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487-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1/T 487-2010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置规范简介:
DB61/T 487-2010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全称为《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置规范》。这份标准主要规定了在北京市境内的高速公路中,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地设置和使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以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保障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
该标准涉及的内容包括:
1. 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选址:系统应设置在能全面反映高速公路气象状况的位置,如易出现恶劣天气的路段,大型桥梁、隧道等特殊区域。
2. 系统组成:包括气象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供电系统等,以及对这些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
3. 数据采集和处理:规定了气象数据的采集频率、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标准。
4. 系统运行维护:对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故障处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安全防护:考虑到高速公路的特殊性,标准中还对系统的防雷、防腐、防盗等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了规定。
6. 服务应用:明确了气象观测数据的应用方向,如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公众提供实时气象信息等。
这份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北京市高速公路的气象服务水平,预防和减少因气象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保障公众出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61/T 487-2010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置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61/T4872010
本标准由陕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景红、李美荣、乔丽、吕东峰、李文高、李青。 本标准由陕西省气象局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 通风系统 AQ2013.1-2008》DB61/T4872010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设置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功能、选址要求、系统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其它道路设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其它道路设计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公路自动气象站highwayautomaticmeteorologicalstatior 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对公路沿线气象要素及路面状况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的自动 观测站。按照观测传感器类型,可分为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站、气象自动观测站三类 2.2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highwayautomatic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ystem 通过在高速公路设置公路自动气象站,实现连续自动观测的系统。 2.3 中心站centralstation 对若干个公路自动气象站进行集中管理的设备设施及运行场所。 2.4 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pavementconditionautomaticobservationstation 对道路表面的干、潮、湿、雪、冰等状态,相对应的水层厚度、冰层厚度、积雪厚度等程度,温度 冰点、含盐量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2.5 能见度自动观测站visibilityautomaticobservationstatior 对由于雾、沙尘暴、强降水而形成的低能见度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2.6 气象自动观测站automatic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tation 对空气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本标准适用于省内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其它道路设计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公路自动气象站highwayautomaticmeteorologicalstation 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对公路沿线气象要素及路面状况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 观测站。按照观测传感器类型,可分为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站、气象自动观测站 2.2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highwayautomatic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ystem 通过在高速公路设置公路自动气象站,实现连续自动观测的系统。 2.3 中心站centralstation 对若干个公路自动气象站进行集中管理的设备设施及运行场所。 2.4 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pavementconditionautomaticobservationstation 对道路表面的干、潮、湿、雪、冰等状态,相对应的水层厚度、冰层厚度、积雪厚度等程度 冰点、含盐量等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2.5 能见度自动观测站visibilityautomaticobservationstation 对由于雾、沙尘暴、强降水而形成的低能见度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2.6 气象自动观测站automaticmeteorologicalobservationstation 对空气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DB61/ T4872010
主控系统功能包括: a) 运算处理与管理; b 数据采集; C 存储数据及工作状态; d 承担通讯任务; e 负责机箱内部电器对感应雷的防护; f 实现供电及转化; 8 解决增加监测要素传感器、实现其它功能单元模块等扩展功能而预留的RS232/485接口
3. 2 采集控制系统
采集控制系统功能包括: a) 自动采集和预处理; b) 智能存储管理; c) 自动上传数据; d) 设置数据上传时间间隔; e) 遗漏资料补登; f) 时钟校准; g) 提供完备的功能协议
3. 4. 1 组网与通讯
组网与通讯应具有如下功能: a)公路自动气象站与中心站通过通讯系统建立双向联系,实现高速公路自动气象观测系统自动组 网功能; b)中心站对所有公路自动气象站进行统一管理,设置查询各站基础信息与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软件应具有如下功能: a) 设置数据上传时间间隔; b) 遗漏数据补登; 时钟校准; 报警功能; e) 多种监控界面。
软件应具有如下功能: 设置数据上传时间间隔; 遗漏数据补登; c)时钟校准; d)报警功能; e)多种监控界面。
3.4.3数据文件格式
4.1.1站点设置密度
4.1.1.1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设置要求
路面状况自动观测站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遇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比达到3%以上的道路,应设置站点; b 遇互通立交,可设置站点; C) 河(山)谷中桥长为1km以上的桥梁可设置站点: d 长大隧道或隧道群进出口处,可设置站点; 其它气象条件敏感区以及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可设置站点
4.1.1.2能见度自动观测站设置要求
能见度自动观测站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地形大雾特征明显的路段,站点间距3km~5km; b)季节性大雾多发路段,站点间距不大于15km
4.1.1.3气象自动观测站设置要求
气象自动观测站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综合现有气象观测站网,统筹规划设置; b)平原地区路段,站点间距20km~25km c)山区路段,站点间距小于25km。
选址条件应遵循如下原则: a)满足高速公路行车净空环境要求; b)传感器监测精度不受行车影响; c)应满足设备工作所需的通讯、供电条件
中心站选址设置应满足如下要求: a)设在具有管理条件的监控中心站; 应设置计算机工作站,满足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c)通讯、供电、安全满足系统正常运行需求。
DB61/T4872010
DB61/ T4872010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样和算法实现要求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样和算法实现要求
[潍坊]高层商住楼临时用电施工方案(81P)DB61/T48720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文件组织和保存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文件组织和保存
B.1每个文件保存一个要素的一个月逐分钟数据,时间自上月最后一天的20:01起,至本 天的20:00结束。
B.2文件名的组织结构:“FSSSSSMM.YYY”
其中: “SSSSS”为区站号,5位; “MM”为月份,2位,不足2位的前面补0; “YYY”为年份的四位数的后3位数; “F”为识别码,1位,识别码标识见表B.1。
《麻纺织设备工程安装与质量验收规范 GB/T50638-2010》B.3文件内容的组织方式
B.3.1文件的组织方式参照自动气象站的“R文件”和“T文件”组织方式。 B.3.2文件中各行等长,第一行为标识行,后续逐行排列每小时的记录,共有“本月天数×24+1”行, 每日以前一日21时开始至本日20时结束,每时记录数共60min,即为01min至60min(即00min)。 B.3.3每月标识行后的3行是前一个月最后一天的21、22、23时三小时记录,前二个字节“天”表示为 “00”。 B.3.4降水量文件中每分钟记录为2个字节,其它为4个字节。
DB61/ T48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