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98-201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DBJ61-98-201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61-98-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2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6883
免费资源

DBJ61-98-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61-98-201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简介:

DBJ61-98-2015《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是西安市政府为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城市建设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技术规范。这一规范详细规定了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监测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地质勘查、施工监测、环境监测、结构健康监测等方面。

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简介:

1. 地质勘查:规定了地质勘查的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确保对工程地质条件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2. 施工监测:包括了地下开挖、隧道施工、盾构施工等环节的监测,以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环境监测:主要涉及对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监测,确保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 结构健康监测:对轨道交通结构进行长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规定了监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报告的流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应急处理: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等,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和应急处理措施。

7. 监测技术的选用: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条件,明确了各种监测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选择原则。

8. 法律责任:明确了各方在监测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以确保规范的执行。

总的来说,DBJ61-98-2015《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性文件,对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DBJ61-98-2015 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管在围护结构施工时随钢筋笼一

测斜管应在基坑或隧道支护结构施工1周前理设。 2桩(墙)体测斜管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 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应紧 密对接,管底应保证密封; 3在钢筋笼上绑扎测斜管时,应调正测斜管方向,管内 组导向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 4埋设测斜管时应保持竖直且绑扎牢固; 5当采用钻孔法理设时,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孔隙应填充 密实。 4.5.5 测斜管应与平面位移监测点、支撑轴力监测点布设在同 断面上,并做好明确易找的标示和保护措施。 4.5.6测斜管有效测量深度超过基坑底部2m以上时,可将变 形计算的起算点设于底部。起算点设于顶部时,应使用孔口水 平位移监测成果对测斜数据进行修正。 4.5.7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4.5.6测斜管有效测量深度超过基坑底部2m以上时《文件管理应用办公文件彩色扫描的质量控制 GB/T30538-2014》,可将变

形计算的起算点设于底部。起算点设于顶部时,应使用孔口水 平位移监测成果对测斜数据进行修正。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应符合下列夫

1测斜管首次观测时应进行试孔操作; 2每期监测前宜将测斜仪探头放人测斜管底,停滞3分钟 以上,使测斜仪与管内温度一致后开始量测。量测间隔为0.5m 或1.0m,每监测点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取其平均值为最 终值。

4.6.1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钻孔设置水位观测管,采用测绳可

4.6.1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

4.6.1地下水位监测宜通过钻孔设置水位观测管,采用测绳可 水位计进行量测

不应低于0.5% F·S.

4.6.3地下水位观测孔应独立成孔埋设水位管,不宜利用降水 并,水位管宜在工程开始水位控制前理设,并测定管口高程 量取水位高程,管口高程应与施工区高程系统一致。

4.6.4水位管的安装应符合下

1水位管的埋设深度应能满足测量要求,宜采用镀锌钢管 或硬塑料管,内径不宜小于50mm; 2水位管透水段长度宜大于2m,外部包扎防止周围土颗 粒进入的过滤纱布或无纺透水织物,水位管透水段与孔壁之间 用滤料填充,其它段采用细土或细沙填满; 3水位管的导管段应顺直,内壁光滑无阻,接头应采用外 箍接头; 4管口应高于地面,孔口四周用水泥硬化加保护装置,防 止雨水进入和人为破坏。

4.7.1建(构)筑物倾斜观测应根据现场观测条件和要求,可 采用投点法、前方交会法、激光铅直仪法、垂准法、倾斜仪法 和差异沉降法等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投点法应采用经纬仪瞄准上部观测点,在底部观测点安 置水平读数尺直接读取倾斜量,根据上、下测点高度计算倾斜 度,经纬仪正、倒镜法各观测一次为一个测回; 2垂准法应在下部测点安装光学垂准仪或激光垂准仪,在 顶部测点安置接收靶,在靶上读取或量取水平位移量与位移方 向;

3倾斜仪法可采用水管式、水平摆、气泡或电子倾斜仪等 进行观测,倾斜仪应具备连续读数、自动记录和数字传输功能; 4差异沉降法采用水准方法测量沉降差,换算求得倾斜度 和倾斜方向。

1从外部进行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择在与倾斜方向 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的距离为目标高度的1.5~2.0 倍; 2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 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 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 3按前方交汇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 距或长度丈量的要求。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 置好定向点。

1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理人式照准标志。如 有特殊需求,需专门进行设计: 2对于不便理设标志的构筑物,可以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 缘确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为观测点位: 3位于地面的测点和定向点,可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使 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 4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 或直接利用符合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特征部位,测站点可采 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

4.7.4倾斜观测应避开强日照或风荷载影响较为显著的时

4.8.1建(构)筑物、桥梁、既有隧道结构、重要支护结构等 裂缝监测应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特殊要求时 可监测裂缝深度

4.8.2结构裂缝监测宜采用以

1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两侧贴理标志,用千分尺或游标 尺等直接量测,也可用裂缝计、粘贴安装于分表量测或摄影 量测等; 2裂缝长度监测宜采用直接量测法: 3裂缝深度监测宜采用超声波法、凿出法等; 4 细微的裂缝,宜采用裂缝观测仪进行测读

4.8.3工程施工前应记录监测对象已有裂缝的分布位置和数

量,对监测裂缝进行统一编号,记录裂缝初测日期、位置 向、长度、宽度及深度等情况

4.8.4结构裂缝监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

长期观测可采用镶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 形板标志;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 板标志。较小的裂缝可在其两侧各钉一颗钉子,在上面刻画十 字线或中心点,作为量取其间距的依据。

4.8.5结构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

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0mm。每次观测应绘制出裂缝位置 态及尺寸,注明日期,并拍摄裂缝照片。

4.8.6当采用测缝传感器自动测记时,应与人工监测数据

4.9.1应力监测点应合理布设,宜与变形监测点统筹布置

选用具有温度补偿措施或温度敏感性较低的传感器,或采取有 效措施消除温差引起的应变影响

4.9.3结构应力监测传感器埋设前应进行性能检验和编号,个

4.9.3结构应力监测传感器理设前应进行性能检验和编号,仪

1钢筋应力计应尽量焊接在同一直径的受力钢筋上并保持 在同一轴线上; 2钢筋应力计的焊接可采用对焊、坡口焊或熔槽焊。对于 直径大于28mm的钢筋,不宜采用对焊焊接; 3焊接过程中,仪器测出的温度应低于60℃,可在钢筋计 部位包上湿棉纱浇水冷却,但不得在焊缝处浇水,

4.9.5应变计的安装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将试件上粘贴应变计的部位用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 的油污:表面粗糙不平时,可用细砂轮或砂纸磨平,再用丙酮 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残留的磨屑; 2在试件上划制两根光滑、清楚且互相垂直交叉的定位 线,使应变计基底上的轴线标记与其对准后再粘贴; 3粘贴时在准备好的应变计基底上均匀地涂一层粘结剂; 4用镊子夹住引线,将应变计放到粘贴位置,在粘贴处覆 盖一块聚四氟乙烯薄膜,且用手指顺应变计轴向,向引线方向 轻轻滚压应变计。挤出多余胶液和粘结剂层中的气泡,用力加

1光纤传感器应先埋入与工程材料一致的小型预制件中 再埋人工程结构中; 2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光纤传感器可黏结到钢筋上,以钢 筋受力、变形反映结构内部应力、应变状态: 3可先用小导管保护光纤传感器,在黏结剂固化前将导管 拔出。

轴力计的安装埋设应符合下列

1采用专用的轴力安装架固定轴力计,安装架圆形钢简上 设有开槽的一端面与支撑固定端的钢板电焊焊接牢固。电焊时 必须使钢结构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对齐,各接触面应平整 支护结构受力状态通过轴力计正常传递; 2待焊接冷却后,将轴力计推人安装架圆形钢筒内,并用 螺丝把轴力计固定在安装架上: 3在钢结构吊装前,应将轴力计的电缆绑在安装架的两翅 膀内侧; 4基坑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安装架的空缺端与围护墙体上 的钢板对上,中间加一块250mm×250mm×25mm的加强钢垫 板,以扩大轴力计受力面积: 5将读数电缆连接到观测站,进行数据监测。 4.9.8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中,钢筋应力计、混凝土应变计、 光纤传感器应在管片结构预制时安装

4.9.9钢筋计或应变计的量程宜为设计内力值的2倍,

宜低于0.2%F·S。

4.10.1基坑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盾构法隧道地层与管片的接 触压力和浅埋暗挖法隧道围岩压力监测宜采用界面土压力计进 行监测。 4.10.2十压力计根据预测的压力变化幅度来确定量程,其上 限可取设计压力的2倍,应避免超量程使用,精度不宜低于 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 4.10.3土压力计埋设可采用埋入式或边界式。埋设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土压力计盒体与后盖、导线与盒体连接部分应做好防水 密封措施;导线选用双芯带屏蔽的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导 线应按一定线路集中于导线箱内; 2密封合格的土压力计理设前应进行稳定性检验,进行压 力、温度标定,确定压力传感器的初始值: 3受力面与所监测的压力方向应垂直并通过适当的活性材 料紧贴被监测对象: 4埋设过程中应有活性材料保护土压力膜的措施; 5采用钻孔法理设时,把钢弦式土压力计装入特制的铲子 内,然后用钻杆把装有土压力计的铲子徐徐放至孔底,回填应 均匀密实,且回填材料宜与周围岩土体一致; 6做好完整的理埋设记录。 4.10.4土压力计理设后应立即进行检查测试,工程开挖前应

4.10.4土压力计理设后应立即进行检查测试,工程开挖前

《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验收试验 第一部分:通用规定 GB/T 15613.1-2008》4.11.1净空收敛宜采用机械式收敛仪、测距仪或全站仪

4.11.2使用机械式收敛仪或测距仪进行净空收敛监测时,应 符合下列规定: 1机械式收敛仪精度不宜低于0.1mm,分辨率不宜低于 0. 01mm; 2首次使用机械式收敛仪时,应先进行“对零”,使用期 间应进行对零校正; 3收敛监测点应成对布设,并固定牢固; 4收敛监测时,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 读数极差大于0.5mm时,应重新测试。 4.11.3使用全站仪进行收敛监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站仪测距精度不宜低于1mm+1.5ppm,测角精度不宜 低工砂

1全站仪测距精度不宜低于1mm+1.5ppm,测角精度不宜 低于2秒; 2测点应采用强制对中方式布设,且采用棱镜进行测量

4.12. 1 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 0. 1 mm 。

测点数量应不少于6个。对于连续梁或大跨度梁,梁体变形观 测点设置在连续梁的4个支点和1/4、1/2、3/4截面处两侧腹板 梁顶处DB33∕T 1209-2020 无机轻集料保温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每跨梁的测点数应不少于10个(含4个支点处),对

于跨度大于80m的连续梁, 观测点应相应加密

于跨度大于80m的连续梁,观测点应相应加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