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 Um=1.2 kV 到35kV Um=40.5 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 Um=1.2 kV 到35kV Um=40.5 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08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 Um=1.2 kV 到35kV Um=40.5 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简介:

GBT 12706.3-2020是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额定电压1kV Um=1.2 kV到35kV 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电缆”。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35kV(40.5kV)电压等级的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要求。

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40.5kV的电缆,这些电缆通常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中压输电和配电,包括交流电力电缆、直流电缆、电缆附件等。电缆的主要技术特性包括绝缘材料的选择、电缆结构设计、电缆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候性要求等。

电缆的挤包绝缘是指电缆的绝缘层通过挤出工艺形成,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由于电压高,对绝缘性能、材料耐热性和耐老化等特性有更严格的要求。

在选购或使用这类电缆时,应严格按照GB/T 12706.3-2020的规定进行,以确保电缆的性能和安全性。

GBT 12706.3-2020 额定电压1kV Um=1.2 kV 到35kV Um=40.5 kV 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 Um=40.5kV 电缆部分内容预览:

16.5外护套耐压试验

适用时,对于外护套上有挤包半导电层的电缆,可按照1EC60229:2007中3.1规定进行外护套直 流电压试验

本部分要求的抽样试验包括: a)导体检查(见17.4); b)尺寸检查(见17.5~17.8、17.11); c)电压试验(见17.9); d)EPR、HEPR和XLPE绝缘及弹性体护套的热延伸试验(见17.10)。

SL 474-2010标准下载17.2抽样试验的频度

17.2.1导体检查和尺寸检查

导体检查、绝缘和护套厚度测量以及电缆外径的测量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制 度的电缆上进行,但应限制不超过合同长度数量的10%

GB/T12706.32020

,最多不超过0.3mm。不考虑哑铃片的制作方式,包含挤包外半导电层的护套应满足该类型护 有机械性能要求。 非金属护套厚度最小测量值不应小于规定标称值的80%再减0.2mm,见式(6): t smin ≥ 0.8tsn 0.2

根据制造方的意见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量铅套最小厚度。铅套厚度不应低于规定标称 %再减0.1mm,见式(7):

制造方的意见应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测量铅套最小厚度。铅套厚度不应低于规定标称值的 0.1 mm.见式(7)

应使用测量头平面直径为4mm~8mm的千分尺测量,测量精度为土0.01mm。 测量应在取自成品电缆上的50mm长的护套试样进行。试样应沿轴向剖开并仔细展平。将讨 拭干净后,应沿展平的试样的圆周方向距边缘至少10mm进行测量。应测取足够多的数值,以任 量到最小厚度

应使用具有一个平测头和一个球形测头的千分尺,或具有一个平测头和一个长为2.4mm、宽为 .8mm的矩形平测头的千分尺进行测量。测量时球形测头或矩形测头应置于护套环的内侧。千分尺 的精度应为±0.01mm。 测量应在从样品上仔细切下的环形护套上进行。应沿着圆周上测量足够多的点,以保证测量到最 小厚度。

17.7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测量

17.7.1金属丝的测量

应使用具有两个平测头精度为土0.01mm的千分尺测量圆金属丝的直径和扁金属线的厚度。 属丝应在同一截面上两个互成直角的位置上各测量一次,取二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金属丝的直径

[17.7.2 金属带的测量

应使用具有两个直径为5mm平测头、精度为士0.01mm的千分尺进行测量。对带宽为40mn 下的金属带应在宽度中央测其厚度;对更宽的带子应在距其每一边缘20mm处测量,取其平均仁 金属带厚度。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尺寸低于13.5中给出标称尺寸的量值不应超过 圆金属丝:5%;

GB/T12706.3—2020

如果要求测量电缆外径,应按GB/T2951.11一2008规定进行

试验终端之间的一根成品电缆长度应至少

试验终端之间的一根成品电缆长度应至少

在环境温度下,每一导体与金属层间应施加工频电

压应为4U。。对应于标准额定电压的试验电压值

试验电压应逐渐升高到规定值,并持续4h,

EPR、HEPR和XLPE绝缘和弹性体护套热延

取样和试验步骤应按GB/T2951.21一2008第9章进行。试验条件见表13和表1 10西

EPR、HEPR和XLPE绝缘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3规定,SE,护套应符合表14规定

表13各种热固性绝缘混合料特殊性能试验要

GB/T12706.32020

表14弹性体护套特殊性能试验要求

GB/T 12706.32020

17.11绕包搭盖率和间隙率

搭盖率和间隙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706.1的规定。 铜带屏蔽最小搭盖率应符合10.2.2的规定。 铠装金属带间隙率应符合13.7的规定。

具有特定电压和导体截面积的一种型式的电缆通过了本部分的型式试验后,对于具有其他导体截 面积和/或额定电压的电缆型式批准仍然有效,只要满足下列3个条件: a)绝缘和半导电屏蔽材料以及所采用的制造工艺相同; b 导体截面积不大于已试电缆,但是如果已试电缆的导体截面积为95mm²~630mm²(含)之 间,则630mm²及以下的所有电缆也有效; c)额定电压不高于已试电缆。 型式批准与导体材料无关。

应从成品电缆中取长度为10m~15m的电缆试样按18.3进行试验。 除18.4的例外,所有18.3所列的试验应依次在同一试样上进行。 三芯电缆的每项试验或测量应在所有绝缘线芯上进行。 18.11规定的半导电屏蔽电阻率测量,应在另外的试样上进行

正常试验的顺序应如下 a)弯曲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见18.5和18.6); b)tano测量(见18.7); C 加热循环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见18.8); d 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见18.9); e)4h电压试验(见18.10)

正常试验的顺序应如下 a)弯曲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见18.5和18.6); b)tano测量(见18.7); c)加热循环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电试验(见18.8); d)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见18.9); e)4h电压试验(见18.10)

tano测量可以在没有按18.3正常试验顺序作过试验的另一个试样进行。 试验项目18.3e)可取一个新的试样进行,但该试样应预先进行过18.3中的a)项和c)项试验

在室温下试样应围绕试验圆柱体(例如线盘的简体)至少绕一整圈,然后松开展直,再在相反方向 重复此过程。 此操作循环应进行3次。 试验圆柱体的直径不应大于: 铅套或纵包复合金属箔电缆:

在室温下试样应围绕试验圆柱体(例如线盘的筒体)至少绕一整圈,然后松开展直,再在相反方向上 重复此过程。 此操作循环应进行3次。 试验圆柱体的直径不应大于: 铅套或纵包复合金属箔电缆

GB/T12706.32020

·25(d+D)×(1+5%)单芯电缆; ·20(d+D)×(1+5%)三芯电缆。 其他类型电缆: ·20(d+D)×(1+5%)单芯电缆: ·15(d+D)×(1+5%)三芯电缆。 式中: D电缆外径,单位为毫米(mm),按17.8测量 d 一一导体的实测直径,单位为毫米(mm)。 如果导体不是圆形,导体直径应按式(8)计算: d =1.13/s .* (8) 式中: S 一导体标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本试验完成后,试样应即进行 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18.6规定

应按GB/T3048.12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5pC或更优。 三芯电缆的所有绝缘线芯都应试验,电压施加于每一根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 试验电压逐渐升高到2U。并保持10S,然后缓慢降到1.73U。。 在1.73U。下,应无任何由被试电缆产生的超过声明试验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 注:被试电缆的任何放电都可能有害

18.7tang 测量

成品电缆试样应采用下述方法之一加热: 试样应放置在液体槽或烘箱中; 在试样的金属屏蔽层或导体或两者都通电流加热。 试样应加热至导体温度超过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5K10K。 每一方法中,导体的温度应或者通过测量导体电阻确定,或者用放在液体槽、烘箱内或放在屏蔽层 表面上,或放在与被测电缆相同的另一根同样加热的参照电缆上的测温装置进行测量, 在交流电压不低于2kV和上述规定温度下进行tano测量。 测量值不应高于表15的规定

环试验及随后的局部放目

到稳定温度,此温度应超过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5K~10K。 三芯电缆的加热电流应通过所有导体。 加热循环应持续至少8h,在每一加热过程中,导体应在达到规定温度后至少维持2h。随后应在 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少3h,使导体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K。 此循环应重复20次。 第20个循环后,试样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18.6规定

到稳定温度,此温度应超过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5K~10K。 三芯电缆的加热电流应通过所有导体。 加热循环应持续至少8h,在每一加热过程中,导体应在达到规定温度后至少维持2h。随后应在 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少3h,使导体温度不超过环境温度10K。 此循环应重复20次。 第20个循环后,试样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并应符合18.6规定

18.9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

试验应在超过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5K~10K的温度下进行 按GB/T3048.13规定的步骤施加冲击电压,电压峰值应为200kV。 注:也可采用供方与买方协议商定的其他数值。 电缆的每一个绝缘线芯应耐受10次正极性和10次负极性冲击电压而不击穿, 在冲击电压试验后,电缆试样的每一绝缘线芯应在室温下进行2.5U。,15min工频电压试验。绝 缘不应发生击穿

18.104h电压试验

本试验应在室温下进行。应在试样的导体和屏蔽之间施加工频交流电压4h。 试验电压应为4U。。电压应逐渐升高至规定值。绝缘不应发生击穿

8.11半导电屏蔽电阻至

18. 11.1一般规定

挤包在导体上和绝缘上半导电屏蔽的电阻率,应在取自电缆绝缘线芯上的试样上进行 象线芯应分别取自制造好的电缆样品和进行过按19.7规定的材料相容性试验老化处理后 样品

步骤应按附录D进行。 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土2K范围内进行

在老化前和老化后,电阻率不应超过下列数值: 导体屏蔽:1000Q·m; 一绝缘屏蔽:500Q·m。

本部分要求的非电气型式试验项目见表16

按17.6.2或17.6.3进行

应按GB/T2951.11一2008的9.1取样和制备试片

在表17规定的条件下《混凝土水池软弱地基处理设计规范 CECS 86:2015》,按GB/T2951.12一2008

GB/T12706.32020

表17电缆绝缘机械性能试验要求(老化前后)

19.5.3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应按GB/T2951.11一2008的9.1进行试片的预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

JTS∕T 181-1-2020 内河航标技术规范试片老化前和老化后的试验结果均应符合表17规定。

19.6非金属护套老化前后的机械性能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