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16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DB11/T 116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56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11/T 11*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DB11/T 11*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简介:

DB11/T 11*5.1-2015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名为“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构成原则、技术架构、硬件设备的基本要求和性能指标。联网收费系统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等收费场景,通过电子化的手段实现车辆的自动收费,提高通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

系统构成部分可能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如车道收费设备、ETC设备等)、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用户终端(如车载设备、手机APP等)等。硬件技术要求可能涵盖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数据处理能力、通信能力、兼容性等方面。

具体来说,硬件技术要求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设备的耐用性和抗干扰能力:确保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 2. 数据处理能力:处理大量车辆数据的能力,包括交易处理速度、数据存储能力等。 3. 安全性:对于数据的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 通信技术:支持高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等。 5. 兼容性: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以及与不同系统和平台的互操作性。

总的来说,DB11/T 11*5.1-2015 是为了确保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以提升公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DB11/T 11*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由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传输服务器、收费管理服务器、 控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等设备组成。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采用穴余和容错机制,服务器的设 用集群方式。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参见图8。

DB11/T 11*5.12015

SBJ 09-1995 物资仓库设计规范7.*.2.1账务管理

图8收费分中心系统结构示意图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将收费车道 工班数据相结合进行账务管理,并进行 解封账管理、月度非现售管理

7.*.2.2报表查询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的报表查询应具有完备的身份验证、权限校验机制,能够按定义的数据项类 别进行检索查询,并能够以表格和图形的形式显示或打印统计结果,

7.*.2.3 参数管理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管理、查询、 打印本收费分中心各种系统参数,应能根据参数的不同类型进 行上传或下发,并能查询收费总中心维护的运营 参数和维护本收费分中心的运行参数。

7.*.2.*收费监控

7.*.2.5辅助稽查管理

心计算机系统应实现个人账务稽查、车道班次则

7.*.2.* 用户管理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能对系统内用户进行增加、修改、删除以及权限设置等方面的管理。

7.*.2.7数据传输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通过数据传输子系统,建立与上级计算机系统、下级计算机系统的通信连 接,并传输数据信息,

7.*.2. 8 票证管理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对收费分中心票证进行调配审批、计划审批、单据查询和报表分析。

7.*.2.9同步时钟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具备时钟同步机制,使本级计算机系统与上级计算机系统保持时钟 使下级计算机系统与其保持时钟同步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在网络正常情况下,收费分中心下发系统参数至单条收费车道的等待时间应不大于10s; 在网络正常情况下,受监控收费车道的车道操作信息应实时(不大于1s)上传至收费分中心; 应符合GB/T22239中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安全要求; 应将影响系统主要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设备进行余; MTBF应不小于10.000h

7.*.*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收费分中心服务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宜采用集群方式或虚拟化方式; 应配置容量不低于32G的内存,最大内存容量应不小于2TB; 硬盘应支持RD0、1、5等模式,支持SAS接口,单个硬盘容量应不小于300GB: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千兆及以上的以太网接口数量应不少于2个,并应提供安全设备使用的端口; 应采用热插拔几余电源

7.*.*.2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配置**位高性能RD处理器,并可以进行升级; 应配置容量不低于*GB的高速缓存; 应支持0、1、5、10的RD级别; 支持8Gbps及以上速率的光纤通道应不小于*个;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应具有热机备份功能; 应采用热插拔穴余电源

7.5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应由结算应用服务器、图像管理服务器、对内Web服务器、容灾数据库 、网管服务器、对外应用服务器、防毒服务器、安全监测服务器、访问控制服务器、工作站、磁

DB11/T 11*5.12015

列等设备组成。总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亢余和容错机制,宜采用虚拟化或集群方式进行系统构建。收费 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的系统结构参见图9

7.5.2.1账务管理

图9收费总中心系统结构示意图

根据不同的拆分条件,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完成收费数据的校核验证,对班次通行费进行拆分结 算,实现并保证数据完整性。同时,实现对收费数据的清分结算管理、封帐管理和解封帐管理,统计和 生成各类报表。

7.5.2.2参数管理

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可以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现有收费系统的运行参数表,并应对参数表进 行版本控制、接收、下发、反馈及生效。 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应能整合、处理、统计联网收费数据,并可按时间参数生成收费、管理、交 通量等报表。

7.5.2.3收费监控

心计算机系统应能监控并记录收费车道及其收费

7.5.2.*用户管理

7.5.2.5数据传输

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应通过数据传输子系统,建立与下级系统的通信连接,传输本系统需要交 关数据,并接收下级系统上传的联网收费数据。

7.5.2.*同步时钟

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2239中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要求; 应将影响系统主要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设备进行穴余 MTBF 不小于 10, 000h。

7.5.*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7.5.*.1数据库服务器

DB11/T 11*5.12015

数据库服务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小型机或机架式服务器,宜采用集群方式或虚拟化方式; tpmc值应不小于300,000; 应配置不低于**GB的内存; 数据存储系统的容量应不小于1*TB; 硬盘应支持RD0、1、5等模式,支持SAS接口,单个硬盘容量不小于300GB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千兆及以上的以太网接口数量应不少于2个,并应提供安全设备使用的端口; 应采用热插拔穴余电源

7.5.*.2结算应用服务器

结算应用服务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宜采用集群方式或虚拟化方式; tpmc值应不小于100,000; 应配置不小于32G的内存,最大内存容量应不小于2TB; 硬盘应支持RD0、1、5等模式,支持SAS接口,单个硬盘容量不小于300GB: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千兆及以上的以太网接口数量应不少于2个,并提供安全设备使用的端口; 应采用热插拔几余电源

7.5.*.3对内Web服务器、容灾服务器

eb服务器、容灾服务器应符合7.*.*.1的要求。

5.*.*网管服务器、对外服务服务器、防毒服务器、安全监测服务器、访问控制服务器 网管服务器、对外服务服务器、防毒服务器、安全监测服务器和访问控制服务器应符合7.2.*

7.5.*.5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的技术要求如下: 数据传输速率应不低于1GbpS,高速缓存容量不低于*GB

应支持0,1,5,*,10的RD级别;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支持8Gbps及以上速率的光纤接口数量应不小于*个; 应具有可扩展性; 应具有热机备份功能; 应采用热插拔穴余电源,

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是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的备份,应由灾备服务器、工作站、磁盘阵列等设 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采用余和容错机制,宜采用虚拟化或集群方式进行系统构建。

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应能实时备份相应的系统数据,并能根据灾害情况进行系统恢复或提供替代 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业务的连续性

7.*.*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7.*.*.1 灾备服务器

灾备服务器应符合7.5.*.2的技术要求

7.*.*.2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应符合7.5.*.5的技术要求。

磁盘阵列应符合7.5.*.5的技术要求,

8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8.1.1系统网络结构

通信网络系统应采用城域网与局域网相结合的方式。 通信网络系统应由骨干网、收费总中心网络和各个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组成。通信网络系统的系统结 构参见图10,收费总中心网络的系统结构参见图11,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的系统结构参见图12。

DB11/T 11*5.12015

图10联网收费系统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11收费总中心的网络拓扑示意

DB11/T 11*5.12015

8.1.2.1通信网络系统的网络层次

图12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通信网络系统的网络层次划分要求如下: 通信网络系统应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收费总中心、灾备中心、骨干节点处收费分中心设置的骨干网交换机与非骨干节点处收费分 中心的核心交换机构成通信网络系统的核心层; 设置在收费总中心、灾备中心、收费分中心并与骨干网交换机或核心交换机相联接的汇聚交 换机构成通信网络系统的汇聚层; 收费分中心的站级交换机和收费总中心业务子网等构成通信网络系统的接入层; 通信链路连接要求: 收费总中心、灾备中心和骨干节点处收费分中心设置的骨干网交换机应相互连接形成环状 或网状网络结构的骨干网; 非骨干节点处收费分中心网络的核心交换机与骨干网交换机宜组成千兆环网,也可采用千 兆链状网络结构。

CJ∕T 317-2009 地源热泵系统用聚乙烯管材及管件8.1.2.2收费总中心网络的层次

收费总中心网络由骨干网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子网以太网交换机等组成,网络层次划分要求如下 收费总中心的骨干网交换机应采用余方式,并构成收费总中心网络的核心层; 收费总中心的汇聚交换机构成收费总中心网络的汇聚层; 业务子网以太网交换机和相应业务子网等构成收费总中心网络接入层; 通信链路连接要求:

应以于兆通信链路将业务

8.1.2.3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的层次

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由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等组成,网络层次划分要求如下: 收费分中心核心交换机构成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的核心层; 收费分中心汇聚交换机、收费站汇聚交换机应采用千兆环状网络结构形成收费分中心汇聚层 环网,构成收费分中心业务网的汇聚层; 一收费所和收费广场的接入层交换机与收费分中心业务子网以太网交换机构成收费分中心业务 网的接入层; 通信链路连接要求: 应以千兆通信链路将收费分中心业务子网交换机、收费所的接入层交换机接入收费分中心 汇聚交换机; 应以百兆或千兆通信链路将收费广场的接入层交换机接入收费站汇聚交换机;

8.1.3通信网络系统子网

GB/T 38232-2019标准下载.1.3.1业务子网划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