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91-2014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DBJ61/T 91-2014 西安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简介:
DBJ61/T 91-2014《西安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是西安地区针对农村居住建筑节能制定的地方标准。这个标准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推动西安地区农村建筑的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符合国家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筑设计:规范了建筑的*向、体形系数、窗墙比等设计参数,以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
2. 建筑围护结构:对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降低建筑的冷热损失,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3. 能源利用: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倡节能型的炊事、热水、照明等设备的使用。
4. 施工与验收:明确了建筑节能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节能效果的验收方法。
5. 运行管理:对建筑的使用、维护、节能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确保建筑节能效果的持续发挥。
通过执行这个标准,可以有效降低农村居住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提高居住舒适度,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DBJ61/T 91-2014 西安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7.0.6节能柴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加设或改进烟位置,要求应高出屋脊0.5m。 2增加炉算,适当缩小灶门,灶门的尺寸宜取140mm (高)×160mm(宽),灶门上应设置启闭门。 3合理设计灶膛(燃烧室),燃烧室的形状宜设计为上口
收缩成坛子状,燃烧室的直径应为锅上口直径的60%~70%, 然烧室的吊火高度18cm~24cm。 4增加拦火圈,利用锅底和灶膛上口沿处形成间隙拦火 靠近出烟口处间隙小,靠近灶门口处间隙大。 7.0.7农村居住建筑应用的电炊具应选用节能型产品。 7.0.8农村居住建筑小型沼气池的建造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沼气池型宜为圆式,主池面积不宜过大。 2沼气池应做好保温。 3沼气池建造及验收应按照国家《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 GB/T4750和《户用沼气池验收规范》GB/T4751执行。 7.0.9农村居住建筑沼气池的运行和维护操作应满足下列规 定: 1备料时接种物数量以相当于发酵料液的10%~30%为 宜,投料时浓度不宜过高,一般干物质含量占6%(质量分数 左右。 2水压式沼气池中料液量应占发酵量容积的80%左右。 3当沼气压力表上的水柱达到40cm以上时应放气试火。 4户用沼气池一般每隔3个月左右小清一次(不包括三结 合池),一年左右大清一次,大换料时应严防中毒及其它事敌发 生。 5每次大换料时,应将池壁洗刷干净,进行气密性检查和 维修。 7.0.10户用沼气输配气系统包括输气管、导气管、开关、管 道接头和压力表等,施工及安装应注意下列内容: 1沼气管道硬、软管管件规格、尺寸等必须符合相关标准 要求且为正规厂家生产。
8.1.1建筑节能工程为单位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其分项 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应按照表8.1.1划分。 2建筑节能工程应按照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T∕CCIAT 0003-2019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表8.1.1建筑节能分项工程划分
8.2.1农村居住建筑的墙体节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 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 墙体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8.2.2农村居住建筑的墙体节能工程验收的保温材料在施工过 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等保护措施
8.2.3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构件等,其品种、
8.2.4农村居住建筑用于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其导热
8.2.5农村居住建筑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死
1 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板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 3保温浆料层应分层施工。当采用保温浆料做外保温时 呆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 鼓和开裂
8.2.6农村居住建筑墙体节能工程各类饰面层的基层及面层施
二,应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的要 求,并应同时满足: 饰面层施工的基层应无脱层、空鼓和裂缝,基层应平整 净,含水率应符合饰面层施工的要求。
8.2.7农村居住建筑的外墙热桥部位,应按要求采取节能保
8.2.7农村居住建筑的外墙热桥部位,应按要求采取节能保 温、隔断热桥措施
8.3.1农村居住建筑外门窗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包括金属门 窗、塑料门窗、木质门窗、以及门窗玻璃安装等节能工程 8.3.2农村居住建筑外门窗工程施工中,应对门窗框与墙体接 缝处的保温填充做法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8.4.1农村居住建筑屋面保温隔热工程的施工,应在基层质量
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 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屋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8.4.2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 层的施工,避免保温层受潮、浸泡或受损。 8.4.3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品种、规格应符 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 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屋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8.4.3用于屋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品种、规格应 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8.4.4农村居住建筑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 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要求
8.4.4农村居住建筑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
8.5.1农村居住建筑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或基
8.5.1农村居住建筑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应在主体或基层质 量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查、隐蔽工程 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验收和检验批验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面节能分项工程验收 8.5.2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其品种、规格应符合相 关标准的规定。
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5.5农村居住建筑的外墙、地面以及底面直接接触外空
楼板应按照要求采取保温措施。
附录 B面积和体积的计
B.0.1建筑面积(A。),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平面面积 的总和计算,包括半地下室的面积,不包括地下室的面积。 B.0.2建筑体积(V。),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物 外表面和底层地面所围成的体积计算。 B.0.3换气体积(V),当楼梯间及外廊不供暖时,应按V= 0.60V。计算;当楼梯间及外廊供暖时,应按V=0.65V。计算。 B.0.4建筑物外表面积应按墙面面积、屋顶面积和下表面直接 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面积的总和计算。 B.0.5屋顶或顶棚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 积计算。 B.0.6外墙面积,应按不同*向分别计算。*一*向的外墙面 积,应由该*向的外表面积减去外窗面积构成。 B.0.7外窗和凸窗(包括阳台门上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 司*向和有无阳台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B.0.8外门面积,应按不同*向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 B.0.9 阳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向分别计算 取洞口面积。 B.0.10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 B. 0. 11 地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并应区分
B.0.12凹凸墙面的*向归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向有外凸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垂直于该*向的尺寸)小于或等
1.5m时,该凸出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 外墙总面积; 2)当凸出部分的长度大于1.5m时,该凸出部分应按各自 实际*向计入各自*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向有内凹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5m 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凹入部分的宽度时,该口 入部分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平行于该*向的尺寸)小于5m 且凹入部分的长度大于凹入部分的宽度时,该回入部分 的两个侧面外墙面积应计入北向的外墙总面积,该凹入 部分的正面外墙面积应计入该*向的外墙总面积; 3)当凹入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5m时,该凹入部分应按 各实际*向计入各自*向的外墙总面积。 B.0.13内大井墙面的*向归属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内天井的高度大于等于内天并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 天井的全部外墙面积应计人北向的外墙总面积。 2当内大并的高度小于内大并最宽边长的2倍时,内大 的外墙应按各实际*向计入各自*向的外墙总面积,
C.0.1 外窗的传热系数见表 C.
C.0.1外窗的传热系数见表C.0.1。
钢丝绳安装工艺标准表 C.0.1外窗的传热系数
1为便于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西安地区农村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规范
DB31∕T 962-2015 混凝土模卡砌块技术要求DBJ61/T912014
总则 37 3 基本要求 40 3. 1 建筑热工设计及气候分区 40 3. 2 建筑总体及单体布局 41 3. 3 建筑能源利用 44 4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45 4. 1 一般规定 45 4. 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46 4. 3 墙体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47 4. 4 门窗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 48 4. 5 屋面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 50 4. 6 地面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供暖和通风节能技术 52 5. 1 一般规定 . 52 5. 2 供暖节能技术 52 5. 3 通风节能技术 . 55 太阳能利用技术 : 56 照明和炊事节能技术 : 60 节能施工质量验收 62 8. 2 墙体节能工程 : 62 8. 3 门窗节能工程 62 8. 4 屋面节能工程 63 8.5 地面节能工程
1 总则 37 3 基本要求 40 3. 1 建筑热工设计及气候分区 40 3. 2 建筑总体及单体布局 41 3. 3 建筑能源利用 44 4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45 4. 1 一般规定 45 4. 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46 4. 3 墙体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47 4. 4 门窗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4. 5 屋面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4. 6 地面构造方案及其热工指标 供暖和通风节能技术 52 5. 1 一般规定 . 52 5. 2 供暖节能技术 52 5. 3 通风节能技术 . 55 太阳能利用技术 56 照明和炊事节能技术 : 60 8 节能施工质量验收 62 8. 2 墙体节能工程 : 62 8. 3 门窗节能工程 62 8. 4 屋面节能工程 63 8. 5 地面节能工程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