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简介:
DB11/T 1412-2017《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是中国北京市地方标准,于2017年发布。这个标准主要针对区域规划阶段的节能工作,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技术指导和评估方法。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实施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该规范涵盖了区域规划的各个阶段,如规划前期、规划编制、规划评审等,对节能目标设定、节能策略制定、节能措施实施、节能效果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它规定了评估的内容、方法、数据采集、分析等,旨在提高区域规划的节能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DB11/T 1412-2017《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是推动区域规划向绿色、节能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11/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ergy assessment in regional plannin
2017 —10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CJJ/T 281-2018标准下载DB11/T14122017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评估内容. 5评估结论, 附录A(规范性附录)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汇总表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5评估内容. 6评估结论,
DB11/T14122017
本标准按照GB/1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霞、佟立志、李舟、谢骆乐、柳晓雷、杜小娟、张建、张珂、顾丛、孙娟、 王圣典、郑鹏、冉霞、晋文、张然、张宪鑫、
DB11/T 14122017
DB11/T 14122017
评价区域规划 共应和利用方案的合理性、预测区域年 综合能源消费量及其对区域能源 生的影响,论证区域节能目标的可达性,提 出节能对策、措施,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为规划和节能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以区域建设范围内的规 根据不同类型的园区等区域规划布局 和产业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本规 分析评佰
评估的重点内容应与规划建设对区域能源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一致,应与规划涉及领域和区 域的节能管理要求相适应。
评估应统筹考虑各种能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分析规划实施对区域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产 体影响和综合效应。
评估的内容与深度应充分考虑规划的属性和层级,并依据不同属性、不同层级规划的决策需 相应的宏观决策建议及具体的节能管理要求,
4.4.1前期准备阶段,分析区域规划建设目标、规划指标、规划方案,初步调查区域社会、经济和能 原资源供应利用现状。收集规划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节能政策、产业政策及有关基础数据,对区域 进行现场踏勘,识别规划实施的能源供应、加工转换和使用过程,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能源制约因素。 确定区域节能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近期和远期指标水平。 1.4.2节能评估阶段,应从区域能源供应及利用现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用能系统方案合理 生、能效指标水平、能源利用率、对项目所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产生的影响、采取的节 能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
4.1前期准备阶段,分析区域规划建设目标、规划指标、规划方案,初步调查区域社会、经济 资源供应利用现状。收集规划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节能政策、产业政策及有关基础数据,对 行现场踏勘,识别规划实施的能源供应、加工转换和使用过程,分析提出规划实施的能源制约因 定区域节能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近期和远期指标水平。
4.2节能评估阶段,应从区域能源供应及利用现状、 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结构、用能系统方案 、能效指标水平、能源利用率、对项目所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产生的影响、采取 措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
主要方法包括情景分析、类比分析、对比分析、系统分析、负荷分析(估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趋势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供需平衡分析等。 现状调查与评价时可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问卷调查、访谈、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具体评 时可根据需要选用,也可选用其他成熟的技术方法
本规划阶段节能评估以相关标准规范及其它规范性文件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a)相关标准、规范:
D311/T 14122017
b)相关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园区准入指标等; c)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 d)区域有关技术和工作文件。
区域规划阶段应制定能源综合利用方案,进行详尽合理的能源消费量计算,并制定分阶段的节 和实施方案。其中区域能源消费总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域面积能耗量、人均能耗 标应达到所在地区的分阶段节能目标
5.3.1如区域内的用户全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电力负荷与冷热负荷相差不大、使用规律相似时,可采 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具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区域内宾馆、综合商业及办公、机场、交通枢纽、娱乐中心、产业园区等用户可采用冷热电三 联供系统;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源应优先采用工业余热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C 应严格按照以热(冷)定电的原则,系统年运行时间宜大于3500小时,系统全年能源综合利 用率不低于70%,热电比年均不应小于75%。
DB11/T 14122017
a) 能源站选址宜靠近供电区域主配电室,供冷供热半径不宜过大; b) 能源站选址宜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和可靠的供水保证率; C) 能源站选址宜有方便的出线条件; d)能源站选址应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5.3.3宜在区域内应用智能微电网技
用地不高于工业用地比例的30%,同时相关 企业还应制定其能耗标准作为入驻区域的能耗准入依据: b)鼓励一类工业用地进行用能优化,同时考察行业能耗标准,促进入驻企业实施用能优化
5.4.2.1结合规划所在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特征,通过合理布局、优化设计等手段,构建有利于区域节能 的微气候,包括自然采光、通风、日照得热等,具体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规划中心区应当尽量紧凑发展,增加路网密度,减小地块尺度,以减少交通出行距离和能耗; b 规划中应考虑到的绿色空间的合理分布,因地制宜的采用水面、屋顶和立体绿化等手段,降低 区域热岛效应; 对于位于城市通风廊道中的区域,还应当符合通风廊道提出的建筑高度和布局控制要求,避免 高低差别较大建筑群增加地表粗糙度,阻碍城市通风。 5.4.2.2新(改、扩)建的绿色建筑比例应达到100%,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应不小于35%。新 (改、扩)建的公共机构、新建单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新建建筑面积10万平 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宜按照绿色建筑不低于二星级的标准进行规划。 5.4.2.3区域内的政府办公建筑建设宜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面积占 区内政府办公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0%。 5.4.2.4区域内宜建设能源监测中心,并将各用能系统分项计量数据接入。 5.4.2.5区域内新(改、扩)建的民用建筑,应按照GB17167规定安装供热计量与温控装置等能耗计 量装置,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宜对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5.4.2.6区域内新建建筑严格执行DB11/687、DB11/891的规定。 5.4.2.7区域内各类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GB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 5.4.2.8区域内各类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符合DB11/T1413中对应的目标值要求。 5.4.2.9应根据区域内不同行业、产品、工艺的用能需求,规划和设计能源梯级利用流程。 5.4.2.10区域内对生产过程中产生
5.4.3.1合理布局城市道路网密度,新建区平均道路网密度宜不小于9.5千米/平方公里。 5.4.3.2建成区应根据区域功能需求和特点,尽量提高城市道路网密度。 5.4.3.3应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的建设原则,宜重点在社会公共停车场、交通枢纽停车场(含 P+R)、大型商超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电动汽车专业销售(4S)店、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等领域应 布设社会电动汽车充电桩。
《高速公路交通数据报表格式 GB/T30679-2014》DB11/T14122017
6.1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指标类型分为控制项和引导项两类,其中控制项20项,引导项8项(具体参见 附录A),其中的定性指标应参照条件中的具体要求。 5.2区域规划节能评估结果分“通过”和“不通过”两种,其中满足本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满足 不低于3项引导项的要求,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DB11/T 14122017
A.1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见表A.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汇总表
表A.1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汇总表
DB11/T 14122017
【重庆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DB50/T 633-2015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汇总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