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1981-2020 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物质控制方法简介:
DB14/T 1981-2020 是山西省的一项地方标准,全称为《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物质控制方法》。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在检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对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控制方法和要求。
标准物质是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试方法、监测实验室性能、确认物质纯度或确定物质含量的物质。在检测过程中,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DB14/T 1981-2020 标准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标准物质的选择与管理:规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标准物质,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储存和管理,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稳定性。
2. 标准物质的验证:包括对标准物质纯度、浓度、特性值等的验证,以及定期的复现性、稳定性等性能的评价。
3. 标准物质的使用:在检测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样品的校准和质量控制。
4. 结果的评价与报告:如何根据标准物质的使用结果,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检测报告中清晰地体现这些信息。
5. 内部质量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定期的内部审核、能力验证等,以持续监控和提升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6. 不符合的处理:规定了在标准物质性能出现不符合时的处理流程和要求,以防止错误的检测结果。
这个标准适用于在山西省内进行的各种检测活动,包括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品检测、工业品检测等,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DB14/T 1981-2020 检测结果有效性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物质控制方法部分内容预览:
Internal quality control of validity of test results Method of control of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在
山西省市场蓝督管理局 发布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标准物质的选择与检查, 5质量控制的方式, 5质量控制结果评价准则 参考文献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21-2016 》DB14/T19812020
本标准依据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计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山西和耀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锦明、郭学桃、赵娅鸿、王艳、彭璐、成文萍、贾亮、李文涛、李红梅、史 伟华、李建珍
内部质量控制internalqualitycontrol 实验室为持续监控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以确定结果是否足够可靠达到可以发布的程度而采取的 组操作。 [CNAS—GL027:2018, 2. 1]
DB14/T19812020
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性被证实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 注1:标称特性的检查提供一个标称特性值及其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不是测量不确定度。 注2:赋值或未赋值的标准物质都可用于测量精密度控制,只有赋值的标准物质才可用于校准或测量正确度控制, 注3:“标准物质”包括具有量的物质以及具有标称特性的物质。 注4:标准物质有时与特制装置是一体化的。 注5:有些标准物质的量值计量溯源到SI制外的某个测量单位,这类物质包括量值溯源到由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国 际单位(UI)的疫苗。 注6:在某个特定测量中,所给定的标准物质只能用于校准或质量保证两者中的一种用途。 注7:对标准物质的说明应包括该物质的追溯性,指明其来源和加工过程。 注8: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物质委员会有类似定义,但采用术语“测量过程”意指检查,它既包含了量的测量,也 包含了标称特性的检查。 [JJF 1001—2011,定义 8.14]
实物标准 为保证文字标准实施和制定,以实物形态出现的国家实物标准 注:在国际上标准样品与标准物质作为同一术语:referencematerial。在我国,两者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但是在检 测结果质量控制方面,两者用途相同,故在本标准第4、5、6章节中对标准物质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标准样品。 3.5 参考量值referencequantityvalue,RQv 简称参考值(referencevalue) 用作与同类量的值进行比较的基础的量值。 注1:参考量值可以是被测量的真值,这种情况下它是未知的;也可以是约定量值,这种情况下它是已知的。 注2:带有测量不确定度的RQV通常由有证标准物质等参照对象提供。 [JJF1001—2011,定义8.19] 3.6 测量准确度measurementaccuracy,accuracyofmeasurement 简称准确度(accuracy) 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1:概念“测量准确度”不是一个量,不给出有数字的量值。当测量提供较小的测量误差时就说该测量是较准确 的。 注2:术语“测量准确度”不应与“测量正确度”、“测量精密度”相混淆,尽管它与这两个概念有关。 注3:测量准确度有时被理解为赋予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JJF1001—2011,定义5.8]
为保证文字标准实施和制定,以实物形态出现的国家实物标准。 注:在国际上标准样品与标准物质作为同一术语:referencematerial。在我国,两者属于不同的管理体制,但是 测结果质量控制方面,两者用途相同,故在本标准第4、5、6章节中对标准物质的要求同样适用于标准样
测量正确度 measurement trueness of measurement 简称正确度(trueness) 无穷多次重复测量所得量值的平均值与一个参考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1:测量正确度不是一个量,不能用数值表示。 注2:测量正确度与系统测量误差有关,与随机测量误差无关。 注3:术语“测量正确度”不能用“测量准确度”表示,反之亦然。 [IIF1001—2011,定义5.9]
DB14/T19812020
4.2标准物质证书及标签的检查
检测人员在使用标准物质前,应当对标准物质的证书内容进行检查、核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a)材料来源及加工制备过程; b)预期用途; c)特性值和相关(扩展)不确定度: d)特性值的计量溯源性; e)最小取样量(如果适用); f)有效期; g)储存信息:
检测人员在使用标准物质前,应当对标 a)材料来源及加工制备过程; b)预期用途; c)特性值和相关(扩展)不确定度; d)特性值的计量溯源性; e)最小取样量(如果适用); f)有效期; g)储存信息:
DB14/T19812020
h)标准物质的处置与使用说明; i)其他。 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标准物质的标签在规定的储存和处置条件下保持清晰和完整。标签应标注标准 物质的名称、生产者、批次及其他必要的信息,使得标准物质能够被唯一识别和引用(例如单个样品号), 适用时,提供产品信息表或参考材料证书。当标准物质包装单元的实际尺寸限制了应包含在标签上的信 息量时,这些信息应包含在其他地方,如标准物质证书中
检验检测机构使用标准物质开展检测结果质量控制,应以一定的频次,使用与测试样相同的测试方 法、仪器设备,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中,由相同的检测人员,将标准物质与测试样一起进行检测。依据评 价准则,将标准物质的检测结果与其参考值进行比较、评价,进而判断测试样检测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 差,可否对外发布测试样的检测结果。 使用标准物质开展质量控制的频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测量设备、环境的变化、检测人员的变动: b)检测项目的稳定性; c 检测项目检测的频次及如果不合格会引发的后果: d)标准物质是否可能获取; e 标准物质的价格; f)以往质量控制结果; g)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 h)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如遇到客户投诉、新开展的项目。 在检测方法对使用标准物质开展质量控制的频次有要求时,应当满足标准要求。在化学检测领域, 通常要求每制备一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
在化学分析中,采用加标回收方法评价检测结果的正确度,应满足以下条件: a)添加物浓度水平应接近待测物含量或在校准曲线中间浓度范围,加入的添加物总量不应显著改 变样品基体。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b)加标的频次应至少每制备批样品或每20个样品做一次。 c)当测试样中待测物含量接近方法检出限时,加标量应控制在校准曲线的低浓度范围。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测定上限的90% e)若测试样中待测物含量为未检出,则加标后被测组分的含量应当在定量限附近, f)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高于 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时,加标量应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1/2
检验检测机构依据GB/T4091绘制控制图,具体程序如下: a)确定检测对象的检测项目,选择相应的标准物质。 b)确定统计量、控制图的类型以及每次检测的重复检测次数(n)。统计量包括:平均值、极差 标准差等。 c)开展检测,获得每次检测的统计量。在每次检测样品时,将标准物质随待测样品一起检测,获 得标准物质每次检测的平均值、极差等。
d)确定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通常当检测批次达20次以上时,可以依据GB/T4091对积累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控制图的中心线和控制限。 e)绘制极差图并检查。将每次检测的极差依检测顺序依次绘制在控制图上。检查有无异常或失控 点,如有异常和失控点,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并剔除受到影响的点,重新计算中心线和控制 限。 f 绘制平均值图并检查。当极差图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绘制平均值图,评价是否有失控或异常 的模式、趋势。如有,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剔除受影响的点,重新计算平均值、绘制平均值 图并检查。 g)持续开展质量控制。运用前述极差图和平均值图,对检测过程的检测结果进行持续控制。
当Xlab一Xref≤CDo.95,则该检测结果可以接受,判定为满意结果;否则判定
当Xiab一Xrer 当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可以获取时,可使用E,值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E,值计算公式见式(3): DB14/T19812020 Xlab一 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 Xrer—标准物质的参考值; Ulab—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Uref一一标准物质标准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Uah和Urer的置信水平通常取95%。 当E,≤1,则该检测结果可以接受,判定为满意结果;否则判定为不满意结果。 混凝土全套培训PPT(6)混凝土的振捣6.4均值检验(t检验) 检验检测机构可依据以下过程,评价标准物质多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物质的参考值之间是否 存在显著差异,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 a)策划质量控制方案,明确检测对象、检测项目、检测员、检测次数(要求不少于6次)及数据 处理要求等。 b 按质量控制方案开展检测。 依据GB/T4883格拉布斯检验法判断检测结果中是否存在离群值。如有离群值,需要剔除。 d)计算值。计算公式见式(4): 在化学检测中,当使用加标回收的方法开展质量控制时,可使用加标回收率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回收率计算公式见式(5): A X。×100% m 加标回收率范围因分析物含量不同而不同,具体体现在检测方法标准中。对于食品中的禁用物质、 最高残留限量,加标回收率范围可参考GB/T27404一2008附录F.1回收率。 GB/T50508-2019标准下载DB14/T1981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