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4006-2015 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简介:
NB/T 14006-2015《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技术规范》,它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一项技术规定。该规范主要针对页岩气气田的集输工程设计,包括了从气田开采、气量计量、气流处理、管道敷设、集气站建设、储气设施设计、到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
该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页岩气集输工程的安全、经济、高效和环保,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准则和技术要求。它对设计过程中的参数选取、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环境保护措施、风险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页岩气的集输过程既满足生产需求,又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和集输技术难度较大,因此该规范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提升集输工程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NB/T 14006-2015 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NB/T14006—201F
NB/T40062015
气由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决定了页岩气并流物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与常规气或 煤层气等存在一定差异,页岩气气田滚动开发模式也对地面工程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页岩气气田的非常规特殊性,制定适用于气田地面设施设计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气田开发方 地面工程设施设计
气由特殊的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决定了页岩气并流物参数特征及变化规律与常规气或非常规 层气等存在一定差异,页岩气气田滚动开发模式也对地面工程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规范 岩气气田的非常规特殊性,制定适用于气田地面设施设计的有关规定,以指导气田开发方案的编 面工程设施设计。
《建材矿山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标准 GBT50820-2013》NB/T140062015
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页岩气气田地面集输工程设计,未规定部分应参照GB50350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片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3836.1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所电气安装(煤 GB17820 天然气 GB18564.1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技术要求 GB/T18603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18920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21447 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2144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T23258 钢质管道内腐蚀控制规范 GB5001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350 油田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545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T50770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23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92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HG/T21574 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 NB/T14002.3 页岩气储层改造第3部分:压裂返排液回收和处理方法 SY/T0011 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 SY/T0048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0602 甘醇型天然气脱水装置规范 SY/T6596 气田水回注方法 TSG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正常生产期normalproductionperiod
在排液生产期结束后,气井进入的生产阶段。在该生产阶段,采出气基本不含压裂返排液,产 力下降缓慢,生产时间长。
页岩气气田集输工程设计应满足滚动开发需求,以区域分布、开发顺序、增产稳产方案、产 输流向、自然和社会条件等为依据,经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确定集输管网整体布局及工艺流程方
NB/T140062015
4.2集输工程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简化主体工艺流程,优化设置配套设施,合理确定自控水平,优先 选用国产设备和材料,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页岩气气田低成本规模开发。 4.3集输工艺系统、供水、供电设施及站场总图布置应具有适应后期新井、新区块接入的可扩展性。 4.4集输工程应根据气田滚动开发方案,具有一定的生产操作弹性。根据气田开发不同阶段的参数预 测,优化选择适应性强的设备。宜采用单台设备更换或多台设备增减的方式,来适应不同生产时期生产 规模的需求。 4.5地面设施应按照标准化、系列化、撬装化设计,应采用易拆装、易移运和满足其他站场再利用的 撬装设备或装置。 4.6井场布置、井口安装设计应与钻井规划相结合,兼顾钻井、压裂、地面建设、生产交叉作业的需求。 4.7压裂给水、压裂返排液及气田水系统设计,应结合当地水资源及钻井压裂需求,尽量减少新鲜水 取水量、增大返排液循环回用量,对排放水合理处置,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要求。 4.8气田供电系统宜兼顾钻井及压裂的需求进行统筹优化,综合滚动开发、钻井设备持续运行等因素, 结合气田供电主体及供电周期特点,拟定合理的前期、后期供电方案。并根据前后期供电规模的变化, 进行发电、配电设备的配置和衔接。以减少设备闲置,提高设备重复利用率。 4.9针对气田后续开发过程中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应对先期实施的集输工程进行评价、总结,优化设计。 4.10集输工程设计应符合公众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的要求,
5.1.1页岩气地面集输宜采用中低压集气、两级布站、湿气输送、集中处理的工艺流程,并预留增压设 施的场地。 5.1.2集气系统的设计压力应根据井口压力、外输交接条件,合理确定整个系统各节点的压力级制 5.1.3集输站场内地面设施不宜设置在线备用。 5.1.4集输站场内管道宜采用地面露空敷设安装,
5.2.1井场应根据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井场宜预留后续开发井接口。 5.2.2并场设备设计应考虑初期高压高产阶段和中后期低压低产阶段不同操作工况要求。 5.2.3井场水合物的防止应考虑排液生产期及正常生产期的工艺要求,合理选择防止水合物工艺。 5.2.4初期高压生产阶段节流过程中的水合物防止,宜采用装加热炉。传热介质宜选用水,加热方式 可选择燃气加热或电加热。 5.2.5井场气、液计量宜采用轮换计量装置。 5.2.6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压力、水气比及处理量的要求,分别设计分离计量设施。 5.2.7排液生产期的返排液应单独收集储存或输送至下游装置处理,不宜与页岩气混输。 5.2.8井场清管发送装置宜采用清管阀,
5.3.1根据气田区块划分位置及实施顺序,宜建分散型集气站。增压站、处理装置宜与集气站合建。 5.3.2气田增压宜采用撬装压缩机组,不宜设置在线备用增压机组。 5.3.3压缩机组选型根据处理规模、压缩比等工艺参数,可采用螺杆式、往复式和离心式压缩机组,具 本应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气由增压初期,电驱螺杆式或离心式压缩机可根据工况变化要求采用变频 器调速。
5.4.1井场与集气站之间的集气管网宜采用放射枝状布置。去井场的压裂水供水管线及从井口返排的液 体管线走向相同时,宜同管廊带敷设。 5.4.2集气管网应在适当位置为可能接入的后续区块预留接口。 5.4.3采气管道设计能力应根据井组或井丛的最大产量确定;集气管道的设计能力可根据其所辖区域集 气站最大生产能力确定,并为气量波动及新接入区块预留余量。集输管道流速宜控制在5m/s~12m/s。 5.4.4钢质管道的设计应符合GB50350中的有关规定。 5.4.5线路敷设设计应符合GB50350中的有关规定,
5.5.1同一开发区块的页岩气宜集中处理。 5.5.2页岩气宜采用脱水、脱烃来控制水、烃露点,水、烃露点应符合GB17820的规定。 5.5.3烃、水露点控制工艺应根据气源近、远期压力、原料气组成、外部交接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后确定。 5.5.4工艺装置应结合气田开发压力和气量衰减情况设计一定的操作弹性。 5.5.5脱水宜采用三甘醇脱水工艺,三甘醇脱水装置设计应符合SY/T0602的规定。 5.5.6处理后的页岩气采用管道外输,或制成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装车外输。
5.6压裂给水及压裂返排液系统
5.6.1.1压裂给水及压裂返排液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13及GB50014的规定。 5.6.1.2压裂给水及压裂返排液系统包括为满足水力压裂需求而设计的地面工程。压裂给水系统包括取 水构筑物、给水处理及存储设施、原水取水管线及压裂给水输配水管线等;压裂返排液系统包括压裂返 排液集输管网、处理及存储设施等。 5.6.1.3压裂给水及压裂返排液系统宜优先采用可移动储存及处理设施;压裂给水输水管道及压裂返排 液集输管道DB37∕T 4440.4-2021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体系规范 信号系统 第4部分:车载人机界面,宜结合现场情况优先采用地表敷设方式。
5.6.2压裂给水系统
5.6.2.1压裂给水系统方案,应根据压裂用水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要求,结合开发方案、外部 给水条件及工程水资源评估报告,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5.6.2.2压裂给水系统水源应采用站场自备水源,并宜优先采用压裂返排液处理后水。 5.6.2.3当采用地表水、地下水及回用的压裂返排液处理后水作为水源时,应根据压裂液对给水水质的 要求,确定压裂给水的水质,并确定相应的给水处理工艺。 5.6.2.4压裂给水输送可采取管输、罐车运输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5.6.2.5压裂给水输配水管材宜采用非金属管。 5.6.2.6采用经处理的压裂返排液作为压裂给水水源的压裂给水系统,宜与站场生产给水系统分开设置。
5.6.3压裂返排液系统
3.1压裂返排液系统方案,应根据气由储层改造压裂方案,结合气由地面集输方案,经技术经 后确定。 3.2压裂返排液输送可采取管输、罐车运输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3.3当压裂返排液采用管输方式时,宜采用非金属管:并宜优先采用与压裂给水共用管道的方
NB/T140062015
减少工程费用。 5.6.3.4长输管道应进行必要的水力(瞬态及稳态)计算,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5.6.3.5罐车拉运时,压裂返排液罐车应符合GB18564.1的要求。 5.6.3.6压裂返排液处置工艺宜优先考虑回用方案,并提高回用率,以最大程度减少水资源的需求及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 5.6.3.7压裂返排液处理后水质要求及处理工艺,应符合NB/T14002.3《页岩气储层改造第3部分: 压裂返排液回收和处理方法》的规定。 5.6.3.8当采用储池存储压裂返排液时, 米取 ,不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5.7.1气田水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14及GB50350的有关规定GB∕T 9846.6-2004 胶合板 第6部分 普通胶合板标志、标签和包装, 5.7.2气田水系统包括气田水集输管网、处理及存储设施等。 5.7.3气田水系统采用回注方案时,回注水质要求及处理工艺等宜按照SY/T6596执行
5.8.1井场可采用放空立管放散,且符合GB50183的规定。 5.8.2集气站内应设置紧急泄放系统。泄放系统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350和GB50183的 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