用具在作业前应检验合格。 7.3.2.5备用量应考虑突发情况时的储备,如锚头、锚索、短索、连接环及捞锚钩等。

7.3.2.1根据地质条件,优选锚型或调整锚爪角度。 7.3.2.2预抛锚作业所需的工作船定位等级不低于DP2级,系柱拉力应满足锚泊拉力试验要求。 7.3.2.3平台及工作船应检验确认锚泊作业设备满足作业水深的要求。 7.3.2.4锚泊用具在作业前应检验合格。 7.3.2.5备用量应考虑突发情况时的储备,如锚头、锚索、短索、连接环及捞锚钩等

3.1依靠锚泊系统定位的平台,所选择的布锚方式应与平台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载荷特性相

SY/T100352019

应。锚泊系统应能够在各个方向上提供近似相同的恢复力。

应。锚泊系统应能够在各个方向上提供近似相同的恢复力。 7.3.3.2锚索出索长度应满足平台的作业需要及工作船的操作限制和海床条件,按公式(3)计算:

式中: L一—锚索出索长度,单位为米(m); 一水平卧底长度,单位为米(m); S锚索悬垂段长度,单位为米(m),按公式(4)计算

7.3.4.1平台应根据当时的环境条件对抛锚次序进行修正,并做好自抛锚的准备。 7.3.4.2如第一个锚采用自抛方式,则应根据井场水深、海床条件、航速及出链(缆)速度,在预定 锚位点之前适当的距离将锚抛下。 7.3.4.3抛锚过程中T∕CCMA 0082-2019 土方机械 排气烟度非公路自卸车测量方法,平台应根据航速调整出索速度和张力。

7.3.5常规抛锚作业

7.3.5.1工作船的拖力应与平 使锚索保持适当的张力。 7.3.5.2主拖船参与抛锚作业应在 情况下解拖后进行。

7.3.6.1.1工作船应按布锚方案和作业程序在新井位预抛锚,记录锚位点、方位角、锚索长度等数据。 7.3.6.1.2在设定的锚位点海床上安放锚时,应考虑锚被拖拽人泥的滑移距离。 7.3.6.1.3浮标与锚索的连接卸扣应安装牢靠,并装上保险销。 7.3.6.1.4作业过程中,工作船应采取措施避免锚缆受到损坏。 7.3.6.1.5每根钢丝锚缆的一端应配置转环释放扭力。 7.3.6.1.6锚抓力试验应由工作船完成

7.3.6.2平台连接

7.3.6.2.1平台抵达井位点后应稳住船位,调整平台向至设计方位角。 7.3.6.2.2宜采用对角方式,先连接主锚,后连接副锚。 7.3.6.2.3宜在完成4个主锚的锚索连接后进行解拖作业。 7.3.6.2.4平台锚缆机上剩余锚缆的长度应不小于厂家推荐的最小长度。

7.3.6.2.1平台抵达井位点后应稳住船位,调整平台向至设计方位角。 7.3.6.2.2宜采用对角方式,先连接主锚,后连接副锚。 7.3.6.2.3宜在完成4个主锚的锚索连接后进行解拖作业。 7.3.6.2.4平台锚缆机上剩余锚缆的长度应不小于厂家推荐的最小长度。

08BJ7-2 (88J)钢梯(2006)004SY/T 10035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