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50/T-207-2014 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简介:
《DBJ50/T-207-2014 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是一部由重庆市地方标准发布的技术规程,主要针对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旋转挤压灌注桩是一种新型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环保效益好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软土地基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工程。
以下是该规程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
1. 总则:阐述了规程的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等基本信息。
2. 设计:规定了旋转挤压灌注桩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的确定、桩身构造和配筋、桩顶和桩底处理等要求。
3. 施工:详细描述了旋转挤压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包括桩位放样、桩机就位、钻孔、挤压注浆、拔管、桩头处理等步骤。
4. 质量控制:明确了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如材料质量、施工设备性能、施工工艺执行等,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标准。
5. 安全与环保:规定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环保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
6. 附则:对规程的解释、修改和实施等进行说明。
这部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旋转挤压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对推动灌注桩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DBJ50/T-207-2014 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6.2.2旋转挤压灌注桩的施工顺序宜符合下列
2.1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工
6.2.2旋转挤压灌注桩的施工顺序宜符合下列规定: 1布桩较密集且距周边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开始向四周进行;布桩密 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若布桩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 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宜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3宜先施工大直径桩,后施工小直径桩; 4宜先施工主楼(高层)桩,后施工裙房(低层)桩: 5宜先施工密距桩,后施工疏距桩; 6桩间距小于3倍桩外径时,宜米用跳施工, 6.2.3桩机就位后必须保证平整、稳固,确保在成桩过程中不发生倾斜和偏移,钻机上应设置控制深度 和垂直度的仪表或标尺DB34∕T 1588-2012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程,并应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6.2.4施工钻机就位后,应进行桩位复查,旋转挤压灌注桩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 6.2.5旋转挤压灌注桩下钻成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机开始下钻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钻头采用正向旋转,在钻机施加扭矩的同时施加 竖向压力,在钻头达到设计桩端标高前,钻具不应反钻或提升钻杆;
1钻机开始下钻时下钻速度应缓慢;钻进过程中,钻头采用正向旋转,在钻机施加扭矩的同时施加 竖向压力,在钻头达到设计桩端标高前,钻具不应反钻或提升钻杆;
6.2.6旋转挤压灌注桩终止成孔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终孔标准原则上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单桩竖向承载力、入土深度、电流变化、桩端持力层性状 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终孔标准应定性分析达到的桩端持力层和电流,并定量分 析最后1~3m的每米电流变化作为收桩的主要控制目标。终孔标准应通过静载试验或试沉桩确定。 2桩端位于一般土层的摩擦型桩,应保证设计桩长,电流值作为参考。 3桩端进入坚硬、硬塑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卵石,极软岩~软岩时以电流值为主,控 制桩长为辅。 省达 ~3米确定级孔
6.2.7旋转挤压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应符合下列
6.2.8旋转挤压灌注桩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先提钻后泵混凝土,钻头提离地面前不应停泵,提钻及泵送过程应连续进行,混凝土应保证 连续泵送。 2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混凝土时,料斗 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0mm。 3提钻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必须保证钻具内的混凝土高度高于自然地面不小于1m。 4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5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宜减少弯道、保持水平,泵管下面应垫实。 6当气温高于30°C时,宜在输送管上覆盖隔热材料,每隔一段时间应洒水降温。冬期施工时,应在 输送泵管周围包裹保温材料。
1严禁先提钻后泵混凝土,钻头提离地面前不应停泵,提钻及泵送过程应连续进行,混凝土应保证 连续泵送。 2桩身混凝土的泵送压灌应连续进行,混凝土泵料斗内的混凝土应连续搅拌,泵送混凝土时,料斗 内混凝土的高度不得低于400mml。 3提钻速度应与混凝土泵送量相匹配,必须保证钻具内的混凝土高度高于自然地面不小于1m。 4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宜小于0.5m。 5混凝土输送泵管布置宜减少弯道、保持水平,泵管下面应垫实。 6当气温高于30°C时,宜在输送管上覆盖隔热材料,每隔一段时间应洒水降温。冬期施工时,应在 输送泵管周围包裹保温材料
6.2.9旋转挤压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9旋转挤压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安装应符合下
1钢筋笼的材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2的规定; 2钢筋笼焊接应全节点焊接,并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程》JGJ18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3钢筋笼的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内侧; 4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 固定; 5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 6钢筋笼安装使用钻机副卷扬或吊车进行吊装,平板振动器上焊接大刚度钢管,钢管从钢筋笼内部 伸入钢筋笼,将平板振动器的振动力传递至钢筋笼底部,将钢筋笼拉入桩体。 6.2.10成桩后,应及时清除钻头、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长时间停置不施工时,应用清水 将钻头、钻杆、泵管、混凝土泵清洗干净。 6211其桩龄期送14天后方可破除桩头,素湿漆王柱可用呈提切勤辐勤除桩头钢箭湿凝 桩可风
6.2.11基桩龄期达14天后方可破除桩头,素混凝土桩可用手提切割锯割除桩头,钢
镐将桩头凿至设计标高,严禁横向锤击桩头。 6.2.12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当基础底面下桩间土的含水量较低时,也可采用动力夯实法, 夯填度不应大于0.9。 6.2.13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本规程附录A表A和附录B表B的要求作好记录。
7.1.1施工前应进行下列检查
1施工前,人员、材料、设备、场地及技术等准备工作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并应具备健全的质量管 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2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批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国 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桩位的施工允许偏差群桩为±20mm,单排桩为±10mm。 4对混凝土配合比、落度等进行检查。 5钢筋笼制作应对钢筋规格、焊条规格、品种、焊口规格、焊缝长度、焊缝外观和质量、主筋和箍 筛的制作偏差等进行检查,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程表7.1.2的要求,
7.1.2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下列检查:
1成桩过程中,应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单桩混凝土量超过50m的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留 有1组试件;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50m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试件应留3件,标准养 护,送检28天抗压强度。 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应符合表7.1.2的要求:
表7.1.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7.1.3成桩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3的
表7.1.3成桩施工允许偏差
:1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另
压灌注桩桩基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7.1.4
表7.1.4质量检验标准
表7.1.5施转挤压灌注桩复合地基的质量检验标准
7.2.1旋转挤压灌注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
.2.1旋转挤压灌注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 7.2.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载试验对工程桩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抽检数量不 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1工程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中变更了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异常时; 2施工前工程未按本规程第5.4.1条的规定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工程; 3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4对于没有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经验的地区。 7.2.3旋转挤压灌注桩桩身质量除对预留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等级检验外,尚应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方 法可采用低应变法。 7.2.4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旋转挤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 20根。 7.2.5旋转挤压灌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验应在桩身强度满足试验荷载条 件时,并宜在施工结束28天后进行。检测数量宜为总桩数的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 点。 7.2.6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除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 规定。 7.2.7对抗拔桩和水平承载力有特殊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检测, 检测方法及数量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 文计 2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情况记录; 3桩位测量放线图和工程桩位质量复核签证单; 4原材料质量合格证明及试验检验资料; 5施工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6混凝土检测报告及评定资料; 7成桩质量检查报告,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DB31/T 1055-2017标准下载,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 8桩基竣工平面图及收方记录; 9其它相关资料
8.1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和雷雨等特殊天气时,施工现场应停止作业,并把桩机的重心调至面对风的方向, 锁住制动器。 8.2螺杆桩机或其配合作业的相关机具在工作时,现场必须有专业人员指挥,任何人员不得在工作回转 半径范围内停留或通过。 8.3螺杆桩机钻孔时,如发现紧固螺栓松动应立即停机,重新紧固后方可继续作业。 8.4各桩位周围1.5m和承台的沟槽边应有防滑措施和明显标志。夜间操作时,照明应符合安全需要。 8.5作业人员在导管对接时必须戴防割手套,且手套大小应合适,并应严格注意安装时手的位置,防止 手被导管夹伤 8.6严禁用手清理螺旋叶片上的泥土,防止割伤。 8.7 应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防止机械漏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附录A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记录表
表A 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记录表
表B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记录表
1为方便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的规定或要 求”。
旋转挤压灌注桩技术规程
术语、符号 2.1术语SJG 58-2019 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建筑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33 基本规定 34 3. 1 般规定 34 3. 2 桩身构造 设计 36 5. 1 旋转挤压灌注桩桩基设计 5. 2 旋转挤压灌注桩复合地基设计 36 施工 37 6. 1 施工准备 6. 2 旋转挤压灌注桩施工 检查和验收
将本规程中常用的重要概念,以专用术语的方式予以叙述说明,并附英语译文。符号尽量沿用《建 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范中使用的符号,以便于设计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