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无水印,带书签)

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无水印,带书签)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239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无水印,带书签)简介:

"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热能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一份标准,全称为《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这份规范主要针对城镇供热管道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内容涵盖了城镇集中供热系统中热源、热网、热用户等各个环节的设计要求和原则。

该规范涵盖了热网的布置、管道选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保温、补偿器选择、阀门设置、管道连接、防腐蚀措施、安全保护系统等多个方面,对于保障城镇供热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适用于城镇集中供热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是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的技术标准。

由于你提到的是无水印、带书签的简介,这通常是指一份简要的、易于阅读的文档概述,可能包括规范的主要内容框架、适用范围、关键设计原则等,但具体的内容需要参考完整的规范文本。如果你需要获取这份规范的详细内容,建议直接查阅或从官方渠道获取。

CJJ 34-201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无水印,带书签)部分内容预览:

力网供、回水温度;承担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 应取采暖期开始(结束)时的热力网供水温度。 2当热力网采用集中量调节时,承担采暖、通风、空调热 负荷的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应取相应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 力网供、回水温度;承担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 应取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 3当热力网采用集中“质一量”调节时,应采用各种热负 荷在不同室外温度下的热力网流量曲线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值作 为设计流量。

2当热力网采用集中量调节的,承担来暖、通风、空调热 负荷的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应取相应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 力网供、回水温度;承拍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力网供热介质温度 应取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 3当热力网采用集中“质一量”调节时,应采用各种热负 荷在不同室外温度下的热力网流量曲线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值作 为设计流量。 7.1.5计算承担生活热水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时,当生 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器并联或两级混合连接时,仅应计 算并联换热器的热力网流量:当生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 器两级串联连接时,热力网设计流量取值应与两级混合连接时 相同。 7.1.6计算热水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 荷应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计算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流量 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根据生活热水用户有无储水箱按本 规范第3.1.6条规定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或生活热水最大热 负荷。

为设计流量。 7.1.5计算承担生活热水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时,当生 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器并联或两级混合连接时,仅应计 算并联换热器的热力网流量;当生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 器两级串联连接时,热力网设计流量取值应与两级混合连接时 相同。 7.1.6计算热水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 荷应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计算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流量

7.1.5计算承担生活热水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时,

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热器并联或两级混合接时弧形平立面超高层结构板边的测量控制技术,仅应 并联换热器的热力网流量;当生活热水换热器与其他系统换 器两级串联连接时,热力网设计流量取值应与两级混合连接日 相同,

荷应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计算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流量 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根据生活热水用户有无储水箱按本 规范第3.1.6条规定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或生活热水最大热 负荷。 7.1.7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汽流量之 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 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汽量。

荷应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计算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 时,生活热水设计热负荷应根据生活热水用户有无储水箱 规范第3.1.6条规定取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或生活热水量 负荷。

和乘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 应考虑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汽量。

7.1.8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录

7.2.1水力计算应包括下列内

1 确定供热系统的管径及热源循环水泵、中继泵的流量和 扬程; 2分析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工况,确保热用户有足够

的资用压头且系统不超压、不汽化、不倒空; 3进行事故工况分析; 4必要时进行动态水力分析。 7.2.2水力计算应满足连续性方程和压力降方程。环网水力计 算应保证所有环线压力降的代数和为零。 7.2.3当热水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应按热源投产顺序 对每个热源满负荷运行的工况进行水力计算并绘制水压图。 7.2.4热水热力网应进行各种事故工况的水力计算,当供热量 保证率不满足本规范第5.0.9条的规定时,应加大不利段干线的 直径。 7.2.5对于常年运行的热水供热管网应进行非采暖期水力工况 分析。当有夏季制冷负荷时,还应分别进行供冷期和过渡期水力 工况分析。 7.2.6蒸汽管网水力计算时,应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计算,再 按最小流量进行校核计算,保证在任何可能的工况下满足最不利 用户的压力和温度要求。 7.2.7蒸汽供热管网应根据管线起点压力和用户需要压力确定 的充允许压力降选择管道直径。 7.2.8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供热系统除进行静态水力分析外, 还宜进行动态水力分析: 1具有长距离输送干线; 2供热范围内地形高差大;

保证率不满足本规范第5.0.9条的规定时,应加大不利段于 直径。

7.2.5对于常年运行的热水供热管网应进行非采暖期水力

分析。当有夏季制冷负荷时,还应分别进行供冷期和过渡期 工况分析。

7.2.6蒸汽管网水力计算时,应按设计流量进行设计计算

按最小流量进行校核计算,保证在任何可能的工况下满足最 用户的压力和温度要求。

7.2.7蒸汽供热管网应根据管线起点压力和用户需要压力

7.2.8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供热系统除进行静态水力分析外

还宜进行动态水力分析: 1具有长距离输送干线: 供热范围内地形高差大; 33 系统工作压力高; 4系统工作温度高; 5系统可靠性要求高。 7.2.9动态水力分析应对循环泵或中继泵跳闸、输送干线主阀 门非正常关闭、热源换热器停止加热等非正常操作发生时的压力 瞬变进行分析。 7.2.10动态水力分析后,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下列相应的主要

7.2.9动态水力分析应对循环泵或中继泵跳、输送十线 门非正常关闭、热源换热器停止加热等非正常操作发生时的 瞬变进行分析。

7.2.10动态水力分析后,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下列相应的 安全保护措施:

1 设置氮气定压罐; 2 设置静压分区阀; 3 设置紧急泄水阀; 4 延长主阀关闭时间; 5.2 循环泵、中继泵与输送干线的分段阀连锁控制; 6 提高管道和设备的承压等级: 7 适当提高定压或静压水平; 8 增加事故补水能力。

7.3.1供热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按表7.3.1选

.3.1供热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按表7.3.1选取。

表7.3.1供热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

对现有供热管道进行水力计算,当管道内壁存在腐蚀现象 时,宜采取经过测定的当量粗糙度值。 7.3.2确定热水热力网主于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经 济比摩阻数值宜根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主干线比摩阻可采 用30Pa/m~70Pa/m 7.3.3热水热力网支干线、支线应按充许压力降确定管径,但 供热介质流速不应大于3.5m/s。支干线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 m,连接一个热力站的支线比摩阻可大于300Pa/m。 7.3.4蒸汽供热管道供热介质的最大允许设计流速应符合表 7. 3. 4 的规定。

表7.3.4蒸汽供热管道供热介质最大允许设计流速

7.3.5以热电厂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管网起点压力应采用供 热系统技术经济计算确定的汽轮机最佳抽(排)汽压力。 7.3.6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在技术条件充许的 情况下,热力网主干线起点压力宜采用较高值。 7.3.7蒸汽热力网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取100Pa/m。 7.3.8热力网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的比值,可按表7.3.8 取值。

CJ∕T 189-2004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3.8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比值

7.4.2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 2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7.4.3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 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kPa~50kPa 的富裕压力: 2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应充满水; 3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充许压力。 7.4.4开式热水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时,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 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 7.4.5热水热力网最不利点的资用压头,应满足该点用户系统 所需作用压头的要求。 7.4.6热水热力网的定压方式,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定 压点应设在便于管理并有利于管网压力稳定的位置,宜设在热源 处。当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全系统应仅有一个定压点起 作用,但可多点补水。 7.4.7热水热力网设计时,应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绘制各种主 要运行方案的主干线水压图。对于地形复杂的地区,还应绘制必 要的支干线水压图。 7.4.8对于多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应按热源投产顺序绘制每个 热源满负荷运行时的主干线水压图及事故工况水压图。 7.4.9中继泵站的位置及参数应根据热力网的水压图确定, 7.4.10蒸汽热力网,宜按设计凝结水量绘制凝结水管网的水 压图。

玉点应设在便于管理并有利于管网压力稳定的位置,宜设在热 处。当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运行时,全系统应仅有一个定压点 作用,但可多点补水。

DB64∕T 1756-2020 宁夏普通建筑石料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规程各种运行工况的最高工作压力; 2 地形高差形成的静水压力; 事故工况分析和动态水力分析要求的安全裕量

1循环水泵的总流量不应小于管网总设计流量,当热水锅 炉出口至循环水泵的吸人口装有旁通管时,应计人流经旁通管的 流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设计流量条件下热源、供热管 线、最不利用户环路压力损失之和; 3循环水泵应具有工作点附近较平缓的“流量一扬程”特 性曲线,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宜相同; 4循环水泵的承压、耐温能力应与供热管网设计参数相 适应; 5应减少并联循环水泵的台数;设置3台或3台以下循环 水泵并联运行时,应设备用泵:当4台或4台以上泵并联运行 时,可不设备用泵; 6多热源联网运行或采用集中“质一量”调节的单热源供 热系统,热源的循环水泵应采用调速泵。 7.5.2热力网循环水泵可采用两级串联设置,第一级水泵应安 装在热网加热器前,第二级水泵应安装在热网加热器后。水泵扬 程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级水泵的出口压力应保证在各种运行工况下不超过 热网加热器的承压能力: 2当补水定压点设置于两级水泵中间时,第一级水泵出口 玉力应为供热系统的静压力值: 3第二级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按本规范第7.5.1条第2款 计算值扣除第一一级泵的扬程值。

7.5.3热水热力网补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