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8800-2020 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通用技术要求简介:
GB/T 38800-2020《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通用技术要求》是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这项标准主要针对的是应急情况下使用的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它是一种为应对传染病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而设计的医疗设施。
该标准规定了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隔离单元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尺寸规格、卫生要求、空气流通与压差控制、噪声控制、防火安全、电气安全、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它旨在保障隔离单元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防止疫情扩散,并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隔离单元的建造和配置应满足生物安全等级,能有效防止病原体的传播;有良好的通风和空气净化系统;有易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以及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范的要求等。
总的来说,GB/T 38800-2020是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能够作为安全、高效的临时医疗场所使用的重要技术依据。
GB/T 38800-2020 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通用技术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1应急医用模块化隔离单元(以下简称单元)由单元门、隔离通道、隔离间(带传递窗、可设置患者 卫生间)和设备间组成,示意图见图1。单元的使用要求见附录A,维护参见附录B。
4.1.2单元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设备以及报警装置,满足医学隔离和医疗需求。根据供需双方的协 议,可另行商定配备的医疗设施设备。 4.1.3单元内部空气静压差、新风量、温湿度等应可控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精讲PPT,环境参数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1.2单元应配备基本的医疗设施设备以及报警装置,满足医学隔离和医疗需求。根据供需双方的协
表1单元内环境参数要求
4.1.4外围护结构和围护结构应采用绿色、环保材料。 4.1.5单元在出厂前应进行出厂检验和试运行,并在运输、吊装、贮存、安置、撤离等过程中采取措施 保证整体安全性能以及设备设施的使用性能。 4.1.6单元应安全可靠、可快速布置撤离、多次重复使用, 4.1.7单元宜预留设置可扩展堆叠的连接构造,并根据使用数量及布置需求,进行水平或垂直叠放折 展(叠放最高不超过3层)。 4.1.8单元的使用环境为常压下一25℃~45℃。 4.1.9单元的尺寸、重量等应考虑运输的便利性
2.1.1宽度应不小于1.1m,高度应不低于2.2m。 2.1.2可为平开门,应向外开启。设有观察窗、闭门器和门禁系统,并配备应急解锁开关
2.1.1宽度应不小于1.1m,高度应不低于2.2m。 2.1.2可为平开门,应向外开启。设有观察窗、闭门器和门禁系统,并配备应急解锁开关
4.2.1.1宽度应不小于1.1m,高度应不低于2.2m
4.2.2.1 净宽应不小于1.4m 4.2.2.2 应具备满足医护人员接规定医疗流程穿脱防护服的条件。 4.2.2.3 应设置便于观察的压力显示装置、非手动式龙头洗手池、照明设施及医疗用品储存柜。 4.2.2.4厂 应用时,单元门与隔离间门应采用互锁方式,且隔离间门关闭1min后,才能开启单元门 4.2.2.5宜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进人
4.2.3.1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传递需求。
4.2.3.1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满足传递需求。 4.2.3.2双侧窗门应密闭互锁,配备安全可靠的消毒装置
4.2.4.1室内高度应不低于2.4m,平面尺寸应不小于3.0m×2.8m。 4.2.4.2 隔离间门应为平开门,应向隔离通道开启。门上应有观察窗,门宜配备闭门器,并配备应急解 锁开关。门宽度应不小于1.1m。 4.2.4.3 3应配备医用设备带,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35m~1.45m。 4.2.4.4 应配备病床、储物柜、网络接口、电源插座、照明设备等。 4.2.4.5 隔离间的窗应符合GB/T7106的6级以上(含6级)密封窗标准,应至少是双层玻璃,玻璃应
2.4.1室内高度应不低于2.4m,平面尺寸应不小于3.0m×2.8m。 2.4.2隔离间门应为平开门,应向隔离通道开启。门上应有观察窗,门宜配备闭门器,并配备应念 开关。门宽度应不小于1.1m。 2.4.3应配备医用设备带,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35m~1.45m。 2.4.4应配备病床、储物柜、网络接口、电源插座、照明设备等。 2.4.5隔离间的窗应符合GB/T7106的6级以上(含6级)密封窗标准,应至少是双层玻璃,玻理
GB/T388002020
4.5.2内饰板应选用至少为B1级的不燃材料,应符合GB/T29468的有关规定。表面应耐弱酸、碱腐 ,能耐受制造商推荐的清洗剂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耐候性能, 4.5.3天花板、地面、墙面应便于清扫或冲洗,其阴阳角宜做成圆弧形且可靠密封。踢脚板、墙裙应与 面平。地面应防渗漏、无接缝、光洁、防滑。 4.5.4隔墙应到顶,与地板的缝隙应填实密封 4.5.5材料中不得有有害物质,应符合GB50325和GB18582的有关规定
4.6电气和智能化系统
4.6.2照明设计应采用高能效、高显色性光源。照明灯具宜采用漫反射型灯具。当采用LED灯具时 应按GB/T20145的要求检测光生物安全性(无蓝光危害和紫外线危害),达到“无危险类”标准。 4.6.3单元内应设置网络接口,宜提供无线网络;网络系统应配置智能网关。 4.6.4隔离间应设呼叫对讲装置;呼叫设置按钮应易于消毒。 4.6.5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系统宜采用同一套线路与设备,紧急疏散时可强行切换。 4.6.6隔离通道、隔离间应设置视频监控设施。 4.6.7 隔离间宜设置闭路电视设施。 4.6.8应设置智能门禁系统。
4.6.9防雷设计应按GB50057和GB50343
4.7.1生活给水系统所采用的管道材料及管件应符合GB5749的有关规定。 4.7.2给水、热水的配水支管应设置检修阀门,阀门宜设置在设备间。 4.7.3给水排水管道穿过墙板和地板时应设置套管,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接头,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 用不燃、不产尘、不收缩的密封材料封闭。 4.7.4进人隔离间的给水管道应设置倒流防止器, 4.7.5污水管道应接入相应医疗污水处理系统,应符合GB50849一2014和GB18466的有关规定。
4.7.1生活给水系统所采用的管道材料及管件应符合GB5749的有关规定。
4.8.1通风空调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规定: a)应采用全新风系统,排风口设置高效空气过滤器; b)不应采用普通的风机盘管机组。 注:受外部环境限制,难以采用全新风系统时,宜在用户清楚理解运行原理的基础上,由其提出安全可靠的单元应 用流程后,方可采用部分循环风。 4.8.2室内气流组织应有利于气流由被污染风险低的空间流向被污染风险高的空间,最大限度减少室 内回流与涡流,宜采用上送下排方式 4.8.3通风系统的送风应经过粗效、中效、亚高效三级过滤后送人室内。 4.8.4通风系统新风人口应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安装易于拆装的保护网,高于室外地面2.3m以上, 并远离污染源。 4.8.5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安装在隔离间排风口处,应可在原位进 行检漏和消毒灭菌。 4.8.6隔离间室内排(回)风口高度应有利于污染物的排出,且避免将地面的灰尘卷起。室内排(回)风 口下边沿宜高于地面0.1m,上边沿不宜高于地面0.6m。排风口风速不宜大于1.5m/s。
GB/T38800—2020
4.8.9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应可靠连锁确保室内负压要求,开机时先开排风机再开送风机,关机时顺 序相反。应配备备用排风机。 4.8.10通风系统风管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不吸水、易消毒的材料制作,风管严密性应符合GB50591 的有关规定
4.8.9通风系统的送、排风机应可靠连锁确保室内负压要求,开机时先开排风机再开送风机,关机时顺 序相反。应配备备用排风机。 4.8.10通风系统风管应采用耐腐蚀、耐老化、不吸水、易消毒的材料制作,风管严密性应符合GB50591 的有关规定
应按照GB50686—2011、GB51039—2014、GB50849—2014中相关规定用目测、卷尺、水平仪等 进行检验。
5.2.1主体结构构造应通过图纸审查、目测观察确认。 5.2.2主体结构力学性能应通过计算审查确认。 5.2.3主体结构连接件配置应通过目测观察确认。 5.2.4主体结构形位公差应通过卷尺测量确认。 5.2.5主体结构外露的柱、梁不应有缺损,连接件应完整无损,应通过目视检查确认。
5.2.1主体结构构造应通过图纸审查、目测观察确认。
5.3.1外围护结构的性能通过淋水试验、材料审查、资料审查、现场查看等进行检验。 5.3.2外围护门窗性能应按照GB/T7106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4.1围护结构密闭性应接照GB/T35428一2017中5.2进行测试。 5.4.2内饰板按照GB/T36372一2018的方法进行检验 5.4.3围护结构的外观质量应通过目视、测量等方法检验
5.4.1围护结构密闭性应接照GB/T35428一2017中5.2进行测证
5.5.1 电气系统设计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确认。 5.5.2 照明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产品资料审查确认。 5.5.3 网络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现场测试确认。 5.5.4 呼叫对讲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5 广播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6 监控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7 闭路电视设施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8 智能门禁系统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9 防雷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现场测试确认。 5.5.10 电气系统施工应按照GB50686—2011中7.4及GB50303规定
品资料审查、目视观察确认, 5.6.2给排水系统管道及阀门配置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确认
DB64∕T 1702-2020 湿陷性黄土地区低矮居住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5.6.2给排水系统管道及阀门配置应通过图纸审查、目视观察确认
GB/T388002020
5.6.3污水排放应通过图纸审查、现场查看确认。
6.3污水排放应通过图纸审查、现场查看确认。 6.4给排水系统施工应按照GB50686一2011中5.4进行检查,涉及隐蔽工程部分,应拦 B50242对承压管道进行水压试验,对非承压管道,进行灌水、通水试验
5.7.1单元内环境参数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5.7.1单元内环境参数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的规定
DB/T29-81-2010标准下载表3单元内环境参数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